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疱疹性咽峡炎春播中医穴位贴敷方案
2020-08-31 | 阅:  转:  |  分享 
  
谢谢春播运营平台(2019版)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贴敷方案一认识疱疹性咽峡炎二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三疱疹性咽峡炎贴敷
治疗四疱疹性咽峡炎护理目录CONTENTS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
特征的自限性疾病。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一般病程1-2周,发病前有2-4天潜伏期。一、
认识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如何传播致病源:大多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还可由埃可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由柯
萨奇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流行很快。传播途径: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传染源:隐形感染者及患
病人群。一、认识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症状症状表现发热起病急,高热起病,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约2—5日后
下降。体温特别高时甚至会发生高热惊厥。患儿烦躁哭闹明显,有的患儿可有呕吐及腹泻。轻的仅有1-2天的轻中度发热。咽痛咽峡充血特
别明显,舌腭弓、软腭、硬腭及悬雍垂处有灰白色的小疱疹,直径1-2毫米,周围有红晕,2-3天破溃为溃疡,疱疹与溃疡常同时存在。病损数
目多至5-10个,也可少至1-2个,多集中在咽颊部,偶尔可在扁桃体及舌部见到单个疱疹或溃疡,颊粘膜比较少见。流口水拒食患儿
咽颊疱疹溃疡后造成咽部疼痛,婴幼儿不会诉说,以拒食以减少吞咽,口水多也是减少吞咽所造成的。一、认识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病程
(1-2周)一、认识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诊断依据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要点】
1.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1-7岁多发。2.潜伏期常2-4天,常突然发热及咽痛。热程大都2-4天,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3.
可伴有头痛、腹痛、肌痛及呕吐、咳嗽等症状。4.病程大多4-6天,偶有延至2周者。大都预后良好,偶有腮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但
极少数病情进展迅速,可合并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5.查体可见眼部充血、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有红
晕,2-3日后疱疹加剧扩大,不久疱疹破溃,形成黄色溃疡。6.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以此病为首发,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
部红色皮疹或疱疹。7.实验室检查:多数白细胞总数正常。如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 L)和或中性百分比升高(>80%),
静脉血CRP升高(>10mg/dL)及指血CRP(>20mg/L)明显高于正常,可考虑合并细菌感染。二、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鉴别诊
断肠道病毒感染夏秋季常见,儿童高发症状上的相
似性手足口病共同点疱疹性咽峡炎二、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鉴别诊断疱疹位置不同严重程度不同手足口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手
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尤其是<3岁者)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
展快,会导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二、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医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古代中医并无疱疹
性咽峡炎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病因、病位、症状等临床特点,中医认为其属于“风热喉痹”、“口疮”、“感冒”、“口靡”等疾病的范畴。
《诸病源候论·唇口病诸候》:“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
舌,故令口舌生疮也。”《幼幼集成·口疮证治》:“口疮者,满口赤烂,此因胎禀本厚,养育过温,心脾积热,熏蒸于上,以成口
疮。。。口糜者,满口生疮溃烂,乃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口疮服凉药不效,乃肝脾之气不足,虚火泛上而无制。。。若吐泻
后口中生疮,亦是虚火。。。昧者以为口疮悉为实热,概用寒凉,必不救。”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小儿卫生总微论
方》认为:“小儿咽喉生病者,由风毒热性搏于气血。”《疮疡经验全书》指出:“风热喉闭,其因皆由病人久积热毒,因而感风。”指出其病机为
外感风邪与内热火毒的邪气,搏结于咽喉发病。从其病因病机分析,小儿形体稚嫩,脏腑娇嫩,又属纯阳之体,易于感邪发病。
现代生活中各种零食、饮料等对小儿的身体造成负担,或喂养多膏粱厚味,导致小儿胃火偏盛,心脾积热,热熏咽喉;再感风热之邪,由口鼻侵入,
内乘于脾胃,内外合力而发病。本病病理多为风、热、湿、毒。中医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中医对疱疹性咽
峡炎的诊断标准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疱疹性咽峡炎依据其临床特点,中医辨
证主要分为4型,分别为风热乘脾、脾胃积热、心火上炎、虚火上浮中医认为本病主要以热证为主,治疗以清热降火为基本法
则。辨证重点应辨实热与虚热之不同。实热当以清热泻火解毒为主,根据病因、病位不同,分别治以疏风、泻脾、清胃、通腑、清心、泻热等法;虚
症当以滋阴降火、引火归元为主。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1、风热乘脾证候表现:口腔溃疡较多、以口颊、上颚、齿龈、口角等
处溃烂为主,亦可先见疱疹,继而破溃后形成溃疡,周围鲜红,疼痛拒食,饮食困难,烦躁多啼,口臭涎多,面赤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伴
发热恶风,咽红肿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起病多急骤,全身及局部病变均表现风热束表之象,口疮红肿未甚,溃疡散在,全身热
毒不盛,与脾胃积热证可资鉴别。治法:疏风清热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1、风热乘脾贴敷方案:1)消肿止痛贴加清热解毒
类药物,如大黄、芒硝各0.3克,贴敷天突穴、颌下局部等;2)消肿止痛贴加疏风清热类药物,如柴胡、黄芩各0.5,贴敷大椎穴、双肺腧
穴等;3)消肿止痛贴加通腑泄热类药物,如大黄、芒硝各0.3克,贴敷神阙穴、中脘穴等;4)消肿止痛贴加清热解毒类药物,如大黄0.
