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议二三事:引进了,就要学习与研究
2020-08-06 | 阅:  转:  |  分享 
  
小议二三事

近日,阅读了一些文摘,其间有不少史事,值得回味。有些故事之中,也蕴含着一些道理,且录在此,以供探讨。



引进了,就要学习与研究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有关枪法演进的文章,颇为有趣。

文中说到,早在1860年之前,清朝早已引进了洋枪洋炮,但对于洋枪洋炮的使用就是始终不得要领。不管是初期的前膛枪,还是后期的后膛枪,国人士兵的枪法总是不高明:多是天空中弹飞如远见雨,却很少打到敌人;当战火最为炽烈之时,空中的飞鸟倒难以侥幸。这种情况持续到了1920年前后,枪的实际效用却没有发挥出来,剩下的只是大量的弹药浪费了。

文中还列举了1920年的直皖大战,双方动用二十多万兵力,耗费上千万的子弹,最后伤亡二百余人,直正战死沙场的也就几十人,由此,枪的效用可见一斑。而到后来,才有了蒋介石编撰《步兵操典》,重点讲如何使用步枪,从心态、姿势到枪法,尤其强调了瞄准射击。



阅完此文,敢情中国近代史上的枪法演进竟如此漫长,在引进了60年之后,才开始有人研究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将之录进书籍并在军中授训,尤其是这个最为要害的瞄准射击。

这最让人不解的是,为何用枪而不瞄准射击呢?古人用箭,总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瞄准猎物。为何用枪却不是如此呢?或许,零星地应该有人会瞄准射击,但却为何出现群体性的乱放一气呢?

在与不少企业的接触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的类似事件。

某企业花了大价钱引进了ERP系统,然而在物料信息管理这项工作上做得却不怎么地道:编码规则混乱、物料种类繁多、物料属性信息不全等等问题是不一而足。一个系统的引进,却没有很好地的进行管理与运用。

由是观之,一个企业引入管理咨询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定要投入人力仔细研究其用法,把方法真正地学到手;

而先行者必须是企业的领导层、中坚力量;

必须将正确方法以企业自身的语言记载下来,对其他员工反复培训;

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控,尤其是“瞄准射击”类重点活动;

引进了不善运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只有领悟了,行动会更有成效。





中层的能力应该强在哪儿

1933年7月,松下幸之助委任一个非常优秀的研发人员中尾担任新产品研发部部长,着手投入小马达的研究与开发。中尾带领部下,着迷地拆卸、研究通用电气的产品。

一天,松下幸之助经过中尾的实验室,看到中尾在认真工作,却是狠狠地批评:“你是我最器重的研究型人才,不过,对你的管理才能,我实在不敢恭维。现在,公司研究项目日益增多,你即使一天干48小时,也无法完成那么多工作。作为研发部部长,职责是制造10个,甚至100个像你这样擅长研究的人,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



一个企业当中,中层干部应当培训人才,而不是做技术员的工作。如果不改变这种思维的话,犹如当你作了司机,却还在想着观看沿路的风景,那可是只有作为乘客时才能享受的待遇。如果不培养人才的话,无论你做出多少产品,公司仍然是变不大的;只有将每个员都变为专家,让每个员工都能开发出新产品,公司才能日益壮大。

同样,公司高层也需要看到:

中层干部需要将自己变成教练,根据部门需要确认下属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做成工作指导书,让下属更进一步的了解、熟悉业务并能及早地开展工作;

根据下属工作的绩效表现,定期对下属的能力、业务知识进行考查,以确保战斗力没有削弱。

中层强,就是要让每个下属和你一样强;在发现优秀员工的同时,也应考察员工前后的教练有没有在后面做好他应该做的事。





不为小义毁大道,尊重规则

话说这是一个关于孔子和他的学生的故事:

春秋的鲁国有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他国去旅行,见到鲁国人沦为奴隶的,可以先垫钱赎回,回国后可找国家报销,还有奖励。孔子的一个学生到国外,也见到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于是贴此人赎了身。这个学生回国后,并未张扬,但也未去报销;被救的人却到处感恩戴德的称颂。渐渐地,人们知道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尾声。这个学生也被称赞人格高尚。

孔子知道后非但没有表扬,却是严厉地批评:只为小义毁大道。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报销赎金而被人称颂为高尚,那么其他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出来产生犹豫:如果垫钱赎出来,回国后报销,会被说是不高尚、不仗义;不去报销吧,自己的损失谁来补偿?于是,就会有更多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个学生的行为,客观上会引发更多的不为之举。



孔子认为看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必须要考虑到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在这里,还看到了一个现象:这个学生打破了规则,而且还是一个好的规则。孔子批评学生的同时,不知道是不是无意之中也维护了规则的重要性。文中没有讲孔子后来是否为此要求该学生消除影响,这就不得而知了。



企业有企业的法则,有管理制度。感想如下:

1、作为企业中的员工,对于企业中好的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要做破坏规则的始作佣者;

2、企业管理者也要善于发现类似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现,不要认为这是好现象,就到处宣扬。如果制度不完善,就要赶紧着完善制度;如果有明确制度说明如何处理,也一定要严格执行,并消除影响。

3、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对于企业有贡献的员工一定要奖励,不能让雷锋吃亏,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雷锋出现。不能让员工处处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麻烦了。

所以说,一定要尊重规则;规则不好,按程序纠正;好规则一定要遵守。























此段文字概括于《瞄准射击》,作者张鸣,原文出自中国档案出版社《历史的底稿》。

此段内容出自《决胜中层》,作者姜汝祥,原文出自中信出版社《请给我结果》。

此段内容出自《孔子非议义举》,作者西锋,原文出自《智慧》2007年3期。





献花(0)
+1
(本文系汉捷咨询HI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