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5昭公十五年
2020-11-23 | 阅:  转:  |  分享 
  


昭公十五年



【原文】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昧1卒。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其言去乐卒事何?礼也。君有事于庙,闻大夫之丧,去乐,卒事。大夫闻君之丧,摄3主而往。大夫闻大夫之丧,尸事毕而往。

夏,蔡昭吴奔4郑。

六月丁巳朔5,日有食之。

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6。

冬,公如晋。

【译文】鲁昭公十五年,春季,周历正月,吴子夷昧死了。

二月,癸酉这天,鲁昭公在鲁武公庙举行祭祀活动。在演奏籥的人进入时,主持祭祀的叔弓突然死了。“去乐,卒事”。这里说“去乐,卒事”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礼仪。国君在宗庙举行祭祀活动,听说大夫死了,就应该取消音乐演奏,将祭祀活动完成;如果大夫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听说国君死了,就应该让别人代替自己主持祭祀活动,自己要立即前往。如果大夫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听说大夫死了,就应该在完成祭祀活动后立即前往。

夏季,蔡国大夫昭吴逃亡到郑国。

六月,丁巳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秋季,晋国中军统师荀吴率领军队攻打鲜虞国。

冬季,鲁昭公到晋国去。

【说明】本篇《昭公十五年》,主要描述的是鲁昭公十五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六件事,一是鲁国举行大型祭祖仪式时,出现突然事故。二是楚国费无极设计去除了朝吴。三是周王太子寿去世,两个月后,周王穆后去世。四是晋国荀吴率军征伐鲜虞,最后不攻而克鼓城。五是鲁昭公去到晋国。六是晋国荀跞与籍谈去到成周,参加葬礼。

————————————————————

【注释】1.吴子夷昧:吴国国君。余祭之弟,在位十七年。

2.籥:(yue跃)《诗·邶风·简兮》:“左手执籥。”《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鼓。”《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籥不僭。”《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荀子·乐论》:“筦籥发猛,埙箎翁博。”《礼记·明堂位》:“苇籥,伊耆氏之乐也。”这里用为古管乐器之意。这里指演奏籥的人。

3.摄:(shè社)《诗·大雅·既醉》:“朋友攸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摄,佐也。”《关尹子·符》:“惟其来于我者,皆摄之以一息。”这里用为辅助、佐助之意。

4.奔(bēn贲)逃跑、逃亡。《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奔曰败。”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得间奔真州。”

5.朔:(shuò术)《书·胤征》:“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月辛卯。”《管子·立政》:“正月之朔,百吏在朝。”《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仪礼·士丧礼》:“朔月奠。”《说文》:“朔,月一日始苏也。”《白虎通·四时篇》:“月言朔。”《释名》:“朔,月初之名也。”这里用为农历每月初一之意。

6.鲜虞:(yu鱼)周初所封诸侯国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左传·桓公十年》:“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孟子·万章上》:“百里奚,虞人也。”《韩非子·十过》:“昔者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代虢。”

春秋公羊传昭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







献花(0)
+1
(本文系解决人生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