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大支模施工方案
2020-08-14 | 阅:  转:  |  分享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准备 3

1、技术准备 3

2、物资准备 3

3、劳动力准备 3

4、组织架构 4

四、高支模支撑方案 4

4.1、模板及支撑架体的材料选取 4

4.2、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 5

五、高支模施工方法 8

5.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安装 8

5.2、梁、板模板安装 10

5.3、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 11

5.4、高支模拆除 11

5.5、安全技术措施 13

5.6、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5

5.7、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15

六、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 16

6.1、施工部署 16

6.2、施工方法 16

6.3、混凝土养护 17

6.4、试块制作 17

6.5、质量要求 17

七、监测措施 18

八、应急救援预案 19

8.1、概况 19

8.2、机构设置 19

8.3、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 19

8.4、人员分工与职责 19

8.5、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20

8.6、应急救援方法 20

8.7、应急救援启动条件及逃生路线 21

九、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 22

9.1、高支模系统施工安全管理机构 22

9.2、高支模施工注意问题 22

十、高支模计算书 22

第一节400mm×1300mm梁支撑验算 23

第二节300mm×1000mm梁支撑验算 43

第三节300mm×900mm梁支撑验算 56

第四节 楼板支撑验算 67

十一、附图 77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为了保证本高支模工程施工安全,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编制计算依据如下: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m2。

建设单位为云浮市西江新城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拟建场地四周已进行平整,周边地下无管线埋藏,场内交通便利,大型施工设备可随时进场施工。

根据图纸设计,本工程部分地方存在高支模板施工,其中首层和沙盘示意厅、次入口、羽毛球室、门廊立杆基础为首层混凝土底板上,板厚为100-120mm,最大支撑高度为19.94M(包板厚);恒温泳池立杆基础部分在泳池混凝土底板上,板厚为250-300mm,最大支撑高度为9.45M(包板厚);大堂和风机房立杆基础为二层混凝土板面(此处首层模板不拆除),板厚为100mm,最大支撑高度为13.83M(包板厚),详见施工图纸。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2)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施工队组进行技术交底。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队组的技术素质。

2、物资准备

(1)材料准备: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货源充足,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并附有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检验报告及其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大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对多次使用的受力材料作必要的强度测试。

(2)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3)周转材料准备:做好模板、钢管支顶等周转料的备料工作,分批分期进场。

3、劳动力准备

(1)根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工人生活。水、电管线架设和安装已完成,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施工人员生活的用水、用电需要。

(2)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4、组织架构



























四、高支模支撑方案



4.1、模板及支撑架体的材料选取

模板: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

木枋:梁下横纵楞木枋均采用60mm×80mm木枋,当梁高大于1200mm或截面积大于0.27m2,梁下纵楞采用φ48×3.6钢管;板下第一层龙骨木枋采用60mm×80mm、第二层龙骨木枋采用60mm×80mm木枋;梁高小于750mm侧模竖肋、水平肋及辅助斜撑均采用60mm×80mm木枋,梁高大于等于750mm侧模竖肋采用60mm×80mm木枋、水平肋采用2A48钢管、辅助斜撑均采用60mm×80mm木枋。

支撑系统:梁及板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及配件支撑系统;

垫板底座:采用厚度不少于50mm的木枋或槽钢垫放。

4.2、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

本工程的高支模方案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梁板结构采用满堂式布置。支模的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立杆均采用合格的φ48×3.6钢管。根据使用功能不同,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顶撑采用U型可调节托座,调节范围为0~cm。

(1)本工程高支模的梁底立杆的设置:

羽毛球室支模高度为10.000m,板厚为120mm,梁大小为300×900、250×600,最大跨度10.500m,;梁下立杆布置情况为: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恒温泳池(坡屋面)支模最大高度为9.450,板厚为120mm,梁大小分别为400×1300、250×800、250×700、250×600、250×500,最大跨度为15.000m;梁下立杆布置情况为: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大堂(坡屋面)支模最大高度为13.83m,板厚为100mm,梁大小分别为300×800、250×750、250×700、200×800、200×700、200×500;梁下立杆布置情况为: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沙盘示意厅(坡屋面)支模最大高度18.940m,板厚为100mm,梁大小分别为300×800、250×900、250×750、200×750、200×500;所有梁在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门廊(坡屋面)最高支撑高度为8.44m,板厚100mm,梁大小分别为300×1000、300×850、300×600、250×1000、200×750、200×500。所有梁在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次入口最高支撑高度为5.78m,板厚100mm,梁大小梁大小分别为250×800、250×500、200×600。所有梁在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风机房最高支撑高度为5.34m,板厚100mm,梁大小梁大小分别为250×600、200×500。所有梁在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其余支撑高度高于4.5m的板面,所有梁在梁截面方向均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本方案选取在梁截面方向两根立杆计算。具体搭设方法详见附图。

计算时两根立杆选400×1300mm、300×1000、300×900的梁分别计算,侧模选取梁400×1300mm计算。详细支撑和搭接方式等见高支模施工方案附图所示。

(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高支模的梁底搭设:

