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道德经注解
2020-08-25 | 阅:  转:  |  分享 
  
《道德经》全文马王堆出土帛书版0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亦作如此停顿: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恒有欲也,以观其jiào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另作: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解释:道,无名无形,所以不可说。但道运行万物,又可
以解释,但解释出来的道,只是一部分,不是那个涵盖一切的“常道”。无生有,道生一。于是就有了形,可以名了。但一也不是“恒名”,他会发
展变化而滋生万物,它是万物之母,万物也会消亡。我们去看无名无形的道,就能感觉到它的微妙,如果我们去探究有名有形的“一”与由道生出的
万物,寻根溯源,就能找到它的源头,理解道生万物的规律。道是无,“一”以至万物,是有,有和无,是相生的,是同出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我们就称之为玄,理解这个玄,这是万物变化是奇妙的规律,理解它,就能得道。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
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
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解释:解释即非解释,无解释,错解释。天下,指不懂道的侯王。美丑,善恶,是人为的相对概念,
老子不取,所以倡导善,倡导美,那就跟倡导丑,倡导恶无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两解:一是,人们知
道那是美的,因为有丑存在;知道那是善的,有恶存在。是丑显现了美,是恶显现了善。二是:天下人皆去追求所谓的美,那是恶的,都去追求所谓
的善,那是不善的。意思是,不是为追求什么才去达到,而是要发自自然。反对“有为”,提倡“无为”之意。)接着列举许多相对的事物,它们都
是相生的,相毁的,又是合一的,均非,均无,无须理会的。最后讲有道的统治者,是怎样无为而治的,圣人不去创始某事物,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
它自然产生的,因此也不去居功,那结果就是不会失去什么。因为,本来就没有得到过什么。03不上(尚,崇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解释:在处于相对的两者,圣人不偏重一端,才能抵制另一端。这叫“抱一为天下式”。所以,不提倡人们做贤人,不以某样事物为贵重,也就是没
有任何欲望,不追名逐利,天下才得以太平。接着的“虚,弱”就是减欲,就是“损之又损”,而“实,强”是富足,安定。老子把实在的身体放
在首位,欲望不可有,身体不能无。04道中(冲),而用之又弗盈(尽)也,渊(深远无边)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隐没不见)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解释:道空虚,冲虚,冲和,可用之不竭,深远无边,像万物的祖宗;它平和,普通,隐
没在其它事物之中,但又觉得存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指道自身不张扬自己。”)它不是谁的儿子,在天帝之前就有了。0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yuè龠yú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又作:言)数(气数)穷,不
若守于中(中虚状态)。天地之道的不仁,即大仁。一切都得看自己怎么做,不要指望天偏爱你。圣人治国也就要如此。天地如风箱,空空的,也不
会屈,不会动,但却是大动,万物就生生不息。圣人治国也就如此,如果人为干预多了,则就早亡。所以,不如守中,守住那个本来状态,那个冲和
的状态,即“抱一”,让万物自然生长。06谷神不死,是谓玄pìn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尽)。解释:“谷神
”,指道,因为道像山谷一样空虚,非常神奇,所以称谷神。“玄牝”,也是指道,因为它能滋生万物,就像一头大母牛。“玄牝之门”是万物生长
的出口。“绵绵”,指不绝,不断运行,产生万物。“若存”因为无形,看不见,但的确在运行,所以说若存。“不堇”,不尽,永不停息,永无终
止。此章讲宇宙的产生与运行。是对(“无,名天地之始”)作解释。无生有,道生万物。07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解释:无为,无不为。天地不为自己生存而运行,它就长久。圣人
把自己的地位,利益放在众人之身,他就得到人们的爱戴;置身度外,就能生存,心中无私,结果却得到很多。0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居众人之所恶,故几(接近)于道矣。居善地,心(可能指修养吧)善渊,予(对待人)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
尤。先讲水德,它利万物而不争,几于道,接近道,而不是道的全部。接着讲圣人的居,心,与,言,政,事,都是善的。何为“善”,就是“不”
,也就是不去做,没有这个欲念,没去争取。从而做到没有过错。为什么没去做?他是发自自然的,没有预设目的的。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
而锐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解释:这章指出统治者贪得无厌的尽然结果。先从器皿上
讲,满了还想满,结果会溢出,或是翻倒,不如不去盈它;尖锐的东西,不停地磨,它的锋芒就不能长保。统治者不停敛财,就守不住;借自己富贵
的地位而骄横,一定会受到惩罚。只有功成而不居,把自己退身其后,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这是天之道。10营魄(心灵)抱一,能毋离乎?抟(
结聚,圆转)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览(鉴,即镜子),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为乎?天门启阖(开合),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
知乎?生之(指修行后达到的境界),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解释:前面讲修德达到的境界:心灵要抱一,即心正,不产生相对
的概念,即不离;心要柔,即不会逞强;清除自己的私欲,就像擦了又擦的镜子一样,没有瑕疵;治理国家,要无为;“天门启阖”指道家“开天门
”的修道功夫,要做到体内无阴气。阴气全排出体外了,通身全阳,从而没有私欲了吧。“能为雌乎”,指达到全阳状态了,还能不能“守雌”,把
自己的地位放低。最终就会“明白四达”了,明,就是得了道,白,就是道发出的光,四达,指道施加于任何地方。但圣人仍要“挫其锐,和其光,
同其尘”,同于“无知”状态,不显示自己的功德。最后一句讲,怎样对待自己修行后的正果。就像道对待自己生出的万物一样,不断修行,却不自
恃,这就是“玄德”。最后一句,也可能是抄错了地方,不是这章的。11卅辐同一,当其无,有车之用也。shān埏(糅合)(粘土)而为器,
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轮的空,才能行驶;器皿的空,才能盛物;房屋的空,才能
住人。所以,心中有私欲,只能得到一些小利,发挥不了大用,只有无私欲,才能有大用。12五色使人之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五味使人之口爽
(味觉失灵,生了口病。),驰骋tián畋(打猎)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伤害操行)。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指基本需求的满
足)而不为目(为目,为各种欲望驱使),故去彼而取此。前一句不能作科学常识理解,而非指统治家追求享受,从而利令智昏而“目盲”、“耳聋
”、“口爽”。接着直接从社会现象讲,狞猎使人心发狂,贪求宝物使人失去操守。最后告诫统治者要排除欲望,“为腹”不“为目”,以温饱为满
足。13宠辱若惊,贵(重视,看重)大患若(如同)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宠的人,是身居下位,臣位的,所以会担忧。),得之若
