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_WHO_WPO_中医中医科学院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课题组
2020-11-03 | 阅:  转:  |  分享 
  
8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 2016年2月第3卷第1期

Feb.2016,Vol.3,

No.1 ((((((((((((((((((((((((((((((((((((((((((((((

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

TCMclinicalguidelinesofinsomniaresearchgroup(WHO/WPO)

中医中医科学院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课题组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关键词失眠症;中医;临床指南;

WHO/WPO

中图分类号:R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130(2016)

01-008-025

1介绍睡眠医学》中的9个辨证分型和上海市中医失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临床睡眠医学得到迅症诊疗方案中(6个)辨证证型量化评分法工作

速发展,引进、运用现代睡眠医学的理论与技经验为基础,参考

《中国失眠的定义、诊断及其

术,结合中医药学的特点,开展中医睡眠医学理治疗专家共识》,确定失眠症的中医评价标准,

论与临床研究,在整理和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结合其他失眠评价量表,如阿森斯失眠量表、生

同时,发展了现代中医睡眠医学,促进了中医药存质量表、失眠症临床评价表(SPIEGEL量表),

在睡眠医学研究领域的进步进行了有效的临床研究,上海市中医医院还牵头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绝大多数人都有偶

承担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失眠症临床指南的编写工

尔失眠的经历,但这并不代表疾病状态。失眠症作。实践证明,在作为传统医学之一的中医学在

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它影响大众身心健失眠症的治疗方面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康、脑思维、记忆、创新性功能和社会活动功减少与失眠症相关的精神障碍、心理障碍、亚健

能。由于治疗失眠症仍沿用传统镇静安眠药,镇

康状态、其他内科疾病的发生



静安眠药(主要是苯二氮卓艹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指南适用于中医药治疗的成年失眠患者,

如成瘾性、依赖性、戒断性反应、抑制呼吸、影以及以失眠为主症的相关疾病的失眠患者



响昼间觉醒质量、行为和容易出现操作性事故它可以包括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中的心理生理

等,也同样成为严重的医疗、社会问题。失眠患性失眠症(PsychophysiologicalInsomnia)、调节性

失眠(急性失眠)(AdjustmentInsomnia(者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和过度嗜睡均可导致

Acute

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这些是引发意外事故的Insomnia)、异常性失眠症(

ParadoxicalInsomni-

a)、原发性失眠症(IdiopathicInsomnia)等



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失眠症具有明显的特色和

优势,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指南以中医药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建议为



失眠症是中医有效治疗的疾病之一。中国中主要内容,但不包括蒙医、藏医、回医、壮医等

医科学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等单位对失眠症的中其他传统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医症状、证候辨证诊断和疗效评价规范标准化进本指南不包括儿童睡眠障碍和妇女特殊时期

行了系列研究,以国际通用的SPIEGEL量表、美的睡眠障碍,以及由明确的内科、精神科、神经

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科疾病引起的失眠



医证候诊断疗效标准》、卫生部《中药临床研究本指南可供中医药专业人员及以睡眠医学为

指导原则》中失眠症(5个)辨证分型、《中医主的相关学科医生使用

。2016年2月第3卷第1期

Feb.2016,Vol.3,

No.1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 9 ((((((((((((((((((((((((((((((((((((((((((((((

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推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对睡眠的质和量不满意

和中医共识的失眠的中医药诊断与治疗方法;促的状况,不能以统计上的正常睡眠时间作为诊断

进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规范使用中医药进行医疗失眠的主要标准。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可形

实践活动;加强对失眠治疗管理;提高失眠患者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症状持续存在。失眠症的定

的生活质量义,其目的之一是要同偶尔失眠或短时失眠(

。1

本指南资料来源及检索策略和办法:采用计个月以下)区别开来,以避免滥用药物或给患者

算机和手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索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若要由精神、神经和躯体等



本指南外文资料来源于疾病引起的失眠或作为伴发症状,称之为失眠综

MEDLINE、CO-

CHRANE图书馆、美国国立指南库(合征,而不能诊断为失眠症

TheNational。

GuidelineClearinghouse,NGC)等,中文资料来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

源于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 []

2

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 据库(CNKI)、CBM-DISK、中国中医药文献数FrankJ.Zorick援引美国国立心脏病、肺和血

