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1年大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21-01-21 | 阅:  转:  |  分享 
  
《2011年大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2-06-0508:41:25??来源:大连天健网【打印】【关闭】

2011

?



??

大连市环境保护局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发布《2011年大连市环境状况公报》。

?

?











?

?



大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

?

?

?



目录

环境状况...1

环境空气质量...1

饮用水源水质...4

河流水质...5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7

声环境质量...8

电磁辐射环境质量...10

生态环境质量...10

污染物排放状况...11

环境保护工作...12

污染减排...12

大气环境保护...12

水环境保护...14

自然生态保护...15

固体废物管理...16

环境安全管理...17

环境准入...18

环境法制...19

环境执法...19

环境监测...20

环境科研...20

环境宣教...21

环境信息化...21

环境状况

201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市区空气质量优的天数达93天,优良率为97.0%,酸雨频率有所下降;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河流水质以Ⅰ、Ⅱ类为主,复州河蔡房身大桥断面水质较差;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电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中心城区声环境质量略有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环境空气质量

全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值分别为0.065毫克/立方米、0.033毫克/立方米和0.034毫克/立方米,均符合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值均略有升高。

全市自然降尘均值为9.2吨/(平方公里·30天),超出辽宁省标准0.2倍,与上年基本持平。



图1?可吸入颗粒物均值排序

图2?二氧化硫均值排序

图3?二氧化氮均值排序

图4?自然降尘均值排序

市区空气质量优为93天,占全年25.5%;良为261天,占全年71.5%;轻微和轻度污染天数为11天,占全年3.0%,其中6天是受沙尘等外来因素影响,1天是受春节图5大连市区空气质量级别百分比

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影响,其余4天是受逆温的影响;各测点中周水子点位轻微污染以上天数所占比例最大(9.9%),其次是甘井子、傅家庄点位,旅顺点位轻微污染以上天数所占比例最小。与上年相比,市区优的天数少42天,污染天数多7天。

市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是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198天,占全年非优级天数的72.8%,二氧化硫是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74天,占全年非优级天数的27.2%。



图6?大连市区空气污染指数分布

?











?

?

?

?

?

?

全市降水pH均值为5.21,酸雨频率为23.5%,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酸雨主要污染区域为大连市区。10个监测点位中,长海、瓦房店和普兰店点位酸雨频率为0,其余各点位均不同程度出现酸雨。旅顺点位酸雨频率最高,达69.6%;其次为石道街点位,酸雨频率为48.0%;其余点位酸雨频率在8.3%~34.8%之间。

图7?各监测点位酸雨频率对比

?











?

?

?

?

饮用水源水质

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朱隈子水库、松树水库、刘大水库和北大水库等六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



图8?六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

?

河流水质

碧流河、英那河、大沙河、登沙河、庄河及复州河等六条主要河流的21个监测断面中,Ⅰ类水质占33.3%,比上年升高9.5个百分点;Ⅱ类水质占33.3%,比上年降低4.7个百分点;Ⅲ类水质占23.8%,比上年升高19个百分点;Ⅳ类水质?图9六条河流断面水质类别比例占4.8%,比上年降低19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占4.8%,与上年持平。

?

各主要河流中,碧流河、英那河、大沙河和登沙河水质优;庄河小于屯断面水质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复州河蔡房身大桥断面水质超过功能区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

?



图10?六条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

?

?

?

?

?

?

?

?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近岸海域水质

近岸海域水质与上年相比有所改善,劣于四类海水水质站位减少了14.3%。劣于四类海水水质站位主要集中在双岛湾、营城子、金州湾、普兰店湾、红沿河电厂、谢屯、复州湾、大连湾、星海湾、龙王塘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獐子岛赤潮监控区无赤潮发生,但在黄海其他海域发生6次赤潮,主要赤潮优势种为夜光藻。

海水浴场水质

金石滩、棒棰岛、塔河湾和仙浴湾海水浴场水质全年均为优良;夏家河子、星海湾、傅家庄和泊石湾海水浴场总体水质良好,部分时间水质不达标,主要原因是粪大肠菌群和石油类超标。

?

2011年海水浴场水质评价表

浴场名称

监测时间

优(%)

良(%)

差(%)

影响因子



金石滩

6月24日至10月7日

75

25

0





夏家河子

7月3日至9月25日

30

30

40

粪大肠菌群



星海湾



70

20

10

粪大肠菌群



傅家庄



70

20

10

溶解氧



棒棰岛



100

0

0





塔河湾



62

38

0





泊石湾



50

38

12

石油类



仙浴湾



100

0

0





?

声环境质量

功能区环境噪声

全市功能区环境噪声总达标率为86.4%,比上年下降7.5个百分点。旅顺口区、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和庄河市声环境质量较好,达标率为100%;中心城区、长海县和金州新区噪声达标率在37.5%~98.4%之间,超标区域主要为居住文教区、商业区和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与上年相比,中心城区、长海县功能区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同程度下降,其余基本保持稳定。



图11?全市功能区噪声污染分布

?