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以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
以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解释:宠辱若惊,指看重个人的得失,宠则喜,则恐。因为看重自己的身体,就会经常担心自己有大患,这样在乎自己的
人,把天下交给他,就像是寄托在他那里,最终会失去的。圣人是宠辱不惊的,是无我的,故无所谓大患。宠辱若惊,是因为“贵大患若身”,究其
原因,是有一已私欲。宠辱若惊的人,是不能托付天下的。“故:贵为身以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以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这句话,
是说能托天下,还是采用反问句式来说,不能托天下,有不同的解读,如果不是反问句,应该解读为:将身无私地交给天下,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身体
一样爱惜,这样的人,是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的。14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jié
诘(反驳,质疑),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明),其下不惚(暗),寻寻(连绵而隐约)呵,不可名(描摹形态)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
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恍惚,不可见)。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宇宙的起源),是谓道
纪(道的规律)。解释:视,视觉;听,听觉;捕,触觉。用人的各种器官是感觉不到的,“微”“希”“夷”均指没有,这是道存在的形态,无色
,无声,无形,即没有形态。你也不要反问它到底是怎么样的,就直接叫它混沌合一的。他不明不暗,若隐若现,无法描摹它的形态,最终觉得是无
物。它没有形状,所以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没有前后,所以“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用这先于天地的道可以去操纵现在的万物
。懂得道是怎样生长万物的,就是道的基本规律。15古之善为道者,微妙(指道)玄达(通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勉强)为之容(
描述其样子),曰:与(豫,慎重的样子)呵,其若冬涉水;犹(小心的样子)呵,其若畏四邻;俨(庄重的样子)呵,其若客;涣(突然化解的样
子)呵,其若冰泽;沌(混沌的样子)呵,其若朴;zhuāng湷(浑浊的样子)呵,其若浊;旷(旷达的样子)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逐渐
)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故能蔽(旧,与“新”相对)而不成(新成,漏去了“新”字)。解释:这是圣人描绘样子。
圣人微妙玄达,深不可测,我只能勉强为他描述样子。中间一大段话描述的样子,前都加了“若”,不仅是比喻,还有一层意思是,他跟常人不一样
,他不是做给众人看的,是自我的状态。谨慎是因为“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若客”,“若谷”是因为守柔处下;浑朴,是因为“抱一”;“
涣兮其若凌释”是因为循道而行,心无挂碍。“浊而静之徐(逐渐)清,安以动之徐生,”指圣人做事不急不躁,静观其变,让事物自然发展。那是
因为圣人没有欲望,最终“蔽而新成”。16至虚极也,守静督(笃,一直保持)也,万物旁(又作:并)作(发生,显现),吾以观其复也。夫物
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又作:复明,即从“光”回到光的本源“明”的意思)。复命常(指道)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
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全),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本章讲为道和为政为道,需要虚静,需要观。“观”不是用眼睛看,
而是指体悟。道家专用的词,大概“道观”的观就是这个意思。通过观,从万物的有中,一步步接近本源,接近无,也就是道。“静”“归根”“复
明”“常”都是指悟到道,即通过“玄之又玄”,步步悟道。“知常”就“明”,是“自明”,悟道了。悟道,就会“容”,包容万物,没悟道,
就会“妄作”,就会凶。圣人悟道后治政,就会符合天道。“容”“公”“全”是从不同方面讲道的作用:包容万物,大公无私,施恩万物不遗
漏,做到了这些,也就是符合了“天”合了“道”,就会长久,不会出现凶险。17太上(最上好的),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
之,信不足,案(才)有不信(又作: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猷(悠)呵,其贵言(希言,不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解释:把统
治者列成三等:最上好的,无为而治,百姓只知道有这个人,不知道他做了些什么;其次,给百姓施恩,百姓爱戴他;再次,用法律统治,让百姓畏
;再下等的,凶残暴虐,百姓起来反抗。老子只肯定太上的做法,指出后几种是中士闻道,下士闻道。他们因为诚信不足,所以百姓不相信他们,其
结果是要用恩惠治国,要用威严治国。最后赞美上士闻道的治国状态:统治者悠然自在,没有政令,功成事遂,而百姓觉得都是自己本来就这样的。
因为是他们“自化”,“自正”,“自富”,“自朴”。18故大道废,案(才)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
有贞臣。解释:此章批判人们提倡的“仁义”“智慧”“孝慈”“贞臣”,因为这都是因为大道不存的原因。我们应该“溯本”,要去遵道,而不应
该“逐末”,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19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可能是
“另”)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解释“此章批判统治者提倡“圣智、仁义、巧利”的行为。没有这三者,民就富足,有孝慈
,而没有盗贼。“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可能是“另”)之有所属”:但仅知道这三点还不够,根本的办法是要内心质朴,无贪念。“见素
抱朴,少思寡欲”,其实就是指“抱一为天下式”,以道治国,无为而治。而应该“绝”那些智巧之“学”,才能做到无忧。从现在的角度来看,“
圣智、仁义、巧利”并不是不好,但这里指的,是那些奸诈的,标榜的,虚假的东西,是与老子的无为而治背道而驰的。20唯(恭敬地答应,这
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与(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一个人所应该敬畏的),亦
不可以不畏。恍呵其(指畏的状态)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享于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
的宴席)而春登台。我泊(淡泊)焉未(无动于衷,没开窍),若婴儿之未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累(疲倦闲散的样子)呵似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丢落了物品,或施舍给他人),我愚人之心也,惷(混沌之状)呵。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闵mǐn闵(又
作:闷闷。纯朴诚实的样子。)呵,惚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再次讲畏的状态,像海一样无法停止)。众人皆有以(有本领),我独顽以鄙(
形容愚陋、笨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守道,母,即道)。解释:先讲世上的事,好与坏,只是主观的判断,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可人们总
是用自己的好恶,去追求什么,同样也惧怕失去什么。接着写有道之人,不在乎这个,他的“畏”是有别于他人的。这种畏,望去恍恍惚惚,没有边
