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断砖残瓦识宋城(五)
2020-07-29 | 阅:  转:  |  分享 
  
断砖残瓦识宋城(五)近年来,随着巨鹿故城遗址保护范围内棚改工程的实施,产生了大量文物碎片,经初步分类,除常见的砖瓦外,有石器、漆木器、铁
器、陶瓷器等,其品类之全、品位之高令人惊叹。这些文物虽然已经成为碎片,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与这些碎片相类似的现存完整文物,一睹碎片的
前生芳容,并由此还原900多年前宋代巨鹿人的生活场景,细致生动地认识巨鹿故城。“断砖残瓦识宋城"今天介绍瓷枕碎片。瓷枕碎片瓷枕碎片
在棚改工程拉出的土中也是发现较多的一类,从釉色和工艺看有白釉剔刻花、白釉黑花、黄釉刻花、绿釉刻花、白地剔花等。从器形看有方枕、兽形
枕、高台簸箕枕或桃形枕等。图1这一组abcd都呈三角状,判断其为方枕或长方枕。e为枕的一端,体量较小,判断为脉枕。a
bc1d
ec2图1方枕或长方形枕碎片图2这一组从瓷片的曲度看应当是簸箕枕
或桃形枕碎片。有白釉剔划花、珍珠地白釉划花等工艺a1a2
cB1b2d图2
簸箕枕或桃形枕碎片上述这些瓷片的完整器形,百年前巨鹿“挖古瓷”时均有出土,国内外不少博物馆多有收藏。国内较早收藏巨鹿出土瓷枕的是天
津博物院,曾藏有三件,其中两件即著名的“长命枕”(见图3、4)和“清净道生”枕(见图5)。目前这两件瓷枕不知下落,疑是日军占领天津
时毁于战火。图3白釉划花簸箕枕图4白釉划花簸箕枕拓本图5南京博物院收藏有白釉划花枕、白釉划花桃式枕、黄釉加彩印花枕、白
釉瓷枕、白釉黑花枕和绿釉刻花枕等6件,巨鹿宋城资料馆有高清图片,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去查看。国外不少收藏机构都藏有巨鹿出土的瓷枕,种类
也比较全,仅举几例供大家欣赏:白地剔花高台簸箕枕;日本国立博物馆藏;有巨鹿陶印记(见图6)。图6白地黑彩狮子形枕;日本国立博物馆
藏;有巨鹿陶印记(见图7)。图7白地黑剔花高台簸箕枕。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见图8)图8英国帕西瓦尔戴维德基金会(Perciv
alDavidFoundation)有一件相当于公元1056年的枕头,是磁州大理石纹陶枕。这个枕头是带有五边形基座的铲子形状。
在它的凹陷的顶部的橄榄色表面是雕刻着白色的鸟和花。底部有张氏家族的铭刻“张家造”。这只枕头被记录为从巨鹿发现。它的宽度为30厘米(
见图9)。图9巨鹿出土的瓷枕英国帕西瓦尔大维德基金会收藏宋朝是瓷枕烧造的黄金时期。宋代的瓷枕不仅数量多,是当时制瓷业中十分突
出的一大部类,造型和装饰手法也非常丰富,在造型上分别有兽型的狮型枕、虎型枕和兔型枕,人物型的仕女枕和孩儿枕,还有其他类如腰圆、椭圆
、长方、八角、桃形、银锭形、如意头等诸多品种;在装饰手法上,刻花、划花、印花、雕塑、彩绘,不一而足,更有配以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的
题字枕。从形制上看,宋代瓷枕逐渐变大,枕面最长的达四十厘米。从已知传世品和考古发掘的成果上看,整个宋代的瓷枕,尤以磁州窑、景德镇两
大窑系的产品最值得称道。枕头与人关系密切,要睡觉难免先看一眼枕头。宋代的工匠们就利用了这一眼,在枕面上写上“众中少语,无事早归”,
写上“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写上“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写上“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写上许许
多多通俗的格言,这些格言与宋人生死不离,生时指点迷津,死后警醒来世。《钜鹿宋器丛录》中记载一件“张家造”的瓷枕,枕面题诗曰“欲向名
园倒此观,主人嫌客户长扃。何如柳下眠芳草,布谷啼壶唤不醒”写出了意境,具有引人想象、反复品味、玩索的艺术力量。枕在宋瓷中有着极为特
殊的地位,它以有限的画面记录了宋人的生活,体现了宋人身心放松、与世无争的心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2014年3月,纽约佳
士得春拍上,编号2830的北宋磁州系当阳峪窑白地剔牡丹纹枕,估价25000-35000美元,成交价62500美元(见图10)。20
15年6月6日在由中国图10当阳峪窑白地剔牡丹纹枕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举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宋代定窑白瓷“美人枕
”(见图11)拍出3.5亿港元天价,加上13%佣金,最终成交价高达3.9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宋代一般瓷枕的价格也在50万到90万不等,北宋和南宋的也有区别,北宋的相对来说价格更高一些。图11宋代定窑白瓷“美人枕”
献花(0)
+1
(本文系戊己堂298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