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育人先育己
2020-12-30 | 阅:  转:  |  分享 
  
育人先育己表弟的儿子突然在高考前辍学回家了,这让表弟夫妇一夜间愁白了头。孩子本该受教育的年龄,却玩物丧志,冥顽不灵,毫不珍惜求学机会,该如何
是好啊?在知识和技术更新加快的今天,不学无术会迎接怎样的未来呢?今后后悔还来得及吗?表弟夫妇由于常年在外打工,疏忽了监管和陪伴,孩
子养成了痴迷游戏的毛病,书本作业懒得动一下,整天手机24小时不离身,任凭谁来劝导,鞭抽怒骂,都是埋头不理不睬。他怪教室的桌椅像钉子
一样扎着他的屁股,每分每秒都在煎熬,所以逃学肄业在家,整天关起门来肆无忌惮沉迷于游戏世界中。这是留守孩子的引导缺位,演变成问题孩子
的沉重代价。与此相反,朋友的女儿刚八岁,就送到省城长沙寻找最好的学校进行基础教育,然后母亲为女儿疯狂报名各项补习班,主持人,京剧,
书法,绘画,乒乓球、篮球等,回家还安排孩子炒菜、刷马桶等动手能力的活儿。每当她在朋友圈晒孩子作品及日常点滴,我们都特别心疼这孩子的
实际承受能力,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她妈亲生的。我问孩子乐意学吗?孩子天真无邪却满脸无奈作答:因为不敢惹妈妈生气!害怕妈妈不满意!这种填
鸭式过度培养孩子的行为,不仅无视孩子的心里诉求或喜好,而且扼杀了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力。看得见的成绩和特长提升了,可看不见的
心灵伤害和精神压抑有多大呢?我亦为此堪忧。今天,四川一小学生喊出“活得太累了”而坠楼身亡,我们再去痛心还来得及吗?你会爱孩子吗?我
们应该怎样爱孩子呢?孩子到底是放养好?还是圈养好?其实不能一概而论。放养的有龙也有鼠,圈养的有虎也有猫。放养并不代表放任和放手,父
母要及时引导、互动和指导纠正,不能甩手交给学校和老师,自己不闻不问,或者一味地指责、抱怨孩子,甚至粗暴打骂孩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树苗掰急了会折断。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或教师要学会自查,走进孩子的内心去播撒阳光雨露,多一些激励和赞许,当自己和孩子内在圆满时,
教育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圈养并不等于操控和限制,父母貌似为孩子着想,却无视孩子的天赋、兴趣、快乐等,过度保护、越位、和替代,培养
千人一面的优秀的绵羊,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会受到阻碍,自信心和应变能力会变弱,如温室的花朵,遇见风雨或麻烦,就没精打采,焦虑恐惧。我和
爱人从事多年基础教育工作,家族里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自认为是半拉子书香世家吧。我们家最常见的温馨画面是:一家三口各自窝在自己的地盘
上,旁若无人地读着自己喜爱的书本。对待孩子,我们是粗放式的放风筝模式,自小给她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学习环境。在洋溢着爱和温暖的
港湾,我们像朋友一样交流,欣赏和鼓励。没有唠叨过她的作业或考分名次,没有给她补习过一节课,没有逼着她学这学那,只教给她善良助人,用
专注力学习、阅读和做事,并分清先后、轻重、主次,安排好自己节奏。她17岁就拿到国际贸易本科文凭和英语八级资格证,然后独自一人勇闯国
外,一边继续深造,一边勤工俭学,都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从没让我们家长费心费神,或者寝食难安。她在努力奔跑的同时,也不忘训练自己对
家庭和父母的责任心,定期越洋问候和补贴家用,定期添置父母衣食住行的用品。一家人齐头并进,精彩纷呈,未来可期。初为父母,其实都是无证
上岗,成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的,大家都不知道要教什么?如何教?怎样教得有成效?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作家周国
平先生说过,教育即成长。我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修行,育人先育己,不慌张,不越位,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去予以尊重,而不是当做自
己的私有财产去任意处置。教育就从家庭餐桌开始,就从日常事务的认知感悟开始,它是细节的柔性的影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言传身教的不疾不
徐,尊重和守望,呵护和包容、分享和感悟,不束缚、不干预孩子的身心成长。救救孩子吧!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推动摇篮的手和陪伴,孩子真正
的成长是自我教育。饭,要自己一口一口嚼,才能变成自身的营养;梨,要经过孩子自己亲自品尝,才能体会出其真实滋味。做父母的,只需活成孩
子的榜样,不要完全牺牲自我,整天围着孩子转,代替孩子去成长,去判断,去选择。这世界没有安排好的道路,谁也不能代替谁去行走或飞翔,人
生并不是一张文凭一个学位就许你万事大吉。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会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生应用题和选择题,都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独立负责,
上下求索,锐意前行。把一切交给公平的时间去精雕细琢,然后快乐、从容地过生活。2020.12.15常德市老年大学,文学写作班,龚利宏,联系电话:13875077517.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7517d...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