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纯正艺术人像的厄运与潜力
2020-12-22 | 阅:  转:  |  分享 
  
纯正艺术人像的厄运与潜力

杜聿鸿

一、概念及其技术要素

纯正“艺术人像”,亦称“艺术肖像”,是以艺术手法拍摄的人物形象,其主体是人,主题是人,纪录的目的还是纯粹的、不含任何政治色彩和虚假成份的人。另一类具有艺术性的人像——“商业人像”则不然,“商业人像”多采用人为的特殊光照、新奇的化妆服饰、别致的道具背景以及有特定意义的情感展示等诸多成份在内的综合艺术加工合成,尽管所拍主体仍然是人,但因掺杂进了这些或多或少的假定成份,使主题和纪录的目的都超越了人之本身;而且不论是美化还是丑化,其创作的本意就是为了达到商业利益之目的,有的甚至是带有政治色彩。所以,“商业人像”与纯正意义的“艺术人像”有着明显差异。还有一类所谓人像作品是“纪实人像”,或者叫“环境人像”,包括“生活人像”、“工作人像”、“风景人像”等;这类作品的主体也是人,但主题和所纪录的目的更是大大超越了人之本身;严格说,这类“纪实人像”尽管不少是意义非凡之作,但不属于“艺术人像”范畴,而且其大多数纯粹就象新闻摄影作品姓“新”不姓“艺”一样。

人的长相不一,有漂亮的、有丑陋的,这是固有的客观条件;但是,对同一人拍照,不同的摄影技艺有不同的结果。作为艺术人像摄影师,摄影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用艺术手法记录真实的人。一幅完美、纯正、非凡的人像艺术作品,因其非凡的艺术性与真实性的高度统一,可以让人百看不厌。

要做到“艺术性与真实性的高度统一”,创作出百看不厌的艺术人像作品,众所周知,至少要把握好“三大技术要素”。

其一,出色的用光。人像的主体是被摄者的脸,让真实的自然光稍斜照射被摄者脸的正面,使其“主体”表现突出,并让两眼中都有明显的眼神光。这,应是艺术人像用光的主导原则。当然,利用灯光也可拍摄出纯正艺术人像,用好了,可与自然光相媲美;用得不好,易于产生环境与情感色彩,往往造成误导观赏者超越纯粹的人而想象的结果,使主题冲淡、纪录的目的变味。

其二,完美的构图。这一“构图”概念的外延要大一点,包含选取纯洁的背景、最美好的角度,是全身还是半身,站姿还是坐姿,以及服饰与容貌的整理、相机与镜头的使用等,因为它们都与“完美的构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其三,自然的神态。只有抓取到人物神态极其自然的一瞬,才有资格谈得上记录了真实的人;如果抓取不到,那就意味着拍摄失败。

二、厄运及其深层根源

时下,纯正的艺术人像已经被“保守”与“传统”两顶帽子压到了“幕后”,“台前”笼统的“艺术人像”概念宏观上包罗万象,微观上纯正作品近乎不见了踪影。看看吧,时下除过一些校舍和很少的会场中挂一些很有限的伟人像和科学家像之外,哪里还有纯正艺术人像的影子。老字号“北京照相馆”中有之,然而数以万计的城市照相馆与现代化的影楼中,能找到纯正艺术人像的又有几家?当然,部分杂志的封面刊用艺术人像,但大都成了明星、名模、美女的“专利”。

艺术人像横遭厄运,源自“三大技术要素”的变态。“写真照”可算较纯正的“艺术人像”,但时下近乎十成的“写真馆”也都引进了“平、白、柔”的用光技法,连百姓的证件照、甚至家庭合影,也都派上了“平、白、柔”这一“面罩”的用场。《中国摄影报》2003年7月29日第9版载文:《“艺术人像”的“像”与“不像”》,揭示了一位60岁女士被“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可言的‘艺术人像’”惹得生气的症结;《中国摄影报》2003年10月21日第2版摘转9月21日《杨子晚报》载文:《八旬老翁“照”成中年》……此类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可以说,当今的影楼用光技法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让人的脸体肤色全被这一时髦的“艺术之光”照射成了实实在在的假象;与其说“用光美化人”,不如说“以用光作为公开造假、糊弄人的手段”。

构图上,“商业人像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味“创新”,盲目追求“新、奇、特”之“时尚与流行”,非要在人的姿势造型与服饰上别出心裁地大作文章,甚至低头、闭目,穿单衣、戴棉帽,扎草绳、缠树枝,真可谓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使好端端的人像变成了让人刺眼的“笑料”;否则,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没有视觉冲击力”的指责,与评奖更是无缘。