际。最后世人纵欲,不知畏,而圣人整日“畏”,这种畏,是敬畏,是宁静,是不针对任何一物的,因为我没有体验到,所以说不上。老子体验了,
但他说不清,只讲其状态,感受。我想是敬畏“道”吧,因为道是无名无状的,所以就说不清了。最后总结,这种畏的状态象海一样,无边无际,不
会停止。我为什么不像世人一样去纵欲呢,而一个人在那里都不知道“畏”什么,因为我的欲,就是“道”。21孔德(大德)之容(样子),唯道
是从。道之物(道显现出来的样子,也就是“孔德”),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望(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深远)呵冥(幽暗)呵
,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中间的精,是真实可信,也就是说,这种精,一定会发挥作用的。)。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又作:阅,
作延续讲,延续到众父)众父(万物之始的状态)。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解释:这章的确难解,我只能自圆其说。这章对我们的启发也不是很
大,理解有偏差,估计问题也不大。大家不是很理解的东西,后来留下的,也不多。估计很少有人引用这段话说道。道,德,众父,三者是相续的产
物。道,是内在的,外显成为“德”,然后有了万物之始,万物之始,就叫“众父”。德,是道与万物的中介,以道产生万物。如果这点成立,解释
就顺当。道,无形的规律,它通过“德”起作用,于是,就出现“孔德”的样子,即“孔德之容”。它是怎样的呢,老子也只能悟,或说“观”(用
心悟)。“道之物”,把“道”施加于物,也就是“德”的样子。老子觉得,德唯道是从,是依照“道”来的。下面一段的阐述,就是“德”的样子
:恍惚有象,有物,有精。物,象都是恍惚的,似有非有,但“精”,却是确实存在的,一定会发挥作用的。这精,从科学角度来说,可以是最微小
的微粒,什么原子之类的,却包含着所有的信息。也可以说,像神一样的东西,具有超凡能力的物质。正是有它,才滋生万物。“自古至今,其名不
去”一直以来,它的样子,它的功能,都没有改变。名,即名状,就是上一须对德的描述。万物之始,即“众父”是什么样子的,老子说,就像从道
悟“德”的样子的方法是一样的,“众父”的样子,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他的形状应当也是恍然的,混沌的,但也有“精”的。精是确实可信的,摆
脱不了的,它最为重要,不像形一样恍惚。“冥冥之中有神灵”,那就是因为我们感觉到“精”的作用,才感觉到神的恍惚存在。这章主要是告诉我
们,万物之始在在道,尽管看不见,但要相信它的存在,要遵照道去做。22炊(又作:企,踮起脚跟)者不立,(另加一句“跨者不行,意思是迈
起大步跑,反而到不了远方。)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自我夸耀)者无功,自矜(自高自大)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形),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解释:“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是因为欲望过高,反而办不成事。“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
长。”是因为太想表现自己,反而不被人承认。“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作了一个比喻,那些行为,就像吃多了东
西,长出赘肉来,连物都讨厌它,何况有道的人呢。告诫人们,不要急功近利,要无为而无不为。23曲(委曲)则全,枉(弯曲)则直。洼(低洼
)则盈,敝(旧)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
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几虚语哉?诚全归之。解释:“枉”“直”相对,“洼”“盈”相对,“敝”“新”相对,当你守住相对一面,就会达
到另一面,这就叫委曲能求全。做到委曲求全,就是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即守住了道,不居高位。所有的自我表现,都已不需要了,因为你已经做到
了依道而行。“故”,可作所以解,也可作“固有”解。所有成就,都来自于“不争”,就没有能与之争的。“曲者全”与“全归之”意思略有不同
,“曲者全”就为了全而曲,“全归之”是主动归来,比“曲者全”递进一层,突出”抱一为天下式”的意义。24希言(不言)自然,飘风不终朝
,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
亦失之。解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而自然。不用那些政令去压制民,而是出自自然,让民去“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先讲
天地,风雨犹如大自然的言,狂风暴雨式不能久,“何况人乎”,狂风暴雨式的苛政也不能久。用大道大德去教化民,实施不言而治,你就同于道,
同于德。而行为上失道失德,就同于无道无德。这句话强调,道要付诸行动。将道付诸行动的,大道会助你成功。相反,你行为失德,道也离开你。
25有物(指道)混成,先天地生,渊(深)呵寥(广)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
,远曰反(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解释:先道的特点:混沌的,生于
天地之前,深远广大,独立存在,一直不会变。它生天地,是天地之母。它是“常道”,不能“常名”,所以就根本不同特点,给了很多的名。先是
给它取字叫道,取名叫大,他还有许多别名:曰逝,曰远,曰反,这些名的含义,我也不清楚。逝,远,反,可能是指道的一些特点,不断地向往扩
展,叫逝,像是宇宙在不断地爆炸。这样空间不断扩大,叫远。但始终不离其母,叫反,即返。道生天地,因道大,故天大,地大,而圣人用道治天
下,所以王亦大。人,地,天,最终起源于道,要守道,要法“道”,而道是独立不改的,故道法自然。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
不离其重(本义:运载生活用品的车)。虽有huán阛馆(华丽的住所),燕处(静处)则昭若(又作:燕处超然)。若何(为什么)万乘之主而
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根),躁则失君。解释:王如何法地?要重,要静,处事要安静,慎重。重是轻的根,静是躁的君主,这是一个君主处事必
须牢记的,像出行时的“辎重”。什么会让你轻,让你躁,而失去“辎重”?就“阛馆”,是各种诱惑。但君子超然物外,不为所动。君子能做到这
点,可“万乘之主”的君王,却为什么做不到,以身冒天下之大不韪?告诫你们:轻就失去了根,躁就失去了君主,即不受控制,失去本性。你不光
失去了道,也会失去天下。27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zhé谪(指责),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jiàn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
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隐藏不见)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借鉴)也。(这里漏了一
句: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也,是谓miǎo眇要。解释:“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
瑕,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jiàn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第一句连续五个“善”,用一连串看似玄乎的比喻,指的是
道的特点:之所以善,是因为没有去做,却万物无法抗拒,不是用通常方法可以抵抗的。接着讲怎样用道去治理国家,即“法天”,而达到救人不弃
人,用物无弃物,这就是通达了内藏着的聪明智慧(袭明)。怎样做到不弃人呢?也就是救人。不善人要向善人学习,把善人当老师;善人要从不善
人那儿吸取教训,善于“师”,善于“资”,那就是道的要妙。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
