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9襄公十九年
2020-11-27 | 阅:  转:  |  分享 
  


襄公十九年



【原文】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1。晋人执邾子2。

公至自伐齐。《春秋》之义3,已4伐而盟,复伐者,则以伐致。盟不复伐者,则以会致。祝柯之盟,盟复伐齐与?曰非也。然则何为以伐致也?曰与人同事,或执其君,或取其地。取邾田,自漷。轧辞也。其不日,恶盟也。

季孙宿如晋。

葬曹成公。

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秋,七月辛卯,齐侯环卒。

晋士丐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还者,事未毕之辞也。受命而诛生,死无所知其怒。不伐丧,善之也。善之则何为未毕也。君不尸5小事,臣不专大名,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让矣。士丐外专君命。故非之也。

然则为士丐者宜奈何?宜而归命乎介。

八月丙辰,仲叔蔑卒。

齐杀其大夫高厚。

郑杀其大夫公子嘉。

冬,葬齐灵公。城西郛。

叔孙豹会晋士丐于柯。

城武城。

【译文】鲁襄公十九年,春天,周历正月,诸侯在祝柯结盟,晋国捉住了邾君。

襄公伐齐战场归来,告祭祖庙。春秋经记事的最佳行为方式是,停止讨伐后结盟,结盟后又攻伐,就拿攻伐的事告祭祖庙。如果结盟后不再攻伐,就拿结盟的事告祭祖庙。祝柯这次结盟,完后又攻伐齐国了吗?解释说,没有。那么为啥拿攻伐的事告祭祖庙呢?解释说,跟人一起行动,有的捉住邾君,有的取得邾国的土地。鲁得到了漷河以北邾国的土地。(自漷水)是委婉地用词。不记载日期,是因为憎恨会盟。

鲁卿季孙宿去到晋国。

安葬曹成公。

夏天,卫国的孙林父领兵攻伐齐国。

秋季,七月辛卯日,齐灵公环去世。

晋国的士匄领兵侵犯齐国,到了谷地,听说齐侯死了,就返回国。返还,是事情没办完的意思。接受君命去惩罚活人。听说齐侯死了,不加怒给齐国,不攻伐有丧事的国家,这种做法很好。认为好为啥还说没办完事?国君不承担小事,大臣不能独享美名。好事就说是君王做的,错事归罪于自己,百姓就都讲谦让了。士匄在外擅自违背君命,所以责备他。

如此,那么士匄应该怎么办才对?应该除地做墠场祭祀,张设帷幕暂住,派副使回国请命。

八月丙辰日,鲁卿仲孙蔑去世。

齐国杀了它的大夫高厚。

郑国杀了它的大夫公子嘉。

冬天,安葬齐灵公。

修筑鲁都西面的外道城墙。

鲁卿叔孙豹在柯地会见晋卿士匄。

在武城筑城墙。

【说明】本篇《襄公十九年》,主要描述的是鲁襄公十九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九件事,一是诸侯联军征伐齐国回来后,在祝阿结盟,鲁襄公在蒲圃宴请晋国大夫,并赏赐命服。二是晋国荀偃去世。三是鲁国季武子到晋国拜谢出兵征伐齐国。四是季武子用缴获兵器铸钟,制作铭文,以记载鲁国军功。五是齐灵公变更太子,引起内乱,齐灵公患病去世后,太子光即位为齐庄公,夙沙卫逃到高唐叛乱,齐庄公率军包围高唐,兵士叛乱,杀死夙沙卫后投降。六是郑国公孙虿去世,周灵王赏赐他大车。七是郑国发生内乱。八是齐国、晋国媾和,结盟。九是卫国石共子去世。

————————————————————

【注释】1.祝阿:又作“祝柯”。齐国邑名,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北三十余里。

2.邾娄子:即邾悼公,名华,邾宣公之子,在位十五年。

3.义:(yì艺)義: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因此是指合宜的行为。也就是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书·立政》:“兹乃三宅无义民。”《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管子·五辅》:“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诎,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老子·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论语·学而》:“信近於义,言可复也。”《礼记·大学》:“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尽心下》:“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荀子·劝学》:“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韩非子·存韩》:“夫韩不服秦之义而服于强也。”《二程遗书》卷十八:“问:敬、义何别?曰:敬只是持己之道,义便知有是有非。顺理而行是为义也。”义在古代被解释得较含糊,其主要含义有道德、行为、道理、情谊、义气等等。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义正辞严、义愤填膺、义薄云天等,至现代,义就被单纯地理解为义气之类的了,一提起义字,就想到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义气”。通过对《论语》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通过对孔子“仁、义、礼、智、信”这五个相互关联词的意义,“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而这个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是什么呢?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只要不偏离自己的道路,就自然会出现最好的状态。高明的人既不会偏离自己内在本性所固有的道路,也不会造成他人偏离他自己内在本性的道路。义,就是要人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求到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所以“义”应该理解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为方式之意。也可以称为最合宜的行为方式。

4.已:(yǐ椅)《易·损·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玄笺:“已,止。”《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诗·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管子·枢言》:“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韩非子·扬榷》:“行之不已,是谓履理也。”《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5.尸:(shī师)担任、承担。《书·康王之诰序》:“康王既尸天子,遂诰诸侯,作《康王之诰》。”《淮南子·诠言训》:“欲尸名者必为善。欲为善者必生事,事生则释公而就私。”

6抑:(yì义)《书·无逸》:“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诗·齐风·猗嗟》:“抑若扬兮,美目扬兮。”《诗·小雅·宾之初筵》:“其未醉止,威仪抑抑。”《诗·大雅·抑》:“抑抑威仪,维德之隅。”《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淮南子·精神》:“病疵瘕者,捧心抑腹。”《史记·平准书》:“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这里用为压制、控制之意。



春秋谷梁传襄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







献花(0)
+1
(本文系解决人生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