梁底设置二层木枋和一层夹板,夹板厚度为18mm,横楞采用60×80㎜木枋,间距300mm(对于梁高大于1.5m或梁截面面积大于0.27㎡小于0.6㎡的梁底用木枋间距为200mm,大于0.6㎡的梁底用木枋间距为100mm),纵楞采用60×80㎜木枋间距同立杆(对于梁高大于1.5m或梁截面积≥0.27㎡采用2Ф48钢管),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

最大梁400mm×1300mm的支撑为,梁底设两根钢管立杆,步距为1800mm;梁底下设置横楞60mm×80mm木枋和纵楞两边各2Ф48钢管,纵楞底下设置可调顶托,钢管立杆底下距楼地面约200mm设置一道扫地杆,上部距顶托底部处200mm设置一道水平杆,详见附图。

梁300mm×1000mm的支撑为,梁底设两根钢管立杆,步距为1800mm;梁底下设置横楞60mm×80mm木枋和纵楞两边各2Ф48钢管,纵楞底下设置可调顶托,钢管立杆底下距楼地面约200mm设置一道扫地杆,上部距顶托底部处200mm设置一道水平杆,详见附图。

梁300mm×900mm的支撑为,梁底设两根钢管立杆,步距为1800mm,梁底下设横楞60mm×80mm木方和纵楞两边各两根60mm×80mm木枋,纵楞底下设置可调顶托,钢管立杆底下距楼地面约200mm设置一道扫地杆,上部距顶托底部处200mm设置一道水平杆,详见附图。

其余梁截面积小于0.27m2梁的支撑均为,梁底设两根钢管立杆,步距为1800mm,梁底下设横楞60mm×80mm木方和纵楞两边各一根60mm×80mm木枋,纵楞底下设置可调顶托,钢管立杆底下距楼地面约200mm设置一道扫地杆,上部距顶托底部处200mm设置一道水平杆,详见附图。

(3)梁侧搭设:

梁侧设置双层木方和夹板,夹板厚为18mm,竖楞采用60×80㎜木枋(梁高小于750mm时,竖楞间距为300mm,梁高大于750mm小于等于1500mm时,竖楞间距为250mm,梁高大于1500mm时,竖楞间距为150mm),水平楞采用钢管(梁高小于750mm时,不设置水平楞;梁高大于750mm小于等于1500mm时,水平楞采用2Ф48钢管,水平楞距梁底200mm设置一道,以上每40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沿梁跨度方向每500mm设置一个;对于梁高大于1500mm时,水平楞采用2Ф48钢管,水平楞距梁底200mm设置一道,以上每30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沿梁跨度方向每400mm设置一个)。

梁400mm×1300mm的侧模搭设,竖楞间距为250mm,水平楞采用2Ф48钢管,水平楞距梁底200mm设置一道,以上每40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沿梁跨度方向每500mm设置一个。

梁300mm×1000mm的侧模搭设,竖楞间距为250mm,水平楞采用2Ф48钢管,水平楞距梁底200mm设置一道,以上每40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沿梁跨度方向每500mm设置一个。

梁300mm×900mm的侧模搭设,竖楞间距为250mm,水平楞采用2Ф48钢管,水平楞距梁底200mm设置一道,以上每40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栓沿梁跨度方向每500mm设置一个。

其余梁高小于等于750mm的梁侧模搭设,竖楞采用60×80㎜木枋,竖楞间距为300mm,不设置水平楞,梁上下压脚,梁辅助斜撑均采用60mm×80mm木枋。



(4)本工程设计的钢管立杆步距(除顶层步距)最大为1.8m,具体见附图所示。屋面梁板支撑的顶层一道水平杆与U型托底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m,本方案取200mm。

(5)立杆接长各层各步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的杆接头不得出现在同步距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本工程取600mm。各接头中心距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本工程取400mm。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6)纵横水平杆要连续设置,每根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横向水平杆的接长采用对接扣件。

(7)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采用对接扣件。

(8)剪刀撑的构造要求:

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搭设高度小于8m时,纵横每隔10m,在垂直剪刀撑上部和下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搭设高度超过8m时,中间加设一道水平剪刀撑。垂直剪刀撑的搭设随立杆、纵横水平杆同步,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cm,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的形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9)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方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10)支承层处理技术如下要求:

立杆支设在首层板面的钢筋砼楼板上的,所有立柱下应铺设木垫板或用槽钢。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枋,本工程拟采用50mm×80mm木枋做垫板。

(11)抱柱加强系统及周边防护措施:

按JGJ162-2008要求,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即为了加强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将支撑系统与现浇好的钢筋砼柱很好地连接起来,采用“逢柱必抱、逢梁必顶”措施:

①当纵横水平杆贯通时,则采用每两步距与柱打箍,详见附图“扣件式脚手架每步与柱位的连接大样图”。

②当纵横水平杆在柱处断开时则,采用每两步的纵横水平管顶紧柱面,不留空位,详见附图“扣件式脚手架在柱位处断开的连接大样”。

③高支模的支撑可以充分利用支撑区域旁的建筑构件(比如梁)进行有效横向回顶,比如纵横钢管靠近屋面层的梁要进行回顶。

④高支模施工时,周边防护必须做好,支模边沿立杆高出楼面1.2m作安全防护用,并挂好安全网,在近路边一侧挂上“重大危险源”图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12)高支模体系遇楼层时,应设置连墙件与结构拉结。