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tuī忒(过失);恒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此章论述“法道”。“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均指怎样从政。“不离
”,“乃足”,“不忒”指守住道,复归“婴儿”“朴”“无极”均指回到道的状态。而具体的做法便是“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
”,不去争“雄”争“荣”争“白”,守住相反的状态。“朴散则为器”,指一个本来浑朴的物体,经过割制,就制作成器,为人们用。而圣人不会
去追求器皿的用途,而时守住他当初的“朴”。我想,这应当是一种比喻,指圣人用“朴”治国,即“抱一为天下式”,而无道的君王,利用器的妙
用去治国,也就是用智巧治国。29将欲取(拿)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
嘘(慢慢地呵气,使物体变暖)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毁灭),是以圣人去甚(过度)、去大、去奢(多)。解释:此章讲治理天下,不能强为
,强执。“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为之“,有意而为,为了达到自身的某种目的。运用苛政治理天下,想拿天下为获取自己的利益
,我看到都不会达到其要的结果。“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一个神器。不能凭自己意愿去操纵它,否则就一
定会失去它。“物或行或随,或嘘(慢慢地呵气,使物体变暖)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毁灭)”:你看万物,它们的性状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是
在相对的两端不停地变化着,所以说,这是神器啊。“是以圣人去甚(过度)、去大、去奢(多)”:所以,圣人要排除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甚、去
大、去奢,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治。30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勿骄
(骄傲),果而勿矜(炫耀),果而勿伐(自夸),果而不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逞强,继续扩张)。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解释:此
章反对逞强用兵。有道的人治理天下,不逞强夺取天下。战争,一定会遭到报应的。“其事好还”也可解释为,用兵夺取的天下,还会被更强大的军
队夺回,使战争永无止境。接着讲战争带来的灾害,田地荒芜,人们不得温饱。善者,只要结果,不逞强好胜,尽量减少战争。实在没办法发动了战
争,获得了胜利,也不骄傲,不自夸,把自己夺取天下的事,看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而不会再恃强猎取更多的土地。不断地掠夺土地,让自己的
国家越来越强大,那就会走向反而,这是背道而行的,最终早早灭亡。31夫兵(兵器)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可以抄错,应是“道
”)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xiān袭(恬惔。安静从容)为上,勿美也
,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
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解释:兵器是不祥之器,连物也厌恶,何况人。有道的人,不会轻易使用。从古代的礼仪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战争
的厌恶:人们尚左不尚右,可作战时的礼仪是尚右的,说明战争不是君子乐于用的,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即使用,也要恬淡对待,不能以
战争作为美事,否则就是乐于杀人,这样是难于被天下人认同。战争结束,要为战争中死亡的人举行丧礼,即便是战胜了,也一样。在举行丧礼时,
也是贵右不贵左。32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使)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于江海也。解释:道无名,虽小却天下不能驱使它,它是独立而不改。侯
王只要守住道,万物都会归顺它,就像天地阴阳相合,降下甘露;民不必祈求它,也都同样得到甘露。“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始制
有名”,就像道作用于天下,圣人治理国家,同样也要一定的制度,名称。这个制度,是根据道而来的,是人们可以遵从的,可以说是“万民之母”
。有了这个名以后,就要懂得止,让百姓自己按这个制度去做,这样才能长久。而不要不停地指使百姓。而应该用道去治理国家,那样,就像百川归
海一样,万众归心。33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亡)者
寿也。解释:知人,胜人,强行,均指无道者,所谓的智,有力,有志,都是表面的,暂时的,没有好结果的。自知,知足,知止(不失其所者)都
是指守道,是圣人,最终结果是“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因为一直守住道,所以江山永固,而且世代相传,做到不亡。34道泛呵,其
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
,故能成大。(这段不同版本,文字差别很大,有作: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
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解释:道遍及万物,所以说“泛”,可以向左右,及四面散发。它成功遂事
后,却连个名字都没有,更别说居功了。万物都服从它,顺应它,它却不把自己当成主人去驱使万物。所以说它没有欲望。“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
弗为主,可名于大。”这句话,无论从句式上,还是从意思上,都感觉不完整。总之是说,它不同角度看,或大,或小。但它正因为下把自己放在大
的位置上,所以成就了它的大。35执大象(指道),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音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dàn啖(淡)
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满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尽)也。解释:以道治理天下,天下人归向他,因为不会受害,从而过上“安平
泰”的生活。音乐和美食可以让人停止脚步倾听,品尝,但那只是暂时的,终究会散去。道不像音乐美食,它淡而无味,不好看,也不好听,可用起
来是无穷无尽的。36将欲歙(xī,合上)之,必固(暂且)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废除)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给
予)之。是谓微明(同袭明,隐藏着的哲理):柔弱胜刚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解释:前三句似是智谋论,“将欲歙(xī,合上)
之,必固(暂且)张之。”要想让它合上,先让它张开。后两句也是同样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警示:当你无限制地张开的时候,也就是该
合上的时候了,这叫物极必反。这个道理,人们往往看不到发展的趋势,只看到表面的现象,然后不断地增强欲望,而不知危险将至。所以说,这是
“微明”,细小的,看不见的哲理。最后得出结论:治国始终要把自己放在柔弱的位置上,这样才能胜强。就像鱼千万不要浮出水面去逞强,君主也
不要显示自己的武器,自以为天下无敌而妄作。37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tián阗(充满,也有写“镇”,作
压制讲。)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解释:道虽然是无以名状的,但其用甚大,侯王只要能守住道去治
理国家,万物就会自己做好。当万物自己做好时,也就是侯王看到了成就,就容易产生欲望而妄作。那你就需要不断要道之朴来排斥欲望。这样你才
