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解读
2021-01-04 | 阅:  转:  |  分享 
  
NA0593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解读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心血管代谢疾病负担糖尿病高血压8500
万伤残调整生命年心血管代谢疾病冠心病1002万伤残调整生命年脑卒中血脂异常糖尿病疾病负担2017我国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死亡人
数高达438万占总死亡的42%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
终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代谢疾病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定位上: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
心转变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坚持预防为主,关注生活行为方式,普及全民健康知识1.ArnettDK,e
tal.Circulation.2019Sep10;140(11):e596-e6462.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2017)写作组.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10?253.中国健康生活方式
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2020年3月颁布《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
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作者队伍: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
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领衔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
77心血管代谢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血管代谢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February缺乏身体活动不合理膳食过量饮酒吸烟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
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指南》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生活方式推荐心血管代谢
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February戒烟缺乏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推荐不合理膳食膳食营养推荐过量饮酒吸烟限制饮酒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
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指南》对膳食营养的推荐心血管代谢疾病的主要危险因
素February戒烟缺乏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推荐不合理膳食膳食营养推荐过量饮酒吸烟限制饮酒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
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膳食营养存在以下问题AD微量营养素缺乏
脂肪摄入量逐步增加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为32.9%,已超过膳食指南推荐的上线水平1(推荐范围:20%~30%)钙、铁、维生素A
、维生素D等BE膳食纤维摄入明显不足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为55%,已降至膳食指南推荐的低限1(推荐范围:5
5%~65%)CF摄入含添加糖食物的人数增加钠盐摄入量仍较高2012年膳食钠的摄入量,折合成食盐的量为14.5g1,远高于W
HO推荐的每天钠盐<5g的标准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1.胡盛寿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中国循环杂志,201
9,34(3):209-2202.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
:256-277合理的膳食模式是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内容欧洲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Mediterranean-styledieta
ry)降压饮食(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on,DASH)新鲜蔬菜和水果√√全谷物
√√鱼类√√红肉ΧΧ禽肉√低脂或脱脂乳制品√(替代高脂)√橄榄油√坚果√甜食、含糖饮料Χ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食物品种多样,以谷类为
主注意能量平衡多食蔬果、奶类和大豆适量鱼、禽、蛋、瘦肉减少盐和油限制糖和酒经常饮茶食物多样:12种及以上食物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
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China-PAR研究表明: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能预防
心血管病发生China-PAR研究:针对中国居民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模型,对93,987名成年人进行了6~15年的随访,探讨了中国人
群心血管健康指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以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因素中,保持任意2项或以上:蔬菜水果≥500g/d鱼≥200g/周
豆制品≥125g/d红肉<75g/d茶≥50g/月预防5.1%的心血管病发生保持不吸烟正常BMI规律的运动预防17.4%的
心血管病发生HanC,etal.SciChinaLifeSci.2018May;61(5):504-514一般人
群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膳食建议----谷薯类、蔬菜与水果每天摄入250~400g粗细搭配常吃杂粮、杂豆,如小米、玉米、燕麦、红小
豆、绿豆、芸豆等谷薯类每天摄入≥500g包括每天摄入新鲜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应占一半每天摄入新鲜水果200~350
g,不以果汁代替蔬菜与水果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一般
人群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膳食建议----鱼类总体人群亚洲人群西方人群鱼的消耗量在0-60g/d之间的全因死亡率风险呈U型关联,随后
,风险相对急剧降低近似U形的关联近似线性的关联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每增加20g/d鱼摄入可降低2%全因死亡风险1(RR0.98;95
%CI0.97,1.00)总体人群亚洲人群西方人群随着鱼类消费量从0增加到约100g/d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降低近似U形的关联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每增加20g/d鱼摄入可降低4%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1(RR0.96;95%CI0.94,0.98)一项
关于鱼类消费量与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风险之间的关系的荟萃分析不同研究结果间的差异可能与鱼的种类、烹饪方法不同有关建议:每周摄入≥3
00g(300~525g)建议采用煮、蒸等非油炸类烹饪方法1.JayediA,etal.PublicHealth
Nutr.2018May;21(7):1297-13062.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54(3):256-277一般人群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膳食建议----红肉红肉(猪、牛、羊肉)中的脂肪含量较高,且多为
饱和脂肪酸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每增加100g/d红肉,全因死亡率增加10%(RR1.10,95%CI1.04-1.
