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师教育科研
2020-11-19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教师为何要学习科研方法第一组组员:郭莲程杰杨超旭倪燕卢芋杨娇娇第一节教育科研的定义及分类第二节“教师即研究者”目录contents第三节科研方法的重要性第一节教育科研的定义及分类第一节教育科研的定义及分类一、什么是教育科研?科研及科学研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研究”解释为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科研的英文是“research”,其中前缀“re”是反复的意思,search是探索的意思,“科研”就是“反复探索”。二、教育科研的分类(一)WS(二)基础研究(BasicResearch)应用研究(AppliedResearch)文献研究(LibrarybasedResearch)实证研究(EmpiricalResearch)(三)OT(四)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Research)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Re-search)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Research)定量研究(QuantitaiveResearch)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第二节“教师即研究者”一、“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sResearcher)的提出二、教师研究的历史发展010220世纪六十年代,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LawrenceStenhouse)最早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在斯滕豪斯看来,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教育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教师即研究者”实质上是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科研型教师”或“专业区别型教师”的转型,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种范式是“过程一产品研究”,其基本观点是将教学看作线性的活动,教师在此活动中扮演着技术员的角色,实施“外部”专家的研究成果。在第二种范式中,教育研究主要是定性或阐释性研究,教学被看作为复杂的、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互动性活动。第二节“教师即研究者”三、“教师即研究者”的起点反思(Reflection)教师应当成为具有专业反思能力的终身学习者,教师专业反思能力及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与行为。决策的有效性作出分析与评价的能力,专业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行为决策和教学行为的效率,促进有效的教与学。四、“教师即研究者”的途径探究(Inquiry)0304一些研究人员,如Reid和O''Donghut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培养教师系统地、批判性地探究他们的教育实践的能力,致力将教师培养成为批判的探究者,应将基于探究的学习作为整个教师教育培养方案的组织逻辑。第二节“教师即研究者”五、“教师即研究者”的实践一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研究不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教师的科研被称为“教学行为中的科研”或“行动研究”。我们讲的“教学行为中的科研”译自“ActionResearch”,这是对教师而言的。六、“教师即研究者”的团队——课题组0506教育科研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足够的,教师研究者往往需要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第三节科研方法的重要性一、教育科研的规范性规范性是教育科研的基本特点之一,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规范性。05五、教师学习科研方法的意义虽然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只有通过科研对这些知识进行挖掘,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才能使自己更加深入了解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0104二、教育科研的科学性科学性也是教育科研的基本特点之一,主要表现为科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只有采用了科学的方法才能实现科学的过程,获得科学的结果。重要性0200三、教育科研的效度和信度(ValidityandReliability)教育科研具有效度是指“研究是有效的”,即研究不是无效的,不是形式主义。03四、如何使研究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效度和信度第一,科学的态度。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研究者对客观现象进行相当全面的探究及相当充分的证据和积累,或者是对相关研究全面的总结和拓展。第二,科学的方法。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规范来开展研究活动。第二章教师如何设计和论证课题目录课题的设计与论证课题的选择一二一、课题的来源(二)来自他人研究成果的启发关键词关键词课题来源1.阅读专著与期刊2.向他人请教,与他人讨论。(一)来自教师日常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关键词关键词(三)来自课题指南二、选题原则01(一)价值性(二)科学性02031.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三)创新性(四)可行性04一、研究题目设计准确简洁第一第二第四第三醒目规范二、研究方案论证(一)关于内容的论证
研究要从哪里起步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研究的具体内容与问题(二)关于过程的论证
1.研究步骤与方法
2.研究的保障条件(三)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是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第三章节教师如何利用文献
目录第一节文献的来源01第二节文献的查阅02第三节文献的作用
0304第四节文献的整理和综述第一节文献的来源一、文献的等级三次文献02一次文献0103二次文献二、文献的分布期刊档案电子资源图书
1.教材
2.学术专著
3.论文集1.声像资料
2.网站信息
3.网络交流第二节文献的查阅一、明确检索的主题与范围二、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工具(一)手工检索(二)计算机检索77%36%56%第三节文献的作用
一、选题阶段
二、研究设计阶段
三、研究实施运行阶段
四、成果撰写、评价和推广阶段第四节文献的整理和综述一、批判性阅读
(一)查阅书籍的序文和介绍
(二)评论书籍或文章的方法和数据
(三)探索作者的背景和资格
(四)格式出版商的声誉
(五)查阅书籍附录二、文献阅读笔记
(一)文献摘要
(二)文献评论
(三)文献用途三、文献综述
(一)文件综述的要求
1.全面
2.相关
3.具体
4.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以往的研究经行批判(二)文献综述的撰写技巧
1.选出与课题最相关的研究
2.把这些研究的结果糅合在一起,使其相关性十分明显。
3.让人看后感到,该领域还不完整,有待扩展。
4.一方面文献都应有出处;另一方面,也不可把评述写成一串引语。
5.不可把文献按时间顺序排列,而应按其与课题的相关性组成一个链接。
6.告诉读者哪些文献最为相关,哪些文献相关性差些。7.结尾时要略加概括与评论,画龙点睛。
8.要列出“参考文献”,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文章作者言之有据;二是表示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三是有助于读者对所论课题作进一步探讨。(三)文献综述常见的问题
1.堆砌罗列,引证与主题关系不密切,分量/篇幅多过正文。
2.文中引用没有注明出处,文中引用文后无注。
3.文献目录太少/太旧/不够权威性。
4.文献目录排列、格式不规范。感谢你的耐心倾听
献花(0)
+1
(本文系糊涂涂芋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