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西南大学[0559] 2020秋《世界经济史》作业答案 2020秋
2020-11-19 | 阅:  转:  |  分享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0559学年学季:20202单项选择题1、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商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农业2、畜牧业产生于()?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3、东亚农业的发源地主要
分布在()?朝鲜?中国???越南?日本4、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是()?B.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蒸汽机车的发明?蒸
汽船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5、世界经济发展史中,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地区是:??北美地区?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西欧地区??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F.生物技术?机器大工业?生化科技?电气技术??7、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南
穷北富?东富西穷?东穷西富?南富北穷??8、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反正金融业?优先发展服务
业?优先发展农业9、以下哪一项为工业化推动的结果??城市化发展???经济危机出现?农业衰落?奴隶制度瓦解10、决定国家在世界市场中
的地位的是()?技术水平?劳动力水平?资本的多少?工业发展水平??11、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
及其内在规律???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12、以下哪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商业革命
和价格革命??三十年战争?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3、?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形式是?E.工厂的兴起?货币地租?手工
作坊的出现?工场手工业的兴起??14、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第三产业为物质生产者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深和扩大,这主要表现在:?第
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第三产业中的劳动者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产生了一大批与第一、第二产业的生产有直接关系、直接或间接
地帮助第一、第二产业活动的服务业???第三产业已经和第一、第二产业融为一体15、不是亚洲的半殖民地的是:?中国?伊朗?埃塞俄比亚?
??土耳其16、德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是:?托拉斯帝国主义?殖民帝国主义?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高利贷帝国主义17、美国垄断资
本的表现形式是:?高利贷帝国主义?托拉斯帝国主义???殖民帝国主义?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18、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由自由竞争进入了垄断
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是:?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机器大生产的普遍实现?跨国公司的形成?金融资本的形成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居于统治
地位??19、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什么??电气技术???机器大生产?生物技术?生化科技20、决定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的是:?劳
动力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资本的多少21、欧美工业化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支配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是:?商品输出???资
本输出?劳动力输出?技术输出22、16—18世纪中叶,跨洋贸易最重要的成果是:?促进了欧洲与其殖民地之间的联系?把欧洲和美洲、亚洲
联结起来,突破了欧洲区域性贸易的地理局限,并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早期世界市场???为欧洲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促进了亚洲和美
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3、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哪个国家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殖民强国??荷兰?美国?法国???西班牙24、进入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船的发明?蒸汽机车的发明?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25、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形式是什么??工
场手工业的兴起???手工作坊的出现?工厂的兴起?货币地租26、?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产生在?采矿业?建筑业?航运业?纺织业??27、工
业革命的标志是:?城市的兴起?商业的繁荣?机器的发明应用及工厂制的产生???政治民主化多项选择题28、德意志关税同盟产生的最直接的
效应是??容克地主崛起?内部市场的统一???海外市场的扩大???军国主义形成29、苏联计划经济的特征是?价格革命?指令性的计划经济
???以行政手段作为经济管理的主要方式???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30、地理大发现的物质条件有()?造船业的发展???科学知
识的进步???价格革命?社会财富增长??3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结构向城市化趋
向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促进了生产过程的合理化??32、?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魁奈?
??杜尔阁???卢梭?路易十四33、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工业革命时代的发明??蒸汽机???飞梭???活字印刷术?电灯??34、美国早期
工业化的促进因素有:??政府的推动???新教教义的影响???广纳移民???远离欧洲大陆35、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影响有?生产专门化?
