配色: 字号:
16.doc
2020-07-12 | 阅:  转:  |  分享 
  
第十六章答案



1.(1)[Cu(NH3)4]SO4(2)[Co(NH3)3(H2O)Cl2]Cl(3)K2[PtCl6]

(4)NH4[Cr(NH3)2(SCN)4](5)Ag(CN)2-(6)[Al(H2O)4(OH)2]+

(7)[Cu(CH3NH2)2Cl2](8)[Cr(NH3)6][Mn(CN)4]3(9)K[Pt(C2H4)Cl3]

(10)[(H3N)4CoCo(en)2]Cl4

2.(1)二氨合银(I)离子(2)六水合铁(III)离子(3)四氯合铜(II)离子(4)三(乙二胺)合铂(II)离子(5)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钴(III)(6)硫酸一溴·五氨合钴(III)

(7)六硝基合钴(III)酸钠(8)六氰合钴(III)酸六氨合铬(III)

(9)五羰基合铁(0)(10)氯化一亚硝酸根·五氨合钴(II)

(11)二(μ—羟基)二[一氯·三氨合钴(III)]离子(12)链—μ—氯·二氯合铜(II)酸根离子

3.(1)、(4)、(5)、(8)不符合EAN规则,(2)、(3)、(6)、(7)符合EAN规则。

4.(1)Cd(NH3)42+(2)Cr(C6H6)2(3)[Co(CN)6]3—(4)Mn(CO)4(NO)Mn(CO)(NO)3、Mn2(CO)10

(5)Re2O7+17CORe2(CO)10+7CO2(6)+Fe(CO)5+7CO2

5.(1)

(2) (3) (4)

6.(1)(2)(3)(4)

7.(1)[Ma3def]





(I)有旋光异构体,(II)、(III)、(IV)无旋光异构体,所以立体异构体为5(1)。

(2)[M(AB)(CD)ef]

每一种几何异构体都有旋光性,所以立体异构体为20(10)。

8.(5)、(7)为电离异构;(3)、(5)为键连异构;(4)、(6)为溶剂合异构(Py为溶剂);(1)、(2)、(8)为聚合异构;(1)、(8)和(9)、(10)为配位异构。

10.红色化合物为Co[(NH3)5(SO4)]Br,溴化一硫酸根·五氨合钴(III);紫色化合物为Co[(NH3)5Br]SO4,硫酸一氯·五氨合钴(III)。

11.在正八面体场中:

Fe(II) Fe(III) Cr(II) Mn(II) Ni(II) 高自旋 低自旋 12.[NiA4]2-是平面四方,,,未成对电子数为零。[NiB4]2-是四面体,,未成对电子数为2。

13.(1),有三个未成对电子;(2),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14.(1)Al3+形成的配合物,离子性占主导地位,∴F-与Al3+形成的配离子更稳定;

(2)Pd2+形成的配合物,共价性占主导地位,或者说Pd2+是软酸,∴它与软碱RSH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

(3)py(吡啶)中N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可以参与离域π键,使其碱性若于NH3,∴Cu2+与NH3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

(4)Hg2+是软酸,与Br-形成更稳定的配合物;

(5)NH2CH2COOH为双齿配体,CH3COOH一般为单齿配体,即使CH3COOH为双齿配体,由于形成不稳定四元环,∴Cu2+与NH2CH2COOH形成更稳定环状配合物。

15.(1)Co3+,Co3+的电荷高于Co2+,Co3+的配合物获得的CFSE大,∴Co3+的配合物更稳定;

(2)Zn2+,Zn2+离子半径小于Ca2+离子半径;

(3)Ni2+,Ni2+为3d8电子构型,而Mg2+为2s22p6电子构型,显然Ni2+形成的配离子所获得的CFSE要大,∴Ni2+的配合物更稳定;

(4)Cu2+,Zn2+为3d10电子构型,∴CFSE=0,而Cu2+为3d9电子构型,CFSE≠0,∴Cu2+的配合物更稳定。

16.CaC2O4+H2Y2-CaY2-+H2C2O4,CaY2-的Kf≥1,使平衡向右移动,而使CaC2O4不断溶解。

17.CN-是强场配体,使Ni2+的3d8电子发生重排,Ni2+可以采取dsp2杂化,所以[Ni(CN)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四方(严格来说为畸变平面四方);H2O配体不能使Ni2+的3d8电子发生重排,∴Ni2+只能采取sp3杂化,故[Ni(H2O)4]2+为正四面体几何构型。

18.[Ag(NH3)2]+的p(=7.2,即K不稳=10—7.2,[Ag(en)]+的p(=6.0,即K不稳=10—6.0,从数据来看[Ag(en)]+不如[Ag(NH3)2]+稳定,这是由于在[Ag(en)]+中en双齿配体与中心Ag+形成的环中存在着张力,使之不稳定。

19.SCN-体积大,空间位阻效应大,[Co(SCN)6]4-在水溶液中不稳定,[Co(SCN)6]4-的稳定常数比[Co(NH3)6]2+小,但在酸性溶液中,既有[Co(NH3)6]2++6H+Co2++6NH4+,又有4[Co(NH3)6]2++O2+4H+4[Co(NH3)6]3++2H2O,在酸性条件下,[Co(NH3)6]2+不能存在,而[Co(SCN)6]4-与H+难反应,稳定。

20.

