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听功能检查-复旦精品课程
2021-01-02 | 阅:  转:  |  分享 
  
2.镫骨肌声反射(acousticstapediusreflex)中耳肌肉有二:鼓膜张肌和镫骨肌。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两者收缩时
作用力的方向相拮抗:鼓膜张肌收缩时向前向内,使鼓膜向内运动;而镫骨肌收缩时向后向外,使镫骨足板以后缘为支点,前部向外跷起而离开前庭
窗。在受外界声或其他种类刺激时,可诱发中耳肌肉的反射性收缩,由声刺激引起的该反射活动称为中耳肌肉的声反射(acousti
cref1ex)。后者习惯上在人体常仅指镫骨肌反射(stapediusreflex)。正常耳诱发镫骨肌声反射的声音强度为70
dB~100dB(SL)。正常人左右耳分别可引出交叉(对侧)与不交叉(同侧)两种反射。2.镫骨肌声反射(acoustic
stapediusreflex)镫骨肌声反射检测的临床意义:镫骨肌声反射的应用较广,目前主要用于:①估计听敏度;②鉴别传
导性与感音性聋;③确定响度重振与病理性适应;④识别非器质性聋;⑤为蜗后听觉通路及脑干疾病提供诊断参考;⑥可对某些周围性面瘫
做定位诊断和预后预测、以及对重症肌无力作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等。七、电反应测听法七、电反应测听法(electricre
sponseaudiometry,ERA)声波在耳蜗内通过毛细胞转导、传入神经冲动,并沿听觉通路传到大脑,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各
种生物电位,称为听性诱发电位(auditoryevokedpotentials,AEP)。用这些电位做为指标来判断听觉通路各
个部分功能的方法,称电反应测听法(electricresponseaudiometry,ERA)。是一种不需要受试者作主
观判断与反应的客观测听法。七、电反应测听法(electricresponseaudiometry,ERA)听性
诱发的生物电位种类较多,目前应用于临床测听者主要有耳蜗电图描记法听性脑干反应测听40Hz听觉相关电位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信号都极微弱,易被人体的许多自发电位、本底噪声及交流电场等所掩盖,需要在隔音电屏蔽室内进行检测,受检者
在保持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利用电子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提取电信号。1、耳蜗电图描记法(electrocochleograph
y,ECochG)指声刺激后记录源自耳蜗及听神经的近场电位的方法。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microphonicpo
tentia1,CM)为来自外毛细胞的交流电位,几乎没有潜伏期,波形与刺激声的波形相同,持续的时间相同或略比声刺激
为长,振幅随声强增加。总和电位(summatingpotentia1,SP)为来自毛细胞的负直流电位,
同样无潜伏期和不应期。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actionpotentia1,AP)AP
主要由一组负波(N1~N3)组成,其潜伏期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缩短,振幅随之相应增大。AP是反映听觉末梢功能最敏感的电位,是耳蜗电图
中的主要观察对象。1、耳蜗电图描记法(electrocochleography,ECochG)1.检测方法刺激声
:短声(click)、短音(tonepip)或短纯音(toneburst)刺激重复率10次/s,记录电极:用针状电极经
鼓膜刺到鼓岬部近圆窗处,或用极小的银球电极紧放在鼓膜后下缘近鼓环处;参考电极:置同侧耳垂或头顶;接地电极:鼻根部或前额。滤波
带宽3Hz~3000Hz,分析窗宽10ms,平均叠加500次。1、耳蜗电图描记法(electrocochleography
,ECochG)对各波的潜伏期、振幅和宽度(时程)、-SP/AP振幅的比值,以及刺激强度与AP振幅的函数曲线和刺激强度与潜伏期函
数曲线等指标进行分析,可助对听神经及其外周听觉传导通路上各种耳聋进行鉴别、客观评定治疗效果。内淋巴积水时,-SP/AP振幅的比值
增大。2、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udiometry,ABR)是利用声
刺激诱发潜伏期在10ms内的脑干电反应,由数个波组成,又称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是检测听觉系统及脑干功能的客观检查。检测方法刺激
声为短声、滤波短声(filteredclick)或短纯音,刺激重复率20次/s。记录电极为银-氯化银圆盘电极,置颅顶正中或前