??城市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和人口分布集中???地域分工加深??36、第三产业的扩大,对物质生产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的促进作
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三产业的扩大有利于物质生产者生活条件的改善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第三产业的扩大有利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扩大有利于商品价值的实现???第三产业的扩大有利于提高社会基础设施水平37、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就服务
职能而言,第三产业的行业范围主要向哪些方向扩展??为物质生产者服务的扩大???为消费者服务的扩大???为精神生产者服务的扩大?为社
会公共服务的扩大??3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
化???促进了生产过程的合理化???使社会结构向城市化趋势发展,而且带来一个高度竞争和贫富两极分化的世界工业生产体系??39、同第
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新的特点??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工业的进步更多地以自然科学实验为基础,科学技
术逐渐成为第一生产力。???研究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装备先进仪器的工业实验室和诸多科学家合作进行的系统研究取代了早期作坊式的
技艺传授。???科学家的个人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美、德等国的科技精英,如西门子、爱迪生等集科学家、工程师和商人于一身,积极投身
于科技的商品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范围扩展了,从能源动力领域扩信息和交通领域,而且从一开始就越出一国范围,几乎同时在西欧北美的
先进工业国家展开。??40、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有()?石油的开采与利用???生物技术的运用?化学材料的开发???交通、通讯技术的
发明??41、早期世界市场的出现和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活动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为从农业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的转变提供了一个过渡
时期和准备阶段???为亚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为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提供了重要来源???为后来开展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
市场需求,因而形成了工业革命发生和迅速扩展的动力机制??42、1700一1900年影响欧美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死亡率的降低??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移民的大量涌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43、地理大发现兴起的内在动因有:?东方的繁荣富强一直为西方人所
羡慕?西欧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的特殊的利益分配制度???欧洲的文化传统???中世纪东方和西方之间经济关系的不平衡??44、资本主义性
质的工场手工业主要是以哪些方式形成的??在行会制度发生变化的基础上,从原来的行会手工业分化出手工工场???是资本家通过兼并形成的手
工工场?由商人资本控制独立的小生产者,使之成为雇佣劳动者,从而形成由商业资本掌握的手工工场???是各手工作坊通过合并形成的工场手工
业45、古代经营商业的不利条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运输条件恶劣???人为设置的障碍重重???技术条件上的限制
难以逾越??46、西欧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是()?法国?葡萄牙???英国?西班牙??47、1700-1900年影响欧美人口增长的主
要因素()?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死亡率的降低???移民的大量涌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主观题48、地理大发现参考答案:又
名探索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
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49、工业革命参考答案:?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
,即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84%E6%9C%AC%E4%B8%BB%E4%B9%
89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A5%E5%9C%BA%E6%89
%8B%E5%B7%A5%E4%B8%9A工场手工业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BA
%E5%99%A8%E5%A4%A7%E5%B7%A5%E4%B8%9A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
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50、?美国“铁路时代”参考答案:?1830年第一条铁路的诞生与运营为标志,特别
是南北战争后,铁路修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19世纪后半期,全美建成四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截止1920年,美国铁路已将全
美连成一片。铁路既是美国工业革命和技术发明的结果,也是促进美国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51、?商业革命参考答案:?h
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8%88%AA%E8%B7%AF%E5%BC%80%
E8%BE%9F新航路开辟后西欧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5%86%E4%B8%9A%E
7%BB%8F%E6%B5%8E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https://baike.baidu.com/item/
%E4%B8%96%E7%95%8C%E5%B8%82%E5%9C%B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
,商路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4%B8%E6%98%93%E4%B8%AD%E5%BF
%83贸易中心由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B0%E4%B8%AD%E6%B5%B7地
中海沿岸转移到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8%A5%BF%E6%B4%8B大西
洋沿岸。加速了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84%E6%9C%AC%E5%8E%9F%E
5%A7%8B%E7%A7%AF%E7%B4%AF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https://baike.baidu.
com/item/%E8%B5%84%E6%9C%AC%E4%B8%BB%E4%B9%89%E7%94%9F%E4%BA%A7%E
6%96%B9%E5%BC%8F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有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52、世
界市场参考答案:18世纪中叶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揭开了国际分工的历史进程,到19世纪中叶,新的国际分工体系日臻严密,并最终导致了世界
市场的形成。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国际分工要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而国际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影响国际分工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机器大
工业时代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必将推动世界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53、大航海时代参考答案:?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
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https://baike.baidu.com/item/%E8%
B5%84%E6%9C%AC%E4%B8%BB%E4%B9%89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https://baik
e.baidu.com/item/%E6%96%87%E5%8C%96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https://baike.ba
idu.com/item/%E6%AE%96%E6%B0%91%E4%B8%BB%E4%B9%89殖民主义与https://bai
ke.baidu.com/item/%E8%87%AA%E7%94%B1%E8%B4%B8%E6%98%93%E4%B8%BB%E
4%B9%89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发现,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
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
领,可说是一部大侵略史。54、庄园制度参考答案: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领主以庄园为财产制度的单位。庄园内部的关系是领主压迫、剥削依附农民
或农奴的关系。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
,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
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而庄园制无疑是适应了这样的背景的。55、农业革命参考答案:约发生于10000年前,可能由采集野生http
s://baike.baidu.com/item/%E5%B0%8F%E9%BA%A6/10237小麦发展为有意识的栽种,逐步到半
定居等待收获的农耕生活方式。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第一次农业革命。56、根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石器时代可以分为?、中石器时代和?。参考答案: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57、“价格革命”中受益最大的是?和?
