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EPF工艺去除污染物原理
2020-09-16 | 阅:  转:  |  分享 
  
EPF工艺

EPF工艺即是生态渗滤池(Ecologicalpercolatingfilter,EPF)工艺,其来源于人工湿地与传统渗滤工艺技术,属于土地处理法的一种。该工艺结合目前产污排污的现状,通过将生态修复与渗滤功能相结合,采用滤池中的植物根系作为生物膜的附着载体,增加了滤池中的微生物总量。再加上各种类型滤料的过滤功能,生态渗滤池应用水生植物根系与滤料形成协同作用,构建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对水体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EPF工艺的开发,传承了我公司EBR工艺的精髓,其核心仍然是以植物的根系作为生物膜的载体。

EPF工艺技术在国内申请了专利,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ZL201820815722.6)。

COD、BOD的去除

微生物降解

植物吸收

在废水中存在的各种有机物质大部分都可以被微生物和植物作为营养物质加以利用。

氨氮、总氮的去除

微生物降解

植物吸收

是利用生物滤池中的滤料及水生植物根系上附着的微生物群体吸附、吸收以及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从而使得污水中的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

植物根系为生长较慢的物种如硝化菌、反硝化菌等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境,通过附着在植物根系和根系仿生填料上的大量生物膜的作用,比传统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去除率。

氨氮在好氧过程中硝化,硝态氮随混合液流至缺氧区后反硝化而降解。氨化--硝化--反硝化是脱氮的基本原理。

总磷的去除

微生物降解

植物吸收

物化除磷

系统具有一定的生物辅助除磷能力,微生物吸收的磷,以聚合磷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形成聚磷污泥,。

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经植物根系吸收后,通过细胞膜上蛋白质消耗能量运输到植物体内各生长细胞中,供植物生长所需。





献花(0)
+1
(本文系aBCdcqust1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