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化学】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2020-12-03 | 阅:  转:  |  分享 
  
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硫雨腐蚀 B.

塑料降解 C.

打制金饰 D.

电池供电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雨腐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塑料降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打制金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电池供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选择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多喝碳酸饮料替代饮水

B.坚持将垃圾分类投放

C.均衡饮食,加强锻炼

D.尽量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均衡营养与健康.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

【分析】“低碳”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过多的饮用碳酸饮料不利用身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B、坚持将垃圾分类投放,能节约资源,减少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属于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尽量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属于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烧杯中称量

B.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将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不能朝向有人的方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喷洒剧毒农药预防蔬菜虫毒

B.可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工业污水

C.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

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环境保护

【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一氧化碳的毒性;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气体差量;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喷洒剧毒农药预防蔬菜虫毒,但是有害人体健康,错误;

B、熟石灰呈碱性,可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工业污水,正确;

C、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正确;

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如图为甲、乙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两种离子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A.粒子甲不显电性,粒子乙带正电荷

B.甲、乙两种微观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乙两种微观粒子的化学性质均比较稳定

D.粒子甲是阴离子,粒子乙是原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

B、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

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分析;

D、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解答】解:A、粒子甲中质子数=8<电子数=10,显负电性,粒子乙中质子数=9<电子数=10,显负电性.故A错误;

B、甲、乙的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的元素,故B错误;

C、甲、乙两种微观粒子的最层电子数都是8,属于稳定结构,化学性质均比较稳定,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粒子甲、乙中质子数<电子数,都属于阴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原子还是离子,依据电性判断得失电子的情况,根据核内质子数确定元素种类.

6.下列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B.海水晒盐是通过降温结晶实现的

C.氧元素在自然界中通过化学变化实现循环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A、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自然界的氧循环,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B、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利用了蒸发结晶的原理,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离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燃烧的方法、海水晒盐的原理、自然界的氧循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映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

D.图示中x的值为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观察微观结构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4NH3+3O2=2N2+6H2O.

A、根据我反应的方程式,氮元素由氨气变为氮气,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产生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不正确;

C、反应生成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28):(3×32)=7:12,故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值为2,故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中涉及图示信息、文字信息,要求会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因此能够考查学生获得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8.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NaCl溶液、稀盐酸、稀硝酸、Ba(NO3)2溶液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等量的三份该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Cu(OH)2固体、NaOH溶液三种物质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该无色溶液X是下列各项中的()

加入的物质 AgNO3溶液 Cu(OH)2固体 NaOH溶液 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 固体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 B.稀盐酸 C.稀硝酸 D.Ba(NO3)2溶液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根据题意,某无色溶液X是NaCl溶液、稀盐酸、稀硝酸、Ba(NO3)2溶液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等量的三份该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与氢氧化铜固体反应生成蓝色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据此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某无色溶液X是NaCl溶液、稀盐酸、稀硝酸、Ba(NO3)2溶液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取等量的三份该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与氢氧化铜固体反应生成蓝色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但氢氧化铜固体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铜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变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变化,故选项正确.

C、稀硝酸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Ba(NO3)2与AgNO3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

B.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固体,过滤

C.从H2O2溶液支取O2后的残留物中回收催化剂MnO2:过滤残余物,烘干所得固体

D.除去铜粉中的少量CuO固体:通入足量的CO气体并加热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SO4能与适量的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MnO2难溶于水,过滤残余物,烘干所得固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uO能与CO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将ag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bg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ag

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Fe,则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C.若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Mg2+,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Fe、Zn金属单质

D.若滤渣中只含有单质Cu,则滤液中至少含有三种金属阳离子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Mg>Zn>Fe>Cu可知,将ag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bg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镁粉先与混合溶液中的CuSO4的反应,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再与ZnSO4反应,当没反应完全后,铁再能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于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是Mg>Zn>Fe>Cu可知,将ag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bg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镁粉先与混合溶液中的CuSO4的反应,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再与ZnSO4反应,当镁反应完全后,铁再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A、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成金属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金属的质量,所以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故A错误;