会不受辱,才会清静无欲,天地才能自正,自化,正常运行。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
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拉,强制别人)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解释此章用道(上德)来批判下德、仁、义、礼。上德,是守道,无以为,不拿自己的德来说事。而下德是打着“德”的幌子,做有为之事,所以一
直拿德作工具(不失德),为自己服务。上仁为什么说无以为呢?它跟上德有什么不同。上德,是守道,实在上是有为的,因为道本身是有功用的。
而仁只有口头上说的爱,没有秉持道,所以实际上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无以为。义的有为,是有取舍的,出于自己的好恶,是为自己的。礼是表面的
,虚伪的,所以人们内心是不愿接受,统治者只有用手臂去拉,强制人们接受,最终必引起反抗。只要失去了德,接下来的情形就逐渐变坏,最后到
礼,天下就危险了。“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道的表面现象)也,而愚之首也。”礼是虚伪的,没有忠信的,它是动乱的
开始;道是隐于万物,而“前识者”是看到了“道”的表面作用,所以把“道”作为谋取自己利益的工具,也就是上文说的下德者,它是走向愚蠢的
开始。这是道沦丧的结果。最后指出统治者要警示,以大丈夫之行来作自己的榜样: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39昔之得
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首领,或地位高)。其致之也(推而言之):谓
天毋已(停止)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废,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juě蹶(失
败)。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失去父母)、寡(失去老伴)、不谷(没有德行而绝后),此其贱之本舆?(又作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也。故致数,舆无舆(又作: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解释:得一,就是得道。先讲得道后,道发
挥的作用。接着讲,物极必反,要适可而止,守住低处。告诫我们不要在胜利面前冲昏头脑,要懂得“贵而以贱为本,高而以下为基”,守柔,守弱
。最后,讲当今统治者把这个道理放在口上,称自己“孤、寡、不谷”,显示自己遵道而行,掩盖自己为已谋利的真实目的。所以圣人,既不把自己
装得像玉一样华美,也不把自己装得像石一样坚硬,那些都是表象。40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
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暗),进道如退,夷(平)道如类(不平)。上德如谷,大白(光明)如辱(黑暗),广德如不足,建(健
)德如偷(惰怠)。质(素,干净)真(又作:德)如渝(渝,变污也。),大方无隅,大器免(又作:晚,无。“大成若缺”之意)成,大音希声
,天象无形,道褒(又作:隐)无名,夫唯道善始(又作:贷,施予)且善成。解释:这是对道的“建言”。先说人们对道的不同反应,为什么会有
如此不同的反应呢,接着就说道的特点,即对道的“建言”。因为道可道,非常道,所以从不同方面来给它建言。除“道褒无名”外,还有十二句,
都是看似自相矛盾的,但你把“善”“大”等都看作“无”就理解了。举一例:“大音希声”,大音,就是没有音,希声,就是没有声。这就是大道
的样子。其它的句子均可如此理解。再如“大器晚成”,就是说,这是一个还没有完成的器,说它是大器,它无所不能,其实,还不成其为器呢,你
根本看不清它的样子。它是在两个相对概念中,均不取的。如“大白无辱”,是说道,既不白,又不黑,才是大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理解的
角度不同,所以就不一样。凡人看到的是表象,圣人知其本质。“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道是看不见的,无法名状,但它却施于万物,
成于万物。即写道的作用,也说明老子为什么会用“建言”来说道。你如果够聪明,可以用任何一个赞美的词去赞美它,同时又否定它,这就是“建
言”。譬如:美道无味,哈!41返(周而复始,反复无穷)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解释:道是在周而
复始地运动,滋养着万物;道是至柔的,小到无,正是用它的柔弱,发挥着无所不入的大用。道正是这样运动着,使天下万物,有无相生,有无相灭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
而损,故人之所教兮,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又作教父,父,始。教父,指放在第一条的施教内容,说明重要)。解释:“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是讲宇宙的演变。道生的一,是没有阴阳的。一生的二,是阴阳两气,分离
的。二生三,是合二为一的新一,是阴阳冲气以为和的。阴阳的运动,就生成世上万物。万物,又需要阴阳为合的“三”,继续繁衍,生灭。就说人
吧,父母生下来的要么是男,要么是女,是阴阳分离的。只有阴阳合了,产生“三”,而后才有新生命。刚出生的小孩,看不出男女,是因为阴阳冲
气以为和,是富生命力的。慢慢变强,最后又走向灭亡。“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讲世事的
变化。益与损总是相生相灭的,反复无常的。王公懂得这个道理,称自己“孤、寡、不谷”就为了变强,殊不知,这种自以为很聪明,实质上是暗中
让自己变强,跟“益之而损”没什么两样,只是时间问题。“故人之所教兮,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这是告诫统治者的话。
不管用什么方式让自己变强,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强梁者不得死”。所以老子把这句古人的话,留给统治者,当作最重要的一句。从上文宇宙的演
变来看,老子要说的,还不仅是强会带来灾祸,应该要做的,是阴阳冲气以为和,保持一种婴儿般的状态。43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无有(没有实在的物)入于无间(没有缝隙),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没有)能及之矣。解释:至柔,至坚都是道
,其实也就是无柔,无坚,只是不同角度去言。柔指无形,小,不以强硬的姿态作用于万物。至坚,指它让任何事物都不可抗拒。接着讲从政。要像
道一样做到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表面是柔的,无为的,实在是坚的,无所不治的,可天下人却没有人照这样去做。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有害)?甚爱必大费(损失惨重),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解释:三个发问,是指本来很容易作答的问
题,可统治者的贪欲蒙蔽了他的眼睛,结果招祸上身。告诫统治者,不要多贪,不要多藏,否则会招大祸。只有知足,知止,才能长久。知足,知止
,从表面讲,指满足于现有所得,不再贪婪,内在讲,就是懂道,守道。45大成若缺,其用不敝(破旧了,不能用了)。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
直如qū诎(曲),大巧如拙,大赢如溶。躁胜寒,静胜guì炅,清静可以为天下正(同天下式,正,准则。)。解释:“成”与“缺”,“盈”
与“冲”,“直”与“屈”,“巧”与“拙”,“赢”与“绌”等,都是两两相对的反义词。其实道没有这两面性,只是为了说明不同方面的问题,
勉强用这些词。简单地说,从它的功用上看,他是某样器物中最强大的,可实质上,道不存在,所以又不具有这种器物的特征。怎样得到道,守住道
,要清静。“躁胜寒,静胜guì炅”放这里有什么用呢?我也没搞清。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耕种)。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
欲,祸莫大于不知足,jiù咎(过失)莫cǎn憯(残暴)于欲得(产生贪欲)。故知足(道)之足,恒足矣。解释:此章痛斥战争。前一句讲太
平与战乱的不同景象。一是战马用作耕田,一是连母马就出征,小马生在郊外。这全归于统治者有没有道。罪、祸,咎都是统治者不懂道,欲念太盛
