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居住区公共空间初步分析[文字可编辑].ppt
2020-08-31 | 阅:  转:  |  分享 
  
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公共空间初步分析目录一、国外对居住区公共设施布置的研究二、公共空间所具有的性质及表现三、公共设施布置形式
对使用者行为的影响四、总结2.12.2外向于城市空间内向于邻里空间一、国外对居住区公共设施布置的研究:O189
8年霍华德著名的“田园城市”理论。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
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O1971年,托雷盖斯(Toregas)提出了站点覆盖模型,给公共设施设
定一个服务半径,要求以尽量少的设施数量来满足所有的居民需求。O在此基础上,丘奇(Church)等人在1974年提出了
最大站点覆盖率模型,要求在设施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设施的布置方法可以满足尽可能多的居民需求。O此外,哈基米(Hakimi)
在1964年提出了基于几何学图论的均衡布置模型,要求在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公共设施的布置能够使整个系统的居民平均出行距离最
短。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尽管国外关于公共设施的布置模型目标不尽相同,但都是在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给定的基础上制定的,而公共设施的服务
半径并无明确规定。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50180-19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对公共设施项目
的设置进行了规定,采用千人指标作为公共设施的控制指标,其中对部分设施的服务半径做出了明确要求。二、公共空间所具有的性质及表现
:1、外向性——沟通住区与城市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在城市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介沟通了住区与城市。尤其对于规模比较大的住区来说,公
共空间应充分推进交流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快聚集人气,实现良好城市生活的目的。————此为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开放性2、内向性——聚
合居民与邻里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封闭性功能主要体现在聚合居民形成邻里。安全与心理的需求导致了居民对邻里的向往和依赖。2.1外
向于城市空间公共设施配套从功能项目上看,属于经营盈利范畴的内容是区内居民和区外市民共同分享,共同承担的。它们活跃的边界连接
了两侧,城市的社会生活和居民的居住生活。是居住区外向于城市的一个表现,在生活中,其形式有下:2.1.1外向公共空间布置:把
商业设施这种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住区周边的道路上,这是过去和现在都采用得较多的一种布局方式。在现代主义功能分区的理论指导的城市规划
中,住区通常作为城市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在一定程度上要自给自足。住区与城市的边界主要是街道,性质接近的公共设施项目连接在一
起,位于街道的一侧或两侧。这种沿住区外围道路布置公共设施的方式主要适用于住区规模(指住区用地面积)比较小;周边城市设施配套比
较全;周边城市道路级别适合开展城市生活的住区。例如我们熟知的朝晖五区。商业部分面临南侧新市街,形成了具有步行特色的街区,吸引小区
内外的人。朝晖五区南侧商业街概况2.1.2外向公共空间布置优点a)沿街道布置的商业服务设施功能加强了城市居住中心的繁
荣,补充了相应的业态,完善了城市生活;b)对于周边不同级别道路采用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主动调整了街道尺度,满足城市生活
需求,利用群房的底商与街道形成的城市空间感较好,更加强了街道聚合力;2.1.3不适宜布置沿街外向空间的住区:1、当住区占
地规模较大,商业设施若仅设置于周边道路时,除了无法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还会因为商业设施过长的“战线”,造成居民使用不便。2、
周边城市设施配套非常不健全,面对着荒地或者建设工地的沿周边道路布置的商业人气不足;3、直接面对高速行驶机动车的商业设施显然是
缺乏安全感,没有生气的。规模过大的住区周边荒凉的住区面对快速道路的住区2.2、内向于邻里空间住区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组
合形式,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这里进行,邻里关系成为构成社会关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区规划建设时就应该尽力营造一种良好的
空间和生活。但过去住区规划中却忽视了这方面的重要性,着重解决了生理上的需求,重视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质量。住区布局上除了
组团规模和尺度推敲外,并没为此做出什么有效努力,导致出现了邻里关系淡薄的现象。2.2.1内向邻里空间布置:1)、小区公共
绿化作为邻里公共空间的典范,公共绿地或成片布置,或分散布置,已成为现代小区品质的见证。如右图杭州桂花城的公共绿地布置成
片与分散错落有致。小区级公共绿地组团级公共绿地宅旁绿地杭州桂花城绿地布置2)、院落内架空层很多现代居住区院落里面设置
