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宋之问送别杜审言.docx
2020-09-02 | 阅:  转:  |  分享 
  
宋之问送别杜审言,只写了一首诗,却胜过千言万语?沉于古诗2020/08/2322:07:33我是沉于古诗,为您解读古诗的感情脉络,让您了解
古诗中的感情表达方法。送别朋友,一定要见面吗?这感觉像是废话,不见面怎么送别?但宋之问送别杜审言,就是例外。他没有当面相送,只写了
一首诗,而且成了千古名篇。这首诗诗题就叫《送杜审言》,我们读一读诗人到底用了什么妙笔。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
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写作背景:公元698年,杜审言被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宋之问写此诗以赠。稍微
说个题外话:很多人都知道,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今日的吉安市1、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人事,指人情事理。嗟,是叹词,这里是悲叹的
意思。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卧病在床,与人事隔绝,悲叹你将要万/里远行。(1)“人事绝”有什么含义?与人事隔绝,说明与外人来往比
较少。这很好理解,因为诗人卧病在床,除了好友偶尔来看望,大部分时间诗人都很少见到朋友。可以看出,诗人有孤独寂寞之感。(2)诗人为什
么要悲叹?从这首诗来看,“嗟”有两层含义。我们分开来讲。诗人本来就孤独寂寞,很少见到朋友,结果现在听说朋友要远行,以后更难相见,诗
人是不是更加惆怅?这是感情的叠加。而伴随这份孤独感而生的是,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惜别之情。这是“嗟”字的含义之一。诗人是如何惜别的呢?
我们看下两句。2、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含情,怀着感情。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不能到河桥边送你,江边的树怀着感情看着你远去。(1)
诗人为什么不能到河桥边相送?因为诗人卧病在床。那么诗人想不想去送朋友?肯定想。(2)那么,诗人此时是什么样的感情?我们来想一想:首
先,诗人卧病在床,很少见到朋友,很孤独寂寞;其次,听说朋友被贬要远行,更加惆怅;然后,朋友要远行,自己还不能去送,诗人是不是更加伤
感?大家看,诗人的感情又加深了一次。这是感情的又一次叠加。前三句话,感情就加深了两次,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伤感之情溢于言表。这是诗人的
妙笔之一。(3)诗人不能去江边,那么他是如何送别朋友的?树是没有感情的。但诗人非常巧妙地将江树拟人化,把自己的感情寄托给江树。于是
,江树就代替他完成了对朋友的送别。这是诗人的妙笔之二。(4)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深不深?肯定深厚。原因就在于诗人的两次妙笔:首先,
通过感情的两次叠加,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离别的伤感之情;其次,巧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借助江树完成了对朋友的送别。我们可以断定,朋友只要
看到这首诗的前四句,就已经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惜别之情。那么,诗人只是悲叹要和朋友离别吗?我们接着看后两句。屈原3、别路追孙楚
,维舟吊屈平。孙楚,西晋文学家,少负才气,盛气傲人,但仕途坎坷。维舟,停船。屈平,屈原。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在离别的道路上,你已
经追上孙楚,你应该在汨罗江停船,凭吊屈原。(1)“别路追孙楚”怎么理解?别路,是指离别的道路。而孙楚虽然少负才气,但一生颠沛流离。
诗人用了一个“追”字,表面意思是:你也和孙楚一样颠沛流离。实际上表达出另一层含义:你和孙楚一样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2)诗人为什
么让朋友在汨罗江凭吊屈原?我们知道,贾谊凭吊屈原,是因为他和屈原一样怀才不遇。那么诗人让朋友凭吊屈原,也是因为怀才不遇。这仍然表达
出诗人对朋友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3)诗人运用典故的方法有何妙处?这两个典故都很平常,但是诗人用的非常自然。一、别路,是朋友即将踏
上的路,而孙楚也常在别路上,所以在别路追上孙楚,显得非常自然。二、维舟,说明朋友刚好经过汨罗江,所以凭吊屈原出现得非常自然。这是诗
人的妙笔之三。大家看这两句,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这是“嗟”的另一层含义。汨罗江4、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龙泉剑,传说中的宝剑,是晋朝雷焕在豫章丰城地下挖出。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可惜龙泉宝剑,遗弃在偏僻的丰城县。(1)诗人为什么要用“
可惜”两个字?因为龙泉宝剑,应该被有识之士所有,才能发挥价值。而现在被遗弃在偏僻的丰城县,所以令人感到可惜。(2)诗人为什么说起龙
泉剑?这也非常巧妙。因为丰城县和吉州(杜审言的贬谪地)同属豫章,都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大家看出来了吧。诗人用了借喻的手法,用龙泉剑比
喻朋友:朋友就像龙泉剑一样光辉夺目,但却被遗弃在偏僻的地方。(3)这还是在惋惜朋友怀才不遇吗?从表面上看,诗人仍然对朋友的怀才不遇
感到惋惜。仅仅只是这种感情吗?不然!因为龙泉剑被挖出后,重见光明,再得起用。所以这一句,除了表达对朋友的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还有对
朋友的安慰:你也会像龙泉剑一样,重新回到长安的。诗人通过用典和借喻两种修辞手法,表达出了对朋友的安慰。我们来梳理整首诗的感情脉络。
吉安市5、整首诗的感情脉络首先,诗人通过两次感情叠加,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伤感之情;其次,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完成了对朋友的送别,
表达了浓厚的惜别之情;然后,诗人通过巧妙用典,表达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结尾,诗人通过用典和借喻的手法,表达了对朋友的安慰。
我们用通俗的语言再来梳理一遍:首先,我本来就很孤独,结果你还被贬远方,更要命的是我还不能去为你送别;其次,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只好托
江边的树来为你送别;然后,你非常有才华,不应该被贬啊;结尾,你放心吧,相信你也会像龙泉剑,很快回到长安的。诗人的感情非常有层次:先
表达自己的伤感,再表达惜别之情,然后肯定朋友的才华,结尾再安慰朋友。大家想一想,如果诗人不做前面的铺垫,直接安慰朋友会是什么情况?
就会显得比较虚假,安慰人也没有说服力,对不对?而先表达自己的伤感,就可以拉近和朋友的心理距离。再来肯定朋友的才华,并且安慰朋友,这样就会很有说服力。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非常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我是沉于古诗,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每天我都会为您解读至少一首古诗。
献花(0)
+1
(本文系一翁独钓ivu...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