5、冰片0.1克,贴敷双涌泉穴。贴敷时间:4-8小时。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2、脾胃积热证候表现:颊内、上颚、唇角
、齿龈等处黏膜出现破损溃烂,色白或黄,呈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较深,大小不一,有的融合成片,甚则满口糜烂,边缘鲜红,灼热疼痛,甚则拒食
,饮食困难,口臭,涎多黏稠,或伴发热,面赤唇红,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指纹紫滞。起病前多有过食厚味,贪
食过量史,溃疡较多,周围粘膜鲜红,大便干结为本证特征。治法:泻火解毒,通腑泻热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2、脾胃积热贴
敷方案:1)消肿止痛贴加清热解毒类药物,如大黄、芒硝各0.3克,贴敷天突穴、颌下局部等;2)消肿止痛贴加消食化积类药物,如山楂
、槟榔各0.5,贴敷中脘穴、上脘穴等;3)消肿止痛贴加通腑泄热类药物,如大黄、芒硝各0.3克,贴敷神阙穴、双天枢穴等;4)消肿
止痛贴加清热解毒类药物,如大黄0.5、冰片0.1克,贴敷双涌泉穴。贴敷时间:4-8小时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3、心火
上炎证候表现:口腔溃疡或糜烂,以舌边尖为多,红肿灼热,疼痛较重,饮食困难,甚至拒食,心烦不宁,叫扰啼哭,面赤唇红,口干,或伴发热
,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或指纹紫滞。舌上溃疡,舌尖红,小便短赤,心烦不安为本证特征。该证型在疱疹性咽峡炎可能性
不大。因为,疱疹性咽性口疮,溃疡范围较局限,位于腭弓缘附近,一般不会波及舌部。治法:清热解毒,清心泻火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
敷治疗3、心火上炎贴敷方案:1)消肿止痛贴加清热解毒类药物,如大黄、芒硝各0.3克,贴敷天突穴、颌下局部等;2)消肿止痛贴
加清热解毒类药物,如黄芩、黄连各0.5,贴敷中脘穴、上脘穴等;3)消肿止痛贴加通腑泄热类药物,如大黄、芒硝各0.3克,贴敷神阙穴
、双天枢穴等;4)消肿止痛贴加清热解毒类药物,如黄连0.5、冰片0.1克,贴敷双涌泉穴。贴敷时间:4-8小时三、疱疹性咽峡炎
的中医贴敷治疗4、虚火上浮证候表现:口腔溃疡较少,稀散色淡,周围淡红,疼痛不显,口流清延,不甚臭秽,口干不渴,颧红盗汗,手足心
热,虚烦不寐,神气困乏,大便偏干,或伴饮食受限,经久不愈,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指纹淡紫。病程较长,口舌溃疡反复发作,稀疏色淡,伴有
阴虚内热,虚火上炎之征象,为本证特征。治法:益气健脾,引火归元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4、虚火上浮贴敷方案:1)消
肿止痛贴加消肿化湿类药物,如芒硝0.3克、细辛0.1克,贴敷天突穴;2)消肿止痛贴加益气健脾类药物,如黄芪、白术各0.5,贴敷中
脘穴;3)消肿止痛贴加通腑泄热类药物,如大黄、芒硝各0.3克,贴敷神阙穴;4)消肿止痛贴加温经散寒类药物,如吴茱萸0.3克,贴
敷双涌泉穴。贴敷时间:4-8小时。三、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贴敷治疗对症处理对证处理对证处理发热:1首选
物理疗法:温水擦拭.2药物降温.咽痛不能进食:1多饮白开水,白开水对病变的咽喉部刺激最小,而且水不断冲刷咽峡部创面,减少细
菌粘附增生。2早晚、三餐后淡盐水漱口。3口腔局部用药减轻疼痛。脱水:发热+进食少+部分孩子伴有呕吐、腹泻导致脱水。
轻中度脱水表现:口唇干、烦渴、排尿减少、精神萎靡、哭时少泪或无泪。补足液体有利于病情恢复,可以口服补液盐。四、疱疹性咽
峡炎对症处理与生活护理生活护理生活护理生活护理1、如果孩子在上学或者幼儿园,应该请假回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尤其是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最强。2、注意卧床休息或睡眠,这对提高患儿免疫力、恢复体力非常重要。3、补充足够的水分,凉一些的水比热水对咽喉的刺激更小。凉白开最好,也可让孩子喝果汁、饮料,太酸太甜的不适合。4、饮食方面要柔软、清淡、营养,可少食多餐。如果进食其他都比较费劲,也可只让孩子喝奶。不要吃太热、辛辣、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四、疱疹性咽峡炎对症处理与生活护理谢谢
献花(0)
+1
(本文系虎踞杏林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