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帛书老子读01
2020-11-01 | 阅:  转:  |  分享 
  
帛书老子读01我读《帛书老子校注》,高明撰,中华书局1996年5月1版,列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此书我称“高本”。我也读《老子帛书校注》
,徐志钧撰,学林出版社2002年5月1版。此书我称“徐本”。还有一部《帛书老子道德经注解(精简版)》,乖乖隆地洞,如果是完全版,那
会是怎样的煌煌巨制?可惜此书真高隐之士作邪?没有著者真名实姓,也不见正规出版信息,我称之为“精简版”。古往今来,五千言注释蜂蚁也,
我难以全读,因我不专研老子,只好读而已。所以我像乞丐,假如能捡到一元、五角的,就贪为自己用了,比如钱钟书《管锥编》里涉及老子的部分
,其他什么王弼本、阿狗阿猫注,图书馆里有啥就读啥。反正都是敲边鼓,不怕热闹,只要我有主调就行了。帛书老子的编排为“德道经”,高本按
“道德经”标章数,于是第一章就写成“三十八”章。如此迤逦而下,又从第一章起拾级而上。当然,高本这样的排章是学术上更好的,既恢复更近
于祖本的版式,又照顾千百年来通行本的定式,更有利于把帛书本和通行本对照。我读书做笔记,以引他、己按的模式进行。经文就直接采用高本的
最后确定文字。高本、徐本都有序啊前言的,它们都很学术,惜乎并非老子之言。我读老子,故暂时免阅了,以后再说。德经校注?三十八抟扶摇按
:这是照抄高明本,表示本笔记按照高明本版式,因为它毕竟属于“新编诸子集成”,书好找。“三十八”是《道德经》的章序。在《德道经》里就
是第一章。后面我就直写数字了。《道德经》和《德道经》,书名排序有差异,徐本有解释,说“古人思维常把重要的放后面”。那么《德道经》就
意味着道比德难以明而知之、知而难明了,因此帛书之名属于“古人思维”。东汉以后都变成《道德经》了,于是这从逻辑上说就是中国人改变思维
方式了,先说更重要的,再说次要的。不论徐说确实与否,我姑且采其说,逻辑是一样的,那就是我认为“道”是比“德”难明知的。我想我的认为
也是符合我们今天对“道”与“德”的通常理解的。这不,我们基本上是把德看成一个人的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品质、格调。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
人交往时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其中“与人交往”一语也包括与抽象的、所谓的“社会”的交往,比如去咨询法律问题。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人品质
格调即所谓“德”,说到底,依存于个体。此人酒驾撞残了,也就没有他她这方面的德不德了,因为他虽然照样可以酒,却不能驾了,于是逻辑上也
就没有“酒驾不酒驾”的德不德的问题了。但是“道”不同,它被我们想为不但独立于个体,更是凌驾于个体而存在的一种普遍的东西,很威严,很
神秘。任何个体可以死掉,或者偏就不认识“道”,可它是总归存在的,或存在于别人的思想里,或存在于图书馆里,或存在于还没有给全体人类认
识到的某个角落里。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可以看到两种极端的人,一种是很懂“道”,却是很不“德”,比如纳粹和日寇就很懂杀之“道”的。另一种
人是“德”很好,却很是无知,他们属于不知“道”的,比如古往今来的亿万善良百姓,不懂杀道就给杀,不懂商道就给骗了钱,不懂医道就给“老
中医”骗了“挂号费”,等等。一小撮懂道而不德者可以奴役、屠杀众多有德而不知“道”的人,这足以从历史上表明“道”比“德”难懂。行了,
“道德”也好,“德道”也好,反正都是肉夹馍,把俩东西捏在一块说呗。下面就说帛书老子的正文,这才是正经。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待
续)抟扶摇按:这里两个“德”字,徐本说都指个人的“修养”,也是“治国从政的资格”。因此说你有德,就是“确认”你有“当时贵族品行”。
这样的解释固然可以成立,却也太实了,好像老子就是为贵族说话似的。可老子本人就当过一个图书馆长或档案馆长,恐怕就值一个“士”,一个爱
好抽象思辨的识字分子。传说里他可不像丧家狗那样地舔贵族的屁眼,而五千言里他把“人”都不当一回事,他还帮贵族说话?因此对这里的“德”
字,我主张从比较抽象的意义上去理解。精简本对“德”字引竹简本古字,说这字就是“得”字。如此,则无论字形还是字义,“德”就是“得”。
高本引《韩非子?解老》,所谓:“德者内也,得者外也。”然后断言:“德者,得也。”这是说从“得”字分化出“德”字是必要的。精简本还引
《说文》,所谓:“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可见“得”分内外。于是“内得”即写为“德”。于是可以串讲一气了。“德”,就是“得”,“得到
”的意思。只不过“德”是讲内部的得到,也就是得到的内部东西,而“得”是讲外部的得到,也就是得到的外部东西。地上捡到钱、工作赚来钱,
甚至偷来钱,凡此种种,都是“得之于外”的,因而是“外得”,故一言以蔽之,谓“得”。听君一席话,长知识了、开毛塞了、得教育了,凡此种
种,都是“得之于内”的,因而是“内得”,故一言以蔽之,谓“德”。这里特别要指出,听君一席话,那话是得之于外或外得的,但那是话的意思
的物理形式。“听话”就是“听懂”意思,甚至是“赞同”这意思,这才是话的意思的心理实质。只有听懂了,甚至赞同了,才算内心有得。要不人
用你不懂的语言对你说话;对幼儿讲《资本论》;对你灌输你本就讨厌的“三观”,你可以外得话语的物理形式,却没有“内得”,也就形成不了“
德”。老板附庸风雅,号称坐拥书城,却从未翻阅过一页,那么这些书就是这个老板的“外得”。承蒙老板好意,借了一本《老子》给穷书生读,不
论他理解多少、深浅几何,他都有所“内得”,也就是生成了多少一点“德”。因此一部书,对有些人而言是外得之物,今天可以说是“个人财产、
财物”,可对另一些人而言,倒是内得之物,今天说时髦话,叫“精神食粮”、“精神财富”,这就扣上了“德”之为“内得”的字眼儿。总起来说,“德”可以理解为是“内部”即“内心”形成的东西。这东西可以统称为“心灵”(mind),从前也有人说是“灵魂”。
献花(0)
+1
(本文系抟扶摇0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