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商务策划中的奇正原理案例分析
2020-08-24 | 阅:  转:  |  分享 
  
商务策划中的奇正原理案例分析——以把梳子卖给和尚为例把梳子卖给和尚,正如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把防毒面具卖给森林中的马鹿一样,推销的都是客户并
不需要的产品,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天方夜谭。但是,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和超越自我的挑战,将幻想变成理想,把理想变成现实,正是商务策划的
奇正原理的奥妙所在。某公司创业之初,为了选拔真正有效能的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比赛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
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
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
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
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
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
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
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
000把梳子。更令人振奋的是,丙先生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订货。这样,丙先
生不但一次卖出1000把梳子,而且获得长期订货。上面这个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案例正是将商务策划中奇正原理作出了很好的诠释。“奇正”
作为事件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正”是常规的,符合普通人常识与习惯,即一般性的战略战术。而“奇”则是非常规的,大多出
乎人们的意料,是特殊化的战略战术。一般人不会将和尚作为梳子这一商品的目标客户,而即便是在特定情况下必须将和尚作为目标客户,多数人还
是只会在和尚这一群体本身上做文章,而丙先生出其不意,不仅将目标从和尚转移到了香客,并且还升华了梳子本身,他不是在卖梳子,而是在卖护
身符,把顾客的价值最大化。“奇正”相倚,在对事件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适当地进行创新,才能够成就事业。
献花(0)
+1
(本文系白夜走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