造成的。只有懂得道(“知足”)后的足,才会真正满足。满足不能用拥有多少去衡量。47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yǒu牖(窗户),以知
天道。其出也弥(越)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不用)为而成。解释:首先要理解两种认识:一是;一是“验证认识”
。我们平时所用的是验证认识,认识可见的事物规律,局部的,感官的。“悟证认识”,是“自知”,不是靠感官认识,靠“心悟”。此章即讲通
过“悟证认识”来得道。他不靠见,无须行,也无须操作,只要“损之又损”,排除杂念,就能达到悟道的境界。48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
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解释:为学,是学那些治国的技巧,这样就会看其知识
越来越多,欲望也会越来越多,叫“日益”,而实质是离道越来越远。“闻道者日损”,指得了道,心中的贪欲越来越少。而且要损之又损,最终达
到无为,没有欲念了。这样的人治理天下,就不会无端生事,发动战争,如果有事,有战争,就难于治理天下。49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xī]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
之。理解:“常无心”的心,指没有自己的私心。因为圣人没有了私心,只想着百姓,所以不管别人善与不善,守信不守信,即便伤害了自己,自己
也是用“善”与“信”对待别人,从而感化别人,帮助他人向“善”,向“信”。“德”,假借为“得”,指百姓得到了“善”,得到了“信”,达
到教化的目的。“歙”指收敛意欲。“浑其心”,使人心思浑朴,无杂念。“属”,大概通“注”,注重的意思。“圣人皆孩之”,圣人使百姓们都
回复到婴孩般纯真质朴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圣人对不善之人,无信之人,回应的善与信,并不是去助长他们的恶与无信,而是为了感化他们,改
变他们。这段话,指圣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化百姓,似乎违背了圣人“无为”的思想,可见,“无为”不是真的“无为”,只是教化的方式,看似
无为,不是靠说教,不是靠法律,而是靠自己以身作则去感化,行不言之教。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人之生动皆之死地之
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遇sì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
其无死地焉。解释:徒,表示少,只有的意思。第一句,指出人的生死状况有三种,一种无疾而终的长寿之人,一种是死于人们无法控制灾祸,最后
一种是本可以活下来,却因为自己的原因,把自己置于死地,它们种占十分之三。前两种加了“徒”字,说明觉得少,而后一种没加“徒”,说明老
子觉得不应该,故觉得多。这种人是“而人之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这句话,从字面上解释有些困难,可能有抄错,或是停顿有误。其意思,是
指与前两者情况不同,既不是长寿的,也不是因为不可控制的因素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而是自己把自己置身于死地而丧命,根本原因是“生生也”,
前一“生”是动词,指过于看重自己的生命,想让自己生活得比别人好,寿命比别人长。这种状态是这章所要警示人们避免的。接着,从正面角度来
阐述,善于把握自己生命的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他们因为顺应自然,没有欲望,从而摆脱了进入死亡的境地,而得于安泰。犀牛、老虎没法食,战
争也无法夺其生命。这里是一种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手法,那样因过于想让自己活得好的人,就像是把自己推到了老虎、犀牛与战场面前,从而毙命。
“生生”的做法,可能各有不同,或是养生过度,或是欲念过强而冒险,总之,老子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不可强求。51道生之而德畜(养)之,
物刑(通“形”,形状)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解释:这里的“之”,指万物。万物是道生的,是德养的,成为物,有了形状
,成为“器”,有了功用。第一句,道出宇宙万物的产生过程,说明其中的“道”与“德”的重要性,所以接着写人们崇尚道,珍贵德。可人们不
把道与德推到高位,给它爵位去膜拜它,它却仍按自己的本性做,发挥自己的作用。“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均是讲
道与德,对万物的施恩。它为万物作出了这样大的贡献,却不视万物为自己所有,不自恃功劳,也不主宰、指使万物为它做事。这就是上德。52天
下有始(本源,即“道”),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把握)其子(指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失败)。塞其
兑(孔穴,指产生欲念,迷惑心智的通道),闭其门,终身不堇(与“救”相对,应是遭受灭亡之灾的意思)。启其兑,济其事(产生许多纷扰的事
),终身不救。见常(常理,常道)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发光的本体,如太阳、月亮等。引申为让你做事顺畅的“道”。),毋遗
(留下)身殃,是谓袭(遵循,守住)常。解释:天下万物皆是道所生,守住了道,就能把握万物,懂得怎样做人。但人会迷失道,是因为开启欲念
之门,所以“闭其兑”,不致招祸。这是个隐身于事物之后的常理,也就是道,如果能够洞见这个常理,人就不会遭殃。就像你要让四周光明,就要
守住带来光的本体。通篇在讲,人要守其“道”,才能安泰。而人要看到道的办法是“闭其兑”,因为道是无形的,不是靠各种感官去获取,需要心
中排除欲念才能悟得。如果把各种感官打开了,就会离道越来越远,人就没救了。53使我介然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财货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
,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
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兹以此。55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chài虿huī虺蛇弗蜇,jué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pìn牝牡之合而juān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yōu嚘,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不道早亡。解释:德厚之人,如同小孩。没有受到外界干扰,所以元气旺盛,柔和,没有什么能伤害得了他。而不知“和”的人,人为地“益生”,
“心使气”,是不懂道的人,则会早早害了自己。感悟:用意志指导行动,是害人的。别老说“我是小孩啊?”要是你真同小孩,你就得道了。56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解释:得道的人(知者),不挂在嘴上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也不去用道去教育误训导别人,而“言者”却
是“弗知”的。知者的途径是“塞其兑,闭其门”,关闭一切滋生欲念的通道;知者的方法是“挫其锐,解其纷”,没有锋芒,没有纷乱,如同婴
儿般纯真。知者的标准是“和其光,同其尘”,从表象看,与四周,与世俗看不出有什么两样,即到达“玄同”的境界。达到了“玄同”的人,人们
再也感觉不出他的亲疏,不知他的利与害,显示不出贵与贱。这才是治理天下最宝贵的东西。感悟:最好的修行场所,是你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
而同”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如果你感觉哪个领导待你特别亲的,估计也不会是好领导。57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而国家滋昏,民多伎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无欲而民自朴。解释:“正”“奇”都是指依照道,奇并非出奇不意,而是有别于一般的用兵,即依道用兵。但“正”与“
奇”都是世间可定义的相对要领,属于“不了义”层次,是“几于道”,还没有“同于道”,“同于道”是没有相对概念的,是“抱一”的,即是“
