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东北凌云志,气吞山河壮
2020-12-07 | 阅:  转:  |  分享 
  
东北凌云志,气吞山河壮读《东北抗战那些年》有感生于斯,长于斯,日后还将——叶落于斯。对于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而言,心里对东北抗日联军,对那段气壮
山河的艰苦抗战历史又怎能不铭记在心呢?8岁起,我就常常听长辈们讲抗联的英雄故事。那时候,我就觉得跟其他的抗日英雄比起来,他们离我很
近很近,就好像在我身边一样。听着故事,想象着他们痛杀日本侵略者的画面,我真恨不得自己换作男儿身,也生在那个年代,跟他们一起高举抗联
大旗,跟他们一起纵身白山黑水,跟他们一起英勇杀敌。不可否认,在东北这块中国最先遭受侵略的土地上,东北抗日联军进行着最为艰苦卓绝、最
为英勇无畏、最为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的壮举。抗联英雄的革命壮志,让敌人闻风丧胆;抗联英雄的革命胆魄,让我们荡气回肠;抗联英雄们的革命
情怀,气壮白山黑水。这是一部铁蹄下的东北人民奋起抗争日本法西斯同化和侵略的作品,这更是一部展现一个又一个不屈的东北抗日英雄形象的作
品,这是一部东北人民十四年抗日斗争的史诗性的作品。该书九一八事变写起,将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等众多抗联英
雄人物连缀起来,真实地再现了东北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斗争,用无数生命和鲜血铺就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艰辛历程。全书以独
立章节的方式细读之下感人至深,战争场面宏大,撼人心魄。这是一部真实展现抗日联军的生活战斗全貌的作品,着重刻画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
曼、李兆麟等一大批东北抗日先烈的英雄形象。他们在身后无援、弹尽粮绝和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卧雪爬冰,辗转千里,竭忠尽诚。他们进行的
是一场坚定的民族解放信念之战,更是一场为后人争取胜利的舍身之战,还是一场充分表现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尊严之战。杨靖宇以棉絮枯草为食战
至最后一人;赵尚志在战场上灵活机智、英勇杀敌;赵一曼在狱中坚贞不屈慷慨就义……他们的英魂与东北千里山河同在、与东北高空中的日月齐辉
,永远值得我们这些后人缅怀。我们不会忘记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的杨靖宇。他一个冬季,上百次的战斗,吃不上一口热饭、喝
不上一口热水,更睡不上一个踏实觉。最后,在冰天雪地里,只身与敌人周旋五天五夜。在零下四十度、没膝大雪的深山里,没吃没喝,完全断粮五
天五夜,他究竟靠什么生存下来?为解开谜团,敌人残忍地将他的遗体解剖。当发现,他的胃饿得严重变形,里面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没有消化的草
根、树皮和棉絮的时候,就连敌人也不得不惊叹,不得不佩服他才是真正的英雄。杨靖宇用他的坚定的信念,用他的顽强意志,用他的不屈生命,给
敌人以最大的痛击。当日军指挥官西谷等听说杨靖宇被害“一点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呜呜地哭了起来”便是明证;伪通化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
自杀前写遗书写下“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我们不会忘记那身体柔弱、文静自信、意志坚定的女英雄赵一曼。她为掩
护部队突围受伤被捕,她受尽了我们闻所未闻、想都想不到的种种酷刑。那根根竹签,那更粗更长的竹签,那根根烧红的铁签,那掺着小米和汽油的
辣椒水,那烧得通红通红的烙铁……还有那长达7个小时的电击,都没有让她产生一丝一毫妥协的想法,都没有征服她那坚定无比的意志。黔驴技穷
的的人用接二连三的残无人道的酷刑和摧残了她9个月,直到她的灵魂升入革命胜利的天堂,留下对儿子的愧疚和期盼:“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
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
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们不会忘记冷云等8名女兵为掩护主力突围,弹尽力竭,宁死不屈,最后手牵
着手全部投入寒冷刺骨的滚滚江河中。她们中,年龄最长的冷云,刚刚23岁,最小的年仅13岁,还是个孩子……战争早已远去,硝烟早已散尽,
英雄长眠于东北沃土之下,精神不朽于白山黑水之间。他们是我们民族铁骨铮铮的坚实脊梁,他们用生命做火种点燃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他们用
热血抒写了东北抗联的壮丽篇章。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不仅需要在心底永远珍藏抗联火种,并且还要让火种燃烧起来。助力中国梦想,让我们的民族真正强大起来。指导教师:杨贵民
献花(0)
+1
(本文系任晓萍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