额发际皮肤上,参考电极置同侧或对侧耳垂内侧面或乳突部;接地电极:前额。带通滤波100Hz~3000Hz,平均叠加1000~2
000次,分析窗宽10ms。2、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udiometr
y,ABR)听性脑干诱发反应由潜伏期在10ms以内的7个正波组成,它们被依次用罗马数字命名。ABR中I、III、V波最稳定。
临床上分析指标包括:①I、III、V波的峰潜伏期及振幅;②I~III、III~V、I~V波的峰间期;③两耳V波峰潜伏期和I
~V波峰间期差;④各波的重复性等。2、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udio
metry,ABR)听性脑干诱发反应可用于判定高频听阈(V波阈值反映中高频听阈1~4kHz)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鉴别器
质性与功能性聋诊断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等;正常ABR806040302020nHL3、40Hz听相关电位(40
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0HzAERP)中潜伏期听诱发电位(middle
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MLAEP)是在给声后12ms~50ms记录到的诱发电位。4
0Hz听相关电位是指以频率为40Hz的刺激声所诱发、类似40Hz的正弦波电位。为听稳态诱发电位(auditorysteady
stateevokedpotential),属于中潜伏期反应的一种。主要用于对听阈阈值的客观评估,尤其是对1000Hz以下
频率的听阈确定更有价值。4、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ultiple-frequencyAuditorysteady-state
evokedresponses,ASSR)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客观听力检测技术,首先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耳鼻咽喉科系
Richard等报道。调频(FM)和调幅(AM)处理后的不同频率声波(载频CF),刺激耳蜗基底膜上相应部位听觉末梢感受器,其听神
经发出神经冲动,沿听觉通路传至听觉中枢,并引起头皮表面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通过放大技术,可由计算机记录下来。可分频率测试200
~8kHz的听觉反应。4、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ultiple-frequencyAuditorysteady-statee
vokedresponses,ASSR)优点:反应不同频率的听力阈值最大输出强度可达120dBnHL
对中重度聋,检测的准确率高缺点对正常听力或轻度耳聋,阈值的准确率有一定误差。临床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人工耳蜗植
入的术前评估助听器佩戴和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判断八、小儿行为听力测试(paediatricbehavioralaud
iometry)判断小儿以行为(转头或动作)表现出来的对声音产生的反应,来确定听阈。需小儿配合,受小儿年龄和发育成熟程度影响。
行为观察测听法用于6月以内婴幼儿。较高强度刺激声,有无眼睑反射视觉强化测听法7月~2.5岁。
用视觉奖励来吸引婴幼儿听到刺激声时转头寻找声源游戏测听法2.5~6岁。在听见刺激声时做游戏(如将积木放在篮子里)
总结音叉:简易的判定,鉴别纯音测听真伪。纯音测听:量化听力,明确性质。声导抗:鼓室压力。鼓膜和听骨情况。脑干诱发电位:客
观听阈测试。偏重高频。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三、纯音阈上听功能测试阈上听功能测试是用声强大于受试耳听阈的声信号进行的一系列测
试,对于鉴别感音性聋(蜗性)与神经性聋(蜗后性)有参考价值。主要包括响度重振现象测试和病理性听觉适应现象测试。1.重振试验
声音的强度是一种物理量,可进行客观测量。响度则是人耳对声强的主观感觉,它不仅与声音的物理强度有关,而且与频率有关。正常情况下
,强度和响度之间按一定的比值关系增减,声强增加,人耳所感到的响度亦随之增大,声强减弱,响度变小。耳蜗病变时,声强的轻
度增加却能引起响度的异常增大,称为响度重振现象(loudnessrecruitmentphenomenon),简称重振现象。
在临床上表现为听觉过敏现象,不能耐受过响的声音。1.重振试验通过对重振现象的测试,有助于耳蜗性聋与蜗后性聋的鉴别诊断。重振
