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156edu-3815-11445.ppt
2020-09-17 | 阅:  转:  |  分享 
  
【南朝】陶弘景作者简介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人。南朝时人。有《陶隐居集》。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污浊的人世,“虽在朱
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山中宰
相’”。理解题目给一个姓谢的任职中书的朋友的书信。认识“书”这种文体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称“尺牍”或
者“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然而,我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都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
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分完美。文学史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
《与妻书》等,或抒发感情或描写景物,脍炙人口,千古不朽!补充介绍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注意节奏。抢答红色词语的意思: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4、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5、实是欲界之仙都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各种色彩交相辉映)(季节)(消散)(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
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人间的仙境)(复,再;与,参与,指欣赏领悟)读课文翻译(一)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
同赞叹的。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各种色彩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碧绿的竹子
,四季长存。课文翻译(二)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可见到潜游在
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短文可分几层?
各写了什么?分析梳理,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第二层(从“高峰入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
川中静景之美。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有人评价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这幅山水画中都有那些景色?晨昏变化之美早晨: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傍晚:夕日欲颓,沉鳞
竞跃。扩展: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欧阳修色彩搭配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扩
展: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郦道元视听结合之美视觉:(略)听觉:猿鸟乱鸣扩展: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动静相称之美动态:静态:扩展: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吴均
献花(0)
+1
(本文系一翁独钓ivu...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