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下连续墙施工管理控制要点摘要:自从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以来,整体失稳破坏、局部槽壁变形坍塌、周边建构筑物受损等安全质量 事故时有发生,而加强对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管控,是提高基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依托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地铁站配套商业广场距离地铁站最 近处仅为10m的超大深基坑工程,分析了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着重探讨了邻近地铁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施工阶段的监理控制, 旨在为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特别是对邻近地铁的保护提供有力保障。关键词:地下连续墙;地铁深基坑;施工监理;事前预控;过程控 制;事后审查1工程概况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地铁站配套商业广场工程周边紧邻3条地铁线路,距离地铁站最近处仅为10m;基坑拟开挖深度约17 m、开挖面积超2万m2,属于超大深基坑。工程施工场地处于古河道分布区,其中⑥层暗绿色粉质黏土缺失。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微承压水和 承压水。本工程基坑采用真空深井泵降水措施,降低基坑内浅层潜水,每口真空深井降水范围不大于200m2。在各分区围护结构封闭后、开挖施 工前进行现场预降水,以验证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工程中基坑外圈主要为10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以下简称“地连墙”),中隔墙及局部基 坑开挖较浅位置有少量800mm厚和600mm厚的地连墙。其中,1000mm厚的地连墙深度达到50m,地连墙钢筋笼最大重量达到4., 接头形式为十字钢板接头。2监理控制的重难点分析自从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以来,整体失稳破坏、局部槽壁安形坍塌等安全质 量事故时有发生。导致围护结构侵界、地下压力管线破裂、周围地表下沉链地连墙成槽施工结束后,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开挖卸载将引起墙体侧移 及周边土体沉降变形,若变形过大将导致周边保护建筑沉陷、开裂甚至毁坏,尤其在邻近地铁的复杂环境下进行地连墙施工,可能对地铁周边建构筑 物造成不可逆破坏。因此,地连墙的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针对地连墙施工工艺及其可能对邻近地铁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我们将施工阶段的监理质 量控制分为事前预控、过程控制和事后审查三个环节,相关控制项目具体如下。(1)事前预控: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施工组织及方案审查,机械 设备及人员资质审查,原材料审查。(2)过程控制:导墙和成槽工艺参数,钢筋笼制作与吊装工艺参数,护壁泥浆配合比,地连墙混凝土(配合比 、使用时间、浇筑部位和实测混凝土强度)。(3)事后审查:开挖后地连墙露筋统计,地连墙渗漏水调查表,地连墙超声波检测报告,相关的质量 验收资料与数据。3施工阶段的监理控制3.1监理事前预控3.1.1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而设计交 底和图纸会审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好监理人员在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地连墙的设计图纸进行内部预 审,提请设计单位尽早解决“错、漏、碰、缺”等问题。3.1.2方案审查和专家评审审查地连墙施工专项方案编审手续是否齐全。地连墙专项施 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员主持编制,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再经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有总包单位的,须经总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上报监理审批。重点审查其编制依据的准确性和施工方案的 完整性,包括施工工艺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方法、安全保证措施、应急预案等。按照施工安全监督规程的相关条款,本工 程被认定为超危大工程,钢筋笼吊装专项施工方案须经专家评审。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 查。监理应督促施工单位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对方案进行完善与补充;修改过的方案闭合专家相关指导意见后,方可审批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若施工 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更,则修改过的方案须重新经过专家论证。3.1.3机械设备和人员资质审查重点审查大型机械设备,如成槽机、履带吊、汽 车吊、挖机等;重点审查特殊工种的持证上岗人员,如履带吊司机、司索工、焊工、电工,并且要求施工单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由双方签字确认。同时,在起吊钢筋笼时须查看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履职在岗情况。