试验的方法有多种,如: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法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法Metz重振试验法2.病理性听觉适应现象测试(abnor
malauditoryadaptation)听觉疲劳:在高强声的持续刺激后所出现的听敏度下降现象。听觉适应(auditor
yadaptation):在声刺激的持续过程中产生的短暂而轻微的听力减退,即响度感随声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现象。听觉疲劳和听觉
适应统称音衰变(tonedecay)。病理性听觉适应: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现象较正常明显,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及速度上均超出正常
范围,后者称病理性听觉适应,简称病理性适应。方法有:音衰变试验镫骨肌声反射衰减试验Békésy自描听力计测试(2)镫骨肌
声反射衰减试验(stapedialreflexdecaytest)通过所谓声反射半衰期评定,即在镫骨肌声反射测试中,计
算镫骨肌反射性收缩幅度衰变到为其收缩初期的一半所经历的时间。耳蜗性聋或正常人偶有轻度衰减现象,一般10秒但蜗后病变(如听神经瘤
)者有严重衰减现象,半衰期<5秒)。四、言语测听法四、言语测听法(speechaudiometry)纯音听阈只说明受
试耳对各种频率纯音的听敏度,不能全面反映其听功能状况,例如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多有“只闻其声,不明其意”的现象。将标准词汇录入数码载
体上,检测时将言语信号通过至耳机进行测试。由于注意到方言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目前除普通话词汇外,还有广东方言等标准词汇。临床上主要
用于听觉康复工作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力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价评估助听器的效能四、言语测听法(speechaud
iometry)主要测试项目有言语接受阈(speechreceptionthreshold,SRT)以声级(dB)表
示,在此声级上,正常受试耳能够听懂50%的测试词汇。言语识别率(speechdiscriminationscore,SDS)
指受试耳能够听懂所测词汇中的百分率。言语听力图(speechaudiogram)将不同声级的言语识别率绘成曲线。
根据言语听力图的特征,可鉴别耳聋的种类。言语识别率低多为感音神经性聋,传导性聋言语识别率大多正常。五、耳声发射检测法
五、耳声发射检测法(otoacousticemission,OAE)声波引起耳蜗基底膜振动时,具有相应频率特性的外毛细胞产生
主动收缩反应,并由内耳向中耳、外耳道逆行传播振动波,这种音频能量称耳声发射。自发性耳声发射(spontaneousotoaco
usticemission,SOAE)40%正常人可出现(无声音刺激)诱发性耳声发射(evokedotoacoustic
emission,EOAE)(有声音刺激)诱发性耳声发射根据刺激声不同分为: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lyE
OAE,TEOAEs)刺激声频率耳声发射(stimulus-frequenceOAE,SF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
stortionproductOAE,DPOAE)临床常用优点:客观、简便、省时、无创、灵敏
作为婴幼儿听力筛选的首选方法六、声导抗检测法六、声导抗检测(acousticimmittancemeasuremen
t)是客观测试中耳传音系统、内耳功能、听神经以及脑干听觉通路功能的方法。外耳道压力变化产生鼓膜张力变化,对声能的传导能力
发生改变,利用这一特性,记录鼓膜反射回外耳道的声能大小,记录分析。声导抗声阻抗(acousticimpedance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需要克服介质分子位移所遇到的阻力。声导纳(acousticadmittanc
e):被介质接纳传递的声能。声强不变,介质的声阻抗越大,声导纳就越小,两者呈倒数关系。六、声导抗检测(
acousticimmittancemeasurement)介质的声导抗取决于:摩擦(阻力)听骨链被肌肉韧带悬
挂,摩擦阻力甚小。质量(惯性)主要由鼓膜及听骨的重量所决定,比较恒定。劲度(弹性)主要由鼓膜、听骨链、中耳空气的压
力所产生,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是决定中耳导抗的主要部分。故声导抗测试用低频探测音检测中耳的声顺(compliance