B、若滤渣中含有单质Fe,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一定是无色溶液,故B正确;

C、若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Mg2+,则滤渣中一定含有Cu、Fe、Zn金属单质,故C正确;

D、若滤渣中只含有单质Cu,则滤液中至少含有三种金属阳离子.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11.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FeO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7.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7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77.1% B.73.9% C.70.0% D.56.0%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题意,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7.5%的稀盐酸,氧化亚铁与氧化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分别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氯化铁和水,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7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FeO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为107g﹣100g=7g;由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可计算出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7.5%的稀盐酸,氧化亚铁与氧化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分别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氯化铁和水,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7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FeO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为107g﹣100g=7g.

稀盐酸溶质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0g×7.5%×≈0.205g;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205g.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205g×8=1.64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氧化亚铁与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g﹣1.64g=5.36g.

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6.6%.

则所给数据中,与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接近的A.

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38分)

12.按要求从氮气、氢氧化铁、碳酸钙、二氧化硫、碳酸钠、氢氧化钾、氧化钙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

(2)一种难溶性的盐CaCO3

(3)一种可导致酸雨的氧化物SO2

(4)一种难溶性的碱Fe(OH)3.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填:N2;

(2)提供的物质中,碳酸钙是由金属离子﹣﹣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填:CaCO3;

(3)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故填:SO2;

(4)氢氧化铁是一种红褐色的难溶性碱;故填:Fe(OH)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3.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保障公共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公民责无旁贷.

(1)前期,各大媒体关于多所学校塑胶跑道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反应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关注.随之,一种环保型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材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为C15H10N2O2,在该物质的中,碳、氮两元素的质量之比是45:7(填写最简整数比).

(2)近期《齐鲁晚报》连续报道省城烧烤问题,引发热议.露天烧烤若管理不善,不仅污染大气,更关乎食品安全.在烧烤的肉类食物中,还含有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铵(C2H6N2O)和苯并(a)芘(C20H12).这两种物质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前者大于后者(填写“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3)据报道,今年5月1日,我省某市一居民小区楼内发生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爆燃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和建筑物严重受损,警示大家注意燃气安全.试写出在点燃的条件下,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

(4)“珍爱生命,远离烟草,拒绝毒品”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烟草中含有剧毒物质尼古丁(C10H14N2),“冰毒”(C10H15N)是一种毒性强烈的毒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D(填写序号A、B、C、D之一).

公共场所吸烟不影响他人健康

尼古丁和“冰毒”性质相同

尼古丁和“冰毒”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懒性难以戒除

“冰毒”能使人兴奋,但千万不可尝试

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烟的危害性及防治;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与生活.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分析.(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4)根据化学式的含义、毒品的危害等分析.

【解答】解:(1)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中碳、氮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2×15):(14×2)=45:7.故填:45:7;

(2)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二甲基亚硝酸铵(C2H6N2O)和苯并(a)芘(C20H12).要比较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将化学式中氢的原子数目调整相同,比较相对分子质量;二甲基亚硝酸铵的化学式可调整为:C4H12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2×1+14×4+16×2=120;苯并(a)芘(C20H12)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12×1=252.所以这两种物质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前者大于后者;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4)吸烟不但危害自己,还影响他人,所以公共场所吸烟会影响他人,故错误;

尼古丁和“冰毒”构成分子不同,性质不相同,故错误;

尼古丁和“冰毒”都有C、H、N三种元素,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正确;

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懒性难以戒除,故正确;

“冰毒”能使人兴奋,但千万不可尝试,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知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毒品的危害.

14.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随着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新型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将于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该火箭由液氧和煤基航天煤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液氧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氧气,下列有关该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填写序号A、B、C、D之一).

物质的化学保持不变

变化过程中物质吸收能量

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相同

由单个原子变成了分子

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

(2)“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以煤炭为原料制得的煤基航天煤油,其分子式可用CH3(CH2)nCH3来表示(式中n=8~16),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填写序号A、B、C、D之一).

