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院感染管理新规范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
A.4hB.24hC.2hD.12h
2、下列需要达到灭菌水平的软式内镜是())A.边救治B.边调查C.边控制D.缓慢处置
42、医院感染暴发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中,应积极救治感染患者,对其他可能的感染患者做做到(),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A.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B.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处理
C.早发现、早控制、早隔离、早治疗D.早发现、早诊断、早消毒、早治疗
43、对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护、探视人员等进行医学观察,观察至该病的()或无新发感染病例出现为止。
A.症状好转B.临床治愈C.实验室检查阴性D.最长潜伏期
44、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医院感染暴发时,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要求,按时限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内完成。
A.3天B.7天C.14天D.一个月
45、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但通过调查排除暴发,而是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监测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为()
A.医院干聚集B.医院感染暴发C.医院感染假暴发D.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46、经空气传播疾病中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是()
A.开放性肺结核B.SARSC.麻疹和水痘D.流行性腮腺炎
47、关于患者转运要求不正确的是()
A.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应及时转运至有条件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B.转运时,工作人员应做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个人防护
C.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应保持密闭,以防病毒扩散
D.转运中避免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48、发热门诊与感染疾病科医务人员应执行的防护级别为()
A.一级防护B.二级防护C.三级防护D.特级防护
49、进入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为患者提供一般诊疗操作应采取的防护级别为()
A.一级防护B.二级防护C.三级防护D.特级防护
50、为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应采取的防护级别为()
A.一级防护B.二级防护C.三级防护D.一般防护
51、进人确诊或疑似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房间时,应佩戴()
A.医用外科口罩或呼吸器B.一次性口罩C.呼吸器D.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器
52、预检分诊中对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发放()
A.一次性口罩B.纱布口罩C.医用外科口罩D.呼吸器
53、工作人员在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时最后脱卸的是(B)
A.乳胶手套B.医用防护口罩C.防护服D.鞋套
54、呼吸道感染患者应佩戴()口罩
A.医用普通口罩B.医用外科口罩C.N95口罩D.以上均可
55、疑似患者应单人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间距不小于()m。
A.0.8B.1.0C.1.2D.1.5
二、多选题:(每题1.2分)
1、下列属于医用织物的是()
A.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B.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
C.手术衣、手术铺单D.病床隔帘、窗帘E.环境清洁使用的布巾、地巾
2、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时对人员防护的要求,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污染区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B.在清洁区穿戴的个人防护用品可以交叉使用C.在污染区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可选穿隔离衣D.在清洁区应穿工作服、工作鞋,并保持手卫生E.在清洁区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戴帽和手套
3、洗衣房工作区域的建筑布局应符合下列哪几项要求()
A.应靠近诊疗区域,快速、方便的进行工作
B.应设有工作人员、医用织物接收与发放的专用通道
C.分别设有污染区和清洁区,两区之间应有完全隔离屏障
D.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E.排水设施完善,有防蝇、防鼠等有害生物防制设施
4、下列选项中对脏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应遵循先消毒后洗涤原则
B.根据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应分机或分批洗涤、消毒
C.为达到洗涤要求,所有医用织物首选手工洗涤
D.环境清洁使用的布巾、地巾可只洗涤,不消毒
E.手术室的医用织物宜单独洗涤
5、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中的洗涤周期包括下列哪几个步骤()
A.预洗B.主洗C.漂洗D.烘干E.中和
6、医用织物分类收集中正确的是()
A.确认的感染性织物应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
B.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收集袋(箱)宜为橘红色,有“感染性织物”标识
C.专用水溶性包装袋的装载量不应超过包装袋的三分之一
D.脏污织物可用重复使用的专用布袋或包装箱收集
7、对感染性织物洗涤、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A.可手工洗涤B.机械洗涤消毒时可采用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程序
C.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若需重复使用应先消毒后洗涤
D.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感染性织物时,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放入洗涤设备
8、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正确的是()
A.清洁织物外观应整洁、干燥,无异味、异物、破损B.清洁织物表面PH应达到6.5-7.5C.细菌菌落总数/(CFU/100cm2)≤250D.可检出少量大肠菌群
9、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有()A.尸检B.咽拭子采样C.膀胱镜检D.吸痰E.心肺复苏
10、关于经空气传播疾病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m)
B.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近距离传播(﹤1m)
C.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一类疾病
D.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