,劲度的倒数)。测量此部分就可基本反映出整个中耳传音系统的声导抗。声导抗测听原理图刺激信号:刺激声强度为40dB~125dB的
250Hz、500Hz、1kHz、2kHz、4kHz纯音,白噪声及窄频噪声,可经耳机向另一耳或经小管向同侧耳发送以供检测镫
骨肌声反射。导抗桥:有3个小管,被耳塞引入密封的外耳道内上管:发出220Hz或226Hz85dB的探测音,以观察鼓膜在
压力变化时导抗的动态变化。下管:鼓膜返回到外耳道的声能经下管引入微音器,转换成电讯号,放大后输入电桥并由平衡计显示。
中管:与气泵相连,使外耳道气压由+200mmH2O连续向-400mmH2O变化。1.鼓室导抗测量(tympanometr
y)测量外耳道压力变化过程中的声导抗值,是声导抗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1)鼓室导抗图:随着外耳道压力由正压向负压连续变化,鼓
膜连续由内向外移动所产生的声顺动态变化,可用记录仪以压力声顺函数曲线形式记录下来,称之为鼓室导抗图(tympanogram)或声顺
图、鼓室功能曲线。根据曲线形状,声顺峰与压力轴的对应位置(峰压点),峰的高度(曲线幅度)以及曲线的坡度、光滑度等,可较客观地反映
鼓室内各种病变的情况。鼓室导抗图鼓室导抗图As型常见于中耳传音系统活动度受限时耳硬化听骨固定鼓膜明显增厚等鼓室导
抗图Ad型常见于中耳传音系统活动度增高时听骨链中断鼓膜萎缩愈合性穿孔咽鼓管异常开放鼓室导抗图鼓室导抗图正常鼓膜像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像鼓室导抗图检测咽鼓管功能是用声导抗的气泵压力系统检测吞咽对外耳道压力的影响。检查时将探头置于外耳道内,密
封、固定。把压力调节到-200mmH2O,嘱受检者吞咽数次。正常者吞咽数次后压力即趋于正常(约0mmH2O)。若吞咽数次后不能
使负压下降到-150mmH2O者,提示咽鼓管通畅不良;若吞咽一次压力即达0mmH2O者示咽鼓管异常开放。听功能检查Fu
nctionalExaminationOfHearing复旦精品课程临床听力检查分类主观测听法客观测听法依靠
受试者对刺激声信号进行主观判断,并作出某种行为反应,故又称行为测听。无需受试者的行为配合,反映受试者的实际听功能水平。可受
到受试者主观意识及行为配合的影响,故在某些情况下(如伪聋、弱智、婴幼儿等)有一定误差。不受其主观意识的影响,其结果相对客观。
与操作者的经验、水平有关。语音检查法、表试验、音叉试验、纯音听阈及阈上功能测试、言语测听等。声导抗测试,电反应测听以及耳
声发射测试等临床听力检查主观测听法客观测听法一、音叉试验二、纯音听力计检查法三、阈上听功能测试四、言语测听法八
、小儿行为测听五、耳声发射检测法六、声导抗测试法七、电反应测听法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空气传导,简称“气导”a
irconduction,AC颅骨传导,简称:“骨导”boneconduction,BC在正常情况下,以
气导为主。一、音叉试验(tuningforktest)一、音叉(tuningfork)是门诊常用的听
力检查法之一,每套音叉由5个不同频率的音叉组成,即C128,C256,C512,C1024,C2048,其中最常用的是C256
及C512。音叉检查检查者手持叉柄,用叉臂敲击另一手掌的鱼际肌,使其振动。检查气导(airconduction,AC)听
力:将振动的叉臂置于距受试耳外耳道口1cm处,两叉臂末端应与外耳道口在一平面。检查骨导(boneconduction,BC):
应将叉柄末端的底部压置于颅面中线上或乳突部。音叉试验音叉试验可初步判断耳聋鉴别耳聋性质为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但
不能准确判断听力损失的程度无法进行前后比较。(一)Rinne试验(二)Weber试验(三)Schwabach试验
(四)Gelle试验(一)林纳试验(Rinnetest,RT)气骨导比较试验目的:比较同侧耳气导和骨导的长短。方法:
先测试骨导听力,一旦受试耳听不到音叉声时,立即测同侧气导听力。也可先测气导听力,当不再听及时,立即测同耳骨导听力。气
导>骨导(AC>BC)RT阳性(+)听力正常感音神经性聋骨导>气导(BC>AC)RT阴性(一)传导性聋气导与骨导
相等(AC=BC)RT(±)混合性聋中度传导性聋(二)韦伯试验(Webertest,WT)骨导偏向试验目的:比较
受试者两耳的骨导听力。方法:将叉柄底部紧压于颅面中线上,请受试者仔细辨别音叉声偏向何侧,并以手指示之。结果:记录时以“→”示所
偏向的侧别,“=”示两侧相等(三)施瓦巴赫试验(Schwabachtest,ST)骨导比较试验目的:比较受试者与正常
人(一般是检查者本人)的骨导听力。方法:先试正常人骨导听力,当其不再听及音叉声时,迅速将音叉移至受试耳鼓窦区测试之。然后按同法
先测受试耳,后移至正常人。结果:如受试耳骨导延长,以“(+)”表示,传导性聋。缩短则以“(一)”表
示,感音神经性聋。相似以“(±)”表示,正常。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音叉试验结果比较??