配离子 内轨或外轨 杂化成分 空间结构 Ni(NH3)42+

Ni(CN)42-

Zn(CN)42-

Ag(NH3)2+

FeF63-

Mn(H2O)62+

AuCl4-

PtCl42-

Fe(CN)64-

Co(CN)63- 外轨

内轨

外轨

外轨

外轨

外轨

内轨

内轨

内轨

内轨 sp3

dsp2

sp3

sp

sp3d2

sp3d2

dsp2

dsp2

d2sp3

d2sp3 Td

Sq

Td

直线

Oh

Oh

平面四方

平面四方

八面体

八面体 21.[Mn(CN)6]3-为正八面体,[MnBr4]2-为正四面体。

22.CN-配体是强场,∴Δ0>p,在[Fe(CN)6]4-中,Fe2+的电子排布为(t2g)6(eg)0,故为反磁性的。H2O是弱场,∴Δ0
23.Mn2+的电子排布为3d5,在八面体强场中排布成(t2g)5(eg)0,只有一个单电子,μ=1.7B.M.;在八面体弱场中排布成(t2g)3(eg)2,有五个单电子,∴μ=5.9B.M.。

24.Fe(II),Mn(III)。

25.配体的光化学序列为:en>H2O>Br-,∴>>,吸收光的波长[MBr6]->[M(H2O)6]2+>[M(en)3]2+,∴物质颜色由深到浅顺序[MBr6]->[M(H2O)6]2+>[M(en)3]2+,即[MBr6]-为蓝色,[M(H2O)6]2+为绿色,[M(en)3]2+为红色。

26.[Co(NH3)6]3+的(=22900cm-1,吸收蓝光,本身应为黄色;

[Cr(H2O)6]3+的(=17400cm-1,吸收黄绿光,本身应为紫色。

27.Mn2+,Sc3+,Cu+,Hf4+的水合离子是无色的。∵Sc3+,Hf4+的电子构型为(n-1)d0,Cu+的电子构型为3d10,Mn2+的电子排布为(t2g)3(eg)2,不会发生d—d电子跃迁,所以是无色。

28.(1)(>P,d8:(t2g)6(eg)2,d4:(t2g)4(eg)0,d6:(t2g)6(eg)0(2)(<P,d8:(t2g)6(eg)2,d4:(t2g)3(eg)1,d6:(t2g)4(eg)229.2.44×102kJ(mol-1

30.对于酸碱机理:=5.65×10-5

对于配位机理:=2.63×1019,∴应按配位机理进行。31.1.09mol 32.0.049mol(dm-333.2.76×1012 34.(1)0.95V (2)1.35V (3)-0.58V(4)0.972V 35.有 36.无卤化物沉淀 37.0.1mol(dm-3 38.无 39.不能 40.5.75×102 41.-0.835V 42.+0.134V 43.不能 44.[Ag(NO2)2]-=8.87×10-8M;[NO2]-=0.2M;[CN-]=1.77×10-7M;[Ag(CN)2-]=0.1M。 45.1.25 46.-0.245V 47.产生NiS和CoS沉淀。 48.[Co(CN)64-]=[Fe(CN)63-]=8.2×10-12M;[Fe(CN)64-]=[Co(CN)63-]=0.1M。 49.有 50.[Co(en)2(H2O)Cl]2+ 51.有 52.[HgBr4]2-,[Fe(CN)6]4-,[Ag(S2O3)2]3-,[Ni(CO)4]稳定;[PtCl4]2-和[AlI6]3-不稳定。 53.(1)向左(2)向右(3)向左(4)向右(5)向右

54.Pt4+是软酸,所以与SCN-中的S原子配位。56.(1)Fe2+:3d6(t2g)4(eg)2CFSE=-4Dq;Mn2+:3d5(t2g)3(eg)0CFSE=0;