18,P=0.002)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在2004-2008年期间,从中国10个地理区域招募了超过51万名成年人对相关因素及
BMI进行调整后:每增加50g/d红肉,患糖尿病风险增加11%(HR1.11,95%CI1.04-1.2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建议,每天摄入畜禽类40~75g,红肉(如猪、牛、羊肉类)摄入量不宜过多1.SchwingshacklL,e
tal.AmJClinNutr.2017Jun;105(6):1462-14732.DuH,etal.Di
abetologia.2020Apr;63(4):767-779一般人群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膳食建议----蛋类BMJ发表的一
篇包括3项大型美国队列研究和其它27项研究数据的meta分析1:总人群:与每月吃鸡蛋少于1个人群比较,每天摄入1个鸡蛋与心血管风险
之间没有显著关系(RR0.98,95%CI:0.93-1.03)在亚洲人群中,每天摄入一个鸡蛋与降低8%心血管风险有关(RR
0.92,95%CI:0.85-0.99)(结果差异:可能与亚洲人本身吃鸡蛋较少有关)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2:与几乎不吃鸡蛋的人相
比,每周摄入5个鸡蛋可以降低18%心血管病风险2019AHA3:摄食胆固醇能轻度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提倡控制胆固醇摄入建议一般成年
人:每周摄入鸡蛋3~6个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建议每天胆固醇摄入小于300mg(约1个鸡蛋黄)41.Drouin-C
hartierJP,etal.BMJ.2020Mar4;368:m5132.QinC,etal.Heart
.2018Nov;104(21):1756-17633.ArnettDK,etal.Circulation
.2019Sep10;140(11):e596-e6464.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54(3):256-277一般人群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膳食建议----豆、奶、茶、糖、盐、油每天食用大豆25g(
相当于南豆腐125g或豆腐丝50g)坚果类适量,每周50~70g大豆及坚果类每天不超过20g(约2瓷勺),多选用菜籽油、玉
米油、葵花籽油、豆油、亚麻籽油、茶油和橄榄油等,并调换使用每天摄入钠盐<5g(不超过啤酒瓶盖一平盖),烹饪时少放盐,少吃腌制食品
以及黄酱、腐乳等每天喝液态奶150~300g适量饮茶,每月茶叶消耗量为50~250g,绿茶为宜含糖饮料茶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有助
于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风险奶类及乳制品辣椒食用油盐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
3):256-277一般人群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膳食建议----复合维生素尚无确凿证据表明服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能够降低心
血管病风险optimizationmarketingVIH未发现单独补充维生素D对心血管病存在保护效应hospitaladvert
isingAnalysisfrancetoolsmoneyfinanceevolatrendfreelancehealthbusi
nessresearchwordpresplan未发现维生素D与改善血压及血糖、减少全因死亡之间存在关联SEOtrafficpre
sentationfyicompetitorsmusicprojecttargetinfographickeychartmobil
eaudience单独补充钙剂还可能增加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建议一般人群通过膳食多样化来摄入维生素、矿物质,不
建议单独服用膳食补充剂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特定人群
膳食推荐1/2蔬菜1/4碳水化合物腹型肥胖减少能量摄入低能量低脂肪低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减少甜食摄入水果(两餐之间食用)1/4蛋白质
(肉、鱼、蛋、奶制品和豆类)1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
特定人群膳食推荐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血压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低血糖生成指数(如四季豆、豆腐、柚子等)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应预防维生素B
12缺乏控制胆固醇摄入更应限制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糕点、薯条、土豆片等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少量多餐主动饮水饮食清淡低嘌呤饮食户外
活动限制钠盐的摄入少吃加工类食物(如糕点、火腿、罐头等)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
4(3):256-2773452《指南》对膳食营养的推荐推荐可以预防1、合理膳食可以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2、无心血管和其他代谢疾
病者,需保持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3、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
?4、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吃鱼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5、减少钠盐的摄入,平均每人每天摄入
