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2020-10-14 | 阅:  转:  |  分享 
  
荔波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四年级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9年月日课题条
形统计图(1)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结合身边的实例,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一格表示一
个单位的简单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了解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
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难点确定直条的高度。三、教学方法(学法)引导探究法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
学过程设计一、自主预习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学会了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
第七单元统计,来认识新朋友——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
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2.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小组内讨论交流。3.指名
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4.比较。(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2)条形图和统
计表各有什么特点?5.归纳小结。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每种天
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
能看出谁多谁少。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95页“做一做”。教师出示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出生的人数,然后完成条
形统计图,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再独立填写在教材上。2.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调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统计,完成统计图,小组汇报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六、教学后记荔波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
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四年级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9年月日课题条形统计图(2
)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2.能根据统计
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
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难点在统计过程中出现单数后在新的统计表中如何解决。三、教学方法(学法)引导探究法四、教具准
备课件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
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
成。二、自主探究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3.我们一起来看
这两个统计图。(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讨论:①两个图的每
格分别代表几个人?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
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4)教师归纳小结。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
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97页“做一
做”。(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提醒学生注意
,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检查。(2)比较表示
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完成统计图,并小组交流: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
息。3.教材“练习十九”第4题。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向学生说明这个统计图是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统计图的项目
,这样的统计图是横式条形统计图。组织学生先调查同学的上学方式,再完成统计图。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六
、教学后记荔波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3)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四年级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9年月
日课题条形统计图(3)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19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
表现形式。2.能根据要求完成条形统计图,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能完成1格表示5个单位的统计图,会根据数据确定1格代表几个单位。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三、教学方法
(学法)引导探究法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咱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学生举手,了解学
生家里有车的情况)2.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课件播放2分钟),你们看,道路上有轿车、面
包车、客车、货车,它们各开过多少辆呢?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开过的四种机动车的数量?(提示学生:车很多,开得又快
,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是能分工合作)二、互动新授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机动车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2.播放车辆来
往情况(速度较慢),各小组记录汽车数量。(有用数数的方法,有用写正字的方法,有用做记号的方法……)小组介绍统计的方法,得出哪一种
统计方法比较好。(正字统计法)投影小组记录单(核对数据)。机动车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4.刚才我们把各种车的数量记录下
来,这个过程叫什么?(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三、探索方法1.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如果想形象地看
出谁最多,谁最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画条形图)〖HJ3mm〗2.制作条形统计图。(1)电脑出示。(2)学生试画统计
图,产生矛盾。(1格代表1辆,格子太少,1格代表2辆,也不行……)(3)小组讨论怎样画统计图。(4)分小组汇报。(引导学生明确
当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1格代表5辆车的制作方法)形成矛盾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矛盾的策略。(5)学生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98页)。3.展示学生的统计图,进行订正和分析。(1)评价、订正统计图。(2)看图分析,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完
成教材第98页第(1)~(3)题)(3)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机动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4.学习小结。由于数据
比较大,用1格代表5辆的方法比用1格代表1辆或2辆更清楚,更适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如果碰到更大的数据,还可以用1格代表10或20,
甚至更大的数。四、实践应用1.教材第9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内交流完成后面的问题。2.教材“练习十九
”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2)小组交流完成第(1)~(3)题后,讨论第(4)题的三个问题,然后独立完成统计图。3.教材“练习十九”第6、7题。小组讨论交流,先确定1格代表多少,然后完成统计图,并交流完成后面的问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今天学的统计图和以前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六、教学后记
献花(0)
+1
(本文系姚贺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