E.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SARS)
11、经空气传播疾病预检分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患者有无发热B.流行病学史C.呼吸道感染症状D.必要时应对疑似患者测量体温E.对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患指导适时正确实施手卫生
12、进入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为患者提供一般诊疗操作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A.手卫生B.隔离衣或防护服C.外科口罩D.乳胶手套、鞋套E.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13、ICU应积极开展的目标性监测项目包括()
A.呼吸机相关肺炎B.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D.褥疮发生率E.多重耐药菌监测
14、湿包的危害有()
A破坏防护屏障B有潜在医院感染的危险C返工造成工作负荷加大
D增加成本消耗E有助细菌生长
15、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包括()
A.建立由科主任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B.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督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
C.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督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
D.除短期进修人员外其他所有工作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E.应向患者家属宣讲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
16、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护措施包括(ACDE)
A.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感染患者宜单间隔离并设醒目标识
B.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可与其他患者同室安置
C.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宜分组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D.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应专人专用
E.医务人员应采取标准预防+接触隔离的预防措施
17、关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期留置导尿管宜定期更换
B.长期留置导尿管不宜定期更换
C.普通导尿管10d?14d更换
D.普通导尿管7d?10d更换
E.特殊类型导尿管10d?14d更换
18、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人员要求,包括()
A.不包括病区主任但包括护士长B.包括医师和护士
C.宜为病区内相对固定人员D.院感医师宜工作满一年
E.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19、牙科手机和拔牙钳可以选择下列哪几种的方法进行灭菌()
A压力蒸汽灭菌B75%乙醇擦拭C环氧乙烷D等离子体E以上都不对
20、病区工作人员应履行的职责包括()
A.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B.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医院感染监测报告C.了解本病区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D.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E.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考核
21、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哪些措施,标识正确.醒目。()
A.接触隔离B.飞沫隔离C.空气隔离D.不需要采取隔离措施
22、下列哪些区域属于环境表面范围()
A墙面B门C监护仪D新生儿暖箱E地面
23、清洁与消毒原则正确的是()
A先清洁后消毒B先消毒后清洁C湿式清洁
D清洁工具分区使用E实行颜色区分和标记
24、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正确的清洁顺序为()
A.由下而上B.由重度污染到轻度污染C.由里到外D.由上而下
25、以下哪种情况应实施强化清洁与消毒()
A感染暴发B患者出院C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D以上都是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每题1.2分)
1、各种溶媒使用时应注明开启时间,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4h。()
2、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
3、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一人一更换。()
4、物体表面应每天湿式清洁,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5、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6、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薄膜、塑料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7、如果医院感染暴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
例》处理。()
8、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过程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微生物实验室人员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等应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更新、分析与反馈,不必向社会公布暴发调查的进展、感染人员的现况以及最终的调查结果等内容。()
9、发生医院感染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要对病例发现的时间、地点及人群特征进行分析。()
10、发生医院感染暴发落实感染控制措施时,对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的其他患者、医院感染人员、陪护等进行医学观察,对感染患者接触的探视人员可不进行医学观察。()
11、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例如气管插管、导尿、心肺复苏等。()
12、呼吸道传染病及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制定并落实特定的预检分诊制度。()
13、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
()
14、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负压转运车。()
15、在清洁区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戴帽和手套。()
16、洗衣房日常质检记录、交接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的保存期应≥3个月。
()
17、对于被细菌繁殖体污染的感染性织物,可使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mg/L—2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消毒剂洗涤消毒应不少于10min。()
18、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可以与其它医用织物混洗。()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