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MIND赋能
2020-09-26 | 阅:  转:  |  分享 
  
赋能2020-09-11演讲人目录01.一、应对不确定性02.二、突破深井,化繁为简03.三、信息共享04.四、赋能05.五、走在时代前面0
1一、应对不确定性一、应对不确定性说起不确定性,没有什么比战场更有代表性了。战场上风云突变,危险此起彼伏。号称强大的美国军队也在这
样的环境中吃尽了苦头。1.现实:“优势”变得不确定在伊拉克,美军很快击败了独裁者萨达姆,优势明显。但是,面对后萨达姆时代的乱局,面
对恐怖分子,美军陷入了意想不到的被动处境。原来美军的优势被瓦解了。他们之所以能够击败萨达姆的军队,是因为对方和他们一样,是现代体系
下的战争机器,而美军的战争机器更为精良,自然可以获胜。恐怖分子则完全不同,他们没有严密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模式,往往神出鬼没,让人难
以招架。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使得指挥官不得不反思他们的系统。0102我们的系统是什么样的?美国军队的系统和恐怖分子的系统有哪些
区别?最明显、也最严重的不同,就在于团队和组织关系的不同。美军有严密的层级组织,有指挥官、有执行人员、有后勤补给,行动时层层协调、
层层传令,行动后再总结反思,做出进一步决策。一、应对不确定性2.剖析:团队和组织关系0304恐怖分子的组织则完全不同。他们的组织松
散、精练,没有严密的架构和纲领,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他们甚至不需要指挥官,三五成群的恐怖分子就能发动严重的恐怖袭击,让人措手不及。这
种区别,也不仅仅存在于军队和恐怖分子这对关系中间。我们的企业、组织,甚至社区和社会,都接近于美国军队的组织模式,而要面临着恐怖分子
这样的新型组织的挑战。大企业往往在不起眼的创业者面前不堪一击,正是这个道理。PART.1PART.2为什么军队,以及更多的企业和社
会组织,都会信奉这样的严密组织架构,即便它可能带来危险?根源在“还原论\"。还原论发端于大科学家牛顿,成熟于近代管理学家泰勒,他创
立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体系,打造出一整套严密的管理系统,通过对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改良,提高效率。一、应对不确定性3.追根溯源:还原论
的恶果PART.3PART.4这种还原论指导下的科学管理在现代大行其道,逐渐深入到社会肌理之中,变成现代社会的守则。观察我们的公司
、社会组织架构,就会发现它们都与泰勒的主张如出一辙,建立一种整洁而干净的等级制度,再由管理者统一发号施令,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
。但是,现实已经让人警醒,还原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同马其诺防线一样,“科学管理“已经不足以应对新一代的威胁,它能实现的效率无法满
足新的现实需要。一、应对不确定性在现代企业被广泛应用的KPI指标就是还原论的一大极致产物。KPI的原理就是把公司的任务量分配到个人
,特定的岗位在特定的时间完成特定的工作,以此完成全公司的绩效目标。在美国军队中,还原论方法的极致表现是一种叫做“3F-E-A”的行
动标准流程。4.还原论的极致表现:KPI和3F-E-A3F代表的是Find(找到)、Fix(锁定)、Finish(终结),E代表的
是Exploit(利用),A代表的是Analyze(分析)。这与著名的O0DA流程类似:Observe(观察)-Oriented(
定向)-Decide(决定)-Assess(评估),这一流程用于战斗机飞行员的操作流程。5.蝴蝶效应:从复杂到错综复杂还原论为什么
无法应对当下?因为我们面临的局面,已经从“复杂“转换到了“错综复杂”。01复杂02复杂的事物或许有很多个部分,但是这些部分是以比
较简单的方式彼此连接的:一个齿轮转动了,其他齿轮也会转动。即使是内燃机这样的复杂装置,也可以被分解成许多有着内在联系的小部件。一旦
设备中的某一个部分被激活或改变,我们就能够比较确定地推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5.蝴蝶效应:从复杂到错综复杂错综复杂01错综复杂和复杂
不同,它也含有很多个部分,但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性更强、更多,互动的密度更高、更活跃。如果说复杂系统的特征是“线性运行”,那么错
综复杂的特征就是“非线性运行\"。非线性运行是造成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它使得事物的发展结果难以预测,往往会出现“蝴蝶效应”。这一现
象最早由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发现。蝴蝶效应往往被公众误解,把它和“杠杆原理”等同起来了,但是蝴蝶效应的实际含义是,在一个错综复杂的
系统里,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可能产生全局性的影响,也可能产生不了任何影响,最终的结局我们无从得知。复杂vs.错综复杂02分支主题6