钠盐<5g?6、减少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7、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适量饮茶?保持平衡膳食2个增加3个减
少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指南》对身体活动的推荐心血
管代谢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February戒烟缺乏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推荐不合理膳食膳食营养推荐过量饮酒吸烟限制饮酒中国健康生活方
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增加身体活动,短期或长期均可获得明显健康获益
长期获益短期获益减轻焦虑情绪改善睡眠降低血压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改善睡眠减少20%~30%的全因死亡降低痴呆发病提
高预期寿命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中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
的变化趋势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调查数据2:2014年,经常参加身体活动的人为33.9%(含儿童青少年),比2007
年增加了5.7%。20~49岁青壮年人群锻炼率仍偏低我国20岁以上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14.7%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显示1:1991~2011年:18~60岁居民身体活动量明显下降其中以职业活动下降最为明显代谢当量-h/w(%)男性女性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20岁及以上人群
各年龄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1.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22/73
00210.html2.胡盛寿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
09-220荟萃分析表明:久坐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一项探讨久坐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荟萃分析,共纳入9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72万名
受试者荟萃分析结果提示:当每天静坐时间超过10h后,每增加1h的静坐行为,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8%建议:所有人都应当增加运动、
减少久坐PandeyA,etal.JAMACardiol.2016Aug1;1(5):575-83常见有氧活动类型
及推荐量其它判断运动强度方法:代谢当量(MET)最大心率的百分比自我感知运动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每周至少75?min,如身体允许,
可增加至150?min每周至少150?min,如身体允许,增加至300?min骑车(车速<16?km/h)竞走或跑步(速度≥8k
m/h)骑车(车速≥16km/h)步行(速度≤6.4?km/h)跳绳、游泳、篮球、足球跳舞(社交舞、广场舞等)家居活动(如,整理
床铺、拖地、手洗衣服、清扫地毯等)负重爬山(负重≥7.5kg)每天行走7000~10000步,相当于中等强度身体活动20~50
min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2019ACC/AHA
、2020ADA、2017CDS对于运动的推荐成年人应至少每周累计150min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以减少ASCVD风险
不能达到最低标准的成人,建议中-高强度的活动,即使低于推荐量,也有利于降低ASCVD风险减少成年人久坐行为,可以合理地减少ASCV
D风险大多数糖尿病成年人,每周应150min以上中到高强度有氧运动,至少3天/周,连续不活动不超过2天较年轻糖尿病患者,也可进行较
短的时间(每周最低75min)高强度训练糖尿病成年患者每周应进行非连续数日2-3次抗阻运动所有成年人,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应减少
每天久坐时间1.ArnettDK,etal.Circulation.2019Sep10;140(11):e596-
e6462.ADA.DiabetesCare2020;43(Suppl1):S1-S204
3.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指南》对身体活动推荐有氧运动增肌型活动中老年、慢病所有人健康成年人睡眠时间推荐1
、所有人都应当增加运动、减少久坐,即使少量增加身体活动也能带来健康获益2、健康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至少75分
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相当量的两种强度活动的组合3、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2天、进行主要肌肉群的增肌型活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
蹲起立等4、每天睡眠时间保持在6~8小时5、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者,即使达不到健康成年人的活动量,也应坚持进行身体活动,避免久
坐不动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指南》对戒烟与限制饮酒
的推荐心血管代谢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February戒烟缺乏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推荐不合理膳食膳食营养推荐过量饮酒吸烟限制饮酒中国
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7.