惟有“自然的神态”被继承了下来。但是,看看现在的杂志与报纸,以及上上下下的影展影赛,其所谓的“艺术人像”作品中,绝大部分、甚至全都有着超人的特定主题,“神态”成了服务于特定主题的“工具”,像上的人仅仅是“演员”而已,哪有一点表现真人“个性”的味道。

不可否认,由于拍摄主题与目的的制约,“纯正艺术人像”的创作很难,创新更难。但是,指导思想得明确,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创新”绝不能以牺牲“主题与目的”为代价,在“三大技术要素”上投机取巧,搞小动作;只有一门心思,老老实实地在“三大技术要素”操作上下功夫,全方位打造“绝活”,才有望创作出不朽佳作。

三、正名及其市场潜力

我们反对机械地继承传统,力戒保守,提倡创新,但念歪了“主题”与“拍摄目的”的“径”,完全背离了“艺术人像”主旨的作品,根本就不该让其堂而皇之地混入纯正“艺术人像”队伍。首先在名称和概念上审视,就应进行一场梳理“整顿”,将这些背离了“艺术人像”主旨的作品分离,还给纯正“艺术人像”一片篮天。

以我的实践证实,还给纯正“艺术人像”一片篮天,不仅是摄影业拨乱反正的需要,而且是当今国内摄影市场一大潜力所在。

近些年,应归“商业人像”之列的“婚纱摄影”铺天盖地,遍及各地城乡,使一对对年轻夫妇有了自己的巨幅照,幅面之大,与过去家中挂的伟人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年龄大一点的青年人,以及众多中老年人,很少有人将自己的照片、尤其是标准像放大到如今的“婚纱照”一般。在农村,不少老年人备好了自己不远的将来将要离开人世时的“遗像”,其大小,只不过是10或12英寸而已;就是城里人放遗像,黑白也好、彩色也罢,也很少有人放大到伟人像的通常尺寸——24英寸。1999年元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一位摄影大师拍的几张24英寸艺术肖像,一个个很熟悉的普通人都成了“伟人”,气派极了!我就想,过去在公共场所、会议厅、办公室里挂伟人像,如今,将自己也像伟人像一般大小的彩照挂在家中,让咱自己也当回“伟人”,留下纪念,萧洒萧洒,自我欣赏,有谁能说、又害怕谁说咱有什么“王洪文之流的野心”?何乐而不为之!于是,我开始了专拍“伟人像”。

5年多,我已给城乡各界普通人拍摄“伟人像”数百幅。说是“伟人像”,其实叫“艺术人像”更确切一些,因为我说的这些“伟人像”大多采用低调子黑背景拍摄技法,而且“三大技术要素”操作严谨。

随着自己拍摄技艺的提高,以及所拍大像的日益广泛传播,主动找我拍照“伟人像”的人从无到有,有区上的、市上的,还有省城的。彩扩店中,经常有人看到我拍照的24英寸像感到惊奇与纳闷儿,不时有人发问:“这都是哪里的大人物?”“放这么大干啥?”一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叫我给他放了张30英寸的,和中央一位已故领导人象极了,大有以假乱真之势,所见者无不叫绝。有位干部叫放了张16英寸的,结果,看了不几天就后悔了,另叫放了张24英寸的,一比,效果大不一样!干脆挂在了自己的办公室,让来人随便评说。最近,一位中年农民企业家看了我给他照的小样很高兴,特意叫放了张120厘米×90厘米的巨幅,相当于47英寸,气派极了!还叫另放了张24英寸的,也说要“把这张小的往办公室挂”。农村妇女挂自己的大像更少见,但是,最近我给一位年过半百的农村妇女拍照的24英寸肖像,黑背景、红T恤,神采奕奕,使不少乡下人动了心。

前不久,我在宝鸡市区遇一退休干部,他颇为气愤地对我说:“现在的照相馆都成了年轻人的天下,个个都是‘婚纱影楼’,要么就是‘儿童写真’,没有一家是专门为中老年人开办的;连照出的相都和年轻人一样,不管是老头儿还是老太婆,都是粉面皮、大白脸,朦朦胧胧,让人哭笑不得。”

据了解,在陕西宝鸡市所辖3区9县中,为年轻人拍“写真照”的有,也大都是部分少女照照,而专拍24英寸纯正艺术人像者,尤其象我一样采用自然光、低调子风格者,至今还没发现有第二人;就是在省城西安,也属少见。陕师大有位专拍24英寸纯正艺术肖像的摄影家,常年在京城创作,很少在省上拍照。不少人劝我开个影楼,我说,如果到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办个专拍艺术人像的影楼,肯定能赚大钱。



(发表于2004年7月20日《中国摄影报》第3版“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届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登”)

































献花(0)
+1
(本文系一鸿851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