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消失的治世经典
2020-09-27 | 阅:  转:  |  分享 
  
消失的治世经典

--儒家文化为何变得“一文不值”

古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或许说这句话的人当时是一种谦逊的说法,这也符合儒家思想那种精神,但是到后来世人却把这句话当做“笑话”,一种调侃。平心而论,就按论语上半部来遵守,治理天下也未尝不可。两千多年来,这片土地不管分裂多久,但是总能捏合到一块,不会像其他文明一样消失或者分裂,拥有上千年文明但是国土面积这么大的仅此一家,靠的是什么?有的人说是文字和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传承的载体,让我们思想和文化得以继续传给后人,事实却是古代文盲率那么高,你写的什么东西社会底层人看都看不懂;再说欧洲还分法语区,德语区,他们的发音和文字又更多的来自古希腊、古罗马或者拉丁文呢;五湖四海的大家汇在一起都说家乡话,你会感觉自己在听同一个国家的人说外语。语言和文字只是一种载体,并没有那么大的魔力来把这块土地上的人捏合在一起。唯有精神,这才是两千多年来,不管谁统治这片土地,都要去遵循的,从上到下,从一而终。这种精神,也可以叫做规则,也可以叫儒家思想,或许叫什么,具体是什么都没有一种明文规定,但是它却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立于天地。

从三字经、千字文,再到四书五经;从父母的谆谆教诲,再到老师的耳提面命;从懵懂无知、不谙世事,再到知书达理、一身正气。我们学会要怎么孝顺父母,帮助弱智,相信朋友,忠于信仰,报效国家。大家恪守这些规矩,变得彬彬有礼、不卑不亢,面对家人和朋友可以软弱,但是面对敌人却永不退缩。这种优秀的文化,每一个王朝都在强化,每一代人都在遵守,所以我们领跑世界两千年。

这片土地从某种意义上很容易被征服,但是无一例外这种文明却让征服者不得不屈服,所以不管这片土地当时的主人是谁,说着怎样的语言,写着哪样的文字,他们一样要遵循这些规矩,要让这片土地的人民去遵循这些规矩。他们也许在征服的方式上有些野蛮,却对这种文明心神向往,所以不管是五胡,还是后面的大辽,以及大元都对这种文明是敬畏的。说明了一点,在古代没有汉族这一说法之前,不管你是谁,只要遵循这些规矩,就可以认为你是正统,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足以吸收任何外来文化。当朱元璋北伐讨元的檄文中有这样两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从这些可以看出,称这片土地为中华,子民为华夏。或许因为以前的疆域,汉朝打下了基本框架,所以有了汉地十八省这一说法,大家也称自己为汉人。

或许是因为害怕被融化,满清在入关后,开始糟蹋这种文明,禁锢这些思想。留发不留头,满汉禁止通婚,文字狱,还有修四库全书,其实就是想摧残我们的文明,保持本身的纯正性,避免像以前其他外族王朝一样短命。如果不是航海的发展,从而发现美洲大陆,玉米、红薯和马铃薯这些东西传到中华大地,满清这些逆天而行的做法百分之百是短命的。在这种摧残下,儒家思想被抽离出来,变成了奴化思想,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使得人们变得麻木,再加上饿不死人的农作物,这片土地上的人失去了“生机”。

当从巅峰坠落,这种断崖式的跌落,让汉人束手无措。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国人看到了差距,真是意识到了我们的文明从领先几百年到落后上百年,也就是一个“康乾盛世”的时间。被真正的外族轮番侵辱,民不聊生可能还算说得比较委婉。在这种压倒式的实力面前,开始了过分的妄自菲薄,从文化自信到过度自卑,慢慢地愈演愈烈。外国的就是好的,外国的就是先进的,老祖宗的都是糟粕,这些思想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在整个过程中“儒家文化”首当其中,变成了罪魁祸首。它所倡导的那些“礼义廉耻”变成了封建统治的手段,变成了压迫、束缚人民的工具,我们武力上打不过人家就是因为倡导的那些“仁义”导致没有血性。如果这种文化真的是糟粕,那前面的两千年我们又凭什么站在世界之巅?相反,恰恰是清政府这些打压或者压制儒家文化,这种以偏概全、刻意曲解才是罪魁祸首。清政府对本身的嫉妒不自信,害怕人民接受新事物,害怕失去江山,害怕回到白山黑水之间,所以从思想上来控制人民,去毁坏这种文化才是始作俑者。长期的落后带来的是对外来文化不假思索的迷恋,慢慢的忘记了自己的东西。日本一直倡导儒家文化,可以说比我们本身还要重视,为什么人家依旧先进?

当我们恪守的诚信、忠义、责任在金钱浪潮下,变得乏善可陈,当善良变成软弱,见义勇为变成愚蠢,当这个社会笑贫不笑娼的时候,这种危险比过去清政府有意的带偏更致命。如果以前是有人引导我们灭亡,现在是自取灭亡。

为什么岳飞会从一位民族的大英雄,慢慢淡化这个定义?黄河以北在北宋灭亡的时候,已经被辽统治了一百多年,长城外的一些地区更是两百多年。宋朝从来没统治过,人家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大辽子民了,宋辽之间本身是兄弟相称,大宋背信弃义联合金灭了大辽。在辽人眼里,宋和金都是侵略者,宋比金更可恶,毕竟兄弟后面插了一刀。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灭两者的主力恰恰就是北方那片曾是辽或者金的子民。两次背叛,换来两次灭亡。类似这种在华夏大地上展开的战争,战场上厮杀的其实大多数都是汉人,都是自家兄弟,最多就是各为其主。岳飞北上抗金,在当时很多人眼里就是侵略,再往前一点东晋数次北伐面临的还是一样问题,人家并没有认为该属于你东晋还是西晋,他们认的是当今统治者。岳飞在南宋眼里绝对是大英雄,在金人眼里或许就是大恶魔。如果非要说正统,这篇土地上原有拥有者,那是不是该请周天子出场?比方说:燕云十六州从唐末落入契丹之手,到最后南宋灭亡,中间可以说三百年和你南方都不是一个政权,那凭什么你说他们该属于北宋还是南宋,祖祖辈辈生活在那的人民怎么想?当外族侵入这篇土地,遵循这篇土地的规则,坐稳了江山,变成了华夏子民,得到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的认可,或许就是一家人。有容乃大、和而不同才是儒家思想最强大的地方。

为什么现代人大多数推崇的“法治”,在几千年并不受欢迎?答案其实就是——成本。什么都讲法,什么都打官司,这个国家幅员如此辽阔,从地方上到京城可能要一个月的地方比比皆是,哪怕就是从乡下到地方首府也要五六天,太劳民伤财了。再加上古代侦破手段受限,到最后还不是凭一张嘴,凭状师说话,这样的结果是穷苦人家更没地方申诉冤情。“仁治”就是教导大家从心里向善,不作恶,这比发生事情后去追究责任更有效,成本更低。世界上很多事情本身找不到证据,与其事后你争我吵,还不如从一开始大家一心向善避免争吵。

“退一步海阔天空”本意就是退一步,两者都退,并不是无休止的单方面退。退这一步就是体现儒家思想的“成仁”,退无可退必须迎战就是儒家思想的“取义”。儒家思想就像一根线串联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不管你来自何方,不管你属于哪个政权,大家为人处世方式和方法一致有效,都是一家人。

献花(0)
+1
(本文系孤独风狼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