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内经学习和临床实践针灸篇powerpoint
2020-08-15 | 阅:  转:  |  分享 
  
针灸实践篇澳洲中医药学会(CMASA)会员-澳洲医学针灸学院(AMAC)会员-澳洲皇家全科医生学院(RACGP)会员吴岷医生2020
年7月22日庚子年六月初二内经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反思针灸学习的回顾1.传统的教科书内容:手法:包括针具,进针法,出针法,针灸并发
症的处理,针刺方向角度以及深浅,如何得气,补泻法等重要内容。治疗方法:循经取穴,接经取穴,同经取穴(手足同名经)表里经取穴。脏
腑辨证取穴:比如肺气亏虚:太渊,脾俞,肺俞,足三里。(如何辩证?道理如何?)诊断过程被简化:望闻问切中,仅仅涉及简单的问诊。脉
学的重要性:在针灸实践中常常被忽略。国内针灸文献一例-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治疗-国内某省针推医学中心关于三叉神经痛的回顾性总结前言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是临床上最典型的神经痛。多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有原发性和
继发性之分。属于中医学“面痛”、“面风痛”、“面颊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外感风邪、情志不调、外伤等因素有关。风寒之邪侵
袭面部阳明、太阳经脉,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痹阻;或因风热毒邪浸淫面部,经脉气血壅滞,运行不畅;外伤或情志不调,或久病入络,使气
滞血淤。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产生面痛。眼部痛主要属足太阳经病症;上颌、下颌部痛主要属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症。【临床表现】
面部疼痛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火灼样剧烈疼痛。伴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面部肌肉抽搐。常因说话、吞咽、刷牙、洗
脸、冷刺激、情绪变化等诱发。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1、风寒证有感受风寒史,面痛遇寒则甚、得热则轻,鼻流清
涕,苔白,脉浮紧。2、风热证痛处有灼热感,流涎,目赤流泪,苔薄黄,脉浮数。3、气血瘀滞多有外伤史,或病程日久,痛点多固定不移,
舌暗或有瘀斑,脉涩。【治疗】1、基本治疗治则: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针刺为主,泻法。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四白
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内庭太冲方义:四白、下关、地仓、攒竹疏通面部经络;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面口合谷收”,与太冲相配可祛风
通络、止痛定痉;内庭可清泻阳明经风热之邪。加减:眼支痛加丝竹空、阳白;上颌支痛加颧髎、迎香;下颌支痛加承浆、颊车、翳风;风寒加列缺
疏散风寒;风热加曲池、外关疏风清热;气血瘀滞加内关、三阴交活血化瘀。操作: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面部诸穴均宜深刺透刺,但刺激强度不宜
大,应柔和、适中;风寒证酌情施灸。2、其他疗法⑴皮内针:在面部寻找扳机点,将揿针刺人,外以胶布固定。2~3天更换l次。⑵刺络拔
罐:选颊车、地仓、颧髎,用三棱针点刺,行闪罐法。隔日1次。⑶耳针:取面颊、额、颌、神门。针刺或埋针。以上文献强调经络辨证,结合病
因辨证-乃针灸主流模式。针刀医学-神经卡压-神经乃西方医学的概念。-针刀医学的疗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解剖学的掌握程度。-
针刀医学临床效果立竿见影,疗效好,大家有目共睹。-问题是:针灸难道就是软组织外科学的代名词吗?思考:颈部疼痛一定是所在局部的
软组织造成的病理现象吗?颈部的疼痛一定要从所在经络部位取穴吗?思考:颈部疼痛一定是颈椎病吗?颈部的疼痛一定要从所在经络部位取穴吗
?思考:颈部疼痛一定是颈椎病吗?颈部的疼痛一定要从所在经络部位取穴吗?思考:颈部疼痛一定是颈椎病吗?颈部的疼痛一定要从所在经络
部位取穴吗?思考:颈部疼痛一定是颈椎病吗?颈部的疼痛一定要从所在经络部位取穴吗?思考:颈部疼痛一定是颈椎病吗?颈部的疼痛一定要
从所在经络部位取穴吗?思考:颈部疼痛一定是颈椎病吗?颈部的疼痛一定要从所在经络部位取穴吗?当代中医针灸类医学书籍和内经的编排差异
素问部分目录内经的研究对象:内经目录关键词:阴阳,气,五脏,五味,五色,五行,脉,四时对应,脉,色,诊断,经,络,等。古
代疾病名:阴阳交,风厥病,劳风,肾风,风水病。和现代医学相去甚远。这就是说:内经是描述气在一年四季,一天十二个时辰的运动;描述
各种生理和病理状态气的表现,以及如何调节气,以让人体恢复平衡状态。六经八纲动态描述气的状态的语言系统;也是辨证(破案)的工具。
阴阳:总纲表里:-病位六经。虚实:寒热:阳主气阴主血如何增加人体气血的生成灵感来于:灵枢-33篇-海论黄帝问于歧伯