。参考答案:工商业资产????农场主58、?西欧社会与封君封臣制度相适应,在土地制度上出现了?制度,其在欧洲大陆上出现的时间是?世
纪。参考答案:?庄园???959、?东亚农业的发源地主要分布在?,最早开始种植粟的地区位于该国的?地区。参考答案:?中国??黄河中
上游60、在古代欧亚大陆的西端,形成了以?和?为中心的地区性贸易网。参考答案:地中海?北海61、希腊城邦的经济基础是?,形成了?、
小土地所有者和士兵三位一体的格局参考答案:小农经济??公民62、中世纪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工具是?,中世纪早期农业生产工具取得
进步,标志是出现了带轮的?。参考答案:耕犁;重犁63、1773年钟表匠?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功效。此后,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
?基本完成。参考答案:凯伊工业革命64、为了迅速建成一个工业化强国,苏联开展了?运动,经过?个五年计划的执行,苏联高速实现了工业化
参考答案:国家工业化????三65、西欧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两个国家分别是:?和?。参考答案:西班牙??葡萄牙66、?人类最初使
用的工具主要是?,考古学者把使用这种器具的时代叫做?。参考答案:?石器???石器时代67、人类最早的农业中心分别是?、?以及东亚和
南亚。参考答案:西亚???中南美洲68、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交往的方式是?和??。参考答案:交流???冲撞69、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
容有:改革、?和?。参考答案:复兴??救济70、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要素分别是:劳动力、?和?。参考答案:资本???市场71、
地理大发现后,西欧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洲和?洲。参考答案:亚???美72、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参考答案: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
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1)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5分)(2)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
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5分)(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希望
巩固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5分)73、?阐述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参考答案:?18世纪后半期从英国肇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引起
的那个工业化过程只是初期工业化或古典式工业化。除英国之外的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均始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才进入成熟的工业化阶段。而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第三世界的新兴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在19世70年代之前,英国在
世界工业、贸易、金融方面居于垄断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后,英国的传统工业支柱——纺织、煤炭和冶铁、机
器制造业未能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而衰退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19世纪末彻底丧失。(2)美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始于19世纪下半期,从
1850—1900年,美国农业生产总值增加了3倍,而工业生产总值增加了15倍。到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工业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到
世纪之交,美国已从农业国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13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38%,为英、
法、德、日四国的总和。(3)?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约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到1870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已超过法国,占
世界工业生产的13.2%。1870—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3倍,年均增长3.9%,仅次于美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业
生产已超过英国(1913年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5.7%,英国占14.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4)法国的第一次
工业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末基本完成。1870年的普法战争使法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损失达130亿法郎,加之50亿法郎的战败赔款
和工矿业区阿尔萨斯、洛林的割让,经济力量大为削弱。而国内工业生产成本较高,国内资本大量外流或投向非生产领域,使工业生产部门更新设备
或技术改造乏力。这使法国在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中,进展缓慢。(5)俄国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大大加快了它的工业化步伐。60年代末70
年代初出现一次投资狂潮,俄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约在19世纪80年代末完成。90年代俄国的工业发展又形成高潮。直到1913年,工农业总
产值中农业仍占57.9%,工业为42.1%。俄国工业化的完成是在十月革命之后。(6)日本的工业革命始于1868年“明治维新”。在世
界工业化浪潮的推动下,?日本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进程同步展开。19世纪80年代以纺织业为中心开始工业革命,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的10
年间,日本工业发展迅速,1901—1914年,日本的工业年增长率为6.3%,为同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7)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工业化。到19世纪末,丹麦通过农业的“工业化”,挪威通过航运业,芬兰通过出口产材和黄油,瑞典则由钢铁、造纸等部门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化
。英属自治领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工业化也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东欧、南欧、亚非拉国家在20世纪初,其工业化才刚刚开始。74、试
论述农耕世界与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南富北穷——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游牧地带,几乎与农耕地带平行。农耕、游牧两大物质生
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纵向发展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与此相应,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亦获得了相对持久的推动力。但从总体而
论,游牧世界的经济发展要大大落后于南方的农耕世界。(2)交流与冲撞——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历史过程看,农耕世界
和游牧世界的形成,带有某种自发的分工互补性质,彼此产品的交换和交流,成为双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共同需要。伴随着各个国家和民族活动范围
的扩大,各地区内部和各个地区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增多。这种交往的途径和方式,大致上有两种类型,即和平友好的往来和残酷的暴力冲撞。从整体
上来说,和平往来应该是两大世界之间关系的主流。长期的和平交流和突然爆发的暴力冲突,导致了农耕、游牧两大世界之间闭塞格局逐渐被突破,
推动了人类文明区域的不断扩展。农业和畜牧业在传播过程中,适应当地环境而发生的种种变化,对后来的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75、比较两次工
业革命,分析英、法、德、意各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和特点?参考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海外贸易、殖民
掠夺、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这些较其他国家先进的因素使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从18世
纪60年代开始棉纺织业开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经
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大国。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老牌的被资本主义国家设备陈旧