煤天航油属于无机物由煤炭制取航天煤油属于化学变化航天煤油中含多种分子CH3(CH2)8和CH3CH3(CH2)16CH3的性质有差异

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

(3)该发动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CH3(CH2)nCH3+O2(n+2)CO2+(n+3)H2O,则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填写“化合”“分解”“复分解”“氧化”“置换”之一).

(4)煤基航天煤油被称为无毒清洁燃料,理由是生成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1)根据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来分析;

(2)根据生产航空煤油的过程及其化学式来分析;

(3)根据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4)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1)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正确;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正确;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故正确;液氧和氧气具有氧分子构成的,故错误;由于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填:D;

(2)由化学式可知,航空煤油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错误;煤炭和航空煤油不是同一种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因为CH3(CH2)nCH3的式中n=8~16,可见航空煤油中含有多种分子,故正确;CH3(CH2)8和CH3CH3(CH2)16CH3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性质有区别,故正确;故填:C;

(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一种,是由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填:氧化;

(4)由化学式可知,航空煤油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没有有毒、有害的物质生成,所以煤基航天煤油被称为无毒清洁燃料;故填:生成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是均属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5.济南自古“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享有“泉城”美誉,第四届济南泉水节拟于9月2号开幕.保泉护泉,治理水源污染,人人有责.小涛同学为研究济南趵突泉和小清河水质状况,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



(1)小涛同学从趵突泉中取水样过滤,取澄清滤液大约5mL置于洁净的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慢慢蒸发,水分蒸干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许白色的固体残留,其原因是泉水中有一些可溶性的矿物质,水分蒸发后,留下固体.

(2)据媒体5月26日报道,在小清河泺口段有污水排入.小涛同学到现场排污口处取水样,用pH试纸检测该水样的酸碱性,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水样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液体的pH值.

(3)小涛同学在进行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影响的实验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在t时,分别取3.62g硝酸钾固体和3.62g氯化钠固体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加水至固体都恰好完全溶解,此时B试管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3.62g(计算结果精确至0.01g).

将A、B试管分别置于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如图3所示),向甲烧杯的水中加入3药匙硝酸铵固体,向乙烧杯的水中加入3药匙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烧杯中固体完全溶解时,A试管中有(填写“有”“无”之一)晶体析出,此时,A、B两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为A小于B(填写“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硬水与软水;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1)水中溶有一些可溶性物质,水分蒸发后会析出;

(2)据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解答;

(3)据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物质,水分被蒸发后,固体会析出,所以玻璃片上有少许残留物;

(2)用pH试纸检测该水样的酸碱性,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水样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液体的pH值;

(3)在t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6.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二者的质量为36.2g,所以分别取3.62g硝酸钾固体和3.62g氯化钠固体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加水至固体都恰好完全溶解,需要水的质量是10g,此时B试管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3.62g;

将A、B试管分别置于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向甲烧杯的水中加入3药匙硝酸铵固体,向乙烧杯的水中加入3药匙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烧杯中固体完全溶解时,A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而B试管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稍微变大,则无晶体析出,溶液的组成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A试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B;

故答案为:(1)泉水中有一些可溶性的矿物质,水分蒸发后,留下固体;

(2)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水样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液体的pH值;

(3)13.62;有;小于.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比较综合,既考查了酸碱度的测定,又考查了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放热情况,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等知识,能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1)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然后进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

制取氢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进行氢气的可燃性试验,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2)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B→D→A→G(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二氧化碳能够扑灭木材着火的根本原因是下列的AC(填写序号A、B、C、D之一).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实验(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B→A1→E→A2→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A1、A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一定量的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在该装置中,洗气瓶A1、A2都吸收水分,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A1是用来吸收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A2是用来吸收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

仪器E的大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碎屑质量为m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A2的质量增加ag,仪器C的质量增加bg,则在该塑料试样中氢、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氢元素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计算结果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制取和检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2)制取二氧化碳可用B装置,干燥可以用浓硫酸,而吸收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收集干燥的气体用排空气法,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灭火的原因;

(3)根据产生的氧气混有水蒸气,必须干燥,并通过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蒸气用来测定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析解答;

二氧化碳能和碱石灰反应,仪器C增加的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仪器A2增加的质量是生成的水的质量,据水的质量可求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

