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七色的绣球花.doc
2020-07-14 | 阅:  转:  |  分享 
  
七色的绣球花







七色的绣球花

相信我们的读者还记得我们前面介绍的关于花变色奥秘的介绍吧!这里我们再从另外的角度来探讨一种特殊而美丽的花色变化。

你看到过我们即将介绍的美丽、多姿多色的绣球花吗?即使在那淫雨霏霏的日子里,当人们看到开放在院落或路旁的绣球花时,人们都会为那美丽的色彩而惊叹。

绣球花又称八仙花或粉团。据说绣球的花会变七变,实际有颜色的是花的萼片。它的颜色可以从桃红到绿之间发生各式各样的变化,真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尤其是有很多叫做“西洋绣球”的品种,颜色的变化更为显著,因此对于这种变色现象,主要使欧洲的一些研究者感到兴趣,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就有人开始探索这种变色的原因了。

在当时对于这种变色现象的解释主要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认为颜色的改变是由于土壤PH值的改变而产生的;另一种意见则把它归因于花中金属含量的多少。例如,1817年斯普林格尔用混有铁盐的土壤来培育绣球花时,曾经观察到花从红色变成紫色甚至蓝色。

此后,虽然有很多研究者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艾伦等人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对于这一课题所作的更为详细的深入的研究。通过艾伦的工作,可以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搞清了花朵变色的原因。他曾经进行过以下一系列的实验。

例如,对于开花期不同的花,应用喷雾或茎上涂抹的方法施加各种不同的金属离子,考查花的颜色变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当用铝离子的溶液处理时,花会显现出蓝颜色,他还测定了各种不同的花中的含铝量,其结果是发现蓝色。以致紫色的花中的含铝量,显著地多于桃红色的花。

使绣球花呈现颜色的是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的花青素(花色素苷)。绣球花中所含的花色素苷都是一样的,在不同颜色的绣球花中所含的花色素苷都是相同的(这也是绣球花的颜色变化不是主要由花色素苷引起的一个证据)。

花色素苷随着土壤PH值的变化。在酸性溶液中花青素则显桃红色或红色;中性时,它显出紫色;在碱性条件下,它是蓝色。但是,绣球花的变化,是不是由于PH值改变而引起的呢?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想法,因为当我们测定出不同的土壤PH值时,绣球花的颜色也常常随之变化。但是艾伦却通过以下一些事实,反驳了这一看法。艾伦曾经就绣球花的桃红色花的PH和蓝色花的PH做过比较,这时不但发现两者的PH几乎相同外,还发现桃红色花的PH有时甚至要高于蓝色花的。关于这一问题,通过后来的一些报告得到了进一步证明,在这些报告中指出:几乎所有花瓣的PH(基本上都是花榨取液的PH)都和花的颜色无关,而呈弱酸性。

例如:紫色漆姑草花瓣的PH值在5.4~5.6之间。艾伦还指出,在酸性土壤中开出来的花,可以是蓝色或者蓝紫色。反之,在碱性土壤中开出来的花则可以是桃红色以至红色。以后日本的冈田正顺等人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种现象。其实这种花并不一定随土壤PH值改变而改变的现象,我们如果从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来考虑,即从植物种类与环境之间形成的适应性中产生的特珠的生理结构、性质,也许可以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答案。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以认为是,在酸性土壤中,铝离子更易为植物吸收。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们不是已经看出,艾伦把绣球花所以变色的原因,主要归因于花中含铝量的变化吗!

目前人们对于这种绣球花变色的原因,又作了更为深入的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土壤及花中所含的磷,对花的颜色也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在碱性土壤中培育出来的绣球花的花中,具有较高的含磷量,因此,花色素苷与铝的作用,有可能会受到磷的抑制。

现在,人们对绣球花所以要变七变的认识,大概可以归纳为花色素苷与铝及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土壤的PH值之间的微妙变化,因而发生了“变七变”的现象。

最后。我们再来特别地提一下蓝色的绣球花。绣球花所以显蓝色,如果真象艾伦等人所说的那样,是来源于花色素苷与铝之间形成的复合物。那么就能够在保持颜色比较稳定不变的情况下,把这种蓝色色素提取出来。但是恰和人们预期的情况相反,绣球花的蓝色是不稳定的,如果把这种花色从花中分离出来,它也会很快地褪掉。但是现在人们已经从和蓝绣球花具有相似蓝色的鸭跖草,矢车菊、瓜叶菊等的花瓣中分离出纯的蓝色色素,并且对它们的性质及结构都有了相当详细的认识。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也许应受到这样的启发,即物质元素,如铝、磷在花变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不同的植物形成的不同的吸收元素的机制,是否也是不同的植物在变色的重要原因呢?这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进行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即植物花变色决不会是某一个唯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反应。







献花(0)
+1
(本文系AiChem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