(13)扣件,使用矩扳手实测.m,不大于65N.m

(14)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等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3‰。

(15)上一层高支模施工时,下一层支架不能拆除,以便荷载能安全传至基础上。



五、高支模施工方法

5.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安装

(1)施工顺序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梁板扣件式脚手架安装



架设梁底木枋龙骨于扣件式脚手架顶托板上



梁底模及侧模安装



架设板底木枋龙骨于扣件式脚手架顶托板上



楼板模板安装



梁板钢筋绑扎铺设



梁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保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



拆下扣件式脚手架可调顶托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扣件式脚手架



(2)安装

1)高支模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支模的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立杆均采用φ48×3.6钢管。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的搭设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矩扳手实测,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m,不大于65N.m,并不能产生破坏。节点处固定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9)模板承重架应与已浇注的柱作为拉结节点,增强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

10)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5.2、梁、板模板安装

(1)梁底模及侧模均采用18mm胶合板,梁底模铺设在木枋横楞上,横楞两头搁置在纵楞及顶托上。

(2)模板的安装顺序如下:

柱钢筋验收→柱模板→钢管架→顶托及纵楞→横楞→梁底模→梁侧模→钢管架→顶托及板底第二层龙骨→板底第一层龙骨→楼板底模。

(3)模板存放时,必须满足地区条件所要求的自稳角。一般不允许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两块大模板应采用板面对板面的存放方法,长期存放应将模板联成整体。对没有支撑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模板,应存放在专用的堆放架上,或者平卧堆放,严禁靠放到其他模板或构件上,以防下脚滑移倾翻伤人。

(4)模板安装时,应先内后外,单面模板就位后,用工具将其支撑牢固。双面板就位后,用拉杆和螺栓固定,未就位和未固定前不得摘钩。

(5)梁模板的安装

1)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钢管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枋。固定木枋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2)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a、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c、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砼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6)楼面模板的安装

首先通线,然后调整钢管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60mm×80mm木枋作托梁,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楞,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模板支撑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并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

1)钢管架设置情况是否按本方案搭设;

2)剪刀撑、纵横杆、扫地杆及斜撑等配置情况;

3)底座、托顶螺旋杆伸出长度;

4)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落。必须经检验符合规格,无缺陷方可使用。~4m刮尺刮平。

6.3、混凝土养护

(1)浇筑完梁、板后在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6.4、试块制作

在现场制作28d标准养护试块及备用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同条件试块置于现场带篦加锁铁笼中做好标识同条件养护。



6.5、质量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

(2)混凝土的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定本方案的要求。

(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

(4)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5)预留洞宽度大于1m的洞底,在洞底平模处开振捣口和观察口。避免出现缺灰或漏振现象。

(6)钢筋模板工长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设专人检查钢筋、模板。

(7)浇筑前由生产部门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缓时开盘并及时通知搅拌站。如正在施工中天气突然变化,原则是小雨不停,大雨采取防护措施。其措施是: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面用塑料薄膜覆盖,正在浇筑的部位采用搭设防水棚。

(8)浇筑时要有专门的铺灰人员批挥浇筑,切忌:“天女散花”,分配好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楼面板必须用1.5~4m刮尺刮平。

(9)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

(10)每次开始浇砼前必须做好开盘鉴定,项目部技术人员与搅拌站技术人员同时签认后方可开始,并且随机抽查混凝土配合比情况和坍落度情况。



七、监测措施

(一)、模板支架监测准备工作

电工检查现场的用电设备、电箱、电线,保证有足够的照明用具。

每个监测人员均配备哨子用于紧急联系,如发现有紧急情况就吹响哨子,则楼面上的施工人员立即停止施工,待紧急情况排除后继续进行施工。

楼面上及楼面下的监测人员各配备一台对讲机勇于上下通讯,随时对监测情况进行联系。

楼面下的监测人员均配备望远镜,站在安全并利于观测的地方进行观测。

(二)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前、施工过程中及砼终凝前后,必须随时做好检查及监测。

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日常检查,巡查的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边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支撑体系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撑体系和各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要浇捣梁砼前,由项目部对脚手架全面系统检查,合格后才开始浇砼。在浇砼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对高支模体系检查、随时监测支撑体系的变形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

八、应急救援预案

8.1、概况

在高支模区域内施工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重大事故。本预案针对梁板高支模施工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8.2、机构设置

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救援,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技术负责人为直接安全责任人,现场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员,并相应成立高支模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龙毅

副组长:袁文标

组员:唐捷等

8.3、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

火警119公安110

医疗120交通122

8.4、人员分工与职责

(1)项目经理(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高支模应急救援全面工作。

(2)现场质安主管(直接安全责任人):负责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及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安排时间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3)现场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检查工作及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并负责事故的上级汇报工作。同时负责执行项目部下达的相关指令。

