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_教案3
2020-11-24 | 阅:  转:  |  分享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

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

观察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 分析 [交流]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讲解并板书]

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

[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

[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 [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

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板书]3.一氧化碳有剧毒

[讨论]

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

3.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

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总结]

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

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教师]我们探究了一氧化碳的两大性质,它还会有什么性质呢?

[演示实验]



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赶走玻璃管内的空气后,加热。观察现象并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作对比。

现象:

分析:

[学生观察思考]

[交流]现象: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这个现象和结论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相同。

[提问]同学们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板演]

[追问]该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是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回答]是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板书]4.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O+CuOCu+CO2

[思考]分析该反应的特点,试谈谈它的用途。

[回答]同焦炭一样,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

[设问]该实验装置不同于碳还原氧化铜装置的一个主要部位是:用酒精灯点燃尾气。为

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一氧化碳有毒,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是防止未与氧化铜充分反应的一氧化碳散失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反思]本课题我们探究了哪些知识?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一氧化碳的三大性质:可燃性、毒性、还原性。另外锻炼了大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2CO+O22CO2(放热、蓝色火焰)

3.一氧化碳有剧毒。

4.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O+CuOCu+CO2





















献花(0)
+1
(本文系王杨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