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日本天保通宝版别与相关资料集 上集
2020-10-03 | 阅:  转:  |  分享 
  
日本天保通宝版别与相关资料集上集

天保通宝是日本很有特色的古钱,铸量巨大,在中国也随处可见,好些人只在乎品相,殊不知天保钱的灵魂全在版别。自从幕府开铸以来,地方各藩也纷纷秘密仿铸,从而版别复杂多样,而有密铸天保通宝的各藩,几乎从战国时代就跟后来建立幕府的德川家有着各种恩怨情仇,在明治维新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天保通宝的背后承载着整部明治维新史。以下内容版别分类按天保通宝研究会最新出的天保通宝与类似货币目录进行划分,图片均是本人自藏品图。

一江户本座铸钱

江户本座从天保六年开铸一直到明治时代结束,铸钱数量大,铸工精整,从铜制到尺寸重量以及打磨工艺轮边极印等各项标准严格规范,钱面均经过打磨修整,不仅为了美观,更重要是磨平一部分字口可以防范被拿来作母钱翻铸。本座钱的尺寸是有统一规定的,但因母钱大小有细微差异以及铸好后打磨的原因,再加上流通造成的磨损,所以从实物看常有近1mm的差异,总体尺寸长约48.4~49.4mm还有个重要数据叫钱文径,就是天字上横到寳字下横的的长度。钱文径不受打磨与流通磨损影响,所以数据差异甚小。长郭钱文径约41.5-41.8mm,细郭中郭广郭钱文径约41.2-41.4mm这在研究不知钱时有着重要意义重量方面规定就比较严格,太重太轻会被回炉重铸长郭重普遍在19.2-22.2克,细郭中郭广郭普遍在18.9克-24.2克。超出上面各种数值范围的话,则很可能不是本座钱

1长郭天保通宝始铸于天保六年(1835年)到次年12月止,所铸钱为长郭版。天保八年(1837年)再开铸到天保十三年(1842年)1月止,此为第二期铸钱,所铸钱为细郭版,字体有所改变。

3广郭弘化四年(1847年)再开铸直到庆应四年(1868)此为第三期铸钱。因先前所铸长郭细郭钱均为窄郭,穿成钱差使用容易被绳子磨坏穿口,于是改铸广郭钱,其母钱多直接在细郭母钱穿口贴铜增郭,所以广郭母钱郭上多有嵌郭痕迹,也有再铸造的广郭锡母及铜母钱,字体与细郭钱相同。

5明治增吹钱最后是明治元年(1868)到明治三年(1870年),明治新政府货币司继续铸行天保当百钱,钱面打磨精工,铜光粉亮,现在所谓铜光未使用品大多就是这类铸钱。

上图明治铸钱,可谓铜好工差的代表,到处铸缺,还能缺出个大洞来6母钱

本座母钱很容易分辨,主要特征就是尺寸大,边无极印,字口没打磨,笔画无粘连。藩铸母钱都是珍稀品,比本座各版母钱都贵得多,各有特征,很复杂的范畴,我也没集得,就不说了,国内有人拿假的藩铸母钱伪品按本座广郭母钱的价格卖几千元,可千万得小心。上图本座中郭母钱,品相很好的一个,估计幕府开设大阪出张所带去的中郭母钱都是极好品相,然后铸期短,使用少,所以传世品相就能保存得很好。中郭母钱是本座母钱中最贵重的,尺寸大,边道工艺也独特。同是好品相在日本横向价格比较大约是1个中郭母=2个细郭母=2.5个长郭母=3.5个广郭母

7特殊品

本座钱的尺寸是有统一规定的,但因母钱大小有细微差异以及铸好后打磨的原因,再加上流通造成的磨损,所以从实物看常有近1mm的差异,总体尺寸长约48.5~49.4mm还有个重要数据叫钱文径,就是天字上横到寳字下横的的长度。钱文径不受打磨与流通磨损影响,所以数据差异甚小。长郭钱文径约41.5-41.8mm,细郭中郭广郭钱文径约41.2-41.4mm这在研究不知钱时有着重要意义重量方面规定就比较严格,太重太轻会被回炉重铸长郭重普遍在19.2-22.2克,细郭中郭广郭普遍在18.9克-24.2克。超出上面各种数值范围的话,则很可能不是本座钱

本座铸钱虽管理严格规范,但铸量巨大,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规范的奇特品种上图长郭厚重品,略略阔缘,重23.6克。

