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法医-手功能评估
2020-11-11 | 阅:  转:  |  分享 
  
关于手功能评定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问题的提出手的外伤或疾病常常引起手的功能损失,轻则会给患者带来生活和工
作的不便,严重时会使患者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外科医生的工作就是要对外伤、残疾的手给予最大的功能修复。因此在治疗前后对手的损伤程度及
手功能恢复的结果都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手功能评定目的表达伤残程度,做到使患者知情。治疗前后(疗效)的客观比较。
为社会有关部门提供客观、准确的手功能判断。近年来手功能评定工作进展1975年,美国手外科推荐TAM系统评定
方法(TotalActiveMovement,TAM)用关节总体活动度测定法评定屈伸肌腱疗效,即远
位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之和作为该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各关节伸直以0°为准,过伸部分不计。TAM=
F(MP+PIP+DIP)-E(MP+PIP+DIP)总活动度=总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
受限之和评定标准:优:活动范围正常
良:TAM>健侧75% 可:TAM>健侧50% 差:TAM<健侧的50%1983
年,Swanson等制定“手功能失能的评定”(evaluationofimpairmentof
handfunction)。1984年,陈中伟提出断肢再植评定标准分级关节活动度
肌力感觉工作能力优原有的60%4-5级>S3
原工作良原有的40%3-4级S3轻工作可
原有的30%2-3级S2生活自理差<原有的30%
0-1级S0-1无实用功能顾玉东院士提出了相对简单化评分标准评分运动感觉
外观工作能力4TAM正常>S3正常原工作3
>健侧75%S3较满意轻功能2>健侧50%S2
尚可有部分功能1<健侧50%S0-1不满意无功能综合评价:
优13—16分良9—12分可5—8分差4分
以下1989年,我国手外科学组与中华外科杂志共同召开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研讨会。会议一致同意在我
国手外科界推广使用国际标准“A与B的复合值=A+[B×(100-A)]÷100”的复合评定方法。同时制定出我国手功能评定标准
应遵循的原则。1990年《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研讨会纪要》发表。评定方法简单易行。评定标准尽量通用。
既要有一套手功能评定的综合标准,又要确定一些具体的单项指标,并尽量使两者相互衔接。1994年
王澍寰等制定出手功能损伤检测综合评定标准并编成软件。2000年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举办“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专
题研讨会”制定出断肢(指)再植、拇手指再造及上肢周围神经、肌腱,腕、肘关节修复的功能评定标准,并对手部功能
综合评定标准进行研讨。2001年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完成了对手部功能综合评定标准的修改工作并设计
出新的软件系统。手部功能综合评定内容无论是手的外伤还是手部疾患,给患者造成的功能损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手部运动
障碍造成的功能损失手部感觉障碍造成的功能损失手部截肢造成的功能损失对手功能的综合评定必须涵盖以上三个方面,并
将它们转换成对全手功能的损失。手部功能的权值分配运动功能50%
感觉功能50%截肢功能(运动功
能+感觉功能)全手的截肢或100%的手功能损失被认为是损伤整个上肢的90%、损伤整个人体的54%。手部功能权值(%)
桡腕关节水平截肢,手100%功能损失。 拇指36% 环指9% 示指18% 小指 9%
中指18% 掌腕部10%手部截肢功能损失评定手指缺损评定手部截肢功能损失评定临床表现手部缺损常不是标准水平的关节
部缺损。因此可选用以计算缺损面积的方法来换算手部功能损失的百分比。手部缺损的评定方法:测量300例正常成年人手形,按解剖
部位测量其长度、宽度,计算平均值,计算机模拟图形,用计算机数点方法,算出总面积共3888×13个点。将手的各部分区的点数用计算机
得出,求出各区内每1%手功能所占面积(点数)。手部缺损的评定计算机模拟手型面积(点数)×13 近节
中节远节拇指162 105示指
205 104 92中指231 124 96环指
229 127 86小指154 65 58手掌
2050手感觉障碍评定手的感觉功能为全手功能50%。手部任何持续的感觉障碍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
手功能损失。手感觉障碍分为5级。按感觉功能对手功能的重要程度将手分为12个区。手感觉障碍评定分级
感觉S1 无感觉S2 在单一神经支配区有深部组织痛觉S3 在单一神经支
配区有浅表痛觉和触觉S4 在单一神经支配区有浅表痛觉、触觉,同时皮肤过敏反应
消失S5 在单一神经支配区两点辨别试验恢复正常手感觉障碍评定123
456789101112S17.210.