.总结ABCD小结1小结2小结3小结46.总结小结1》2004年,我们特遣部队所面对的伊拉克“基地”组织,从表面上看如同一支传统的
叛乱武装;但在表象之下,它的行事方式与我们从前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有所不同。它没有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它的形式更类似于分散
的网络状。事实证明,对付我们这些客观上更加成熟的军队,这种方式极其有效。》伊拉克“基地”组织特殊的架构使它在伊拉克的作战环境中显得
生命力旺盛,而伊拉克的这种作战环境与我们传统上所面对的作战环境又有显著的不同。21世纪是一个更互联、频率更快、更难预测的时代,我们
在战场上遇到了这些变化,而实际上类似的变化正在影响几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了获胜,我们必须改变。让人吃惊的是,这种改变并非战术和
技术上的,而是我们部队的内部结构和文化。换句话说,这种改变在于改变我们的管理方法。6.总结小结2》我们特遣部队的结构,以及纪律观念
强、分层还原的文化深深根植于军事管理的历史传统中。》这种组织文化不单单是军队所独有的,自从工业革命之后,大多数行业都认同与弗雷德里
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类似或一致的管理理念。“科学管理”体系在应付大规模已知、可重复的流程时,能够达到极端高效。》2004年,我们
意识到,“科学管理”虽然在整个20世纪获得了成功,但依然有其局限性。如同马其诺防线一样,它不足以应对新一代的威胁,效率已经不再满足
现实需要了。6.总结小结3》最近几十年的技术变化,催生出一个更加互相依赖,速度也更快的世界。这产生了一种错综复杂的状态。过去我们面
临的挑战是“复杂”的,而今天我们的局势是“错综复杂”的,两者有根本性不同。解决复杂问题需要巨大的努力,但复杂问题归根结底是可预测的
;而错综复杂性则意味着,尽管我们追踪和测量的能力增长了,但世界在许多方面变得更加不可预测。》这种不可预测的态势与还原法的管理模式格
格不入,后者的基础在于规划和可预测性,而在新的环境中则需要新的方法。6.总结小结4》面对威胁,预测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应对一个错综
复杂的环境,更有效的办法是发展出“韧性”,学会如何重新布局以应对未知的世界。》追求效率可能限制敏捷性和韧性,因此特遣部队要摒弃将效
率视为最神圣之物的管理准则。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我们必须力图获得适应力。》我们的敌人——伊拉克“基地”组
织一—似乎通过构筑网状架构获得了调整适应的能力,它的组织机体进行重新布局的能力,使其获得了令人惊异的敏捷性和韧性。我们意识到为了获
胜,特遣部队就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网状组织。02二、突破深井,化繁为简1.打造超级团队:互信、有明确目标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
打造一个具有韧性的超级团队,这个团队要满足这样的条件:互信、有明确目标。案例1978年,美联航173号航班在降落前遇到问题:一
个起落架指示灯没有亮起。由于机组对此没有详尽的应急预案,他们选择了保守策略,在机场上空一遍又一遍盘旋,直到燃油耗尽后坠毁。与之形成
鲜明对比的是2009年的“萨利机长”事件。利用清晰明确的清单,萨利机长的团队采取了及时的应对策略,在4分钟内完成了掉头、迫降的任务
,顺利地迫降哈德逊河,全体乘客安然无恙。分析两个机组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团队内部的协调机制。173号的机组成员各持己见、各说各话,
无法统一,而萨利机长的团队流程明确、分工清晰,迅速做出决断。事实证明,团队中的“互信互助”和“目标明确”极为关键。二、突破深井,化
繁为简MECE的全称是MutuallyExclusiveandCollectivelyExhaustive,即“相互独立,
完全穷尽”。这是咨询业常见的思维方式,它也许对处理组织分类类目而言有效,但对于组织团队而言,它不是好办法。但是,传统的军事指挥架构
、公司运转架构,包括美联航173号机组这样的架构,却都是MECE式的一一领导者自上而下地分配任务,每个人待在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工
作完成就行,互相之间不需要配合,甚至不需要互相认识。2.MECE的迷思如此一来,战斗小组不知道情报部门的内部情报,销售部门不了解产
品部门的理念设计,整个团队变得七零八落,无法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深井”就此形成。LOGO如何打造小团队,突破MECE式的困局?美
军海豹突击队有着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和大众认知里的形象不同,海豹突击队不培养“超级战士”,也不欢迎想做“超级英雄”的士兵。在这里,
团队精神更加重要,团队成功高于个人表现。这就是在打造团队的共同目标。二、突破深井,化繁为简02013.海豹突击队:不要英雄,要泳伴