上图长郭窄缘,长48.4毫米,估计是打磨用力过度造成。上图本座广郭极印复打,极印是只打一个的,工作量那么大,真是没空去打两个印咯。复打原因大概是打完觉得手滑了于是又再打一下,另外极印经常有没对准中心打偏了的状况,有时偏得有半个极印打在隔壁那个边上了。

上图本座长郭一侧极印逆打,按幕府的规定极印的方向是一定的,但总有漏网之鱼,据说长郭版约四五百个之中会出现一个逆打,广郭铸量大所以出现逆打机会也大,所以广郭极印逆打据日本藏家说是在批量散钱中“零星可见”。。。

上图本座广郭一侧极印逆打

上图本座广郭错范重影。错范钱一般也就出现边轮重影,出现文字重影的非常少,且不会太清晰显著。又,在错范钱中,背面错范多,正面错范少。上图明治铸钱,背一轮错范重影见惯不惯,但正面出现文字重影,即使只是略略偏离,也相当少见。

旧谱称之为秋田本座写的一种,新谱归类本座异制,也就是个本座钱的价格,就不用多纠结,知道一下就是了。上图一个一侧边上无极印,幕府是绝不允许漏打极印的,这个很可能是边道打磨了一番想要冒充无极印钱。背面粘附银漆?意义不明。鎏金,要说是本座钱嘛,铸缺也太多了,但文字与各项数据也不像是不知钱,意义不明,上图铸歪了的失败品,据说是砂范受外力撞击导致变形,铸出来就这鬼样子,又或者是被火烧变形。本座钱铸这样一定会销毁重铸,这大概归类在不知钱比较合适。

7.冈藩瘦通还是本座异制?冈藩版别出现的源头,就是九州地区古钱研究会的泉家桥诘武彦发布出来的。源自九州工藤家墓地改筑时发现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些天保通宝钱还有些文书,文书破旧破损大,只能看到有搬铜铸钱等字眼,而盒内的天保通宝有瘦通的特征,工藤家祖上据说是冈藩勘定方手下的足轻,于是乎,那个仅是足轻的小兵奉命肩负起隐匿销毁仿铸天保钱证据的重任。。。。。。而冈藩钱便号称是唯一有资料与实物做证据的藩铸版别钱。。。以上其实很多牵强附会之处,各天保泉家也抱着怀疑的态度,所谓瘦通版,各方面跟本座钱无多大差异,就是通字特别瘦削,伴随背面当田笔画也瘦削些,仅此而已。现在新谱已将其归类在本座异制了。上图瘦通,其实真没什么价值,知道一下就算了。这个重24.2克,因为是特厚重品,所以我才多花点钱买,不然送给我我都懒得下楼去拿。

二藩铸钱

因为铸造天保当百钱能有丰厚的经济利益,所以各强藩也纷纷仿照幕府偷偷开铸。仿铸的重点主要在钱体尺寸,边极印,以及文字样式等。尺寸一定要跟本座铸钱差不多,因为大额使用时穿成一串,太大太小都会被挑出来流通不了。极印也是必须打上,穿一串时,一眼扫过没极印的也会被挑出。幕府对母钱监管非常严格,严防外流,于是乎各藩便采用各种方法来制作母钱来,又各藩工艺参差,弄出个各种各样的版别。



最早的仿铸方法,简单粗暴,拿个行用钱加刀一下直接翻铸,结果因为铸缩的关系,出来子钱比本座行用钱小一圈,导致流通困难。。。怎么办?于是想出了在加刀子钱外加上一圈铜来,计算好尺寸铸出来尺寸够大的母钱,再铸子钱,就解决尺寸问题了,这就是覆轮法。。。可是出来就出现阔缘的状况,怎么办?于是在覆轮的时候,也加刀修整轮内,削得外缘跟本座钱差不多宽度,这就是刔轮法。顺带一提,江户本座采用的锡母铸钱法据说是密不外传的秘法,所以日本研究家们推测,有锡母传世的版别就是亲藩的铸钱。



1萨摩藩

早在战国时代,萨摩守岛津家就是九州豪强,在关原之战中加入西军,西军战败本应削减领地,但岛津家实力雄厚又地处最西南,不易武力征讨,加上井伊直政的斡旋,得以保存原有领地,之后占领琉球取得许多领地,成为西南第一大强藩。跟幕府还有姻亲关系,有兴趣可以看看日剧《笃姬》,所以在幕末风云中,对幕府主张公武合体,直到在萨英战争中战败,维新三杰中的倒幕派西乡隆盛与大久保利通执掌藩政才转向倒幕。萨摩藩最早以铸造琉球通宝的名义开炉铸钱,密铸天保通宝,前期的窄郭版较少,后期广郭版铸量就相当多,大量投放到大阪市场购买物资,逼得幕府要在大阪开设出张所铸钱来抵制藩钱。

