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互联网+物流”的主要模式及平台型企业面临的难题分析
2020-08-04 | 阅:  转:  |  分享 
  
“互联网+物流”的主要模式及平台型企业面临的难题分析一、“互联网+物流”模式的清晰化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
发展与产业格局重塑。在物流领域,更是与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出以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为代表的商业模式,优化原有交易模式、业务流程,实现了
降本增效。随着新兴企业的积极入局,“互联网+物流”模式得以快速兴起。预计,“互联网+物流”的市场规模将维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直至2
025年达到千亿规模。“互联网+物流”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商业逻辑创新服务链、激活产业链,模式逐渐清晰:1)O2O服务模式大行其道,
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朝向一致,旨在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体验;?2)资源撮合匹配平台不断涌现,比如舜世通网络货运平台,以改变传
统交易模式的形式,促使行业从分散走向集约;3)节点生态圈单刀直入,直接把控节点这一核心资源要素,连接各方主体与产业,形成跨界协同。
立足客户视角,线上线下联动成物流行业主流服务模式?以客户为中心,是互联网时代的服务核心。围绕这一理念,新兴物流企业与传统物流企业均
在积极以数字科技重构物流服务全流程,通过线上便捷的业务系统与智能数据分析,提升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升级客户体验、履约质量与效率,而现
今政策推动的网络货运平台更加催化行业的大升级。二、网络货运平台的转型之路交通部在2016年开始推动无车承运人试点以来,大量的创新
型平台公司进入市场,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2020年1月1日,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
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网络货运行业开始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平台企业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以舜世通为代表的资源撮合平台不断涌现
,通过整合社会化运力资源形成运力池,连接连接货主及货代企业形成订单池,辅以大数据和AI技术进行精准匹配连接,实现物流资源的配置优化
,显著提高了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以公路运输市场为例,平台的出现有望使车辆空驶率从目前的40-50%下降到20%左右。平台经济这
一互联网时代的典型商业模式正在推动着我国物流行业从分离走向连接、从无序走向集约。三、平台企业面临的难题以及应对之策盈利性难,主要掣
肘在于:其一,平台整合的运力多为外协运力,平台对其的实际控制力和履约服务的质量难以保证,易引发货源订单不稳定的问题;其二,平台最初
多以补贴等方式吸引运力资源加入,并用后市场增值方式来稳定运力资源,但补贴不能持续,平台的用户流量与粘性根本无法保证,后市场服务价值
更无从谈起;其三,交易支付环节未完全打通,延伸服务的价值尚未释放。如何应对?放弃单纯依靠信息匹配的模式,逐步走向重视履约的道路。在
单纯信息撮合匹配的基础上,打通交易平台,构建交易闭环,释放数据价值,并基于沉淀数据,拓展车后市场与金融等延伸服务,以增强用户粘性。
同时,依托实际场景,构建上下游生态体系,形成完整的履约交付结算链条,承担对合同、资金、货物、运输责任的管控。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构
建高门槛自营运力池,向真正承运的方向发展。(资料来源:舜世通网络货运平台)
献花(0)
+1
(本文系舜世通网络...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