85.43.65.43.62.71.81.82.7
32S25.768.644.322.884.322.882.16
1.441.442.162.41.6S34.326.483.242.16
3.242.161.621.081.081.621.81.2S41.442.
161.080.721.080.720.540.360.360.540.6
0.4S50000000
00000手感觉障碍评定两点感觉辨别试验结果评定标
(mm)分区 1 2 3 4 5 6极差 >10
>10>10>20 >20>20减退 6—107—108
—109—2010—2011—20正常5 67
8910手部感觉障碍评定感觉分级检查和两点辨别试验是对感觉功能检查的两
种不同方法。两种检查结果存在相关性:两种检查结果的对应关系感觉分级 S1S2S3S4
S5两点辨别试验极差减退正常手指运动障碍评定掌指关节 V伸0°
—V屈90°(MP) (可过伸20°) 近指间关节 V伸0°—V屈100°(PIP) (可过伸30°)
远指间关节 V伸0°—V屈70°(DIP) (可过伸30°)手指运动障碍评定手指运动障碍评定拇指运动
障碍评定屈、伸(占拇指功能20%)收、展(占拇指功能20%)对掌(占拇指功能60%)拇指运动障碍评定拇指收
、展功能损失评定单纯距离测定→距离比值测定1.测量拇指长度T。(指尖—A点)2.指伸直位,拇指在掌平面上内收或
外展,经拇指尖做一条与手长轴相平行的直线,测量A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内收时距离Ad,外展时Ab)3.
当拇指尖处于A点桡侧时,Ad、Ab为负值。4.Ad/T=拇内收运动功能损失%Ab/T=拇外展运
动功能损失%拇指收展功能损失评定Ad或Ab 强直 拇尺侧内收(Ad) 拇桡侧外展(Ab)-0.50T
100 100 0-0.40T 90 90 0-0.20T 85
85 00T 80 80 00.10T 50 30 200.20T 60
20 400.30T 70 10 600.40T 80 0 800.50T 90
0 900.60T 100 0 100手部运动功能损失(拇)手部运动
功能损失(拇)利用该方法检测170例(340只手),其中男65例,女105例,年龄29-70岁,均无手外伤史(左
右手分别测定)。结果:340只手Ad/T、Ab/T、MO值呈正态分布(经正态D检验),有3只手mo值10%的异常活动,
发生率低于1%(低于正常值要求5%标准)。340只手的评定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功能损伤为0。腕部运动功能评定
桡腕关节运动掌屈、背伸(运动幅度60°~60°)桡偏、尺偏(0°~20°,0°~30°)尺桡关节运
动损失旋后、旋前(0°~90°,0°~90°)桡腕关节、尺桡关节运动功能损失均对手功能的发挥产
生影响。按桡腕关节及尺桡关节对手功能影响程度(桡腕关节屈伸60%,桡、尺偏20%,尺桡关节旋后、旋前20%)腕部运动功能占
全手功能5%,计算得出腕屈伸占全手功能3%,桡、尺偏占1%,旋后、旋前占1%。腕关节屈伸功能损失百分比背伸10°~掌
屈10°功能损失1.56桡偏、尺偏功能评定腕关节桡尺偏功能损失百分比0°~尺偏10°功能损失0.52手部功能
障碍的综合评定旨对手部结构的完整性、感觉与运动功能作出客观、确切的评定。每一手指的功能损失无论是运动、感觉还是截指都要被评定,
这些评定相加,可转换成对手的影响。对手功能损失的总和相当于全部功能损失。手部功能障碍的综合评定Swanson在美国医学会“四肢
和腰背损伤评定”的基础上提出复合值计算:A+B×(100–A)÷100A和B各代表一项功能损失手部功能障碍的综合
