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读书报告
2021-01-16 | 阅:  转:  |  分享 
  
三纲八目,止于至善——《礼记.大学》读书报告摘要:《礼记.大学》全文文辞简约、语句凝练,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智慧蕴含于短短十一章的篇幅之中,
对汉代及以后儒学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同时又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适用于当今社会治理,它为儒家思想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道德框架,是四书之
首,国学经典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关键词:礼记大学;三纲八目;现实意义;读书报告《礼记.大学》是我最早所接触到的先秦儒
家散文,近日重读先贤经典,更觉其文辞之简约、内涵之深刻,着实值得后人穷尽一生去品味探索。《大学》原文为《小戴礼记》第二十四篇,后
世常称《礼记.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但实则还在考证之中。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著名弟子,《大戴礼记》中记有《曾子》十篇,但并无《
大学》,因此王国轩先生等译注者认为此书可能为曾子后学所写定。《大学》对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对后世产生及其深远的价
值影响,主要表现在唐代文学家韩愈、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颐、程颢、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等对此书价值的高度重视上。一、三纲礼教,垂世立教
《大学》作为“四书”之首,重在表现儒家传统道德修养,大学,即大人之学,何谓大人?最普遍的看法是认为相对小人(孩童)而言,《易经·文
言》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故大学是相较于小学而言的学习“穷理正心,
修己治人”的学问。南宋朱熹将《大学》编入《四书章句集注》之中,首次提出了“三纲”的概念,即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篇明义。明明德,意为发扬光明正大的德性,可延伸理解为充分发扬君子的高尚品行并推及他人。
《大学》宣扬“明明德”,意在将高洁德性外显出来。先秦社会经历了巨大变革,在曲折动荡中向前发展,正是这种社会背景催生了儒家思想从萌芽
出现到道德理论的逐渐成熟,浊世之下,人们本性中的美好光辉会很容易被世俗所掩盖,因此儒家思想认为若想完善自身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则必须
将自己的先天美德显露出来并将其发扬光大,《大学》第二章中引用《尚书》名篇,旨在点明具备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的重要性。亲民,程颐将其
理解为“新民”,即使人弃旧从新、去恶从善。净化自身污浊,才能进一步实现道德境界的提升,《大学》第三章,朱熹称之为“传之二章”,王国
轩先生解释此章内容以“杂引经传”来说明“新民”就是要焕发君王和民众的道德精神,进而实现天下太平。止于至善,可理解为达到完美的境界
。对民众而言,至善之境代表着人格高尚,对国家而言,至善之境意味着盛世太平,而想要达到真正的至善之境,首先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当下所处
的位置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大学》第四章有言:“为人君,之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由此可见“明明德”乃做人之本,“新民”是具体措施,“止于至善”为最终目标,儒家三纲相互连结、不可分割。二、八目修身,治世立身儒
家强调纲常伦理,从“三纲领”可看出其理论是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的,在此基础上《大学》又提出了个人进行道德修养和立身治世的八个步骤,
分别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统称为“八条目”。“传之五章,释格物致知之义”,朱熹的思想之中非
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在于“格物致知”,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也可延伸理解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
也可体现出先贤思想所具有的极强前瞻性。朱熹所提倡的“格物致知”在后世也有争议存在,最为典型的便是王阳明“心即理”观点的提出,尽管王
朱二人在方法论上有所差异,但二者都继承了二程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传统儒学,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对儒学的求知发展
的过程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大学之道,在于通过无止境的学习来提升道德境界从而完善自身,格物致知便是对此最好的概括。《大学》的
研究价值极高,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中提出的概念值得后世不断进行探索钻研,正如第七章之中所提出的“慎独”这一观点,此章借描写闲居小人表里
不一的言行,突出了做人需谨慎不苟的重要性,得出“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的结论。慎独是正心修身的具体表现之一,所谓正心
,即端正自己的心志,人们常说诚意正心,意诚之后方能正其心,《大学》提出阻碍正心的种种因素,例如愤怒、恐惧、偏好、忧虑之类一般人无法
避免出现的情感与认知,最后总结出“修身在正其心”,这同样从侧面表现出君子高尚道德品格的形成需要经历常人所无法忍受的磨砺,所以后世常