了底层架空并在里边布置了座椅和一些活动设施,在特定炎热气候条件下便为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有遮阳条件的邻里交往场所。尤其在深
圳等炎热地区,架空层通风良好,较室外休闲空间不仅同可作为交流空间使用,而且环境更宜人。绿化等的渗透亦给架空空间不同的感受。
图为深圳四季花城的架空层交往空间3)、“泛会所”出现“泛会所”的概念的倡导者是万科集团。他们认为会所不应该局限于室内的封闭
场所,儿童游戏场、绿化休憩地、散步小径、露天广场、平台花园等等,构成范围外延的大会所。换言之,住区中处处是会所,会所在各处。
如此,住户的休闲、活动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室内,而是遍布了整个住区。深圳万科金色家园,把室内会所延伸扩展到整个住宅社区,在庭院、架
空层空中花园等处融合景观与健康休闲设施,将生活住区的装饰功能设发展为应用功能设备,把装饰功能与应用功能有机结合。形成了较好的
邻里交流空间:“泛会所”局部平面“泛会所”照片4)、住户内部庭院住宅庭院由古至今一直是我国住宅的追求,但演变成如今的高层
小区住宅,对于住户各有庭院的实现似乎成为难事。也因此减少了住户及左右邻舍在庭院公共空间的交流。而王澍的杭州钱江时代垂直院落则实
现了住户院落的可能性。该建筑独树一帜的“双层盒子”设计结构、空中院落花园、公共空间服务场所,使得,高层建筑楼群上享受到了院落住
宅空间的舒适,使人们在高层上也能享受到高层住宅与自然气息相结合的舒适感受。高层垂直院落的实现使得住户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交流更加
紧密,也促进邻里沟通。图为钱江时代垂直院落展示三、公共设施布置形式对使用者行为的影响本人根据居住区调研资料以及教材内容总结,
居住区公共设施的布置形式大致分为沿街线状布置、独立地段成片布置以及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混合布置):沿街布置历史最悠久
、最普遍,将公共设施与街道相结合,可创造出祥和的街道空间和购物环境;(如我们熟知的朝晖五区小区公共设施布置就属此类)成片布置
往往在居住区中间以建筑组合体或群体联合布置的方式集中设置商场、娱乐设施、超市等公共设施,满足一体化的需求且易于形成独立的步行区;
(如:杭州清水公寓依水而建,运河支流胜利河在小区北部将小区一分为二。整个小区以西部的霞湾公园为中心,建筑群体以此为中心布局混
合布置将沿街和成片布置相结合,能综合体现两者的特点。住宅学校商住综合其他办公兼商业(沿街)朝晖五区小区功能
分布(成片)杭州清水湾公寓为了找寻居住区公共设施布置更加合理的状态,本人通过文献调研,找到一篇吴娇蓉等人关于三种布置类型
对使用者出行行为的影响调研报告,正好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调研样本为上海市3种典型公共设施布置的3个大型居住社区:即
公共设施混合布置的曹杨新村、沿街布置的鞍山新村和成片布置的联洋社区(见上图).鞍山新村始建于20世纪5
0年代,研究区域面积为100hm2,居民人数约为5×104;曹杨新村始建于1951年,研究区域面积为19
3hm2,居民人数约为1×105;联洋社区始建于20世纪初,研究区域面积为168hm2,居民人数约为
6×104~7×104.此页数据来源:《居住区3类典型公共设施布局对慢行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作者
:吴娇蓉华陈睿王达琳根据针对居住区非通勤活动的频率统计(见表3),可将居民活动分为以下3类:①日
均1次或1次以上必不可少活动,活动频率为0.9次/d以上;②平均7~12d1
次活动,活动频率为0.09~0.2次/d;③平均2~3周1次活动,活动频率小于
0.09次/d.根据以上数据,吴娇蓉等人对其分析得:就日均1次或1次以上活动而言,曹杨新村、鞍山新村和
联洋社区都是买菜、锻炼、接送孩子;就平均7~12d1次活动而言,曹杨新村是商场购物、娱乐活动;鞍山新村是商
场购物、娱乐活动、走亲访友;联洋社区是商场购物、娱乐活动、办理业务;就平均2~3周1次活动而言,曹杨新
村是约会聚餐、就医看病、走亲访友、办理业务;鞍山新村是约会聚餐、办理业务、就医看病;联洋社区是约会聚餐、走亲访友、就
医看病.;在本人看来,3个居住区的活动频率比较结果表明:曹杨新村居民的各类活动频率均较高,9类活动中有6类
活动频率高于其他2个居住区,这与其周边设施较为完善且覆盖率高有关.而鞍山新村内部居民购物和娱乐活动频率明显低于曹杨
新村和联洋社区;其他各类活动频率与联洋社区近.这点与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布置情况大有关系此页数据来源:《居住区3类典型
公共设施布局对慢行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作者:吴娇蓉华陈睿王达琳四:总结根据对居住区公共空间分布的分析,以上三个居住区使用
者出行状况的分析可对居住区公共设施布置提出如下建议:既然合理的公共设施布置能够促进居民采用慢行出行方式进行相应的非通勤活
动,那么可以首先从居住区公共设施的规划布置对慢行出行偏好的影响入手,对居住区公共设施布置规划模式和规划指标提出改进建议。现如今
,随着机动化交通工具拥有水平的提高,居住区公共设施的规划布置正从老式居住小区的沿街布置逐步向新式居住小区的成片布置过渡。
而通过研究,居住区公共设施宜采用“大集中、小分散”的布置模式。“大集中”指集中设置可满足周边居民一站式休闲购物文化活动的文化体育中心、大型公园、大型商场等,“小分散”则考虑公共设施在街坊内的便利可达,将其与街道、绿地、河流相结合。对现有小区的公共设施布置改善:公共设施沿街布置的老式居住区需在区域内部增设一定级别的综合性商业设施,满足对应居住人口的购物、休闲娱乐等活动需求;公共设施成片布置的居住区需分散布置菜场、学校、医院、邮局、小型超市等设施,保证各类设施覆盖率均达到65%以上,将居民非通勤活动平均出行距离控制在0.7km以内。居住区公共空间初步分析课程?城市规划原理
献花(0)
+1
(本文系唐姥姥的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