评定功能损失复合值查阅表(%)手部功能障碍的综合评定手功能评定简单、准确、快捷手部
截肢的功能损失权值变化感觉功能损失的分级权值变化手部各关节运动功能损失的权值变化编制成计算机软件。由于目前计算机技
术的迅猛发展,使手部功能评定能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每一位手外科医生和患者。医生可以根据患手的左右用鼠标在主界面中进行选择。左手键可
以进入左手的损伤检查界面,按下右手键可以进入右手损伤检查界面。损伤检查界面是手功能评定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病人基
本信息区域、图形界面区域、功能键区域、具体操作区域、输入参数区域及帮助提示区域和失能扫描区域。通过这个界面的按键操作,最终可以分别
得到对手部截肢功能损失、手部感觉功能损失、手部运动功能损失结果,以及最终手功能损失的复合值。北京积水潭医
院手功能损失评定报告姓名:临床诊断:左手右手缺损障碍:
%缺损障碍:%感觉障碍:%感觉障碍:
%活动障碍:%活动障碍:%总障碍:
%总障碍:%病历号:评定号:检查者:感觉评定感觉
评定感觉评定手指关节正常运动范围关节运动的轴度 最大背伸→最大屈曲 所构成的角度总度数。Swanson
改进的美国医学会手指各关节运动功能损失标准手指运动功能损失值的计算是假设正常的背伸在MP和IP都呈0°位,和Swanson
提出MP、IP正常的过伸(MP+20°、PIP+30°、DIP+30°)做了补偿。MP运动功能损失百分比PIP运动功能损失百
分比DIP运动功能损失百分比拇指正常活动拇指功能为手功能的36%,其中感觉和运动分别占拇指功能50%。拇指MP运动功
能损失%拇指IP运动功能损失%拇指MP、IP功能位为20°,此时IA值最低,为7%强直损害。8cm—100%6
cm—60%4cm—20%0cm—0%对拇指收展功能评定的改进拇收展功能损失评定标准(%)0—100
%2.5cm—40%4cm—20%8cm—0%拇指对掌功能评定的改进测量方法:1.手掌及手指处于伸
直位2.拇指与示指在同一矢状面内尽量离掌心移动。3.测量拇掌侧IP横纹中点(E)到中指MP远掌
横纹中点(F)的距离MO。4.拇指向掌心做对掌运动,并尽量使E点靠近F点测量之间距离(
mo)。5.计算MO/T及mo/T的比值,反映了对掌角度的正弦。拇指对掌功能评定标准(%)将MO和
mo值用多少个T来表达MO或mo强直向掌心移动(mo)离掌心移动(MO)0.10T 100
0 1000.20T 90 0 900.30T 70 10 60
0.40T 60 50 100.50T 50 50 00.60T 70
70 00.70T 90 90 0手部运动功能权值分配21.60.9MP
2PIP1.6DIP0.91.83.24MP4PIP3.2DIP1.8IP1.2MP2.4对掌10.8收展3.6屈伸3桡、尺偏1尺桡1手指关节运动评定拇指运动评定腕部运动功能评定掌屈、背伸功能评定尺桡关节旋转功能损失百分率尺桡关节旋转功能损失率旋后10°~旋前10°功能损失0.5腕部运动评定计算机系统尹大庆制定手功能评定标准的原则手功能权值100%不同截肢平面手及上肢失能百分比不同截肢平面手失能百分比TIPIPMPIP截指拇指功能50%损失MP截指拇指功能100%损失拇指缺损评定TIPDIP45%(手指功能损失)PIP80%(手指功能损失)MP100%(手指功能损失)面积部位缺损评定缺损评定手感觉检查分级手部感觉障碍对手各部位功能损失影响(%)分级分区
献花(0)
+1
(本文系紫气东来2z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