Mn3+:3d4(t2g)3(eg)1CFSE=-6Dq;Co2+:3d7(t2g)5(eg)2CFSE=-8Dq

(2)Fe2+:CFSE=-4Dq+p;Mn2+:CFSE=0;Mn3+:CFSE=-6Dq;Co2+:CFSE=-8Dq+2p57.AlF3是离子型化合物,在HF(l)中溶解度小,是由HF(l)的自偶电离程度小造成的。W加入NaF后,AIF3+3NaFNa3AlF6,使AIF3变成AlF63-而溶解在HF(l)中;通BF3有可能AlF63-+3BF3AlF3↓+3BF4-,AlF3重新析出,也可能2BF3BF2++BF4-,而BF2+与AlF63-形成(BF2)3+(AlF6)3-的沉淀。

58.当配体给出电子对,与中心体形成σ配键时,如果中心体的某些d轨道有孤对电子,而配体有空的(分子轨道(如CO分子轨道中有空的(反键轨道)或空的p、d轨道(如P(ph)3的磷原子上有空的3d轨道),而且又满足轨道重叠的对称性要求,则中心体上的孤电子也可以反过来给予配体,这种配键称为反馈(键。

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过银盐溶液之所以能够分离,是因为乙烯与Ag+离子生成了稳定的配离子的缘故。乙烯分子轨道中有充满电子的((2p)成键轨道和空的((2p)反键轨道,而Ag+离子的外层电子结构为4d105s0,当Ag+离子与乙烯结合时,乙烯的占有电子的(轨道和Ag+离子的5s空轨道重叠,乙烯上的(电子进入Ag+离子的5s轨道形成σ配键,同时Ag+离子的占有电子的4d轨道和乙烯分子轨道中的空的(反键轨道重叠,电子从Ag+离子的d轨道进入乙烯的(反键轨道,形成了反馈(键。

59.(1)4;(2)Cu(en)3]2+中,乙二胺环中存在张力,由John-Teller畸变引起;(3)顺式。

60.Cr3+与Pt2+相比,Cr3+电荷高、半径小,∴Cr3+的度要比Pt2+硬,因此Cr3+与SCN-离子中的N原子配位,Pt2+与SCN-离子中的S原子配位。

61.Ni(CO)4是antimagnetism,∴Ni(0)的价电子由3d84s23d104s0,Ni(0)采取sp3杂化,∴Ni(CO)4是正四面体。由于Ni(0)与CO的相互作用除了有Ni←CO的σ配键外,还有Ni→CO的反馈(键,增强了Ni—C之间的成键,∴实验测得的四羰基镍中的Ni-C键的键长要比由理论推测的值约短20%。

62.由第61题知,Ni与CO除了σ配键外,还有反馈(键,∴配体必须有(空轨道或(n-1)d空轨道,PF3和SbCl3都有3d、4d空轨道,∴可以取代Ni(CO)4中CO;NCl3中N原子无d空轨道,PF5和SbCl5孤电子对,连σ键都不形成,∴都不能取代Ni(CO)4中的CO。

63.∵膦和胂都能与低氧化态的过渡元素形成反馈(键而稳定,胺由于不存在d空轨道,所以没有反馈(键形成,不如前者稳定。

64.(1)A[Co(NH3)4(CO3)]Cl;BC和D的混合物;

(2)C为顺式—[Co(NH3)4Cl2]Cl·0.5H2O,有极性;D为反式—[Co(NH3)4Cl2]Cl·HCl·H2O。∵紫色的[Co(en)2Cl2]+可拆分,必定是顺式的,或者从色谱柱来看,顺式极性大与色谱柱结合牢固,后洗涤出来,先洗淋出来的是无极性的反式配合物;(3) (4)目的是洗去B中的D,获得纯的C;浓盐酸使绿色化合物D沉淀出来;

(5)顺—反异构体转化 66.∵Ni0的电子构型为3d84s2,∴Ni3+的电子构型为3d74s0,肯定有单电子,应为顺磁性;该分子有极性,∴对称性构型应舍去,由于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苯,∴Ni[P(C2H5)3]2Br3不存在外界,即Ni3+是五配位的,几何构型为三角双锥和四方锥型。



它们都有对称面,所以都不存在对映体。 若C为面式—RuCl3(H2O)3,由于三个Cl(离子在等边三角形上,完全处于等价位置,失去任何一个Cl(离子,都得到顺式—RuCl2(H2O)4+,所以A一定是顺式—RuCl2(H2O)4+;对于D而言,由于Cl(离子的反位效应大于H2O,所以H2O取代Cl(离子时,先要取代Cl(离子对位的那个Cl(离子,故也得到顺式—RuCl2(H2O)4+。

68.. Pt(NH3)2Cl2:









对吗?三个氯了























6

















































































































献花(0)
+1
(本文系AiChem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