(4)组员及各施工班组长: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负责事故的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现场控制工作。同时负责执行项目部下达的相关指令。

8.5、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汇报当地有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2)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去,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3)事故发生时,组长或其他组员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负责人负责指挥安排。

(4)项目部指定现场专职安全员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8.6、应急救援方法

(1)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

1)当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要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领导小组抢救。

2)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等症状,并很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3)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时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2)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1)工地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

2)报120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伤员。(应尽量说清楚伤员人数、情况、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

3)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4)清现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等。

(3)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

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1)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2)对伤口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

3)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他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疗伤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伤,应迅速叫救护车送医院抢救。

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表:

序号 器材或设备 数量 主要用途 1 支架 若干 支撑加固 2 模板 若干 支撑加固 3 担架 2个 抢救伤员 4 止血急救包 3个 抢救伤员 5 手电筒 10个 停电时照明求援 6 应急灯 6个 停电时照明求援 7 爬梯 4樘 人员疏散 8 对讲机 6台 联系指挥求援 8.7、应急救援启动条件及逃生路线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启动预案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或损失的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AKL13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15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400×13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9.23 梁侧楼板厚度(mm) 12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模板面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梁 1.5 板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kN/m2) 1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kN/m2)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 2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0.3 非自定义:0.3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32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8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B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1100 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b(mm) 800 步距h(mm) 18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1100、1100 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400 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1(mm) 1500 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2(mm) 1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0 每跨距内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7 梁底支撑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 25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W=bh2/6=400×18×18/6=21600mm3,I=bh3/12=400×18×18×18/12=194400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1.3)+1.4×2,1.35×(0.1+(24+1.5)×1.3)+1.4×0.7×2]×0.4=16.87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3]×0.4=16.1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0.4=0.71kN/m

q2=[G1k+(G2k+G3k)×h]×b=[0.1+(24+1.5)×1.3]×0.4=13.3kN/m

1、抗弯验算

σ=Mmax/W=(0.107×16.16×0.182+0.121×0.71×0.182)×106/21600=2.81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2l4/(100EI)=0.632×13.3×1834/(100×10000×194400)=0.05mm≤[ν]=l/400=183/400=0.4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1.143q1静l+1.223q1活l=1.143×16.16×0.18+1.223×0.71×0.18=3.54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1.143q2l=1.143×13.3×0.18=2.78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6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计算简图如下: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3.54/0.4=8.84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18=0.04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1=0.9×max[1.2×(0.1+(24+1.1)×0.12)+1.4×2,1.35×(0.1+(24+1.1)×0.12)+1.4×0.7×2)]×(1.5-0.4/2)/2×0.18+0.9×1.35×0.5×(1.3-0.12)×0.18=0.83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2=0.9×max[1.2×(0.1+(24+1.1)×0.12)+1.4×2,1.35×(0.1+(24+1.1)×0.12)+1.4×0.7×2)]×(1.5-0.4/2)/2×0.18+0.9×1.35×0.5×(1.3-0.12)×0.18=0.8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2.78/0.4=6.95kN/m

小梁自重q2=(0.3-0.1)×0.18=0.04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1=(0.1+(24+1.1)×0.12)×(1.5-0.4/2)/2×0.18+0.5×(1.3-0.12)×0.18=0.48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2=(0.1+(24+1.1)×0.12)×(1.5-0.4/2)/2×0.18+0.5×(1.3-0.12)×0.18=0.48kN

1、抗弯验算



小梁弯矩图(kN·m)

σ=Mmax/W=0.7×106/64000=10.94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小梁剪力图(kN)

Vmax=2.616kN

τmax=3Vmax/(2bh0)=3×2.616×1000/(2×60×80)=0.82N/mm2≤[τ]=1.4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小梁变形图(mm)

νmax=1.41mm≤[ν]=l/400=800/400=2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2.62kN,R2=2.6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1.89kN,R2=1.89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材料规格(mm) Ф48×3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主梁计算简图二

由上节可知R=max[R1,R2]/2=1.31kN,R''=max[R1'',R2'']/2=0.94kN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一(kN·m)



主梁弯矩图二(kN·m)

σ=Mmax/W=0.91×106/4490=202.8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一(kN)



主梁剪力图二(kN)

Vmax=4.83kN

τmax=2Vmax/A=2×4.83×1000/424=22.78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一(mm)



主梁变形图二(mm)

νmax=2.15mm≤[ν]=l/400=1100/400=2.75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立柱2:R2=17.97kN,同理可得

立柱1:R1=17.97kN

图二

立柱2:R2=2.62kN,同理可得

立柱1:R1=2.62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图一

立柱2:R2=12.89kN,同理可得

立柱1:R1=12.96kN

图二

立柱2:R2=1.88kN,同理可得

立柱1:R1=1.89kN

七、立柱验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钢管类型 Ф48×3 立柱截面面积A(mm2) 424 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4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λ=h/i=1800/15.9=113.21≤[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φ=0.5

