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管窥《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docx
2020-09-26 | 阅:  转:  |  分享 
  
管窥《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①:明道
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③;质真若渝④;大白若辱⑤;大方无隅⑥;大器晚成;大音希声⑦;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⑧。注释:①建言:有几种解释:一说建言是书名,老子引用其中的话;一说建言可能是古代现成的谚语
、歌谣等;一说建言就是立言、设言,意思是通常有这样的说法。②夷道若纇(lèi):夷,平坦;纇,崎岖不平、坎坷曲折。③建德若偷:具
备健德的人总是瞒着行为。偷:行动瞒着人。④质真若渝:渝,变污。质朴而纯真好像浑浊。⑤大白若辱:辱:黑,垢。⑥大方无隅:隅,
角落、墙角。最方正的东西却没有角。⑦大音希声:希:很少,罕见。⑧善贷且成:贷,施与、给予。引伸为帮助、辅助之意。此句意为:善于给
予万物并且成就万物。译文:上士听了道,不断地践行它;中士听了道,对它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对它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
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明白了大道的人好像变得糊涂了;在修道上不断精进好像变得退步了;大道本是一条平坦的路却好像有许多
毛病;具备上德的人虚怀若谷;具备广德的人感到自己德不完备;具备健德的人好像总是瞒着行为;质朴而纯真的人好像混浊不清;过于洁白的好像
总会觉得有什么污垢;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宏大器物总需要较长时间制成;最大的声音是很少有人听到声音的;最大的象无形无状;道潜藏
在万物中没有名称。唯“道”,善于给予万物并且成就万物。本章分三层。第一层:“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
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士: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奴隶主、贵族等。这里把“士”分为三类,是因为对“道”的理解不同而进
行的分类,是当时的客观实际,也是老子对他们认识的反映。“上士”,是道性淳朴的人;是对“道”信奉至诚,不断践行,不敢怠惰,是强行之有
志者。“中士”,是道性若隐若现的人;是对“道”半信半疑,缺乏信心,往往自见、自是的人。“下士”,是缺乏道性的人;是那些自见、自是、
自伐、自矜的人。因为“士”所具备的道性的不同,所以对“道”认识不同,态度不同,行为也自然有别。“上士”对道信奉至诚,勤勉力行,不断
精进。“中士”对道认识模糊,将信将疑,或存之偶尔循道作为,或弃之妄作一番,自见、自是往往出现。“下士”对道无所领会,根本不信,便加
以嘲笑:此为何物?胡言乱语耳!老子认为“道”至深至明,那些不明“道”的人,不嘲笑“道”反倒奇怪了,“道”也不足以为“道”了。这一层
老子指出道性不同的人,对道的认识不同,态度不同,行为方式也不同。第二层:“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
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故建言有之”,这句的意思是:因此古时立
言的人有这样的话。“明道若昧”:上士明白了大道,获得了大智大慧,本该变得聪明,但从表面看来,不但没有聪明反而显得糊涂了。上士不再主
观臆断不再感情用事,不再为名利所羁绊;不贪图享受,不及时行乐,不为自己着想,这在下士看来,不正是糊涂吗?“进道若退”:上士在修道上
不断精进,消除了私欲,扬弃了自我,提升了人格,并且感觉好像还退步了。在下士看来,真是跟不上时代了,越活越倒退。“夷道若颣”:夷道,
即平坦的大道,引申为上士尊“道”而为。若颣:好象有毛病,有缺点。上士忘我,不图名,不图利,舍己为人,可还是觉得自己好像还是有缺点,
有毛病。下士以自我为中心,贪名图利、损人利己,下士看上士也自然毛病多多。“上德若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总是虚怀若谷。“广德若不足”
:具备广德的人总是认为自己德不完备。“建德若偷”:具备建德的人他的善行善为总是瞒着别人,不让人看出来,但行好事,不求人知。“质真若
渝”:质朴而纯真的人好像混浊不清,体现的是最善良的本性,表现的是最平凡,最普通特质。“大白若辱”:过于洁白的好像总会觉得有什么污垢
,意思是德行最为高尚的好像总会觉得有什么不足之处。“大方无隅”:最方正的没有棱角。大德者,内方在外圆之中,随圆就圆,随方就方,方圆
运用无碍。“大器晚成”:最珍贵的宏大器物总需要较长时间制成。真正有大成就、成大器之人,无不是经过长期雕琢,艰苦磨炼,养深积厚的人,
这样的人才是经天纬地之才。“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是很少有人听到那声音的。希,这里是“很少”的意思。最大的声音就是自然界的声音,人
们往往忽视自然界的声音,而重视人的声音,尤其重视自己的声音或者愉悦自己的声音。当人们都重视自己的声音或者愉悦自己的声音的时候,有谁
还会重视自然的声音呢?只有上士、上德之人才会听到自然的声音。“大象无形”:最大的象无形无状。最大的象是什么?最大的象不是现象,现象
是事物存在、运动变化的反映。而事物的存在、运动变化是受规律支配的,因而,最大的象就成了物质存在、运动变化的规律。反映事物存在、运动
变化的规律无形无状,所以“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道潜藏在万物中没有名称。“道”是万物存在、运动变化的规律,潜藏在万物中支配着万
物。老子在第一章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常道”隐而不称其名,故曰:“道隐无名”。这一层十二句话中,一至三句是指
修“道”之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也就是老子所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四至六句是指修道之人在“德”上
的表现;七至九句用比喻,比喻上德道性淳朴,道德高尚和处事自如;第十句是说修道是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第十一句是
说修道要自然而然,听自然之声,悟自然之道;第十二句是说修道要认识规律,认识大道的规律。第三层:“夫唯道,善贷且成。”这一句的意思是
:唯“道”,善于给予万物并且成就万物。也可以这样说,什么(万事万物)都是“道”善于给予善于成就的结果。这里老子告诉人们,万事万物的成就都要符合“道”,离开“道”一事无成。本章老子通过古时立言的人说的话,把修道人具体应当怎样做,从而达到认识道,理解道,运用道,说得一清二楚,可谓用心良苦。
献花(0)
+1
(本文系Yourenla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