上图萨摩横郭,比起本座钱少见,百来元都能买到了。



上图萨摩横长郭,比横郭少见。实际收集过程中竟然很少遇到这货。上图萨摩广郭,跟本座钱价格差不多,数量也多,普遍精美。天保钱砂范表面会用松火烤过,再合范注入铜水,这个地章粘附黑黑的东西,大概就是铸砂了。

上图萨摩广郭短尾通,萨摩版中制作最接近本座广郭的版别上图萨摩广郭特厚重,26.6克。萨摩铸钱对重量控制不太严格,最厚重有超30克的。上图萨摩深字特厚重,24.8克。深字地章比较薄,所以有这重量也比较难得了。

2荻藩

荻藩又称长州藩山口藩,祖上就是家世显赫的毛利家,关原之战加入西军,败战后被德川家康大幅削减领地,跟德川幕府是世仇啊,在幕末人才辈出,维新三杰中的桂小五郎,中国人也很熟悉的伊藤博文,都是出身长州藩。荻藩铸钱版式甚多,主要有方字,曳尾,平通,进二天,缩通等,其中进二天,缩通等珍稀版别,我都没能集得。荻藩铸钱经常反复用子钱修字作母钱用,所以大版式中还能出现各种细分变化,书风也非常的有个性。上面几个山口方字,从正样到狭天,可以看出削字造成文字的变化。大概顶多能卖两百来元吧。上图方字特厚重,23.3克。荻藩对重量控制也不太规范,方字很多不足20克,所以有23克已经算很厚重了。曳尾是书风很有个性特色的,普遍一万日元左右,一些少见的细分版别会贵很多,有数万日元的。上图山口曳尾狭天,曳尾中的细分版别。上图短尾通短二天,通尾都曳不起来的样子。上图曳尾,泉谱没具体记载这种细分版,按主要特征大概属异当类,当田左竖窄小,整体像往右缩似的。正面保右点像往右上飘似的,也是个小特征。上图山口平通,没什么细分版别变化。普遍两万多日元。

3高知藩高知藩也称土佐藩,早在战国关原之战中,山内一丰站对了队,加入德川家康的东军,战后获家康封赏原属长宗我部家的领地建立土佐藩,本应跟幕府关系亲密。到幕末号称一代贤侯的藩主山内容堂就是会审时度势,见风使舵。从主张公武合体转向跟萨长一起结盟武力倒幕。山内容堂这人在好些游戏与动漫以及影视作品中,形象都相当邪恶。还有大名鼎鼎的坂本龙马就是出身于土佐藩。土佐藩铸天保通宝数量甚多,铸工多毛躁丑陋,地章就是很砂纸的感觉,没什么珍稀版式,唯独短尾通略有收藏价值,所以日货协出版的货币目录也就只收录短尾通作为土佐藩版代表。上图高知额轮正样,算是同类中铸工很好的一个。

上图高知额轮短尾通,通尾短有种上挑感,伴随通头略俯的特征。卖个百来元都没人要。上图高知额轮阔缘小样,泉商硬要搭着卖给我的一个,完全被嫌弃的版别。上图高知额轮曲点保,最新谱才提及的版别,感觉也没多大意义,知道一下就是了。

4秋田藩历史又追溯到战国时代,关原之战佐竹家也是西军一方,战败后被移封秋田地区,领地大幅削减,又是跟幕府德川家是世仇啊。到幕末维新时期曾一度加入佐幕的奥羽越列藩同盟,之后倒戈加入倒幕派去,砍了仙台藩的使者就开干,即使周边全是佐幕各藩都全然不顾,愤然倒幕。秋田藩铸天保通宝版别主要是广郭与广长郭,都比较少见,最贵的版别是小而丑的秋田小样,秋田铸钱又一特点是铜质偏红,像秋田锷钱,波钱,铜山至宝等,都是红铜质,所以黄铜的秋田藩版天保通宝倒要比红铜的贵不少。上图秋田广长郭,也就数千日元吧上图秋田广郭,比起广长郭要少些。

还有下集哦整理好再上传2020.08.24

献花(0)
+1
(本文系古美术觉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