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歧伯答曰:人亦有四
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四海),奈何?歧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
海、,有水榖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歧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荥输所在,
四海定矣!黄帝曰:定之奈何?歧伯曰:胃者,水榖之海也,其输上在气冲,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
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
生?何败?歧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歧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
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榖之海,有余则腹满;水榖之海
,不足则饥,不受榖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黄帝曰:余已闻逆与顺矣
!调之奈何?歧伯曰: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医案1:57岁女性慢性腰痛病史:常年腰痛
,失眠,乏力,手脚冰冷。脸白,舌淡,有齿痕,脉细弱。气血亏虚。处方:人迎穴;太渊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治疗过程:
经过每周两次,四周之后,疲倦感极大缓解;手脚回暖。睡眠质量提高;腰痛极大减轻。思考:放弃单纯的经络辨证或者脏腑辨证,或者解剖
学诊断,直接切入重点:气血。如果按照经络辨证,这个人是否应该在太阳经上针刺?如果按照经验穴,是否应选择:复溜(肾经母穴);飞
扬(膀胱经络穴,沟通表里经);后溪(交会穴);肾兪(肾的背兪穴);昆仑(膀胱经的火穴-经穴)。气的逆和顺,如何调节:四周
后出现晚上九点上床后难以入睡诊断:阳气不降。治疗:在上述穴位后增加:复溜(少阴经母穴)曲泉(厥阴肝经母穴)大都(脾经母穴)
以让气顺。(气的运动-分春夏秋冬,早中晚,升降)灵感来自:《黄帝内经--素问》第28章通评虚实论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
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帝曰:虚实何如?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藏皆如此。帝曰:何谓重实?岐伯
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
从,涩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
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帝曰:经虚络满,何如?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帝曰:
治此者奈何?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对痛症的再认识疼痛就是经络不通则痛吗?素问29篇:太阴阳明论:帝
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
,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第10篇:五藏生成论: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由此可见:疼痛要考虑的
问题不仅仅是经络。需要考虑的因素:-脉管-比如周围脉管炎。-肌肉-肌肉松弛,水湿。-骨头比如癌性骨痛-筋-
筋的概念-肌腱,筋膜组织,在人体内广泛存在。-解剖学软件演示。医案2:48岁女性-肩颈部酸痛几个月职业:按摩师。该如
何问诊呢?问诊,体检寒热:平素恶寒。出汗:不爱运动,没有盗汗,没有过多汗出。精力:平时容易疲倦,无精打采。睡眠:长期失眠。
在2-3点醒。头部:躺下流眼泪,平日眼干。头痛,头背部,侧面。时有眩晕。咽喉:咽喉有异物感,干咳。不爱喝水。胸部:平躺憋气,
平时爱叹气,感觉叹气后舒服。腹部:平时容易胃胀,胃口不好,心烦。体检:舌胖大,没有明显舌苔。肌肉松软。细弦脉。-肝气郁结-木
郁土虚针灸理法:通过木经疏木,水经滋水涵木,泻金疏木木经:行间(火)+足窍阴(金)水经:然谷(火)+至阴(金)金经:鱼
际(火)+商阳(金)人迎+足三里在进针后不久,发现呼吸顺畅,眼不流泪。病人在拔针后要求针灸颈部和肩部,却发现僵紧已经完全松
解。望诊技能的重要性医案:56岁女性,双颧骨下发红,有小水泡两周,用激素和抗过敏药两周无效,要求复查。56岁女性,长期失眠,焦虑,心慌,注意力不集中,胸痛,背痛,两次心血管内科检查无大碍。脸部山根出有明显的火焰状红色斑块。素问-第32篇刺热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也。
献花(0)
+1
(本文系太和書室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