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管窥《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2020-09-19 | 阅:  转:  |  分享 
  
管窥《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①,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
下相倾②,音声相和③,前后相随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⑤,生而弗有,为而弗恃⑥(shì),功成而弗居。夫
唯弗居,是以不去。美之:以之为美,把这样当做美。善之:以之为善,把这样当做善(好)。注释:①生:指事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
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形:比较、对照。②倾:倾斜。这里指相互对立。③和:“和
”与“龢”字音相同,意义相通。汉字简化之前,“和”与“龢”常常通用。二字互为异体字关系,也有人认为二者互为古今字关系。“龢”在甲骨
文(乙组图1)中就已经出现,左边是形旁“龠”,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是笙和箫之类的吹奏乐器。右边为“禾”字,此处表示读音
。这些乐器一齐吹奏,声音悦耳动听,显得很调和、和谐,所以“龢”字的本义是指乐声调和、和谐。“龢”字在春秋以前频频使用,进入战国使用
频率骤降,文献中渐以“和”代之。④随:跟从。⑤辞:都读作(sī),即司,干预,主宰的意思。⑥恃:依靠,凭借。译文:天下人都知道把这
样当做美,都去追求这样的美,这样就坏了;天下人都知道把这样当做好,都去做这样的事,这样就不好了。无生出有,有消失为无;难和易相辅相
成(难是易的另一面,易是难的另一面),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下相互对立,音和声相互协调,前和后相互跟随。因此把握了道的人,就像道那样
无为而无不为,但不人为。用无为(尊重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的态度对待世事,不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或妄为;用不言的方式实行教化,而不说教
。道孕育创造万物,而不干预孕育和创造的过程(万物遵循道的规律而被孕育创造);万物出现了也不占有(万物的出现离不开道);实际上是道孕
育了万物使万物产生,但道却不认为是依靠自己;使万物成功而道不居功。正因为没有居功,所以功也就不表现在道上,但却没有离开道。“天下皆
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里是说明人为(伪)之“有”,必是“无”的开始;人为的结果只能加速事物的消亡。这
一章共有四层意思,都论证“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一句为第一层,是从反面论述要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不要人为去做不符合规
律的事情。第二层是正面阐述自然法则和自然现象。第三层,通过正反论证得出结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四层,阐述道所为,让
人们学习圣人尊道而为。第一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几句的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把这样当做美,
去追求这样的美,这显然不是自然之结果,是引导或干预的结果或因从众心理而形成,天下人对这种美趋之若鹜,这就坏了;天下人都知道这样就好
,都去这样做善事,这显然也不是自然形成,必定是人为引领或从众导致,天下人都去这样做善事,就不是好事了。(此二者都是人为之事。这就好
比水满则溢,月圆则亏,就要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了,这是有无相生、物极必反的规律使然,所以“恶已,不善已”。)第二层:“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层讲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和符合规律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无生有,有消失为无,这是自然和社
会的规律;易是难反面,难是易的反面,难和易相辅相成,这是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途径。长和短相比较而显现,此长彼短,彼长此短,这是自然
界和人类中的自然现象。高与下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转化,高以下为基,下以高为准。自然和社会中这种相互矛盾而又相互转化也是自然形成。音和声
(唱出的声音和乐器的伴奏)配合形成完美的音乐,这既指音乐,也指自然和社会中互助协作。正是长短不同,高下有别各自(包括人和各种生物)
才在自然和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音声配合,协作合作构成了这个统一的和谐世界。这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自然现象。前面是这样,后面也是这
样,再往后还是这样,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无有相生也。第三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此,圣人(这里指把握了道的人)就像
道那样无为而无不为,但不人为,更不妄为。用无为(尊重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的态度对待世事,不违背客观规律而人为或妄为;用不言的方式实
行教化,而不说教。这是由一、二层推出的结论。因此把握了道的人,遵循规律和趋势,顺其自然,不干预,不妄为,要人们从观察自然和社会中体
味领悟规律,从圣人的言行中得到启发和感悟。老子目的是让人应当如何,所以第三层更多从社会的角度理解也许更符合实际。第四层:“万物作而
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里阐释道无为无不为,有功而不居,要人们学习圣人尊道而为。国斌感言:?
“作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既是圣人的无为修为,也应当成为普通人追求的行为准则。作为父母应当如此,作为师长应当
如此,作为管理者应当如此,作为同事应当如此,广而泛之,社会上独立的个体都应当如此。?“皆知美之,为美”是流行潮,不会长久,也不会成
为典范。追逐模仿新颖,是人的天性之一,但不应盲从,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因事而宜。追逐模仿新颖,也要权衡利弊得失,当弊大于利,或失多于得时,要反复斟酌,审慎而行。不适宜,似东施效颦;弊大失多,如缠足之痛,都是不足取的。
献花(0)
+1
(本文系Yourenla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