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数学符号化思想的作用是什么
2020-11-26 | 阅:  转:  |  分享 
  
数学符号化思想的作用是什么1.数学符号化思想让人们以约定的、规范的形式来表达数学思想。它以浓缩的形式表达信息,从而加快了数学思维的速度,推动了数学的发展。2.大大缩短了人们学习数学的时间。3.数学符号化思想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在教学中要渗透符号化思想。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教育学生规范化书写数学符号。值得注意的是:

(1)数学符号书写的位置必须准确无误。比如小数点是写在个位的右下方的圆点,比如,4.7,它是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符号。不能把这个圆点写在个位与十分位数的正中间,像“4·7”这样,就是错误的写法。

(2)遵守符号书写的规定或习惯。例如,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一般是写为:C=2πr,S=πr2而不可以写成:r=20πa,θ=πr2等。

(3)一个表达式中的数学符号体系要统一。

60°”,因为这样就把弧度制和角度制两种不同的表示角度的符号混写在一起了。

(4)遵守数学符号书写的大小的习惯,不要把常用的数学符号写得过大或过小,或与一般写法不同。一般的习惯写法是:

“+”、“-”、“×”、“÷”、“=”都在数行中占据一个字的位置。比如3+4=7,有的学生把“=”这个符号写成“”或“==”都是不符合书写要求的。其它数学符号,在书写时,教师都要提出书写要求,示范标准写法,并作必要的书写练习,确保它的正确书写。

.让学生正确理解与使用数学符号。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使用这些数学符号时,往往会出现如下错误。例如:在教学低年级文字题“15比9多几?”小学生由于对加法的意义的不理解,往往看“多”就用“+”,“看少”就用“-”。误列式“为15+9”。又例高年级文字题“一个数的5倍少3是53,求这个数是多少?”学生也往往看“见倍”“用×”,“看少”就用“-”,误列式为“(53-3)×5”。像这样的例子,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理解符号的内涵,正确理解使用符号所表示的概念。如果只从解法上予以纠正而不从符号化思想上予以渗透,将事倍功半,学生今后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3.在渗透符号思想的过程中要多启发、多引导,引起学生的自主建构。

例如:24.1<24.□,学生在方框里填上一个数很容易,但教师要明白,若将方框里填上x就变成一元一次不等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方框内最多可以填几个数?这种思考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变元思想。再如:在小学教材中用字母表示数有表示运算定律的、表示运算关系的、面积体积公式等。如加法交换律a+b=b+a,



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的生活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起用字母代替数的符号化思想。

4.掌握日常语言与符号语言间的转化。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学符号语言和日常语言的转化,即能将日常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例如,解决问题“电视机降价销售,8折后每台售价2000元,这种电视机原来每台多少钱?”。解这道题时,首先就应该进行代数假设,用字母x代替电视机原来的价钱,这就是用字母代替未知数,与已知数平等的参与运算;其次,是进行代数翻译,把题中的自然语言表达的已知条件,译成用符号化语言表述的方程x×80%=2000。最后,把字母看成已知数进行四则运算,达到求解的目的。整个分析、解题过程,?可以说是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集中体现,这对学生理解数学符号化思想及其意义都有重要价值。

反之,也能将符号语言转化为问题,看懂抽象的符号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因此,教师不能只把数学符号当作“一种规定的记号”简单地教给学生,还应当把符号化思维渗透于教学的始终,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献花(0)
+1
(本文系shawnsun00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