与此同时,海豹突击队规定每个队员都要有自己的亲密伙伴,队员之间要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战斗,游泳也要在一起,所以被称作“泳伴”,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团队精神,更是在打造一种互信的氛围。有了这两方面的帮助,海豹突击队才能拥有卓越的战斗力,他们也成了打造灵
活小团队、突破底层深井的典范。0403https://www.wps.cn5.总结小结1》指挥控制式架构与团队之间的基本架构是有区
别的。前者的基础是还原论的可预见性,在执行事先计划好的流程时显得十分有效;而后者在效率上或许有所欠缺,但长处在于调整适应能力更强。
5.总结小结1》当团队中建立起互信和目标分享的特质后,就有能力解决一些单个管理者无法预见的问题——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是自下而上
冒出来的,而不是来自自上而下的命令。5.总结小结1》最近几十年以未,由于战术上的错综复杂性日益增加,过去由指挥命令式机构占主导地位
的领域涌现出大量的团队。5.总结小结1》特遣部队中各小团队具备调整适应能力是一个可喜的开端,但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起同样
的调整适应能力。5.总结小结2》我们特造部队的下属团队固然具有调整适应能力,但上层建筑依然是指挥控制式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组织
发挥功效。这种“下层已经是团队,上层却依然是指挥控制式”的结构,与传统指挥控制式结构相比,已经显得灵活了不少,但其调整适应的能力仍
然不足以应对21世纪错综复杂的环境,也不足以应对伊拉克“基地”组织。5.总结小结2》在许多领域内固然出现了大量的团队,但在这些团队
的上层,依然是传统的指挥控制模式。越来越多的组织需要克服这些障碍,并增强自身的调整适应能力。5.总结小结2》不幸的是,我们许多团队
所具备的一些特征,固然让这些团队变得非常优秀,却无法把这些特征扩展到整个组织的范围内。所以,我们必须与一些基本的限制作战。建立一支
规模类似于特造部队的超级团队,这是不可能的。5.总结小结2》我们的解决方案是“由小团队构成的大团队”,也就是在一个组织内,各组成团
队之间的关系如同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样,原先在各自的“深井”中单打独斗的团队,就能够通过互信和目标的分享,融合成一个整体。0
3三、信息共享1.信息沟通的重要性突破深井并不容易,除了增强组织架构上的灵活性,还要做好信息共享。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
调,是实现组织整体灵活的必备条件。案例2001年9-11事件中,一个名叫米德哈尔的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向了五角大楼,而他在一年前
就进入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嫌疑名单。但当联邦调查局对他展开调查时,却遭遇了中央情报局的不配合。中情局明知米哈德尔与一些恐怖分子有联系
,却因为部门间的壁垒没有及时告知联邦调查局,最终酿成恶果。分析由于缺乏信息共享意识,美国反恐系统这个整体,出现了大量的“信息空隙
”,正是这些空隙让恐怖分子有机可乘。而这样的信息空隙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深井式组织中,成为组织架构无效的根源。信息沟通与共享的重要性不
言而喻。2.培养共享意识打破物理阻隔如同硅谷流行的“开放式办公室”和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好的共享团队应该尽量打破团队间、个
人间的物理阻隔,让团队成员能够更顺畅地互相沟通、达成共享。打造团队文化与物理开放相对应的,必须打造沟通与共享的组织文化。信息共享
与传统的官僚主义、资历主义格格不入,必须让团队成员放松心态、平等和睦共处,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共享并
不是要人人都成为“多面手”或是打乱团队分工。在非深井的团队中,人人仍然保有自己的专业性,反而会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专长。三、信息共享在
美军的实践中,有一套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嵌入计划和联络官计划。这种操作类似于我们传统中的“借调”模式,即抽调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工作
人员到其他部门或地区,以外来者的身份加入团队。这样既可以激发原有团队的活力,也方便不同团队之间的沟通,打破壁垒。3.嵌入:联络官计
划在战场的经验中,一位海豹突击队的军官被借调到大使馆担任联络官。大使馆工作人员对他的态度由不屑到信任,促成了军队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深
入理解与协同。三、信息共享囚徒困境是一个经典的人类行为样本,也造成了实践中的种种困局。利用信息共享和全局思维,可以击败组织内部不同
分支、不同成员之间的囚徒困境。A4.击败“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假设中,决策各方无法达成最优解的原因是大家各自思考、各自决定,而且