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液研究所失眠工作组对失眠的定义说:

“失眠是

国医用信息资源系统(维普)和中文生物医学期不充分和质量差的睡眠的体验,表现为下面一个

刊文献数据库(CMCC)等数据库。以或多个特征: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

“Insom-

nia-失眠”和“PsychophysiologicalInsomnia-心理无舒爽睡眠。失眠也包括白昼的结果,例如疲

生理性失眠”、“SleepStateMisperception-睡眠质 []

3

劳、缺乏精力、注意力不集中、兴奋性降低

。 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的文献期限为目前认为,失眠症的确切定义应从失眠的主

1987

年至2007年12月观感受,失眠所致的日间不良后果(如疲劳、注



[]

1

文献证据分级标准 意力下降、打盹等)与客观检测(多导睡眠脑电 针对传统医学的证据分级 图等)三方面结合来描述

[]

4

。 Ia:来自于至少1篇RCT到系列病例的各种失眠症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各有不同,可以

证据均表明一致的效应通过相关国家的临床报道中获得。可参见

“Epi-

Ib:具有足够把握度的单个demiologyofsleep—Age,Gender,

RCTandethnicity”

IIa:队列研究(有对照的前瞻性研究)

[]



5

IIb:病例对照研究DavidBrown.W.在《Sleep:

Acomprehensive

IIIa:历史性对照的系列病例Handbook》中援引有关资料指出:“大多数学者

IIIb:自身前后对照的病例系列估定失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每年在

30%~35%

IV: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使用时间超过间。更进一步说,大约有10%~20%的人认为自

30

年己的睡眠情况很严峻。尽管严重失眠的定义可能

V:专家观点,临床经验有出入,但它通常相当于每天晚上都有睡眠中断

2背景或者在至少2周内几乎每天晚上(失眠),通常

关于失眠的定义有几种情况:失眠、失眠 []

6

白天的症状也包括在内

。 症、失眠综合征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



失眠是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可以偶尔发种情况:

生,持续性出现失眠症状大多是疾病的表现。失生理性原因:可见于出差、倒时差、轮班

、 10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 2016年2月第3卷第1期

Feb.2016,Vol.3,

No.1 ((((((((((((((((((((((((((((((((((((((((((((((

坐车船、光线太强、噪声、异常气味的刺激、环究逐渐向规范化发展,在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逐步

境影响(战争、风雨雷电等)、吸烟、饮用兴奋采用与现代睡眠医学评价一样的方法,在许多方

性饮料等面形成了共识。并开展了临床睡眠障碍调查研



病理性原因:可见于疼痛、搔痒、呼吸疾病究、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中药新药的临床研

(如咳嗽、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心血究、综合治疗方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等,逐步

管疾病(如严重的高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临床方案

、。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及肠的本指南制定的意义

痉挛性疼痛等)、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目前国际上尚无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实践



水肿等)、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偏头指南,采用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中医药临床应用的

痛等)、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不规范,影响了其有效性的体现,妨碍了中医药



恐惧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内分泌系统有效治疗方法在国际上的交流。因此,结合国际

疾病(如甲亢、更年期综合征等)上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及规范,吸纳目前中医



精神心理性原因:工作紧张、失恋、家庭纠药防治失眠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借鉴临床流

纷、黑白事件、突发事件等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形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



药物性原因: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等引起的医药防治失眠的临床实践指南,对于提高国际上

失眠失眠的防治水平,对于世界各国人民采用传统中



失眠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生命危机,但经常医药治疗失眠症,减少卫生经济负担都具有重要

失眠,可以使人产生诸多不适;长期慢性失眠会意义



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出现认知、学习、记忆等方3预防和早期监测

面的障碍,而失眠也是一些疾病常见的伴随症中医治疗失眠症有悠久的历史,并有很多非

状药物疗法及预防为主的方法,长期失眠可以加速



失眠,中医学中称为“不寐”、“目不瞑脑功能的衰退,影响学习和记忆能力,导致灵感

”、

“不得眠”、“不得卧”,但内容含义并不完全一缺失,应当积极治疗



致,现代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称谓相同中医学关于失眠症的治疗,在不同历史时期



不寐是指患者不能闭目睡眠,但不得卧则不有不同的分型方法。如明·戴元礼《秘传证治要

是专指失眠,而是指因病不能平卧,从本质上说诀》提出:“不寐有两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阳