【解答】解:(1)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2)在实验室中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连接顺序是:B→D→A→G,要先除杂质再干燥,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能够扑灭木材着火的根本原因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3)在该装置中,洗气瓶A1、A2都吸收水分,A1是用来吸收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A2是用来吸收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

测得仪器A2的质量增加ag,是生成水的质量,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ag×100%=g,二氧化碳能和碱石灰反应,仪器C增加的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bg××100%=g,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在该塑料试样中氢、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氢元素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g:g=;

故答案为:(1)Zn+H2SO4=ZnSO4+H2↑;验纯;

(2)B→D→A→G;AC;

(3)A1是用来吸收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A2是用来吸收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干燥、除杂、收集及反应原理的书写、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等.综合性较强,在利用氧气的性质测定塑料的组成元素时,要注意区分各步操作的作用和目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

17.实验室中有一瓶无色溶液A,已知其中的溶质可能是NaOH和BaCl2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混合物B,其中可能含有NH4Cl、MgSO4、NH4NO3、CuO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C的化学式是NH3.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2种.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理,在固体混合物B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MgSO4(填写化学式).在无色滤液F中,一定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有NO3﹣(填写离子符号).

(4)写出步骤4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NO3+Mg(OH)2═Mg(NO3)2+2H2O.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在固体混合物B里,所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NH4Cl、NH4NO3(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A中含有氯化钡,故提供氯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氯化铵,因此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可能是氯化铵或是硝酸铵.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气体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说明是氨气,故是氢氧化钠与铵态氮肥的反应,得到的滤液D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G,说明G是氯化银;故D中含有氯离子;白色沉淀E能部分溶于稀硝酸,剩余的白色沉淀H是硫酸钡;溶解的是氢氧化镁,故B中含有硫酸镁,A中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钠;B中一定不会含有氧化铜;硝酸铵和氯化铵无法确定,只能确定至少含有其中的一种,据此解答.

【解答】解:(1)气体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说明是氨气,故填:NH3;

(2)无色溶液A中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和钡离子,故填:2;

(3)在固体混合物B中,肯定存在硫酸镁,加入到的是硝酸银,故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故填:MgSO4;NO3﹣;

(4)氢氧化镁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故填:2HNO3+Mg(OH)2═Mg(NO3)2+2H2O;

(5)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铵和硝酸铵,因为A中含有氯化钡,故提供氯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氯化铵,因此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可能是氯化铵或是硝酸铵,故填:NH4Cl、NH4NO3;A中含有氯化钡,故提供氯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氯化铵,因此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可能是氯化铵或是硝酸铵.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8.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

(1)人类文明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应用关系十分密切.下列三种金属合金中,直到近代才得以应用的是(填写序号之一).

铜合金铝合金铁合金

(2)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以其为原料的炼铜方式有以下两种:Cu2(OH)2CO3═(加热)2CuO+CO2↑+H2O

Cu2(OH)2CO3+H2SO4═2CuSO4+CO2↑+3H2O

以上两种方式,再通过一步反应都可得到单质铜,其中不属于湿法冶铜的是(填写序号、之一).

(3)已知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难溶于水,现取33.3g的碱式碳酸铜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滴入该H2SO4溶液的质量和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当滴入上述H2SO4溶液196g(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64g.

当滴入上述H2SO4溶液294g(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探究金属铜的冶炼原理.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利用的时间较晚进行分析;

(2)根据湿法炼铜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3)根据碱式碳酸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象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解答】解:(1)铝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利用的时间较晚,故选;

(2)湿法炼铜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以上两种方式,再通过一步反应都可得到单质铜,不属于湿法冶铜的是;

(3)设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

Cu2(OH)2CO3+H2SO4═2CuSO4+CO2↑+3H2O

98320

10%×196gx

=

x=64g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u2(OH)2CO3+H2SO4═2CuSO4+CO2↑+3H2O

9844

10%×294gy

=

y=13.2g

所以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94g+33.3g﹣13.2g=314.1g.

故答案为:(1);

(2);

(3)64g;

314.1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1









献花(0)
+1
(本文系读书照亮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