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从世界科技发明的变化看文明之火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
2020-09-19 | 阅:  转:  |  分享 
  
七千年来,科技创新之火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转移的人类文明是伴随着科技进步逐步产生、发展和昌盛的,科技的发展,从微观来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生活水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改变着世界文明的布局和世界人口的分布。文明的发展,从来不是在全世界同步进行,而是从某一点发生逐步向全世
界蔓延,如同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人类科技之火曾经在三个地点爆发,照亮了人类历史的天空,第一个地点是中东北非,第二个地点是东亚,
第三个地点是西欧。经历了两次大的接力,第一次是从中东传到东亚,第二次是从东亚传到欧洲。科技进步的三个爆发点第一个是中东北非,包括
苏美尔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也是科技进步最早爆发的地方。苏美尔文明从七千年前到四千年前共三千年,古埃及文明从五
千年前到二千年前共三千年,从苏美尔文明开始到两千年前罗马灭亡古埃及,前后持续了五千年,其中在五千年至四千年之间达到顶峰。期间科技获
得巨大进步,在医学、历法、冶炼、建筑、城市规划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游牧民族的崛起,中东文明便遭受了来自蛮族的不断的破坏,科
技发明创造的火苗逐渐微弱,最后熄灭了,这里便陷入了长期的战乱和一个个游牧帝国的次第建立。虽然这些帝国疆域也很辽阔,但是在科学技术上
却再也没有取得任何进步。第二个是东亚,当中东的古文明在游牧民族一次次的打击下逐步熄灭的时候,东亚出现了文明之光,从商周开始,马车、
金属冶炼、瓷器、丝绸、航海、大型工程、火药、造纸、深井钻探等。东亚科技在宋代达到高峰,而后逐步萎缩,到清代无一项重要发明,逐渐被西
方超越,中国陷入了百年的战乱和潦倒。第三个是西欧,西欧是现代文明的发祥地,原点为文艺复兴,科技的兴盛要等到十六世纪初。从十六世纪开
始,世界上的发明和科技进步几乎全部来自西方,这些科技发明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这是西方文明傲视全球的时期,历经五
百年的兴盛,现在已是矛盾重重,弊端丛生,现在的美国就像更年期的妇女一样,乖戾暴躁,很不稳定。科技之火的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中东到东亚
,开始于四千年前,完成于三千五百年前。科技创新之火从中东向东亚转移的原因是,中东从四千年前开始,面临游牧民族的一次次的入侵,在这一
波波的蛮族的打击之下,中东的科技创新之火逐渐熄灭了。在中东,先后有亚述、波斯、希克索斯、希伯来、希腊、罗马等蛮族的入侵,这些蛮族在
学习了部分文明成果后,建立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帝国,但是文明的创新发展却逐渐熄灭了。转移的方式是族群迁徙。从四千年前中东开始遭受游牧
民族的入侵开始,农耕民族就开始逐步外迁,躲避战乱。迁徙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另一个是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东亚。印
度距离较近,更方便迁徙,大约在四千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城市文明,也因为距离中东太近,所以也不安全,中东每一次的剧烈变动都会波及印度。在
一波一波的重复影响下,印度就成了千层饼,虽然文明多样,却相互之间各自独立,也正是这个原因,印度形成了特有的种姓制度。东亚在距离上要
比印度远得多,文明的出现也较印度为晚,大约四千年前,东亚开始出现文明的曙光,出现金属器具,但是零星且规模小。文明中心从中东转移的东
亚的标志是商朝在东亚的出现,时间大约是三千五百年前。从商朝开始,历经周秦汉、六朝、隋唐宋,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重大的科技发现,从三千五
百年前到五百年前,世界发明创造的中心在中国。宋代之后,中国经历了两次蛮族入侵,科技创新之火逐渐衰落,到清代,竟然没有一项重要科技发
明。第二次转移是从东亚到欧洲。这次转移开始于十三世纪初期,完成于十六世纪初期。转移的原因是蒙古帝国的建立和所进行的三次西征,转移的
方式是技术传播和思想传播,蒙古人就像蜜蜂一样,在各大文明之间穿行,掠夺,在不经意间也传播了文明。蒙古帝国的建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
治格局和文明版图。东亚和中东在蒙古的铁蹄践踏之下,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但是欧洲却因为蒙哥汗的死亡避免了这一劫难,但是欧洲人却因为蒙古
的西征接触到了不同于宗教思想的全新的世俗思想,和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技术,这促成了欧洲社会的转型。现在欧洲人把走出中世纪的原因归之为
黑死病,这无疑是颠倒黑白。欧洲是在避免了蒙古铁蹄的践踏却又享受了来自东方的世俗思想的洗礼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后完成社会转型的。欧洲的这
一次转型,造就了数百年的兴盛,其影响至今不绝。方今世界,蒙古铁骑已经渐行渐远,欧洲人心目中的世界之王对世界的影响也早已式微,欧洲当年崛起的历史机遇也成为过去,西方的影响已是盛极而衰,东方在逐步复兴,未来世界,正是群雄逐鹿时期,是新的历史阶段到来前的孕育时期。1
献花(0)
+1
(本文系华夏文明七...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