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量趋利避害。B针对这一原因,利用好组织内部的共享和互信,可以让团队成员都从团队的
利益出发,思考如何让团队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一来,大家的目标一致,劲往一处使,自然不会出现囚徒们面临的窘境。C5
.总结ABC小结1小结2总结35.总结小结1》如同之前的美国航空航天局一样,我们特造部队也面临着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用体系的方
法进行解决。由于行动环境中各因素的互相关联性,这两个组织都需要其成员对这个内部关联度极高的体系有整体性的了解,而不是只待在组织结构
表中属于自己的那个MECE式“暗箱”里。》如果一个组织在地理上被分散布置到各处,那么为了驾驭这个组织,就需要进行信息分享,就需要让
这个组织在内部取得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对传统机构而言,这就意味着比较艰难的企业文化转型。这需要严格地去推行,使得组织内能够出现共同
的群体意识。5.总结小结2》物理空间布局和既定流程可能会阻止一个组织在内部形成共享意识,也可能会帮助一个组织在内部形成共享意识。在
很多时候,试图更好地实现泰勒式的效率,就会为分享信息制造障碍,也会为系统性地了解全局制造障碍,而我们特造部队需要的,正是各个成员系
统性地了解全局。》要在我们所需要的规模上实现透明度和信息分享,我们不仅要重新设计我们的物理空间布局,还要重新思考我们组织文化中的几
乎每一步程序。而我们变革的核心,就是每日进行的作战情报简报会议。这个会议会将我们行动中的全部信息输送给特遣部队中的所有成员以及兄弟
单位,同时也为每个人提供分享各自信息的机会。5.总结总结3》各个“深井”间如果不能协作,就无法获得成功,所以系统性理解是宝贵的第一
步。但如果我们希望在整支部队中达成如团队内部那样顺畅的协作,就必须建立更多的互信;我们必须克服“囚徒困境”所带来的挑战。》为了达到
这一目的,我们使用了“嵌入计划”和“联络官计划”,从而在各个单位之间建立强大的横向联系。系统性理解和小团队中的“共同目标”意识相对
应,而横向联系对应的是小团队中的第二个构成要素——“互信”。》综合起来看,这两大要素构成了共享意识,这是我们获取成功的关键。通用汽
车的失败和福特汽车的成功都是明证,任何在这个各要素互相依赖的世界中却依旧采取“深井”式结构的组织,都需要这样的革新。04四、赋能四
、赋能赋能的含义就是赋予他人能力,从领导者的角度出发,就是相信团队成员,不断锻炼成员能力、完善组织架构,避免深井式的发号施令。这既
是打造新型团队、提升竞争力的选择,也是现实挑战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组织环境、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组织领导的能见度和控制力经受着更大
的考验。1.赋能: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以伊拉克战场为例,指挥官经常要在睡梦中被叫醒,做出是否袭击某个目标的决定。睡梦中的指挥官对现场
情况知之甚少,却要做出关乎人命的决定,显然太不现实。赋能不可避免。四、赋能如何赋能?简言之,就是要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或者说,让
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团队中的成员千差万别,往往特色鲜明,每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让成员做自己擅长且
满意的工作,会事半功倍,带来整个团队效率的提升。2.赋能=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但这种赋能也不是无休止地满足成员的自我诉求,也要在个
人与团队之间找到平衡点。“去中心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领导在团队中仍然很重要,但领导的决策与成员的执行需要磨合、找到一个恰当的平
衡点。0102赋能绝不是简单的“放松控制”。让团队成员放手去干的结果往往是一盘混乱,最后还要领导来收拾残局。好的赋能模式中,领导和
团队成员一样,有着强烈的共享意识。对于信息的共享是赋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团队既有活力又不混乱。做好信息共享,可以让团队中的每个
人都有成为领导者的可能。四、赋能3.共享意识是赋能的基础0304在英法之间的特拉法加海战中,英军领袖纳尔逊中弹身亡,但是他的舰队没
有慌乱,仍然沉着应对,最终取胜。原因就是纳尔逊做到了真正的赋能。法国海军中将维尔纳夫评价说:“对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失去纳尔逊
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但在英国的卡迪兹舰队,每名舰长都是纳尔逊。”4.像园丁一样去领导赋能的奥义并不是“领导无用”,领