1、风荷载计算

Mw=0.92×1.4×ωk×la×h2/10=0.92×1.4×0.32×1.1×1.82/10=0.13kN·m

2、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0.9×[1.2×(0.1+(24+1.5)×1.3)+0.9×1.4×2]×0.4=15.27kN/m

2)小梁验算

F1=0.9×[1.2×(0.1+(24+1.1)×0.12)+0.9×1.4×1]×(1.5-0.4/2)/2×0.18=0.53kN

F2=0.9×[1.2×(0.1+(24+1.1)×0.12)+0.9×1.4×1]×(1.5-0.4/2)/2×0.18=0.53kN

q1=8.03kN/m

q2=0.04kN/m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立柱最大受力N=max[R1,R2]+Mw/lb=max[14.74,14.81]+0.13/0.8=14.98kN

f=N/(φA)+Mw/W=14.98×103/(0.5×424)+0.13×106/4490=100.0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Rmax=17.97kN≤[N]=30kN

满足要求!

九、立柱地基基础计算

地基土类型 粘性土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 140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 1 垫板底面面积A(m2) 0.15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14.98/(1×0.15)=99.83kPa≤fak=140kPa

满足要求!







梁侧模板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梁名称 AKL14,标高7.43m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 400×1300 梁板结构情况 见下图 楼板厚度(mm) 120 二、荷载组合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混凝土重力密度γc(kN/m3) 24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 4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 1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 1 混凝土浇筑速度V(m/h) 2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 1.6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2) min{0.22γct0β1β2v1/2,γcH}=min{0.22×24×4×1×1×21/2,24×1.6}=min{29.868,38.4}=29.868kN/m2 振捣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2k(kN/m2) 4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γct0β1β2v1/2,γcH]=min[0.22×24×4×1×1×21/2,24×1.6]=min[29.87,38.4]=29.87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2k,1.35G4k+1.4×0.7Q2k]=0.9max[1.2×29.87+1.4×4,1.35×29.87+1.4×0.7×4]=0.9max[41.44,44.24]=0.9×44.24=39.82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kN/m2

三、支撑体系设计

小梁布置方式 竖直向布置 小梁间距 250 主梁合并根数 2 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 250 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 500 支撑距梁底距离依次为 0,300,900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W=bh2/6=1000×182/6=54000mm3,I=bh3/12=1000×183/12=486000mm4。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q1=bS承=1×39.82=39.82kN/m

Mmax=0.125q1l2=0.125×39.82×0.252=0.31kN·m

σ=Mmax/W=0.31×106/54000=5.76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1×29.87=29.87kN/m

νmax=5×29.87×2504/(384×10000×486000)=0.31mm≤250/400=0.62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0.5×q1l=0.5×39.82×0.25=4.98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0.5×ql=0.5×29.87×0.25=3.73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80×60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小梁弯矩图(kN·m)

q=4.98kN/m

σ=Mmax/W=0.2×106/64000=3.05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小梁剪力图(kN)

τmax=3Vmax/(2bh)=3×1.65×1000/(2×60×80)=0.51N/mm2≤[τ]=1.4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小梁变形图(mm)

q=3.73kN/m

νmax=0.12mm≤600/400=1.5mm

满足要求!

4、主梁所受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3.0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2.28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材料规格(mm) Ф48×3 主梁合并根数 2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0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主梁连续梁部分弯矩图(kN·m)



主梁悬挑梁部分弯矩图(kN·m)

q=1.52kN/m

σ=Mmax/W=0.19×106/4490=42.3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连续梁部分剪力图(kN)



主梁悬挑梁部分剪力图(kN)

τmax=2Vmax/A=2×1.52×1000/424=7.17N/mm2≤[τ]=120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连续梁部分变形图(mm)



主梁悬挑梁部分变形图(mm)

q=2.28kN/m

ν1max=0.37mm≤500/400=1.25mm

ν2max=0.17mm≤250/400=0.62mm

满足要求!

4、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Rmax=6.08kN

七、对拉螺栓验算

对拉螺栓类型 M14 轴向拉力设计值Ntb(kN) 17.8 可知对拉螺栓受力N=0.95×6.08=5.78kN≤Ntb=17.8kN

满足要求!



















第二节300mm×1000mm梁支撑验算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BKL2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11.5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300×10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6.81 梁侧楼板厚度(mm) 12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模板面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梁 1.5 板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kN/m2) 1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kN/m2)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 2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0.3 非自定义:0.3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32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8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一侧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B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1100 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b(mm) 800 步距h(mm) 18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1100、1100 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400 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2(mm) 1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0 每跨距内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6 梁底支撑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 25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W=bh2/6=300×18×18/6=16200mm3,I=bh3/12=300×18×18×18/12=145800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1)+1.4×2,1.35×(0.1+(24+1.5)×1)+1.4×0.7×2]×0.3=9.86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0.3=9.33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0.3=0.53kN/m

