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六经脉法
2020-10-23 | 阅:  转:  |  分享 
  


六经脉法





伤寒论,如果病人并没有出现提纲病症,那又如何精确定位六经病?那就用人迎气口脉法,此脉法源于《黄帝内经》和《脉经》,再经过我的说明讲解,操作简单易学,只要掌握了此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的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心寒”。“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整本《伤寒论》都是是以这种条文形式书写,如果病人出现了太阳病提纲的病症,我们就知道这是太阳病。但是很多太阳病人并没有出现提纲证的表现,这时又如何判断是太阳病呢?如何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黄帝内经》早已给出了方法,那就是我这里所整理的“人迎气口脉法”:

《脉要精微论》: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终始第九》: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源于《灵枢经终始》)。

从这段文字来看,《内经》就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而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按照常识,人迎脉就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就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永远大于桡动脉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这样就没有可比性,无法区分一盛、二盛、三盛、四盛。

那么,“人迎”脉在哪里?“气口”脉又在哪里?请看下面这段经文:

《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壳、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源于《脉经》卷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王叔和在《脉经》中收录了大量失传的古脉法。《脉法赞》就是失传了的脉法经文,由经文看,它对人迎与气口的定位记载是:《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

明白了人迎、气口位置,就很容易分别出阳病与阴病:左手关前一分脉较右关前一分脉大就是阳病,右手关前一分较左手关前一分脉大就是阴病。注意,是关前一分。

但是,“关前一分”又如何定位?那就要先知道如何定“关”:以高骨定关,高骨到腕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长度为一寸,因此叫寸口。一寸分十份,只要过了高骨,刚到缺口的位置便是“关前一分”。亦是在寸和关之间的位置,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阳病还是阴病,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

然而,又如何区分一盛、二盛、三盛?“盛”字下为“皿”字,为器皿之意,上为象开,代表高高耸起的化谷物,其原意为器皿中放了满溢的人物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一盛大,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种衡量标准。关脉的大小标准就是二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永差不多一样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

现在,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就是: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阳病还是阴病,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以左手脉大为例,若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左关,则病在少阳;若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左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太阳;若同时左手前一分明显大于左关,则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为例,若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右关,则病在厥阴;若同时右手关前一分与右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少阴;若同时右手前一分明显大于右关,则病在太阴。

根据这套人迎气口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力六经病。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左手关前一分大于右手关前一分,便知是病在阳,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左关差不多大小(即二盛),我们便初步判断为少阳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口苦、咽干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阳病,则就可以应用小柴胡汤加减。





关者,关口也,出阴回阳之关,左手候的是阳气增多的程度,右手候的是阳气减少的程度,左右一分,阴阳立判,左右是阳气分界线,左比右大,病在三阳,右比左大,病在三阴,左手越往上,表阳气越增多,右手越往下,表阳气越减少



左比右大,阳气在增加,关前一分小于关脉,少阳郁滞,关前偏关部稍大,阳在表,泄在表则为中风,寒在表郁住阳气,则为伤寒,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部,阳盛也,阳明热证



右比左大,关前比关部大,太阴,阳气尚算足,关前较关部稍稍偏小,病在少阴,阳气又减一分,关前明显小于关部,阳气已临危境,病在厥阴





当辩证出三阴三阳,辩出六经后,还面临一个寒热的问题,如阳明证,阳明亦有寒证,如少阴证,少阴亦有热证,如何辩别寒热?------------以“迟数”辩寒热,这个迟数,不是传统的一息几至为迟,几至为数,而是手指感应脉的速度,迟数是这个脉从你指下流的速度。“当~~~”一个脉过去叫迟,“蹭”一个脉过去叫数,不是说“当当当当”这样叫数。并不是说一下脉跳一百下叫数,跳六十下叫迟。
献花(0)
+1
(本文系中医杨阳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