道路交通噪声

全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8.1分贝,低于国家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标准1.9分贝。

道路交通噪声声级范围主要分布在60~70分贝,全市监测交通干线总长为494.9千米,其中超标干线长度为155.3千米,占干线总长度的31.4%,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超标干线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图12?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排序

?

区域环境噪声

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2.9分贝,其中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4.3分贝,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图13?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排序

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中心城区电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环境电磁辐射电场强度监测值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图14?中心城区电场强度评价

?

生态环境质量

森林?全市有林地面积45.6万公顷;活立树木蓄积100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5%,林木绿化率42.99%。

城市绿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5.1%,比上年增加0.22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1平方米。

自然保护区?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个、市级7个;森林公园13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4个;风景名胜区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市级2个;省政府批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7个。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陆域总面积达1432.92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4%。

生态环境质量?根据生态遥感解译数据进行评价,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长海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优,大连市区、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均为良。

污染物排放状况

全市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4.6万吨,烟(粉)尘排放量6.8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6.4万吨。

全市废水排放量6.15亿吨(不含循环海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3.15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3.00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6万吨,氨氮排放量1.5万吨,石油类排放量236吨。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42.51万吨,利用处置率100%。其中,综合利用量509.31万吨,综合利用率93.9%;处置量33.20万吨,处置率6.1%;无危险废物排放。

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108.4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86%。

?

?

?

环境保护工作

污染减排

发布《大连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及《大连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印发《大连市排污许可证暂行管理办法》,发放新版排污许可证558个,目前全市有效排污许可证1913个。开展98家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78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评估,共提出清洁生产方案1799个,完成1504个,其中中高费方案321个,完成213个,投入资金65503万元。全市共有93个废水、49个废气减排项目获得环保部认可,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27548吨,氨氮1563吨,二氧化硫3791吨,氮氧化物5350吨,扣除新增量,相比上年分别减排2.80%,3.67%,3.84%,-1.43%。

大气环境保护

脱硫工程建设

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启动窑炉及20吨以上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治理工作,加强燃煤电厂脱硫运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完成大连欣润华建材有限公司、旭硝子特种玻璃(大连)有限公司两座窑炉及中粮麦芽(大连)有限公司、大连港油品码头等11台工业锅炉的烟气脱硫治理工作。全市有6个废气治理工程形成减排能力,分别为国电电力大连开发区热电厂、大连金州热电有限公司、普兰店天盛热电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硫工程,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工程,大连滨海砂轮有限公司、大连正彩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煤改气工程。

烟尘综合整治??

在热电供热区域内严禁审批燃煤锅炉,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大拆炉并网工作力度,市政府投资2亿元,并网锦安供热公司等锅炉房55处,并网锅炉76台,实现并网面积264万平方米,年节约燃煤2.9万吨,削减烟尘364吨、二氧化硫340吨、氮氧化物283吨。

油气回收治理

在辽宁省率先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试点工作,对中石油大连销售分公司三源、周家街两处加油站进行油气回收治理,将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气体收集并回收利用,油气达标排放,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有效保护了加油站员工、驾驶员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节约了能源,为企业带来了收益。

机动车污染防治

实施“简易工况法”机动车环保年度检测,对机动车实行环保黄、绿标志分类管理,全年检测率达80%以上。开展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在全市进行大规模尾气排放执法检测,同时开展机动车停放地抽检,重点对公交及大型企业运输车辆进行排气污染检查,共抽检车辆6000余台,对检测不合格的车辆责令限期整改。制定并实施《大连市创建机动车环保绿色标志道路工作方案》,创建中山路、人民路两条“绿标路”,在各路口设置“黄标车”禁行标志。

水环境保护

入海排污口整治

完成入海排污口信息采集,编绘了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电子档案和地图。实施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设立10个入海排污口标志牌,将入海排污口的位置、类型等基本情况向社会公布。完成6个超标入海排污口治理和5个废弃入海排污口封堵。强化入海排污口环境监管,入海排污口季度监察率100%,监测率100%。

饮用水源保护

开展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洼子店水库、大沙河四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定界测绘及标志设立工作,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类标志395个,其中界桩281个,界碑31块,交通警示牌40块,宣传牌43块,对在保护区内活动的车辆、人群予以提示及宣传。开发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管理信息系统,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动态化和实时化。

医疗污水整治

实施医疗机构水污染综合整治,完成34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污染治理工作,总投资239.87万元,共安装污水处理设施49套,中心城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废水均实施消毒处理。完成第四人民医院等8家医院污水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排放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自然生态保护

生态创建

制定《大连生态市建设推进计划》(2011年度),引导各地区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全市5个涉农区市县生态建设规划通过同级人大审议并颁布实施。庄河市通过验收,成为全市第二个省级生态县,长海县小长山岛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庄河市塔岭镇等3个乡镇、33个村获得省级生态乡镇、村命名,全市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村污染治理

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各级专项资金总计投入8000余万元,对13个农村生活污水、垃圾项目进行扶持,补助资金额度为历年之最,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32.5%和33.9%。完善考核机制,对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以满分成绩通过了环保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考核。