7%,吸烟人数达到3.16亿冠心病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显示,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7.7%,吸烟人数达到3.16
亿,受到二手烟暴露危害达7.4亿人脑卒中不存在安全吸烟剂量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心血管病风险越大主动吸烟被动吸入鼓励各
年龄段吸烟者戒烟心力衰竭发病和死亡风险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
-277戒烟可以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戒烟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迅速降低,戒烟时间越长,心血管健康获益越大1一项
美国大型、前瞻性、全国性的关于吸烟与死亡率的研究结果表明2:从不吸烟的人(一生<100支)相比,吸烟者(死亡前5年内戒烟的前吸烟者
)至少少活10年30岁、40岁或50岁时戒烟,预期寿命可分别延长约10年、9年或6年1.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2.JhaP,etal.NEnglJMed.
2013Jan24;368(4):341-50电子烟引起的健康危害正在引起高度重视2019年干预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损伤血管内皮功
能、增加动脉僵硬度01电子烟:是一种能够蒸发含尼古丁溶液的装置,该装置通过高温将液体蒸发后喷出,喷出后在大气中冷凝形成微小雾滴,产
生类似传统烟草的烟雾1电子烟烟液:其主要组成成分为有机溶剂、香味物质(食用香精)、烟碱以及少量的添加剂等气溶胶:烟液经加热后雾化产
生,经呼吸道直接吸人肺部。一项对电子烟烟液所产生的气溶胶与传统卷烟烟气进行了细胞毒性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电子烟气溶胶具有一定细胞毒
性,且在深度抽吸时显著大于标准抽吸条件022019年横断面研究的荟萃分析与心肌梗死患病风险增加有关032017年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
萃分析容易诱导青少年尝试吸传统卷烟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21.曾鼎宸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5)
:393-3972.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3):256-277《指
南》对于戒烟的推荐推荐1、吸烟是心血管代谢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效应较强,推荐避免吸入任何形式的烟草2、对吸烟者反复提供戒烟建议,
帮助其戒烟3、避免被动吸烟4、避免主动或被动吸入电子烟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
,54(3):256-277《指南》对限制饮酒的推荐适量饮酒推荐长期队列随访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适量饮酒可以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
险饮酒量8-14杯/周的女性和饮酒量≥8杯/周的男性患糖尿病的风险相对降低【一杯355ml啤酒(10g酒精)、一杯118ml葡萄酒
(11g酒精)、一杯44ml烈性酒(18g酒精)】1过量饮酒1、对于饮酒者应限制每天酒精摄入量:成年男性<25g,成年女性<15
g;或酒精摄入量每周≤100g肝肾功能不良、高血压、心房颤动、怀孕者不应饮酒2、对于糖尿病患者不推荐饮酒,若饮酒应警惕酒精可
能引发的低血糖,避免空腹饮酒3、不建议不饮酒者通过少量饮酒预防心血管病增加脑卒中、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发生风险酒精摄入量的计算公式
:饮酒量(ml)×酒精含量(%,V/V)/100×0.8(g/ml)2例如,白酒1两(50ml),52度(即52%),含20.8
g酒精红酒250ml,12度(即12%),含24g酒精啤酒750ml,3.5度(即3.5%),含21g酒精饮酒引起的综合健康风
险可能大于潜在的心血管健康获益1.HeX,etal.Diabetologia.2019May;62(5):770-77
8.Epub2019Feb282.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
(3):256-277总结心血管代谢疾病造成了巨大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生活方式管理——加强合理膳食、适
量增加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等,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在人群的普及最终减少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发生和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T
HANKS!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几个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作者队伍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
院阜外医院的顾东风院士领衔。该指南内容非常全面、综合,囊括了几乎所有已知的健康生活方式细节建议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
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疾病负担持续增长。2017年我国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438万,占总
死亡的42%,心血管病负担超过850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
);1型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糖尿病疾病负担在2017年达1002万DALYs。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
因。伤残调整寿命年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终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代谢疾病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自20世纪80