试验方法正常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林纳试验(RT)(+)(-)(±)(+)韦伯试验(WT)(
=)→患耳→健耳施瓦巴赫试验(ST)(±)(+)(-)(四)盖莱试验(Gelletest,GT)
镫骨活动试验目的:鼓膜完整者,可用Gelle试验检查其镫骨是否活动。方法:将鼓气耳镜口置于外耳道内,密闭之。用橡皮球向外耳
道内交替加、减压力,同时将振动音叉的叉柄底部置于鼓窦区。结果:若镫骨活动正常,患者所听之音叉声在由强变弱的过程中尚有忽强忽弱的
不断波动变化,为阳性(+);无强弱波动感者为阴性(-)。耳硬化或听骨链固定时,本试验为阴性。音叉试验临床应用现状③二、纯音
听力计检查法(puretoneaudiometer)一般环境下声音音量声音分贝低声说话30~40
一般说话60~70吸尘器80车床90~95印刷机、纺织机100迪斯科舞厅110喷射机起飞120……耳朵开始疼
痛(一)纯音听力计通过音频振荡发出不同频率的纯音其强度(声级)可加以调节在隔音室内进行(一)纯音听力计普通纯音听力计
频率范围:125Hz~10000Hz的纯音,赫兹,Hertz低频段:250Hz以下,中频段:500Hz~2
000Hz,又称言语频率,高频段:4000Hz以上超高频纯音听力的频率范围为8KHz~16KHz。(一)纯音听力计听阈(
dB)每个频率能听到的最小声音。听阈提高是听力下降的同义词。纯音听阈测试即是测定受试耳对一定范围内不
同频率纯音的听阈。听力曲线:将各个频率的听阈在听力坐标图上连线。平均听阈:500,1000,2000,4000Hz
听阈的平均值(一)纯音听力计听力零级人耳对不同频率纯音的听阈不同,但在纯音听力计上已转换设定为听力零级(
0dBHL)。是以一组听力正常青年受试者平均听阈的声压级为基准,将之规定为0dBHL,包括气导
听力零级和骨导听力零级。(一)纯音听力计通过纯音听阈检查可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①有无听力障碍?②听力障碍的性质(传导性聋
或感音神经性聋)?③听力障碍的程度?1.纯音听力测试法气导听阈测试骨导听阈测试(1)纯音气导听阈测试(pure
-toneair-conductionthresholdtesting)有经气导耳机和自由声场测听两种方式由安装
在隔音室四周的扩音器组成自由声场,从各个方向听到同样声强的测试音一般先用1000Hz40dB测试声刺激标准手法:1
)下降法2)上升法(2)纯音骨导听阈测试(pure-tonebone-conductionthresholdtes
ting)将骨导耳机置于受试耳乳突区,或前额正中,对侧耳加噪音。测试步骤和方法与气导听阈测试相同。(3)掩蔽法(mas
kingprocess)骨导测试——颅骨声衰减0~10dB气导测试(两耳气导听阈差≥40dB时)
——气导绕过或通过颅骨声衰减30~40dB影子曲线指在测试聋耳或听力较差耳时,刺激声经过两耳间衰减后仍传到对侧健耳
,由此描绘的听力曲线与对侧耳之听力曲线极为相似。掩蔽法:用适当的噪声干扰非受试耳,以暂时提高其听阈。2.纯音听阈图的分析
以横坐标为频率(Hz),纵坐标为声强级(dB)。用表中所列的相应符号,将受试耳的听阈记录于图中。再将各相邻音频的气导听阈符号连
线,骨导符号不连线,可绘出纯音听阈图(或称听力曲线,audiogram)。符号右左气导,未掩蔽○×气导,掩蔽△□
骨导,未掩蔽〈〉骨导,掩蔽[]气导,未反应??骨导,未反应??(一)纯音听力计2.纯音听阈图的分析正常气导、骨导听阈曲线都在25dB内;气骨导间有间距,称气-骨导差(air-bonegap),小于10dB2.纯音听阈图的分析(1)传导性聋:骨导正常或接近正常,气导听阈提高;气骨导差大于10dB,一般不大于60dB(HL)2.纯音听阈图的分析(1)传导性聋:气骨导差大于10dB,一般不大于60dB(HL)低频听力损失较重而曲线呈上升型,严重时气导曲线型平坦鼓膜穿孔、平坦型听力曲线,气骨导差达40dB,考虑听骨链中断;鼓膜穿孔时气骨导差大于45dB,考虑有无测试误差;鼓膜完整时气骨导差达60dB,考虑听骨链完全固定(耳硬化)或听骨链中断(听骨畸形)。2.纯音听阈图的分析(2)感音神经性聋气、骨导曲线呈一致性下降(因气导骨导传导途径最终都进入内耳)无气骨导差(允许3dB~5dB误差),一般高频听力损失较重,故听力曲线呈渐降型或陡降型严重时呈平坦型。仅个别频率有听力的,称岛状听力。部分感音神经性聋亦可以低频听力损失为主(如梅尼埃病早期)。2.纯音听阈图的分析(3)混合性聋兼有传导性聋与感音神经性聋的听力曲线特点。气、骨导曲线皆下降,但存在一定气骨导差值。低频呈传导性聋,高频的气导骨导曲线一致性下降全频气导骨导曲线均下降,但存在一定气骨导差
献花(0)
+1
(本文系紫气东来2z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