导的作用仍然很大,难以想象一个没有领导的团队。那么,优秀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领导者不应该像英雄,而应该像园丁。英雄身先士卒,有着
超出常人的决断力,但在现代社会,英雄越来越少,团队越来越重要,一人之力难敌万人合力。与英雄不同,园丁式的领导者负责缔造组织环境、
维系组织氛围,这是现代领导者的两大任务和首要职责。做一个园丁式的领导,团队中的成员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才能完成领导者设立的团
队目标。未来的世界,需要园丁一样的领导者,需要这样的领导者做好赋能。5.总结小结1》从传统意义上讲,只要技术允许,上级总是试图对下
级施加更多控制。5.总结小结1》新技术让今天的领导者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力去搜集信息、指导行动,但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获胜,速度仍然是
必不可缺的,这样权力的集中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共享意识让我们能够在各因素互相交织缠绕的环境中获得胜利,而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如何达
成快速,依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5.总结小结1》为了有效地调整、应对正在出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实施在纪律约束下的赋能。在第一线冲
杀的个人和团队,也必须对整个组织的情况具备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果断决策、果断行动的能力。5.总结小结2》虽然我们本能
地意识到世界已经改变,大多数领导人的行为模式和培养过程已经过时,但我们经常要求领导人具备高得不现实的知识素养,并且强迫他们去进行宏
观管理,哪怕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5.总结小结2》我们不应该去试图做一名国际象棋大师,去控制组织里的一举一动,而应该做一名园丁,
更多地培养,而不是指导。5.总结小结2》园丁的领导方式绝对不是被动的。领导者要采取“双眼紧盯——双手放开”的行为策略,建立和维系一
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并让整个组织在其中运转。05五、走在时代前面重新定义组织的要素现代的环境变化速度快,各因素之间互相依存度高,这
导致整个环境变得错综复杂。共享意识和赋能一起作用,就能创造出一个具备调整适应能力的组织,从而能够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分支主题一
个组织应当向其成员赋能,但这里有个前提:赋能之前必须通过艰苦的努力在组织内建立起共享意识为了维系共享意识,就必须悉心维系一套集中化
的讨论区,把大家聚拢在一起。赋能是一种激进的去中心化系统,将权力外推到组织的边缘。这些其实是我们组织蜕变的核心所在,有了它们,我们
就能成为一支单一的、团结的力量,规模固然庞大,但敏捷性却依旧惊人。五、走在时代前面0102赋能前提沟通基础上的网状关系在面对错综复
杂的问题时,解决之道也必须是有洞察力的、实时的、反应迅速的以及能够根据变化调整适应的。心智模型心理学家和组织理论学家将这种用来研究世界如何运转的启发法称作“心智模型”。心智模型可能会十分有用,它们可以提供捷径,避免我们再去试图发明已经存在的东西。不过心智模型有时候与现实之间存在偏差,并且阻碍了创造性思维,于是问题产生了。我们必须承认心智模型并非事实,这只是现实的一个映射,而类似有效的现实映射有无数个,几乎所有的这些映射都出于简化的目的而将现实中的某些东西给过滤掉了。五、走在时代前面》我们的特造部队在进行变革,速度和精确度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特造部队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在这样效率超高的机器,绝不是微调的结果。它如今成了一个更具透明度、更有机的整体。总结》技术构成了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却也成为我们获取成功的工具。但特造部队之所以能够恰当地使用技术,要拜文化变革所赐。》特遣部队成为调整适应能力较强的组织,其核心在于共享意识的阴阳对称。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严格的、去中心化的论坛,让各方交流,在组织内部提升透明度,从而能够实施赋能,而赋能也意味着管理权力的去中心化。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能使特造部队的实力大增,任何一个单一因素都是不够的。》我们的变革正是新一代心智模型的反映,我们必须采用新一代的心智模型才能在21世纪游刃有余。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迎合好这种变化,我们就能释放出人类进步的巨大潜能。感谢聆听
献花(0)
+1
(本文系职场细细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