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管窥《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2020-09-20 | 阅:  转:  |  分享 
  
管窥《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原文: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⑥,强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远,远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注释:①物:指“道”。混成:混然自成。②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静而无声谓之“寂”;空而无象谓之“寥”。③
独立而不改:独立,没有与之匹配的;不改,不改变,这里指真常,常道之常,永无生灭。④周行:周而复始,循环运行。殆:危险,困境。⑤
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⑥强字之曰道:勉强用文字中的“道”称呼。⑦大:形容
“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⑧逝:行,去,这里有延展离去的意思,也有消失而不可见的意思。⑨反:另一本作“返”。意为返回到原
点,返回到原状。⑩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即空间之中,宇
宙之间。?法:效法,以什么为榜样;自然,自己那样。道法自然:“道”自己那样,纯任自然,本来如此。译文:有一个浑然自成的东西,在有
天地之前就已经生成了。它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它是唯一的真常,不生不灭,周而复始地运行,无物不能贯穿而永无危殆。天地万物,皆由此物而
生,由此物而立,因而称之为天地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姑且勉强用“道”这个字称呼它,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做“大”。大(广大无边,无处不
在)叫做逝(延展远去或消失不见),逝(延展远去或消失不见)叫做反。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空间之中有四大,而人是其中之一。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因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本章分两层。第一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一层在第十四章对“道”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道”
。第十四章是这样描述“道”的:看不见样子,听不到声音,摸不到实体,混而为一。它上面不明亮,下面也不昏暗,延绵不绝,又回归到无形无象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这里进一步指出,有一个浑然自成的东西,在有天地之前就已经生成了。它寂静无声,空
虚无形。它是唯一的真常,不生不灭,周而复始地运行,永无危殆。天地万物,皆由此物而生,因而称之为天地母。我姑且勉强用“道”这个字称呼
它,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叫做“大”。大(广大无边,无处不在)叫做逝(运行离去或消失不见),逝(运行离去或消失不见)叫做远(遥远),远(
遥远)叫做反。第十四章对“道”的描述给了人们一个初浅感性认识:“道”混而为一,延绵不绝,又回归到无形无象。这里进一步说“先天地生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在天地之前就已经生成,是唯一的真常,不生不灭,周而复始地运
行,永无危殆。它广大无边,无处不在,在运行中延展离去或者叫消失不见,延展或消失到遥远,又返回。这里是对第十四章“绳(mǐn)绳兮不
可名,复归于无物”的具体解说,也是对“道”运动状态的描述。这样人们对先天地生的“道”是如何运动的,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第二层:“故道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层老子指出宇宙空间中有“四大”,即道、天
、地、人。接着老子指出这“四大”间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是仿效,效法的意思。人的行为一定效法大
地,大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依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实际上是说一切效法“道”,天地自然,效法“道”;人天地而生,亦应自然,效法天地。
老子道法自然一句,告诫世人真正的本位就是自己的本性,回归自己的本性,寻找那个真我(自然)才是人生第一等大事。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
的运动基本特征,指出宇宙间有“四大”:道、天、地、人。“道”自然;天地“道”生,天地自然,效法“道”;人天地生,本该自然,效法天地。
献花(0)
+1
(本文系Yourenla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