无事取天下”。“多忌讳”“多伎能”“法物滋彰”均是从无道,从反面阐述“有为”治国的危害。最后用圣人的话总结“无为”治国取得的成果。
58其政mǐn闵闵,其民屯tún屯,其正察察,其邦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标准)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悉也,其日固久矣。(又注: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方而不割,兼(廉,棱角)而不刺,直而不xiè绁(用绳子捆绑,便树木长直),
光而不yào曜。解释:无为之治,无事,其民就纯朴;有为而治,法令多,民众就刁钻。祸福总是相生的,没有终极,也没有标准,无法把握。正
会变成奇,善会变成妖。任何执着于相对事物的一面,就是错误的。可是人们着迷于这样的事,已经久了,难以根治。圣人治国,不通过割,刺,x
iè绁,yào曜而使之方,兼,直与光,而是任其自然发展。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
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氐长生久视之道也。解释:“啬”的正确理解,是读懂此章的关键。啬,俭的意
思,但不是财物之俭,而是智知之俭,不用智知去治理国家,就是“无为而治”。就是“其政闵闵”。早服,早早地从事德去治理国家。“莫知其极
”,不知道这德深厚到什么地步。“国之母”,母,即道,万物之母。“久视”反义是“短见”,短命。久视,长久之意。这章,似乎没什么新意,
还是讲一个词“无为而治”,以道治国,道即是治国之母,只是用词不同而已。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
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解释:“烹小鲜”,即烹小鱼,无须多翻动,指无为,用道治理天下。鬼虽有
神,但它也被感化,不用神来伤害人。人也不伤害神,神人两人不相伤,均以德对待对方,谓“德交归焉”,德行合在了一起。鬼神是夸张的说法,
指得是被统治的那些本来可能作怪的坏人,他们也变好了,他们的能力(神)用在了善处,而不是去伤害人。61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
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国,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
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解释:先用水取下流而汇百川与牝的静取胜牡为例来说明大国的姿态,要以“下”对待其它小国,
才能取得大家的拥戴。而小国同样用下的姿态,才能得到大国的认可和庇护。“兼畜之”与“入事人”是相对的,一是把其它小国合在一起并加以保
护,一是进入大国的组织中,更好地治理小国。(治理大国称“政”,治理小国称“事”(通“吏”))他们分别大国和小国的愿望,而使两者都能
达成这愿望,首先在于大国要以“下”取小国,进而小国也以“下”取于大国。62道者万物之主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
尊行可以贺人。(又注: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进此道。古之所
以贵此道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解释:“之宝”,“之葆”不知意思别在哪里。或许可解释为,善人把它当作宝,不善人
把它当武器,绑架道,为自己服务。即借“伐无道”去兼并小国。“以市尊”与“以加人”精确意思不明白,大概都是指用“美言”“美行”这种假
相去获取利益,得到大国的庇护,而“人之不善”也是大国之主的主观臆断,是征讨的借口。“弃之”,就是抛弃、杀伐。接着劝告无道的统治者在
庆典之时,不要得意,应该反省,好好学学道(坐进此道),它比任何贵重的礼物都重要。“不谓”,是指并非这样,不怎样?不是用道来谋求自身
的利益,来为自己洗罪的。全章,谴责无道之王,借道为名杀伐的劣行。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
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猷难之,故终于无难。解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一个字,都是动词,去作为,去从事,去体味。后两字是方式,途径。“无为”,“无事”其实就是道,“无味”
是指这“五千言”,谈道的文章,但不等同于道,又有助于理解道。大小,多少,德怨,难易,全是相对的,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不为大,不
为多,从小处,细处入手,易处着手,故成大,成多,成难。以德报怨,也就没有了怨。相反,易的事,圣人却以“难”对待它,不同于他人轻诺,
最终就无难了。看似话很矛盾,其实,要阐述的是,圣人不执一端,“抱一”而作,不为多少,大小,难易所困惑,就没有什么事做不好。64其安
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蔂土,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慎终若始则无败事
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解释:安,未兆,脆,微,是事物一步步发展的过程,
圣人当觉察其中所隐藏的危机,及早预防并解决。这就是“未有”,“未乱”之治。“合抱之木”,“九尺之台”,“百仞之高”也是从微弱发展
成强大的,需要从小一点点去积累。前者讲解决危机,这儿讲成就事业,但这些都是无为而治,辅万物以“自然”,如果“为之”,“执之”,则会
失败。圣人不光重视细微之处,也重视整个过程,“慎终若始”,从头到尾一直都是“无为”,即“抱一为天下式”,不同于常人之“有为之为”,
“贵难道之货”,而是学习世人不愿学的“道”,从而辅万物之“自然”。65故曰:为道者非以(省略道)明民也,将以愚(使民损之又损)之也
。民之难治也,以其(指统治者)知也。故以知知(管理)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法则)也。恒知稽式,此
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返,回到事物的道上来。)矣,乃至大顺。解释:圣人用道去使民变得纯朴,而不是使民变得智巧。用智巧去管理
国家,国家就乱,用道去管理国家,国家就顺。知道这两者的区别,懂得这个治国的法则,就回归到事物的道上来了,就会大顺。疑惑,“不以知知
邦”才是法则,怎么会是“此两者”呢?还有一解:“以智”与“不以智”这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为政方式其实也是相合为“一”的同一个“式”
——“稽式”。“稽式”是相合为一的式。既然是相合为一,那么老子赞成哪个,反对哪个呢?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
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以其无
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解释:先讲江海处下,汇百川而万变百谷王。所以圣人要成为领导,就要言行卑微,敬重百姓,要带领百姓,就要把自己利
益放在百姓的后面。这样,百姓不会受害,不会感觉到重负,所以乐意推举你而不会厌恶你。因为你不与百姓争,所以没有人能与你争。67(80
)小邦寡民:使有什佰(武装队伍的编制,有十人一组,有百人一组)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远离)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布
陈排兵)之,使民复(回到)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解释:老子反对战争兼并
。如果安于小邦寡民,没有了战争。不需要那些军队,也不需要那些武器,人民生活天平,就不需要乘坐车船迁徙他乡了。人们即便是回到结绳计事
状态,也不会影响生活。因为没有太多的事,人们又纯朴,不欺诈。大家的生活都美满幸福。不仅衣食住富足,而且不需要远行,也可以在家乡享受
良好的风俗,自娱自乐。与他国接近,但不必往来,因为没有战争,没有纠纷,也不需要他人帮助。老子的理想国看似倒退,但从那个战争频发的时
代,是最美好的生活状态,从当前世界来看,也不见得不好,很多的现代化进程,并不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反而增加人们的烦恼,破坏我们的环