是因其它疾病导致的睡眠障碍衰不寐。”明·秦景明(1368-1644B.C)的《症



中医学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外邪所感,因脉治·不得卧论》专论失眠,从外感和内伤辨

七情内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亦可因禀证,重在分清寒热虚实。明·张景岳(

1563-

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其主要病机1640B.C)提出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大

是阴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神明被法,提出了7种类型,14种方法。《东医宝鉴

·

扰,神不安舍内景篇卷之二·虚烦不睡》总结了明以前治疗失



中医治疗失眠症以临床辨证论治为主,配合眠症的理论与方法,所列方剂都是在临床上常用

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并对失眠症恢复期给予的,涉及痰浊、心气虚、年高体衰,以及伤寒吐

养生指导,促进心身健康的恢复下后、霍乱吐泻伤津,其总以阴虚内热为主,热



近20年来,中医睡眠医学的理论与临床研扰心神,神不收舍。清·吴澄(1249-1333B.C)2016年2月第3卷第1期

Feb.2016,Vol.3,

No.1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 11 ((((((((((((((((((((((((((((((((((((((((((((((

在《不居集》中提出了不的眠的12种原因及治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多因脾

疗方法。清·王清任(1768-1831B.C)提出了应失化源,肝失藏血,肾失藏精所致。实证多为热

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睡眠障碍的方剂,并被后世广盛扰心,扰乱心神。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

泛应用。此后,不同医家有不同的辨证分型,国咽干,便秘溲赤,多因心火亢盛,或肝郁化火所

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制定了行业标准,提出了5个致



证候类型。上海市中医医院按照五脏分属,分成失眠的病程按照患病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失

5个证型。《中医睡眠医学》中提出了失眠症的眠,发病时间为7天;亚急性失眠,时间为4周

9

个证候类型,不同中医著作有不同的分型,但基至6个月以内;慢性失眠,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

本围绕上述分型进行以上

。。

当失眠只是偶然发生时,应当建议此类人群中医治疗失眠证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强调

注意调养,在发生失眠的次日给予适当的睡眠补个体化治疗,同时注意到个别患者长期服用安眠

充;经常出现失眠的人群,应当进行亚健康的相药物的事实,建议采用减量西药治疗的方法,最

关检查,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减少失眠的次终达到以中药治疗为主的目的。考虑到科学研究

数,通过饮食调补和修养,恢复正常的睡眠节的需要,应当密切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律。失眠持续1周时,应当进行心理学的检查,进行必要的观察



并适当应用药物治疗。当失眠持续并符合失眠症4睡眠养生方法指导

的诊断时,应当按照失眠症治疗4.1采用促进睡眠的方法



失眠症的中医辨证论治,要注意辨证的要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方法通常是综合性的,中

点。要掌握失眠的特点、失眠与脏腑虚实的关医学对于睡眠障碍的患者是采用多种促进睡眠的

系、失眠的定性定位以及轻重缓急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药物的使用。其中常用的方



3.1失眠的表现形式法包括:

失眠症按照临床特点主要分为3种类型4.1.1芳香中药利用中药的芳香、清凉、明



Ⅰ型入睡困难型主要是指入睡困难,短目的作用,制成药枕,一方面治头疾,一方面促

则0.5小时以上,长则整夜不能入睡睡眠。药枕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定期更换枕芯。春



Ⅱ型睡眠易醒型主要是指能够入睡,但天阳气升发,万物复苏,人亦随之而气升,可选

睡眠时间很短,缺乏深睡眠,一般在入睡后用桑叶青蒿枕,以舒达肝气;夏季炎热,人易汗

1h

就可醒觉,然后再次入睡,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出,可选菊花蚕砂枕,以清热除烦,安神助眠



醒觉秋季应选清凉枕,以绿豆枕清燥泻火。冬季宜选



Ⅲ型睡眠短暂型睡眠时间与同年龄人的灯心枕,以透郁热而利尿



睡眠时间不相符,一般少于同年龄人睡眠时间4.1.2磁疗枕磁疗枕对于睡眠障碍有一定的

2

h,醒后有明显的疲劳等症状改善作用,适于短期失眠而对磁疗较为敏感的人



3.2失眠与脏腑虚实的关系群



3.2.1失眠与脏腑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脑与4.1.3按摩与导引可以舒通经脉,缓急止痛,