称“正心是大学之宗旨”。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大学》最后三章解释为“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此三章内容也
是其中内容最为丰富、前后联系最为紧密的篇目。《大学》认为治国必先齐家。受宗法社会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家国同构”的概念,王国
轩先生对此的解释为: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是一个家族统治千百万个家族的社会。为管理好家庭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传统儒学强调树立孝
悌、仁慈、礼让等道德观念,《大学》第十章将尧舜之开明与桀纣之暴虐进行对比,对“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
乱”的紧密关系展开具体论证,增强了说服力,使观点深入人心。儒家强调建立德治社会,因此治国者必须做到“慎德”,得众则德国,失众则
饰国,天命由民心所决定,这突出了“平天下”之重要性,“平天下”即平定天下,可理解为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民生各有所乐,也可理解为天人
合一,消除一切分别,达到大同世界的理想。《大学》为真正达到平定天下的目标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道德修养方面,君子应坚守絜矩之道。
国家治理方面,统治者应顺应民心所向利益纠纷方面,应认识到德本财未。选用人才方面,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国家利益方面,国不
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三、三纲八目的现实意义儒家四书五经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流传千古,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所具有的极强的现实意义
和实践价值,《大学》作为四书之首,可以说儒家理论的核心思想都是围绕三纲八目而展开的,其中的许多理论放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也同样适用。
(一)“孝”、“悌”、“慈”为子当孝,为弟当悌,为长当慈,“孝悌慈”是儒家在家庭和谐构建方面提倡的主要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不
同,中国的宗族决定了家国一体的社会构成,而道德伦理则是治理家庭必不可少的准则,《大学》第十章开篇提出“齐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此观点并非仅适用于古代宗族社会,相反,“孝悌慈”作为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顺
应民心儒家从“仁”、“爱”的主张出发,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儒家伦理思想来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大学》最早提出“民之所好
,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我认为这是早期民本思想的体现,也是施行仁政的具体表现,它将民意与天意相结合,对统治者权力进行一定的限制
,有利于国家的治理。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也必不可少。(三)慎德慎而守德,解释为注重道德修养。儒家思想提倡一
“慎”字,即慎重、谨慎、三思而后行;“德”乃人性至善,是高尚人格的保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大学》强调统治者要做到
慎德之后方能成就国泰民安,其中暗含教化之义。在今天看来,慎德无论是作为一种道德品质亦或是治理社会的方法,都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四
、结语《礼记.大学》全文文辞简约、语句凝练,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智慧蕴含于短短十一章的篇幅之中,对汉代及以后儒学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
,同时又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适用于当今社会治理,它为儒家思想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道德框架,是四书之首,国学经典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代表。它提出了做人最基本的法则,也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对三纲八目的宣扬以达到垂世立教的根本目的。在物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们更应该对传统经典的现实价值提起高度重视。它的价值不止体现在社会与国家的治理过程中,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格养成之中,古早
经典更像是一份精神寄托,我们在迷茫困顿于当下生活的同时不妨抽出空闲重新阅读经典,体味流传千古的先贤智慧的结晶,或许会得到全新的人生
体验。参考文献艾君.儒家文化的大人之学——《大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汤婧.从《礼记·大学》看《论语》中的君子人
格杨昊.论《大学》中的人格境界——以《大学》“三纲”、“八目”为准绳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丁晓明.浅谈《大学》之三纲八目与现代教育邹晓华.《礼记正义》和《四书章句集注》对《大学》“格物致知”的不同解释宏格尔珠拉.朱熹格物致知的哲学研究孙学喜.儒家“慎独”说析论——以先秦典籍为中心朱熹.《大学章句序》刘斌.《大学》的主要精神及现实意义舒新城主编.《辞海》刘可可.内明外用:《大学》教育目的观的新时代反思与路径建构1
献花(0)
+1
(本文系小蕾梅黛丝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