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兽用制剂行业市场背景
2020-08-04 | 阅:  转:  |  分享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人均肉类年消费量47.3公斤,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肉
类人均消费量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由此带来的巨大需求为兽药行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空间。伴随着下游养殖行业规模化率的逐步提升,养殖密度增
加将导致更大的动物疫病感染风险。鉴于我国目前规模化养殖比例仍旧较低,生猪疾病防治费用的上涨仍有较大空间,兽药的投入量将继续随着规模
化养殖比例的提高而增长。在欧美发达国家,宠物饲养极为普遍。根据美国动物健康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2017年宠物药品销售额为59亿美元
,占兽药市场的60%。相对而言,我国宠物药品销售额占兽药销售总额的比例极低。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对
宠物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可以预期未来宠物药品的需求将成为兽药行业的新增长点。人均肉类消费量的增长预期、规模化养殖的增加以及宠物饲养
量的增长保证了未来兽药市场持续增长的需求。当前我国仍处于散养、规模化养殖等多元化养殖模式并存的发展阶段。由于集团化养殖在环保、疫情
防治、食品安全以及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生猪产业力争于2
020年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2%以上。近年来随着大型养殖集团的发展,养殖行业的集中度有了一定提高。大型养殖集团对于兽药产品的质量要
求更高,对于兽药企业的管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养殖集团一般在选择兽药产品供应商时都设置了严格的筛选
要求,中小规模兽药企业无法满足其在注册资本、专利、研发、新药等方面的要求,无法参与投标。同时,大型养殖集团对于产品质量和售后技术服
务的要求较高,部分企业会根据协议对供应商生产场所进行飞行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因此,大型养殖集团的崛起对兽药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下游养殖行业的集中化趋势会对上游兽药行业的集中化趋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未来,一批研发实力强、产品质量好、管理水平高的兽药企
业将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兽药企业的整体研发水平较低,技术产业化能力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兽药行业的
发展。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1644家兽药厂商(以向中国兽药协会填报有效数据的兽药企业为准),但多数企业研发实力普遍较弱,没有相
应的研发团队作支撑,研发投入与国外兽药行业有较大差距,导致我国兽药行业研发能力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弱。行业内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造
成兽药产品的差异化不明显,尤其是在化药市场,低端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企业的竞争主要以价格战为主,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兽药行业的利润
空间。消除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只能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来实现,但目前在技术和研发实力上有突出优势的厂家仍然数量较少。20世纪中期以来,随
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为提高兽用药物的专业性,避免人兽共用抗生素带来的抗药性,1968年美国颁布实施了《兽药修正案》,标志着人药和兽
药的分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兽药法制化管理。随着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业的兴起和发展,畜群养殖密度逐渐提升,兽药产品需求量大幅增加,兽
药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科学使用兽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动物疾病,保证了人类食品安全,也减少了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是当今全球畜禽养殖
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石之一。我国兽药行业起步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起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兽药产业的快速增长。2006年起
随着兽药GMP、兽药GSP等行业法律法规的实施,兽药行业生产经营逐步规范化,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末,我国共有兽药
企业1600余家(为有效填报数据企业数量,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企业),行业实现总销售额超过470亿元。随着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日益提
高,未来兽药行业的市场需求将向着产品高效性和安全性的方向发展。行业内企业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疫苗和兽药的技术研发,以提
高产品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需加强低残留、低毒性药物的研发,以保障食品安全为基础。同时,随着下游养殖业集中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型兽药
企业凭借其在品牌、产品质量、研发实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将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未来兽药行业的集中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近年来,在全球
人口及其对食物需求的持续增长驱动下,全球兽药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国际动保联盟(IFAH)统计,2008年至2017年全球兽药
销售额(不含中国)从192亿美元增长至320亿美元,十年间总我国兽药行业起步较晚,近些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根据中国
兽药协会统计,2008年至2017年我国兽药产业销售额从137.59亿元增长到473.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71%。近十年
来,我国兽药市场平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际兽药市场平均增长速度。与全球兽药市场和美国市场相比,我国兽药市场结构与其基本一致,化学药品
占据约70%至80%的比例,为兽药行业的主要构成,根据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将继续配合使用以控制动物疫病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兽药产品的应用对象有较大不同。根据美国动物健康产业协会发布的年报,应用于宠物药品销售额占市场销售总额的60%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对宠物健康问题的逐渐重视,未来我国宠物药市场将迎来较快发展。我国兽药企业数量众多,但主要以微
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兽药行业实行强制兽药GMP认证之前,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行业呈现无序竞争的格局,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偏小、
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结构单一,给行业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06年国家开始强制实施兽药GMP标准,逐步规范兽药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根
据中国兽药协会统计,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1644家兽药生产企业(为有效填报数据企业数量,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企业),其中化学
药品企业1550家,生物制品企业94家。我国化学药品企业数量众多,目前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较少。其中中型企业最多,销售额占
比过半。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随着企业规模而逐渐增加,大型企业毛利率最高,小微型企业毛利率最低。本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原料药行业,原
料药价格直接影响兽用化药制剂的成本。随着国际化学原料药产业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之一,上游原料药供给充
足、稳定。2017年以来,由于国内环保政策趋紧,一定数量的中小规模原料药企业停工停产,原料药供给受到了一定影响,部分原料药产品价格
涨幅明显,提升了兽药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兽药行业直接服务于畜牧业,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直接影响到兽药产品的总体需求。我国是畜牧业大国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较快,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08年至2017年间畜牧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为3.73%,总体呈增长趋势,但由于养殖
周期、环保政策、动物疫病爆发等问题的影响,畜牧业总产值仍有一定波动。由于人口基数以及饮食习惯的双重影响,我国是世界上猪肉第一大生产
和消费国,2008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年出栏头数保持在6亿头至8亿头间,巨大的市场容量为兽药行业提供了充分的市场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独生子女家庭普及等客观因素的突出,人们开始寻求情
感与精神的慰藉与寄托,而宠物由于具备缓解人类压力、不向人类主动提出诉求等特点,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健
康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不断增长的宠物保有量为宠物药用量的增长提供了空间。产品主要针对生猪养殖行业,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性价格波动对兽
药行业的经营会产生影响。我国生猪价格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特征,2000年以来市场经历了5至6个“猪周期”,基本上三年至四年为一个
完整的市场波动周期。在生猪价格下滑时,整个养殖业市场行情低迷,养殖户采购兽药产品的意愿下降,对兽药产品的需求有所降低。因此兽药行业
与下游养殖行业的周期性价格波动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中国兽药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部分兽药企业集中在化工产业基础好、畜牧业相对较
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华中地区,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省份兽药企业数量较多。季节的更替所造成的气温变化对动物集体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能
力有所影响,一般来说,随着秋冬季的降温,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畜禽养殖群发性和流行性疾病更容易发生,对治疗性兽药产品的需求量也随
之增加。而由于春节前后大量畜禽出栏销售,养殖户的存栏畜禽量大幅下降,春节后两至四个月是生猪出栏销售的淡季,养殖户对兽药的需求也大幅
减少。伴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季节性变动,兽药行业也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

<
p>


>

<
p>


献花(0)
+1
(本文系惜红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