年代,尤其2013年以来,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欧洲心脏病协会(ESC)等陆续推出生活方式管理等,预防
心血管病、糖尿病及改善心血管健康的临床实践指南.ACC/AHA发布的《2019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其内容精炼、重点突出、便于
大众阅读我国曾推出《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1版、2017版),以及膳食营养、身体活动等专业指南或专家共识,但尚无专门通过生
活方式管理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推荐和建议.同时,在加快推进实施“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背景下,“健康中国行动”全面启动。国务
院2019年6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定位上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策略上,从
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坚持预防为主,关注生活行为方式、生产与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因素对突出健康问题的影响,让健康
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几个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作者队伍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顾东风院士领衔。该指南内容非常全面、综合,囊括了几乎所有已知的健康生活方式细节建议不合
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借鉴心血管病和糖尿病一级预防已有指南的基础上,本
指南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针对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身体活动、戒烟和限制饮酒等生活方式上提出适合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推荐意见不合理
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借鉴心血管病和糖尿病一级预防已有指南的基础上,本指
南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针对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身体活动、戒烟和限制饮酒等生活方式上提出适合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推荐意见不合理膳
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借鉴心血管病和糖尿病一级预防已有指南的基础上,本指南
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诊断合理膳食、适当增加身体活动、戒烟和限制饮酒等生活方式上提出适合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推荐意见1982~
2012年共四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脂肪摄入量逐步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摄入含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食
物的人数增加。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膳食纤维摄入明显不足。钠盐摄入虽有缓慢下降趋势,但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
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推荐的每天钠盐<5g的标准。西方国家多推荐地中海膳食(Medite
rranean-styledietary)或降压饮食(dietaryapproachestostophypertensi
on,DASH)的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的主要特点是提倡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绿色蔬菜)、全谷物和鱼类(尤其是富含omega-
3脂肪酸的鱼类);少量摄入红肉;用低脂或脱脂乳制品替代高脂乳制品;食用橄榄油、坚果等。DASH膳食的特点是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也
提倡多摄入蔬菜和水果、低脂乳制品、全谷物、禽肉、鱼和坚果,低盐、少摄入甜食、含糖饮料、红肉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建议每
日尽可能多摄入不同种类食物,如可能,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我国大样本队列研究通过6~15年的随访发现,成年人保持摄入蔬菜水果≥50
0g/d、鱼≥200g/周、豆制品≥125g/d、红肉<75g/d和茶≥50g/月中的任意2项及以上,可预防5.1%的心
血管病发生;若再加上保持不吸烟、适宜体重和充分的身体活动,可以预防17.4%的心血管病发病。荟萃分析表明摄入鱼类对于不同人群的保护
作用存在地区差异不同的鱼和海鲜的制备方法也可能对不同地理区域的鱼类消费的健康结果作出一些区分。据推测,西方国家的人比亚洲人吃更多的
油炸鱼,而在亚洲社会,蒸制和炒制通常是用来准备鱼和海鲜的。油炸可能会降低鱼类食用的有益效果。Twelvestudieswith
177,655mortalitycaseswereincludedinthehigh-comparedwith
low-intakemeta-analysis(overallintakerange:0?200g/d).Apo
sitiveassociationwasobserved(RR:1.10;95%CI:1.00,1.22;I2
=93%;P-heterogeneity<0.001)(SupplementalFigure25).Eacha
dditionaldaily100gofredmeatwaspositivelyassociatedwith
