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敬业与乐业
2020-12-09 | 阅:  转:  |  分享 
  
第二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探究一有业1.本文演讲的主题是“敬业与乐业”,为什么作者在论证论点之前先说“有业”的问题呢?答案:因为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和基础,对“有业”的态度,决定能否“敬业”“乐业”。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在文中画出并做具体分析。答案: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之必要”。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孔子和百丈
禅师的话,第5段作者讲的道理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探究二敬业3.阅读6、7段,说说什么是敬业。我
们今天怎样理解文中的敬业精神?答案:根据自己的才能、境地,从事一种职业,力求做到圆满,就是敬业。对于敬业精神,今天应该理解为热爱
自己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轻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4.精读6、7段,请仿照下面的参考示例,找出证明“敬业的重要性”的相
关论据并分析其作用。【参考示例】第6段中“当大总统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一课一法】论
据类型及其作用类型标志答题步骤事实论据事例、数据、史实等①根据“标志”判断论据类型②充分有力地证明(论证)了…
…的论点(道理、观点)道理论据科学原理、定律、名人名言等4.精读6、7段,请仿照下面的参考示例,找出证明“敬业的重要性”的
相关论据并分析其作用。【参考示例】第6段中“当大总统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赏析:事实论据。
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和“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两个观点,从而证明了为什么要“敬业”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即
学即用】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答案:道理论据。
都是为了证明“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这一观点的正确,增加了权威性。探究三乐业5.第8段的论点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案:论点是“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说明“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自然地点到乐业上(引出话题)。运用了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指导】论证方法的判断依据及答题模式类别判断依据答题模式举例论证史实实例运用了举例
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名言警句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运用了对比论
证的论证方法,把××和××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的观点类别判断依据答题模式比喻论证比喻手法运用了比喻
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通用答题格式运用××论证的方法
+论证了××观点+效果6.阅读第8段,思考:作者认为哪两等人最苦?他们为什么最苦?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第一等苦人是“无业游
民”,因为他们无事(业)可做,身心毫无寄托;第二等苦人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因为他们不能从职业中找到乐趣。
献花(0)
+1
(本文系as焕焕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