脏腑,主要是心神被扰,脑神失养,神不守舍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睡眠。常用按摩取穴有:头部



3.2.2失眠与虚实失眠的病性有虚实之分选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角孙、风池



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特点为体质等穴;腹部选中脘、气海、关元、天枢等穴;腰 12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 2016年2月第3卷第1期

Feb.2016,Vol.3,

No.1 ((((((((((((((((((((((((((((((((((((((((((((((

部选心俞、肝俞、脾俞、胃俞、小肠俞、肾俞等种疾病,因此要分情况区别对待,针对患者的具

穴;四肢选内关、大陵、神门、足三里、丰隆体情况,采用不同的音乐疗法

、。

三阴交等穴。方法:头部可采用一指禅推法、揉4)坚持睡前用温水泡脚对睡眠有一定的帮

法、抹法、按法、扫散法、拿法;腹部多采用摩助,还可同时配合足底按摩,或者其他外用的治

法、按法、揉法;背部可沿脊柱两侧滚、揉或直疗方法



擦、横擦,重点揉按背俞穴;四肢穴位多用按5)不要养成熬夜的习惯,要使睡眠时间变



揉手法。导引就是气功,要按照医学气功师的要得规律。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被褥,并经常改

求,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气功方法变睡眠的姿势。连续加班以后,至少要有3d的



4.1.4食物食物对人的睡眠有一定影响,既正常工作时间,让自身睡眠节律能够自然恢复



可使疲倦的人们兴奋,也可以使兴奋的人们安然6)在治疗的恢复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

入睡情况,适当选择能够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

。。

4.1.5刮痧、砭石通过刮痧、砭石的作用也7)心理治疗对失眠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改善睡眠要经常开导那些有各种情绪障碍的人,使之消除



4.2采用辅助性促进睡眠方法抑郁或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提醒这些人群

1)睡眠前要清扫房间,驱散房间中的异味,设法有一个宣泄郁闷的场所



以使空气新鲜,进而呼吸通畅8)因为各种原因失眠而导致体重下降的人



2)寝室内不要有噪声、强光、蚊虫等外界群,要提醒他们服用一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的中

条件的干扰,室内温度合适,卧具被褥干净整药,增加食欲,提高耐受失眠的能力



洁,柔软舒适;睡眠时穿宽松、吸汗的睡衣9)保持家庭的和睦是缓解精神紧张的重要



3)催眠诱导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均需要由方法,避免不愉快的事件影响睡眠



专职的催眠诱导技师进行,不可以滥用10)请专科医生治疗是提高失眠症临床疗效



4.3慢性失眠患者应当采用的中医睡眠养生方的关键



法5失眠症的临床特征

1)对于慢性失眠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中医治疗失眠通常采用望闻问切四诊结合的

指导下,坚持服用药物。长期使用西药的人,可方法,寻找治疗失眠症的分型依据,为辨证论治

以适当配合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如异丙嗪、盐酸提供临床依据



氯苯那敏等。短期内服用3~7d左右,这样可以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失眠的患者多颜面发

利用抗组胺药物容易导致磕睡的左右来改善患者白,眼眶发黑。特别是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物以

的睡眠,并减少安眠药物的用量后,眼眶发黑的现象就更明显。经常服用某些药



2)长期服用安眠药物的患者如果突然停用物的患者,面部的颜色也会变白,缺乏血色。经

药物会使失眠更加严重。应当在继续应用常多梦的人,双眼常睁得不大,有明显的眼袋

3~7d。

的同时,逐渐减少安眠药物的用量。已经形成药真正缺少睡眠的人,特别是整夜不眠的患者,眼

物依赖的患者,要首先改换其他药物,同时配合球结膜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充血现象,而某些神经

使用中药或者针灸症患者的入睡困难者,往往没有这种现象,说明



3)睡前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可以听一些这些患者睡眠很浅;而焦虑症的患者也是如此



柔和的音乐,特别是民俗音乐。失眠可以涉及多长期使用安眠药物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口臭的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