riskofall-causemortality(RR:1.10;95%CI:1.04,1.18;I2=9
2%;P-heterogeneity<0.001;n=10)(SupplementalFigure26).鸡蛋好
吃,又营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铁、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等。但是,鸡蛋也是膳食中胆固醇的一个主要来源基于欧美人群的多项RCT研究及荟
萃分析显示,尚无确凿证据表明服用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能够降低心血管病风险。2019年最新发表的RCT研究,也未发现单独补充维生
素D对心血管病存在保护效应;其他RCT研究和基于RCT的荟萃分析也未发现维生素D与改善血压及血糖、减少全因死亡之间存在关联。单独补
充钙剂还可能增加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腹型肥胖:膳食营养干预的总体原则为通过改变膳食结构和食用量减少能量摄入。改变
膳食结构的基本要点是低能量、低脂肪、低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减少甜食摄入;直观地显示了推荐的食物类型搭配和所占比例:约一半是蔬菜,
四分之一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鱼、蛋、奶制品和豆类),最后四分之一是碳水化合物。水果(苹果、草莓等)显示在盘子的边缘,表示可以在
两餐之间食用血脂异常:控制胆固醇摄入,更应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大部分饼干、糕点、薯条、土豆片等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这
些食物的制作过程往往会使用(人造)黄油和奶油、可可脂等,容易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糖代谢异常:日常应尽量多选择低血糖生
成指数(glycemicindex,GI)的食物,又要考虑血糖负荷(glycemicload,GL),GI与GL都低的食物
(如四季豆、豆腐、柚子等)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1991~2011年18~60岁居民身体活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其中职业活动下降最为明显男性职业活动从1991年的382代谢当量-小时(MET-h)/周降至2011年的264MET-h
/周(下降31%),女性则从420MET-h/周降至243MET-h/周(下降42%);有氧运动指躯干、四肢等大肌肉群参
与为主的、有节律、时间较长、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的身体活动(如跑步、快走、骑车、游泳等)。它以有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也叫耐力运
动。除了上述简单的判断运动程度的方法外,指南中还对身体活动强度的计算方法做了说明,比如代谢当量(metabolicequival
ent,MET)、个人最大耗氧量或最大心率的百分比、自我感知运动强度等。吸烟是我国疾病负担的第2位危险因素,2017年吸烟造成我国249万人死亡。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显示,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7.7%,现在吸烟人数达到3.16亿。男性现在吸烟率为52.1%,女性为2.7%。此外,我国约有7.4亿人受到二手烟暴露危害,其中儿童约1.8亿。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无论是主动吸烟或是被动吸入二手烟都会增加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并且不存在安全吸烟剂量,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心血管病风险越大。戒烟可以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戒烟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迅速降低,戒烟时间越长,心血管健康获益越大。鼓励各年龄段吸烟者戒烟。一项美国大型、前瞻性、全国性的关于吸烟与死亡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吸烟的人(一生<100支)相比,吸烟者(死亡前5年内戒烟的前吸烟者)至少少活10年30岁、40岁或50岁时戒烟可分别延长约10年、9年或6年的预期寿命。医疗服务机构应当结合吸烟者既往病史和个人情况为其提供专业的戒烟指导,使其了解吸烟危害,戒烟步骤,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同时动员家人和朋友帮助吸烟者戒烟。此外,各级政府应当制定有效的控烟法规,加大宣传力度,防止青少年吸烟,减少被动吸烟,为公众创造无烟环境。我国有3.1%的人使用过电子烟,其中以15~24岁的年轻人为主,使用率为4.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出,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2019年,针对2项干预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提示吸入电子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动脉僵硬度;针对2项横断面研究的荟萃分析提示吸入电子烟与心肌梗死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另一项针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电子烟使用容易诱导青少年尝试吸传统卷烟,相关的健康危害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对长期队列随访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适量饮酒可以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每天适量饮酒还可升高HDL-C、载脂蛋白A1和脂联素水平。但是,饮酒过量会增加脑卒中、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发生风险。饮酒引起的综合健康风险可能大于潜在的心血管健康获益,不建议不饮酒者通过少量饮酒预防心血管病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