q2=[G1k+(G2k+G3k)×h]×b=[0.1+(24+1.5)×1]×0.3=7.68kN/m

1、抗弯验算

σ=Mmax/W=(0.107×9.33×0.222+0.121×0.53×0.222)×106/16200=3.17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2l4/(100EI)=0.632×7.68×2204/(100×10000×145800)=0.08mm≤[ν]=l/400=220/400=0.55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1.143q1静l+1.223q1活l=1.143×9.33×0.22+1.223×0.53×0.22=2.49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1.143q2l=1.143×7.68×0.22=1.93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6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计算简图如下: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2.49/0.3=8.3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22=0.05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1=0.9×1.35×0.5×1×0.22=0.13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2=0.9×max[1.2×(0.1+(24+1.1)×0.12)+1.4×2,1.35×(0.1+(24+1.1)×0.12)+1.4×0.7×2)]×(1.5-0.3/2)/2×0.22+0.9×1.35×0.5×(1-0.12)×0.22=0.9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1.93/0.3=6.44kN/m

小梁自重q2=(0.3-0.1)×0.22=0.04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1=0.5×1×0.22=0.11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2=(0.1+(24+1.1)×0.12)×(1.5-0.3/2)/2×0.22+0.5×(1-0.12)×0.22=0.56kN

1、抗弯验算



小梁弯矩图(kN·m)

σ=Mmax/W=0.55×106/64000=8.64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小梁剪力图(kN)

Vmax=1.986kN

τmax=3Vmax/(2bh0)=3×1.986×1000/(2×60×80)=0.62N/mm2≤[τ]=1.4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小梁变形图(mm)

νmax=1.06mm≤[ν]=l/400=800/400=2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1.66kN,R2=1.9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1.23kN,R2=1.4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材料规格(mm) Ф48×3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主梁计算简图二

由上节可知R=R1/2=0.99kN,R''/2=0.7kN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一(kN·m)



主梁弯矩图二(kN·m)

σ=Mmax/W=0.56×106/4490=124.7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一(kN)



主梁剪力图二(kN)

Vmax=2.49kN

τmax=2Vmax/A=2×2.49×1000/424=11.74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一(mm)



主梁变形图二(mm)

νmax=1.32mm≤[ν]=l/400=1100/400=2.75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立柱1:R1=11.26kN

图二

立柱1:R1=1.9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图一

立柱1:R1=7.96kN

图二

立柱1:R1=1.4kN

七、立柱验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钢管类型 Ф48×3 立柱截面面积A(mm2) 424 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4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λ=h/i=1800/15.9=113.21≤[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φ=0.5

1、风荷载计算

Mw=0.92×1.4×ωk×la×h2/10=0.92×1.4×0.32×1.1×1.82/10=0.13kN·m

2、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0.9×[1.2×(0.1+(24+1.5)×1)+0.9×1.4×2]×0.3=8.97kN/m

2)小梁验算

F2=0.9×[1.2×(0.1+(24+1.1)×0.12)+0.9×1.4×1]×(1.5-0.3/2)/2×0.22=0.67kN

q1=7.56kN/m

q2=0.05kN/m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立柱最大受力N=max[Rmax1,Rmax2]+Mw/lb=max[6.6,6.6]+0.13/0.8=6.76kN

f=N/(φA)+Mw/W=6.76×103/(0.5×424)+0.13×106/4490=60.9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Rmax=11.26kN≤[N]=30kN

满足要求!

九、立柱地基基础计算

地基土类型 粘性土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 140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 1 垫板底面面积A(m2) 0.15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6.76/(1×0.15)=45.05kPa≤fak=140kPa

满足要求!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AKL17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10.5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300×9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10 梁侧楼板厚度(mm) 12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模板面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梁 1.5 板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kN/m2) 1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kN/m2)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 2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0.3 非自定义:0.3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32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8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B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1100 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b(mm) 800 步距h(mm) 18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 1100、1100 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400 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1(mm) 1500 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2(mm) 1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0 每跨距内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6 梁底支撑主梁最大悬挑长度(mm) 20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W=bh2/6=300×18×18/6=16200mm3,I=bh3/12=300×18×18×18/12=145800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9)+1.4×2,1.35×(0.1+(24+1.5)×0.9)+1.4×0.7×2]×0.3=8.93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9]×0.3=8.4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0.3=0.53kN/m

q2=[G1k+(G2k+G3k)×h]×b=[0.1+(24+1.5)×0.9]×0.3=6.92kN/m

1、抗弯验算

σ=Mmax/W=(0.107×8.4×0.222+0.121×0.53×0.222)×106/16200=2.88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2l4/(100EI)=0.632×6.92×2204/(100×10000×145800)=0.07mm≤[ν]=l/400=220/400=0.55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1.143q1静l+1.223q1活l=1.143×8.4×0.22+1.223×0.53×0.22=2.26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1.143q2l=1.143×6.92×0.22=1.74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6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计算简图如下: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2.26/0.3=7.52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22=0.05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1=0.9×max[1.2×(0.1+(24+1.1)×0.12)+1.4×2,1.35×(0.1+(24+1.1)×0.12)+1.4×0.7×2)]×(1.5-0.3/2)/2×0.22+0.9×1.35×0.5×(0.9-0.12)×0.22=0.98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2=0.9×max[1.2×(0.1+(24+1.1)×0.12)+1.4×2,1.35×(0.1+(24+1.1)×0.12)+1.4×0.7×2)]×(1.5-0.3/2)/2×0.22+0.9×1.35×0.5×(0.9-0.12)×0.22=0.98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面板传递给小梁q1=1.74/0.3=5.8kN/m

