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淼汉公的宗族情结
2020-09-27 | 阅:  转:  |  分享 
  
淼汉公的宗族情结

族谱是存放乡愁的陈列馆,祠堂是安放灵魂的栖息地。在那里能寻找到我们的根,能看到自己的“胎记”。淼汉公是改革开放后自发续录族谱的第一人,为记录族人的绵延瓜瓞不惜劳心劳力;他是新建罗氏祠堂的发起人,建在育苗队的新祠堂凝聚着淼汉公超前意识与智慧目光;他宗族情深、爱心可鉴,为传承罗家精神文明不懈努力。

族谱和祠堂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磜背山区村庄不大人口不多,但凝聚客家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印记却一样不少,这得益于历代先辈的承前启后,前有八世祖士兴公等先贤的率先垂范,后有十七世淼汉公等来者的继往开来,他们为族人之所急,勇于担当,才让生生不息的宗族文化薪火相传。

淼汉公,他文凭不高水平却不低,有一颗充满智慧的脑袋,有一腔情系宗族的胸襟;为传承客家文化他凝心聚力;罗氏族谱中留下他的由衷之言和隽秀墨迹;他热心公益,新建祠堂中凝聚着淼汉公的热情与智慧。

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族谱、就有祠堂。可遗憾的是这些客家文化图腾,在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封建糟粕,庆幸在改革开放后得到正本清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春风拂面百废待兴,淼汉公目光敏锐,具有远见卓识赋有担当精神,他趁赋闲之机萌生接续族谱的念想。于是他从泉三叔公处,郑重其事地接过珍藏版的老族谱,他在《接续序言》中直抒胸臆:“为使后代知会祖先木本水源,代代传承豫章精神,本人为系族起见,执笔接续。”其系族之心昭然可见。

当年淼汉公是水库移民,已迁离磜背,居住在育苗队的他,为搜集信息重返磜背,驻扎在女婿家里,花费十多天时间,凭一腔热情一己之力,食自家之饭、操众人之心、办大家之事,每天走家串户遍访老前辈。期间,经历了哪些艰辛和曲折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从十四世续录至十八世的隽秀墨迹中,凝聚着他的智慧与心血,倘若没有他的超前意识和无私奉献,这四代人中有很多先人的信息将残缺不全,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下面附上淼汉公“接续序言”全文,以飨后裔。

《接续序言》公元一九八三年农历癸亥岁春月,余(淼汉)因无聊,明悉又叔处有存本家族谱,细览后深知我祖绵绵瓜瓞,由始开祖祝融公传到一百六十六世均有文字记载;此后自满清末年民不聊生,辛亥革命之后战事频发,种种原因中断记录,相隔四代近百年族史未续写。百年沧海桑田,磜背豫章堂罗氏分布全国各地,为了使后代知会祖先木本水源,代代传承豫章精神,本人为系族起见,执笔接续。但各房有些祖伯叔考妣,无法查明,名字无从稽考,有失错杂。直系昭穆,逢年度节,苗裔祀奉,尔谓既有后裔。祖灵自此赫赫,后代昌盛绵绵,其后裔孙官福永不枯竭,而后代子孙得其木本水源矣!

十七世裔孙淼汉接续敬撰

以上是淼汉公的接续序言。

屹立在育苗队的罗家祠堂于1993年筹建,1995年秋月竣工。淼汉公是奏响新建祠堂号角的贤达人士,是重要功臣之一。上世纪八零年后,磜背已不复从前的磜背,罗家人陆续背井离乡,田园庐墓为建水库而无奈献身,列祖列宗无处供奉,念祖思亲无以为继,他深刻感受到新建祠堂是磜背人的迫切愿望。其时,恰逢海峡两岸关系缓和,海峡对岸的亲人积攒了几十年的乡愁,蓄势待发。淼汉公的虔诚深深地感动对岸的宗亲,加上与彬兴公、龙兴公等有一层叔侄关系,在得到外面反馈的信息,同意鼎力支持后,淼汉公这才雄心勃勃,开始宣传发动,积极筹备。

成立理事会,明确章程,分工协作,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在筹建祠堂选址方面,充分体现了他智慧的头脑和老到的办事能力,预设三套备选方案。第一方案向农场申请买地皮,在现址建造,这是上上策,但主动权不在我方。第二方案计划购买本族人罗某的房屋和地皮,这里省略去不说。第三方案是购买邓美蓉的房产,这是退而求其次的是下下策;那时邓的房产明摆着要拍卖,但地皮面积与地理条件都不够理想,然而这是保险方案,是想要就能得到的钱能解决的问题。

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天有不测风云,在九四年的元宵节期间,淼汉公因高血压突然离世。公益之事尚未成功,奈何天不佑人。斯人已去,在修建祠堂的征程中,淼汉公留下与理事会全体同仁的合照和未竟心愿,他从容地走了!

气势恢宏的祠堂和日臻完善的族谱,凝聚着淼汉公的心血,后世裔孙将永远铭记淼汉公的宗族情怀!





















献花(0)
+1
(本文系mzluoch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