3.1.4进场材料控制在地连墙施工开始前,应督促施工单位 尽早将钢筋、混凝土供应商的资质及采购合同备案.上报监理单位接受审查。施工中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提前对用到的各种型号的钢筋原材、焊接 接头、机械连接接头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2监理过程控制3.2.1导墙、成槽工艺控制导墙的主要作用是对成槽设备进行导向。 导墙施工须严格执行跳仓法,施工段长度一般以不超过12m为宜。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经常会连续施工,监理对此必须进行事前预控。导墙施 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要点如表1所示。表1导墙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序号工序名称主要控制点1测量放线施工单位放样复合后,监理应根据图纸和控 制点进行100%;同时注意对地下连续墙外放尺寸的影响2槽段开挖检查槽段轴线位置、开挖深度、宽度等3钢筋帮扎确保钢筋复试合格,检查钢 筋规格、间距等是否符合图纸及设计要求4立模板钢筋通过验收后方可立模,检查模板的稳定性,检查槽宽和轴线5混凝土浇筑确保钢筋和模板通过 验收,检查混凝土的配比和塌落度并旁站浇筑3.2.2钢筋笼制作和吊装控制以本工程中的一个标段为例,该标段共有地连墙33幅,类型为G型 ,接头形式为十字钢板;钢筋笼的长度为49.5m,最大重量达46.9t(先行幅,幅宽6m,包括双侧十字钢板);采用双机抬吊12点整体 吊装。本工程地连墙钢筋笼较长且重,根据进度计划和以往的吊装经验,钢筋笼采用整体吊装、整体回直、一次入槽的施工方法。拟采用双机抬吊1 2点吊装、整体回直入槽的吊装方案。严格按照专家评审过的吊装方案进行吊装,并且保证起吊点布置和起吊方式不会导致钢筋笼变形。重点审查起 吊点的焊接情况,确保焊接质量满足起吊要求。在起吊异形钢筋笼时,应对转角处进行加强处理,并且随入槽过程而逐渐割除。吊装过程中,应及时 验收槽段接头刷壁、清槽、换浆等工序,合格后方可将钢筋笼对准槽段中心缓慢沉入;钢筋笼就位后应在4h内浇筑混凝土,否则应将钢筋笼吊起并 冲洗干净后再重新入槽。3.2.3护壁泥浆配合比控制在地连墙成槽过程中,泥浆主要起到形成泥皮护壁、冷却成槽机具、携渣、切土润滑、保持 土体稳定以防塌方的作用",同时在混凝土浇灌时对保证混凝士的浇灌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泥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如表2所示。表2泥浆施工 质量控制要点序号工序名称主要控制点1原材料控制审查原材料性能是否满足地连墙施工要求,督促总包单位进行泥浆配合比试验2泥浆池泥浆池须 做好防雨及安全防护措施并有可靠的安全通道3泥浆性能定期检查槽段上、中、底段的泥浆比重、黏度、PH及含砂率4泥浆面槽内泥浆须高出地下 水位0.5m以上,并不低于导墙顶面0.3m一下5清底检查底部泥浆是否被抽吸,顶部是否需要补浆3.2.4地连墙混凝土浇筑为了确保地连 墙的浇筑质量,每车混凝土浇筑前应安排坍落度等指标检查,地连墙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为200土20mm且和易性良好。浇筑时应严格按照设计 和规范要求控制槽内混凝土高差、导管埋深和进料速度,以防产生混浆、夹泥和压气现象。钢筋笼沉放就位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且不超过4h,各导 管随混凝土灌注应逐步提升,灌注速度和灌注高度都应满足规范和图纸要求。3.3监理事后审查3.3.1开挖后地连墙露筋统计地连墙施工完工 后,外漏面筋现象是施工后可能存在的问题。监理单位应对地连墙的漏筋原因进行分析(见表3)并统计,及时与设计单位协调进行现场勘查,协调 施工单位对漏筋现象进行整改闭合。表3地连墙的漏筋原因序号漏筋原因主要控制点1地质条件施工期间受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2施工工 艺受泥浆配比、混凝土配比、成槽垂直度偏差等的影响3道路动载地连墙临近地铁,受社会交通荷载、工区内机械设备荷载等的影响4施工管理忽视 对成槽及检测、清空,钢筋笼制作与吊放,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环节的管理当出现漏筋现象时,应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清理基层。对于面积小且 较浅的部位,可以采用砂浆抹面;对面积较大或较深的漏筋部位,一般采取C20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处理。3.3.2渗漏水调查地连墙渗漏水也 是常见的质量问题。监理单位应针对渗漏水进行调查统计。对于小面积渗漏,可采取埋管注浆的方式;对于涌水或涌砂,则要及时报告,一般采取双 液注浆封堵或高压旋喷桩加固等方式。严重情况下,必须及时报告业主并联系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对上述问题进行实地勘察和协调解决。3.3. 3地连墙超声波检测地连墙的墙体质量检测包括:墙体的完整性、墙体的强度、墙体的厚度和墙面的完整性。若采用超声波检测地连墙成槽情况,则 要兼顾接头处的垂直度,垂直度不宜大于1/300;若接头采用套铣接头,则接头处的垂直度不宜大于1/500监理单位应采取跟踪或平行检验 的方式对地连墙进行检测,若采用超声波法判定墙体不合格,则还须用钻芯法再次进行验证。4结语地连墙是深基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其危险性大、影响范围深、技术含量高,因此,深基坑支护的监理人员既要有工作责任心,又要具备与工程相适应的技术能力。通过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有效采取监理事前预控、过程控制和事后审查这三个控制措施,以全过程方式对地连墙施工进行监理控制,可最大程度地规避邻近地铁条件下超深地连墙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