小梁自重q2=(0.3-0.1)×0.22=0.04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1=(0.1+(24+1.1)×0.12)×(1.5-0.3/2)/2×0.22+0.5×(0.9-0.12)×0.22=0.55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小梁荷载F2=(0.1+(24+1.1)×0.12)×(1.5-0.3/2)/2×0.22+0.5×(0.9-0.12)×0.22=0.55kN

1、抗弯验算



小梁弯矩图(kN·m)

σ=Mmax/W=0.62×106/64000=9.62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小梁剪力图(kN)

Vmax=2.128kN

τmax=3Vmax/(2bh0)=3×2.128×1000/(2×60×80)=0.67N/mm2≤[τ]=1.4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小梁变形图(mm)

νmax=1.13mm≤[ν]=l/400=800/400=2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2.13kN,R2=2.1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1.44kN,R2=1.44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方木 主梁材料规格(mm) 60×80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

由上节可知R=max[R1,R2]/2=1.06kN,R''=max[R1'',R2'']/2=0.72kN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6×106/64000=9.37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2.67kN

τmax=3Vmax/(2bh0)=3×2.67×1000/(2×60×80)=0.83N/mm2≤[τ]=1.4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1.26mm≤[ν]=l/400=1100/400=2.75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立柱2:R2=12.05kN,同理可得

立柱1:R1=12.11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立柱2:R2=8.19kN,同理可得

立柱1:R1=8.19kN

七、立柱验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钢管类型 Ф48×3 立柱截面面积A(mm2) 424 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4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λ=h/i=1800/15.9=113.21≤[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φ=0.5

1、风荷载计算

Mw=0.92×1.4×ωk×la×h2/10=0.92×1.4×0.32×1.1×1.82/10=0.13kN·m

2、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0.9×[1.2×(0.1+(24+1.5)×0.9)+0.9×1.4×2]×0.3=8.15kN/m

2)小梁验算

F1=0.9×[1.2×(0.1+(24+1.1)×0.12)+0.9×1.4×1]×(1.5-0.3/2)/2×0.22=0.67kN

F2=0.9×[1.2×(0.1+(24+1.1)×0.12)+0.9×1.4×1]×(1.5-0.3/2)/2×0.22=0.67kN

q1=6.87kN/m

q2=0.05kN/m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立柱最大受力N=max[R1,R2]+Mw/lb=max[9.78,9.78]+0.13/0.8=9.94kN

f=N/(φA)+Mw/W=9.94×103/(0.5×424)+0.13×106/4490=76.0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Rmax=12.11kN≤[N]=30kN

满足要求!

九、立柱地基基础计算

地基土类型 粘性土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 140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 1 垫板底面面积A(m2) 0.15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9.94/(1×0.15)=66.27kPa≤fak=140kPa

满足要求!











楼板支撑验算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B1,标高10.00m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120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 18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 10.5 二、荷载设计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2.5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2.5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1.5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1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自重标准值 0.1 面板及小梁自重标准值 0.3 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 0.5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0.3 0.3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32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8 三、模板体系设计

模板支架高度(m) 10 立柱纵向间距la(mm) 1100 立柱横向间距lb(mm) 1100 水平拉杆步距h(mm) 1800 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 中心对称 立柱距混凝土板短边的距离(mm) 200 立柱距混凝土板长边的距离(mm) 300 主梁布置方向 垂直楼板长边 小梁间距(mm) 300 小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 200,200 主梁两端各悬挑长度(mm) 200,200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8×18/6=54000mm3,I=bh3/12=1000×18×18×18/12=486000mm4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12)+1.4×2.5,1.35×(0.1+(1.1+24)×0.12)+1.4×0.7×2.5]×1=6.51kN/m

q2=0.9×1.2×G1k×b=0.9×1.2×0.1×1=0.11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6.51×0.32/8,0.11×0.32/8+3.15×0.3/4]=0.24kN·m

σ=Mmax/W=0.24×106/54000=4.4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1+(1.1+24)×0.12)×1=3.11kN/m

ν=5ql4/(384EI)=5×3.11×3004/(384×10000×486000)=0.07mm≤[ν]=l/400=300/400=0.75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6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因[L/la]取整=[18000/1100]取整=16,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20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12)+1.4×2.5,1.35×(0.3+(1.1+24)×0.12)+1.4×0.7×2.5]×0.3=2.02kN/m

因此,q1静=0.9×1.2(G1k+(G3k+G2k)×h)×b=0.9×1.2×(0.3+(1.1+24)×0.12)×0.3=1.07kN/m

q1活=0.9×1.4×Q1k×b=0.9×1.4×2.5×0.3=0.94kN/m

M1=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1.07×1.12+0.121×0.94×1.12=0.28kN·m

q2=0.9×1.2×G1k×b=0.9×1.2×0.3×0.3=0.1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2=max[0.077q2L2+0.21pL,0.107q2L2+0.181pL]=max[0.077×0.1×1.12+0.21×3.15×1.1,0.107×0.1×1.12+0.181×3.15×1.1]=0.74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2.02×0.22/2,0.1×0.22/2+3.15×0.2]=0.63kN·m