,更新缓慢,英国无论在技术革命还是在发明创造方面被美国和德国抛在了后面。(4分)?(2)法国国内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导致国内市
场不景气,劳动力匮乏;而国内的中小企业过多,导致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展和推广比较困难。同时,高利贷资本发达使得工业资本相对落
后。法国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的,在19世纪20年代开始加速,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法国成为的当时仅次于
英国的工业国家。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困扰,而不能对新技术作出迅速的反映,并且,国内市场狭小的矛盾仍然
存在。这些因素使得法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速度降到了第四位。(4分)?(3)美国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苦;
大量外国移民提供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18世纪晚期,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以后,发展迅速、涌现了许多新的发明,如轧棉
机和缝纫机。美国工业革命从晚期开始,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和机器的普及。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结束。美国在第二
次工业革命中处于发明创造的领先地位,科技发明多,促使经济迅速发展。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4分)(4)德意志因为四分五裂的居民阻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到19世纪早期才开始工业革命
。到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德国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为工业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866年
,德国的西门子制成发电机。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促使德国跨入了强国的行列。(3分)??76、?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后果有哪些参考答案:
?(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往来和经济联系,如果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预示着欧洲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巨变,为世界性
市场和世界性经济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那么,地理大发现则加速了这种变化的实现,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2)世界市场开辟后,
西欧各国王朝为了使本国的商业资本在世界贸易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纷纷对本国一些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商业公司进行直接扶植。这些大公司成了西
欧各国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工具。(3)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经济面貌完全改观,引起了16世纪欧洲商业的革命性
变化,在经济史上被称为“商业革命”。西欧的“商业革命”促进了西欧商业资本的迅速发展和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加速了西欧经济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面过渡。(4)“地理大发现”也引发了16世纪欧洲的“价格革命”。地理大发现之后,
西欧获得了金银的新来源。大量低价的黄金、白银流人欧洲,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价格革命”对西欧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都
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价格革命”改变了欧洲社会中原来各阶层间的经济关系,使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加速发展。(5)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欧
洲经济中心的转移。作为欧洲经济中心的意大利诸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由于远离大洋航道,失去了垄断地位,从此在经济上走向衰落。与意
大利有着密切商业联系的德意志南部各城市也随之衰败,而大西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地位则大大提高,成为欧洲经济贸易活动的中心。77、苏联国家
工业化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工业化的主要进程?参考答案:(1)列宁的国家电气化思想。在苏维埃政权打退国外武装干涉和击溃国内武装叛乱后,列
宁和苏维埃领导机构向国家经济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提出了一项要求,即尽快拟定一项以国家电气化为基础的、恢复和改造国民经济的全国性发展规
划草案。列宁关于在国家全面电气化道路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设想,形成了以后多年中苏联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方针。(2)优先发展重工业
思想。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基本上都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的,但这样的工业化道路对苏联是不适合的,因为苏联当时经济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几十
年,靠传统工业化途径不可能很快赶上。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国际环境也要求苏联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业化,扩充经济实力,以抗衡外来压
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包括大力发展国防工业,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维护经济独立,抵御外来干涉。(3)国家工业化的进度。苏联国家工业化的
进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26——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工业化开始和深入阶段;1933——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工业化的基本完成阶段;1938——1940年卫国战争爆发前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工业化的巩固和发展阶段。78、苏联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参考答案:(1)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最主要特征是集中化、计划化、行政化。首先,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随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化,企业的经营都是根据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这种计划化的“产品经济”管理体制和模式,严重限制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使得以后的苏联经济一直缺乏内在的活力。其次,经济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化。苏联在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改变了原先的管理总局体制,以成立一系列单独经济核算的联合公司取而代之。?(2)苏联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苏联经济的成长与壮大,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一方面苏联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得相关国家从作为国际分工形式的经济合作中取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苏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联系的增进,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国际贸易平等的参与者,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存在着的同工业国不等价交换的状况,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79、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在西欧、北美的展开,人类开始步人工业文明时代。生产领域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成果迅速向人类社会各领域扩展,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道德准则等。(1)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2)改变了人类社会和生活的面貌(3)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4)社会思潮与观念的巨变。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1589Q...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