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村清洁取暖要让农民用得起!“煤改电”“煤改气”“清洁型煤”,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取得显著成效,“终于 能过个暖冬了”,是广大北方农民盼望已久的事。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灵寿县车谷砣沟域联合党总支书记陈春芳说起清洁取暖来直竖大拇指:“不 脏了,不烟熏火燎了,农民也不用再上山捡柴火了。”可也有担心,一个取暖季一个家庭大约需要“型煤”2.5吨,合2500多块钱,国家给补 助40%,农民负担也不小。“作为刚刚脱贫的革命老区,产业都还在发展阶段,农民手头一旦紧张,就可能去烧柴、购买劣质煤,不仅污染环境, 更不安全,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陈春芳说,还有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农村电网容量不足,冬天一开电暖器就“跳闸”,影响冬季取暖效率 。“推进清洁取暖不能一刀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赵立欣做了大量的 实地调研,“有些地方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电网改造还没跟上,支撑不了农民冬季用电取暖;有些地方天然气缺口大,气代煤保障不足;不少地方还 存在一些已脱贫的低收入群体,取暖费用高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赵立欣建议,要加强农村建筑节能改造,实现建筑能效提升;要因地制宜采取多 种供暖方式,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对于现实条件暂时达不到的地区和农户,切勿为了“清洁”而一刀切;要提升生物质能供热技术水平,加大对低 能耗、轻简化的取暖设备的研究开发;要探索绿色供暖价格补贴机制,保障农村居民能在可承受价格范围内清洁取暖。但从长远来看,农村清洁取暖 是大势所趋。而且从我国农村能源禀赋、能源基础设施条件、百姓采暖习惯和采暖需求的现状来看,“清洁煤+配套炉具”仍将是广大小城镇或农村 地区炊事、取暖的主要方式,也是现阶段实现农村清洁取暖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这个事实短期内无法改变。现在政府在农村地区推广了“清洁煤 +配套炉具”的取暖方式。与其他清洁能源取暖方式相比成本相对较低,供应保障相对稳定,是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取暖暂时难以推广使用的边 远山区和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过渡替代散烧煤取暖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