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7计算机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0-09-03 | 阅:  转:  |  分享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学制:三年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做合一”,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传感网、物联网系统的构建方法,获得专业工程师初步训练从事的

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审美情趣、人文素养。

(五)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具有自爱、自强、自立的基本素质,可以能动地适应、改善现实环境,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

(六)身体素质

身体健康,有较好的体能,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技巧,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七)创新能力

了解创新理论和一般的创新方法,具有创新、实践、创业的综合素质。

三、专业核心与主干课程

(一)核心课程:RFID技术与应用、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学历层次:专科(高职)

(二)毕业标准:本专业学生毕业标准为125个学分,采用学年学分制教学。学生在校期间,须按规定参加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毕业教育等环节方可毕业。

五、学生继续深造方向

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计算机相关专业研究生。

六、学生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家居、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慧城市等领域。

主要就业岗位:物联网设备安装助理工程师、物联网现场应用助理工程师、物联网系统设备助理工程师、物联网技术支持助理工程师、物联网应用软件助理工程师。

相关就业岗位:物联网工程施工督导、物联网系统管理员、设备维修助理工程师、设备集成销售专员。































七、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总体要求









































八、计算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总表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考核

方式 学分 学时 实践学时 学期及课堂教学周数 1 2 3 4 5 6 14周 16周 16周 16周 16周 10周 公







课 00001004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B 试 4 56 28 4 00001008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 试 4 64 32 4 000010001(2) 体育(Ⅰ、Ⅱ) 2 60 60 1 1 000010067

000010137

000020008 公共外语(Ⅰ、Ⅱ、Ⅲ) 14 216 4 6 4 000010127 高等数学Ⅰ A 试 2 28 2 000020028 传统文化 A 试 2 32 2 000010074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B 试 4 56 28 4 000020026 职业核心能力 C 查 2 48 48 2 000020027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 B 试 2 36 4 2 000010078 青年学生健康教育 A 查 1 16 1 000010129 陶行知思想 A 试 1 14 1 000010044 军事理论 A 试 1 14 1 000010138 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 B 查 2 40 24 第二至第六学期 小计 41 680 224 19 16 4 0 2 0





















专业





课 01081000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C 查 2 42 42 2 010010011 C语言程序设计 64 32 4 010010005 计算机网络基础 64 32 4 010610001 物联网工程导论 B 试 4 64 32 4 010010009 操作系统 64 32 4 011010014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 B 试 4 64 32 4 小计 22 362 202 2 8 12 0 0 0 专







课 010110002 JAVA语言程序设计 B 试 4 64 32 4 010110003 SQL数据库系统 4 64 32 4 010010009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 B 试 4 64 32 4 011010018 C#语言程序设计 B 试 4 64 32 4 011010017 无线传感器网络 C 试 4 96 96 4 011010015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B 试 4 64 32 4 011010016 Android软件开发★ C 试 4 96 96 4 010010022 嵌入式系统技术 B 试 4 64 32 4 011010010 物联网工程布线 C 试 2 48 48 2 011010003 RFID技术与应用★ C 试 4 96 96 4 011010009 物联网应用系统项目设计与开发★ C 试 4 96 96 4 小计 42 816 624 0 0 8 20 14 0 其他 000010034 毕业实习 C 查 2 48 48 2 000010029 毕业综合实践 C 查 4 96 96 4 合计 111 1954 1146 21 24 24 20 16 6 全校性通选课程(选修课程详见另表) 4 64 32 从全校通选课中选修4个学分 人育

文与

素考

质证

教类 必修项目 7 军事技能、社会实践、课余体育锻炼各1学分;职业技能考证4学分 自选项目 3 详见实施项目安排表 合计 10 160 160 总计 125 2178 1338 21 24 24 20 16 6

注:1、列表中标注★号者为专业核心课程;

2、考核方式:试(考试),查(考查);