Mmax=max[M1,M2,M3]=max[0.28,0.74,0.63]=0.74kN·m

σ=Mmax/W=0.74×106/64000=11.51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07q1静L+0.62q1活L=0.607×1.07×1.1+0.62×0.94×1.1=1.36kN

V2=0.607q2L+0.681p=0.607×0.1×1.1+0.681×3.15=2.21kN

V3=max[q1L1,q2L1+p]=max[2.02×0.2,0.1×0.2+3.15]=3.17kN

Vmax=max[V1,V2,V3]=max[1.36,2.21,3.17]=3.17kN

τmax=3Vmax/(2bh0)=3×3.17×1000/(2×80×60)=0.99N/mm2≤[τ]=1.4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3+(24+1.1)×0.12)×0.3=0.99kN/m

跨中νmax=0.632qL4/(100EI)=0.632×0.99×11004/(100×9350×2560000)=0.38mm≤[ν]=l/400=1100/400=2.75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方木 主梁材料规格(mm) 60×80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 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12)+1.4×1.5,1.35×(0.5+(1.1+24)×0.12)+1.4×0.7×1.5]×0.3=1.7kN/m

q1静=0.9×1.2(G1k+(G3k+G2k)×h)×b=0.9×1.2×(0.5+(1.1+24)×0.12)×0.3=1.14kN/m

q1活=0.9×1.4×Q1k×b=0.9×1.4×1.5×0.3=0.57kN/m

q2=(G1k+(G3k+G2k)×h)×b=(0.5+(1.1+24)×0.12)×0.3=1.05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四跨连续梁,Rmax=(1.143q1静+1.223q1活)L=1.143×1.14×1.1+1.223×0.57×1.1=2.19kN

按悬臂梁,R1=q1l=1.7×0.2=0.34kN

R=max[Rmax,R1]/2=1.1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四跨连续梁,Rmax=1.143q2L=1.143×1.05×1.1=1.32kN

按悬臂梁,R1=q2l=1.05×0.2=0.21kN

R=max[Rmax,R1]/2=0.66kN;

2、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弯矩图(kN·m)

Mmax=0.42kN·m

σ=Mmax/W=0.42×106/64000=6.55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2.38kN

τmax=3Vmax/(2bh0)=3×2.38×1000/(2×80×60)=0.74N/mm2≤[τ]=1.4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73mm

跨中νmax=0.73mm≤[ν]=1100/400=2.75mm

悬挑段νmax=0.4mm≤[ν]=200/400=0.5mm

满足要求!

七、立柱验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剪刀撑设置 加强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15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mm) 200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钢管类型 Ф48×3 立柱截面面积A(mm2) 424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4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386×(1500+2×200)=2633.4mm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1×1.755×1800=3159mm

λ=l0/i=3159/15.9=198.68≤[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85×1.386×(1500+2×200)=3120.579mm

λ1=l01/i=3120.579/15.9=196.263,查表得,φ1=0.188

Mw=0.92×1.4ωklah2/10=0.92×1.4×0.32×1.1×1.82/10=0.13kN·m

Nw=0.9[1.2ΣNGik+0.9×1.4Σ(NQik+Mw/lb)]=0.9×[1.2×(0.5+(24+1.1)×0.12)+0.9×1.4×1]×1.1×1.1+0.92×1.4×0.13/1.1=6.09kN

f=Nw/(φA)+Mw/W=6093.42/(0.19×424)+0.13×106/4490=104.9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1.185×1.755×1800=3743.415mm

λ2=l02/i=3743.415/15.9=235.435,查表得,φ2=0.132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1.185×1.755×1800=3743.415mm

λ2=l02/i=3743.415/15.9=235.435,查表得,φ2=0.132

Mw=0.92×1.4ωklah2/10=0.92×1.4×0.32×1.1×1.82/10=0.13kN·m

Nw=0.9[1.2ΣNGik+0.9×1.4Σ(NQik+Mw/lb)]=0.9×[1.2×(0.75+(24+1.1)×0.12)+0.9×1.4×1]×1.1×1.1+0.92×1.4×0.13/1.1=6.42kN

f=Nw/(φA)+Mw/W=6420.12/(0.13×424)+0.13×106/4490=143.1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6.09kN≤[N]=30kN

满足要求!

九、立柱地基基础验算

地基土类型 粘性土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k(kPa) 70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mf 1 垫板底面面积A(m2) 0.1 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fA)=6.42/(1×0.1)=64.2kPa≤fak=70kPa

满足要求!













十一、附图







2





项目经理

龙毅



安全主任(或质安员)

唐捷



项目副经理

谭干全



技术负责人

袁文标



施工队



机电组



材料组



后勤部



资料组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5316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