自然保护区建设

加强保护区能力建设,筹措资金3000余万元,加强保护区巡护、动植物救护等方面项目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管,对各保护区管理工作进行联合检查。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12个,陆域总面积达到240.8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9%,保护对象涵盖了野生动植物、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层次、多物种、多系统的立体式生态保护模式。

固体废物管理

一般固体废物管理

制定《大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控制意见》及《大连市水泥窑共处置工业固体废物技术导则》。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程序和制度。强化固体废物监管,对全市产生固体废物的重点污染企业实施台账管理,建立管理档案;对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污泥加强环境监管,实施转运联单和台账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管理

制定《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推行危险废物处置和表面处理等重污染行业“圈区管理”,推进大连市电镀工业园区、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园区和国家生态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对195家危险废物重点源企业和14家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专项核查,对5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建立在线视频监控。强化农村卫生院医疗废物监管,对水源地周边和68家乡镇卫生院进行重点监察。全年办理危险废物转移1.8万次,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

环境安全管理

环境应急管理

对大连市环境应急指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指挥联络、视频传输和信息报告功能。组织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创建环境安全管理示范企业。组织金州新区、保税区、普湾新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庄河市对辖区内的化工园区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以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为试点,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开展环境应急社会化联动体系建设,加强环境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指挥、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年共发生环境污染事件6起,其中大气环境污染事件4起,其他环境污染事件2起,事件预警等级均为四级。

环境信访处理

建立环境信访分析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分析环境信访趋势动态,研究环境信访处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领导干部接访、领导包案、环境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有效化解环境信访积案。全年受理环境信访案件5105件,其中来电4682件、来访48件、来信38件、网上投诉337件;局长接待日接待来访33批180人次,办理上级部门下达的重大环境信访案件25件。与上年相比,环境信访量下降8.3%。

核与辐射管理

严格实施放射源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置的统一监管,对全市49家涉源单位的670枚放射源开展专项检查,对辐照中心、放射源探伤企业等18个重点单位进行复查,放射源监管率100%。加大对手机基站及输变电项目的审查监管力度,积极开展日本核事故应急响应,对大气环境、海水及海产品进行跟踪监测,妥善处置放射性污染物。

环境准入

全市通过环保审批的建设项目5743个,总投资1590.38亿元,环保投资29.99亿元。通过环保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2693个,总投资401.91亿元,环保投资8.33亿元。10个规划环评通过审查,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区域环评全部通过审查。强化行政许可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在大连日报公示审批受理建设项目62个。

?

环境法制

总结大连市环境保护工作实践,对《大连市环境保护条例》进行修订,明确了各项环境保护规划及各类环境功能区划的地位、编制程序,增加了工业园区污染防治、排污权交易、排污口规范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内容。修订后的《大连市环境保护条例》于2011年3月1日开始实施。出台了《大连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办法》、《大连市排污许可证暂行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完善了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监管制度。

环境执法

以重金属和铅酸蓄电池污染整治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对3家重金属污染企业实施了挂牌督办。开展重点环境风险源专项执法检查,对40家重点石化企业进行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严格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对大连市重点水源地上游营口、鞍山等地污染企业加大监察频次,切实保障水源地环境安全。全年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监察企业1.4万余家(次),检查污染装置6700余台(套)。

?

环境监测

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污染源、突发性污染事故等监测工作,共获取监测数据约201万个。在新闻媒体上发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饮用水源水质月报。进一步扩大空气自动监测范围,新建交流岛空气监测子站。启动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农村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饮用水源监测。加强全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156套,其中93套采取政府监管,社会化运营模式,运行率、传输率、准确率显著提高。

环境科研

建立“十二五”环境科技项目库,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管理,实施运营项目备案制度。编制完成《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与日本北九州市合作推进静脉产业发展。全年完成8个环境科技项目,《典型海岛生态安全体系研究》等4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研究”列入环保部科技发展计划。4个产品获中国环保产品认证,3项技术登录201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项目名录。36家企业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95个运营项目实行备案管理。接待来自瑞典、日本、新加坡等国家12个团组78人次来访,就环保产业、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和讨论。

环境宣教

以污染减排、核辐射安全、“中华环保世纪行在大连”等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报道。组织第八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月暨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承办“环保嘉年华”大连站环保公益活动。全年创建市级环境友好学校9所、环境友好医院4所。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被授予“大连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由环保志愿者组织完成的“大连海岸带海洋垃圾调查与防治项目”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保基金会颁发的项目认定书。

环境信息化

加强环境信息安全建设,建立本地和异地备份“双保险”机制。完善“大连市污染源在线监测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市重点污染源实时在线监控,该系统荣获“大连市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优秀项目”奖。加强环境保护门户网站管理,提高网站信息安全性和及时性,全年发布信息1327条,解答市民咨询投诉216条。

?

?

注1:本公报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内容由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提供。

注2:本公报文本可到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查阅,网址为www.dlemc.gov.cn;本公报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环境保护标准可到环境保护部网站查阅,网址为www.zhb.gov.cn/tech/hjbz/bzwb。























28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