境。68(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全部)以予人,己愈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解释:好听的言辞,往往是假言,真正的知者,不显示自己的博学。(也可以理解为,懂道的人,不需
要太多的智巧。)圣人不去为自己积聚什么,包括内心的欲望,外在的名利等。但他的德行遍及众人,完全服务众人,众人的所有,就是他的所有,
所以他得到的最多。他符合天道,做到了利而不害,为而不争。69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不像具体事物),夫唯肖故能大。若肖久矣,
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以此为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事长(也作器长
,即万事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健之如以慈垣之(亦作:天将救之,以(
因为)慈卫之)。解释:正是因为道不像具体事物,所以才显得大。无道者不能因为推托其大而排斥。圣人要坚守三条准则,一是慈,二是俭,三是
不敢为天下先(把利益放在众人之后)。从而做到勇,广,成器长(首领)。而舍弃了慈,俭,不愿放低自己的地位,去逞勇,求广,争名夺利,最
终必死。三宝之中,慈是最重要的,有了慈,战胜,守亦固,因为天会帮助有慈的人。7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不争),善
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又作:是谓配天古之极)。解释:此章是讲“不争”的力量。不尚武,不轻易发怒
,不下面冲突,都是讲冷静,尽可能晓之于理,不发动战争。不高高在上,把自己地位放得低下,就是不争,这种不争,就能借助对方力量,解决问
题。这都是符合道的做法。71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
近亡吾,葆矣。(又作:轻敌几丧吾宝。(宝,是指上文所阐述的三宝。))故乘兵相若,则哀者胜矣。解释:用兵,不能主动挑事,不能主动改动
侵略,那是一件不可已而为之的事,尽量避免。“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指的是并没有改动战争,而是通过各种其它办法解决争端,近于化干戈
为玉帛。虽有些夸张,或不近现实,但这是应该努力的方向。最不好的是轻敌,自以为自己强大,任意发动战争,那是自取灭亡。“轻敌几丧吾宝”
中的宝,即是上文所说的,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当已经发动了战争,仍要讲慈,实力相当时,慈方最终取胜。72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
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穿着粗布衣)而怀玉(心中不离道
)。解释:不是道难懂,之所以他们说道难懂,难做,是因为存有私心,“言有君,事有宗”,想着自己的霸业。宗,君,都是指称霸天下。所以他
们无知,不知我这道。尽管得道的人少,行道的人无,可真正的圣人仍然“被褐而怀玉”,身处贫困坚守着道。73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又作: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以病为病,知道是病,所以有救)也,是以不病。解释:知道自己不懂道
,是可贵的,不懂道,却自以为得道,那就得病了。圣人知道那是病,把它当病去解决,学道,行道,所以无病。74民之不畏威(君主之威),则
大威(发自百姓的威)将至矣。毋狎(闸,使百姓关上门,离开住所。)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指厌恶其上,反抗统治者)。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解释:当人民不威君主,起来反抗时,君主就会迎来大威。原因就是君主让他们不得不离开住所逃亡,甚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有当他们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了,就会揭竿而起,厌恶君主,反抗君主。所以圣人懂道,却不炫耀自己,自爱却不把自己的身份看得很高。这样就会去掉以不知为知的毛病,才是依道而行,达到长治久安的局面。75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敬畏)之(指天道)。)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chán繟(宽缓的样子,不作为的样子)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解释:勇指内心,敢,指采取行动,敢指作为犯上的事。不敢,就是不反抗,不犯上。“勇不敢”指内心得道,无所畏惧,但不作成为,是顺应天道,天会助之。勇于敢,之勇是盲勇,是不懂天道之勇,所以到处妄为,天要灭之。所以圣人都敬重天道,不敢违抗。天道的作为是在你不战,不言,不召时自然而来,助你成功,但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作为,不着痕迹。但世上万事万物,都逃脱不了道的制约。76(74)若民恒(都)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指少数作乱的人)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指专门杀人的人,这里指天道)杀,是代大匠(指大道)zhuó斫也。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解释:民被逼不畏死而反,统治者仍想用杀去震慑是徒劳的。如果你通过仁政,让民乐生而畏死,而少数人作乱,将他绳之以法,其他人就不会再敢作乱了。“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如果民都畏死,则通常情况,人的生死由天道主宰,掌管杀人的“司杀者”应该是天道。如果你代替天道枉杀人,就像代替大匠去砍伐树,必定伤了自己。77(75)民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以其(上)求生之厚(过分考虑自己的享受)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即“生生”,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十分贵重)。解释:百姓饥,百姓不愿劳作,百姓轻生,都是统治者贪欲,有为造成的。所以圣人“无为”去欲,“无以生为”,这比过分看重自己的生命要贤明得多。78(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梗。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解释:从人、万物的生死状态表明:柔弱致生,坚强招死。那种想着通过强兵夺取天下的,威慑民众的,不会有好结果。只有居下,居柔,才能长久。79(77)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若此,其不欲见(同现,表现)贤也。解释:以张弓来喻道的无私,损自己的余,益万物的足。而人主却相反,损别人的不足,填自己的欲壑。再次强调,道是为不恃,功成而不居,不炫耀自己的贤明。80(7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代替水)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曰:受邦之垢(指国家遭受屈辱),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详(指邻邦遭受灾难)是为天下之王。正言(指人们所谓的正言,即美言)若反。先讲水柔弱的力量之强大,它是其它事物不能相比的。天下人都知道,却没有人奉行这个道理,都去争强好胜。能够承受国家的屈辱,能够帮助邻国的困难,他是本国明主,他能成为天下王。而这样话,在人主看来,却是谎言,因为他们爱听“美言”。81(79)和(用小恩惠暂时平息时态)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又作:执左契(指道))而不以责(债)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税赋)。夫天道无亲,恒与善(善待)人。解释:对待民变,不可以用一些小恩惠去取得暂时的平息,这样不是真善,会留下余怨,后患。圣人是把道当成债契,就不会向人索要债。有德的人拿道做事,无德之主,总想着盘剥百姓。天道没有亲疏,只会帮助人,不会向人索取。
献花(0)
+1
(本文系似士非士74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