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秋季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
2020-10-10 | 阅:  转:  |  分享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表9年8月27日





















况 所任课程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 班级 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100~85分 84~70分 69~60分 59~50分 49分以下 三 28 84.57 89.29% 19人 5人 1人 1人 2人 67.86% 17.86% 3.57% 3.57% 7.14% 人 % 人 % 优秀生与后进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总人数是26人,从上学期的成绩来看,本班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且后进生的成绩较差。现将优生与后进生情况分析如下:

优生特点:课前预习做的到位,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后学习自觉、主动、认真,敢于表现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

后进生特点:一类是反应比较慢,基础较差学习吃力,失去学习信心。另一类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懒惰学习不认真,没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不关心,没有学习的方法与目标,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差,不守纪律。

行为习惯方面:学生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但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男孩子在这方面的养成习惯做得还不够,品德情况:4年6月第1版 单元进度授课计划 时间 周次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8月26日~8月30日 一 第一单元 时、分、秒6日 二 第二单元 万以的加和减()4 9月9日~9月13日 三 第二单元 万以的加和减()16日~9月20日 四 第三单元23日~9月27日 五 第三单元9月29日~9月30日 六 第四单元的加法减法()10月1日~10月7日 六 国庆节8日~10月12日 七 第四单元的加法减法()4 10月14日~10月18日 八 第四单元的加法减法()21日~10月25日 九 第五单元认识28日~11月1日 十 第六单元位数乘11月4日~11月8日 十一六单元位数乘11月11日~11月15日 十二六单元位数乘1月18日~11月22日 十三七单元和长方形1月25日~11月29日 十四七单元和长方形2月2日~12月6日 十五八单元数的初步认识2月9日~12月13日 十六八单元数的初步认识2月16日~12月20日 十七九单元广角12月23日~12月27日 十八十单元总复习 4 12月30日 十九2020年1月1日 十九 元旦节5日 二十 复习、考试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双基要求(基本要求和对部分学生的较高要求)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

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培养(通过双基教学要发展学生哪些能力)

(1)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2)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3)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5)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3.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学期的科研课题或教研课题:

1.研究什么课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哪些措施

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2)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期望取得什么成果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课后辅导和课外活动工作:

对象(尖子或后进生或兼有):

兼有

措施:

1.在班上采取“一帮一”学习活动,让尖子生帮助后进生,提高其学习兴趣。

2.平时多关注后进生的进步,及时鼓励,慢慢提出要求。缩短与中等生的距离。

期望取得什么结果

通过学习活动,让全班学生的数学知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会灵活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措施和方法: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方法:

平时按照教学进度计划精心备课,上好每节课。抓好优等生的培优、中等生的成绩提高、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工作。平时利用第三节课给学生进行提高辅导。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上的捷径;多和学生交心,与家长多联系,让家长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学习。

措施:

以一个优生带一个差生为主的方式进行,让优生带动差生。

以课后辅导差生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以课后给优生多做练习题,多见不同题型来解决他们吃不饱的形式进行培优。

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和数学老师分开优生、差生为一组进行辅导;中等生为一组分开进行辅导,以此让全班同学同步提高。





































献花(0)
+1
(本文系姚贺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