3、课程类型:A(纯理论课),B(理论+实践课),C(纯实践课)。



九、学分、学时数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学分比例 学分 课程学时比例 学时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公共课 32.8% 41 32.63% 680 456 224 专业课 56.0% 70 57.08% 1274 352 922 通选课程 3.2% 4 2.94% 64 32 32 人文素质教育与考证类 8% 10 7.35% 160 0 160 总学时 2183 845 1338 占总学时比例 / 38.71% 61.29% 十、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基地



(二)校外实训基地

十、 7 十二、全校性通选课程

(一)学生选修全校通选课程不得少于两门(共4个学分),自第三学期开始选修,每学期限选一门课程,各学期具体开设课程由教务处另行公布。

(二)通选课程上课时间为每学期第2周至13周。学生考试不及格的不作成绩登记,须在下一学期继续选修,直至修满规定的4个学分。凡未取得应修4个学分的,作结业处理。

十三、课程考核与评价

(一)课程考核

考核应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考核要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

各门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对采取不同方式及各个方面的考核结果,通过一定的加权系数评定课程最终成绩,具体每门课程的考核要点和权重由课程教学方案予以明确。

(二)课程评价

充分认识评价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指标,收集教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加强对课程考核评价的管理。在课程学习评价中,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建立新型的课程考核评价观;在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中,包含任务评价、项目评价、课程评价、职业素养评价等几方面,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中,实施不同层次的分层次考核,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多样化,实行量化考核,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效果评价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十四、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课程代码:011010003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内容与要求: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自动无线识别和数据获取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FID基本理论,掌握RFID应用技术及方法,能够构建RFID应用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自动识别技术,物体编码、条形码与RFID,RFID工作原理,RFID标准,RFID标签,RFID读写器,RFID中间件,RFID系统防冲突技术,RFID网络系统与物联网,RFID系统安全及隐私,RFID应用系统设计与实施技术,RFID行业应用方案等。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学分: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与要求: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让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熟悉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掌握传感器的智能化、可靠性、抗干扰等关键实现技术,掌握智能传感器的组网、信息获取、传输及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传感器技术基础、温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图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与其他磁传感器及应用、位移、物位传感器、新型传感器、传感器接口电路、智能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Android软件开发

课程学分:4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SQL数据库系统Android2.0及以上版本作为开发平台,Eclipse为集成开发环境,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循环渐进,通过项目实战,提升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整合运用到项目中。具体内容包括:Android环境的搭建,Android项目结构分析,用户界面设计,2D、3D图形绘制,数据存储与访问,定位服务与地图应用,网络编程,AndroidNDK开发及综合案例。课程根据Android的知识体系,要求把项目开发实训内容融入平时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小型移动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进行任务分解,学生通过所学的Android知识,完成这些分解的实训任务,在期末经过系统集成、小组考评打分后,以大作业形式上交其作品。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积累并掌握专业的主要知识和关键能力,为从事智能终端编码、使用、维护、服务等相关岗位奠定基础。

课程代码:011010009

课程名称:物联网应用系统项目设计与开发

课程学分:4

先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单片机软、硬件开发射频电路设计软件系统项目设计与开发传感器和RFID应用能力工程布线的能力组网的能力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能力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步骤、方法、需求分析报告等技术文档的编写;物联网应用系统总体技术架构;项目开发周期的控制、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和数据结构设计;感知层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控制、数据交换等模块的设计;网络层设计:服务器的配置、网络选型等。应用层设计:接口的扩展、驱动能力的设计,控制元件、设备的特性;软件设计:B/S程序架构;J2EE开发平台的搭建



责任人:

























~8~







专业能力



专业基本素质



专业基本技能



专业基本知识



熟练使用网络管理软件、网络编程工具、应用系统界面设计软件



具备一定的物联网系统方案设计、物联网工程施工管理及实施能力



熟悉物联网相关设备产品的安装调试工艺



掌握无线传感节点和网关等无线组网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术



能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产品的软硬件操作系统进行调试和运行维护



物联网组网技术知识



嵌入式系统知识、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基础知识



传感器、RFID及无线网络知识



网络通信、单片机相关知识



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



普通话、粤语表达、英语应用



职业道德、自强、自爱、自立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