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版自述
作者简介:
许志绮,1953年生人。1969年9月5号,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九团七连插队锻炼;1974年入党。1974年8月,被推荐进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成为当年幸运的一名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中国外文局(如今称:中国对外出版集团)所属的外文出版社。做编辑工作三十六年至退休。
出版书目:
“中外名人传记丛书”:
《梅兰芳》(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2002年多次再版);
名人家风系列: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梅兰芳先生》(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
“学与玩智力开发丛书”:
《课堂知识万花筒》(安徽少儿出版社,2000年);
“中华十圣画传”(文字部分):
《武圣关羽》;
《医圣张仲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家家藏书系列”:
《十大诗歌》;
《十大童诗》;
《十大童话》;
《十大神话》;
《十大传说》;
《十大民间故事》(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年);
“中外文学名著丛书”缩印本: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喻世明言》(中国少儿出版社,2005年)。
“娃哈哈漫游世界丛书”:
《日本卷》;
《北欧卷》;
《埃及卷》(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口述历史·传记”
《峥嵘岁月稠——从陕北公学、延安抗大到太行山》(上下)80万字。时代文献出版社,2019年8月版。
在《北京工商管理》杂志上发表的北京老字号系列:
谭家菜、全聚德挂炉烤鸭、便宜坊焖炉烤鸭、会仙居、同仁堂药店、鹤年堂、砂锅居、东来顺、同和居、烤肉季、鸿宾楼、白魁老号、东兴楼、萃华楼、淮阳春、都一处、森隆、仿膳、听鹂馆、致美楼、老正兴、柳泉居、惠丰堂、正阳楼、来今雨轩、瑞蚨祥、谦祥益、亨得利、马聚源、盛锡福、内联升、天成斋、张一元、吴裕泰、月盛斋、天福号、全素斋、正明斋、通三益、义利食品店、稻香村、信远斋、六必居、王致和、双合盛、功德林、晋阳饭庄、南味稻香村、北京稻香村、大顺斋、龙顺成、王麻子刀剪、荣宝斋、繁华的庙会、东安市场等54篇。(不加图片)
发表的知青系列:
清寒苦涩的成长历程5000字;
第一次守岁3000字;
大年夜3000字;
第一次去新安镇3000字;
在七连宣传队扮演过三个角色5000字;
历史没有如果4000字;
大礼堂,我们的精神圣殿5000字;
我心中的乌梁素海5000字;
重回塔布——四十年怀想5000字;
重回七连——祝酒词2000字;
心灵的撞击——绕不开的知青“断代史”——《那年我们十六》编后记8000字;
为《那年我们十六》一书出版提供照片70余幅;
永不言败的——林晓民4000字;
乐观向上的——毕兰菊4000字;
乐于公益的热心人——王云鹏4000字;
自强自立的铁哥们——刘立强3000字;
记我的两位农村朋友——谭义和韩广生1972年—1974年2000字;
《天边随想——观于静舞蹈有感》20000字;
我的《陋室铭》15000字。
发表的人物专访系列:
往事漫忆——纪念老舍逝世十九周年2000字;
缘分与还愿——我与胡絜青先生一家人9000字;
由新发现的老舍《戏曲改革》手稿说开去3,9万字;
庄则栋的《闯与创》(一、二、三)5000字;
卅载辛勤真译匠——访杨宪益、戴乃迭夫妇2000字;
真诚的伴侣——访杨宪益、戴乃迭夫妇1500字;
永不懈怠的追求——访薛暮桥2000字;
访经济学家薛暮桥1500字;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宿昔——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编辑札记3000字;
在美的旋律中跋涉——记舞台速写画家赵士英3000字;
在美的旋律中跋涉——访舞台速写画家赵士英2000字;
纯真的艺术质朴的人——记著名雕刻艺术家刘焕章3000字;
与木石打交道的人——记著名雕塑艺术家刘焕章3000字;
在时间缝隙中写作的人——访初保泰3000字;
读韩美林作品有感5000字;
记文博专家朱家溍先生3000字;
至真至美至善——在北京电台做广播2000字;
中国货币小史1500字;
宣传中华体育传播人民友谊——访《中国体育》(英文版)主编张荣泉3000字;
新中国首份英文报纸——记《中国日报》2000字;
探索对外出版工作的新路子2000字;
理喻和她的三部巨著(300万字,香港发表)2000字。
我的未刊稿:
《<诗经>英文译稿》20万字;
《<诗经>一百问》10万字;
《史料纠错》
《南河沿大街33号院与张勋复辟》12万字。2020年12月15日。
我的编辑札记:
业务自传(1981年);
业务自传(1983年);
选题报告——《洪荒岁月》《外星生命》《未来世纪》1993年12月;
审读报告——《洪荒岁月》《外星生命》《未来世纪》1994年1月13日;
审读报告——《远东阴谋》1996年3月29日。
我的上岗理由;
我的出版理念;
我对社科图书编辑部图书出版的思考;
从国家人才发展看社科图书的出版;
《社科文丛》出版前言。
我的父执系列:
父亲参加革命的引路人——王大任;
父亲的铭贤同窗、河南省委书记——张树德;
父亲的入党介绍人——穆欣及生命最后十年著述;
记抗大战友、中国石油诗人——李季;
记抗大战友、中国农业问题研究专家——吴象;
记抗大战友、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校长——文迅;
山西地方戏剧研究专家——寒声;
北京煤矿工人的歌颂者——苗培时;
北京荣宝斋的掌门人——侯凯;
中国古籍版本学专家——路工;
记《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
记《人民日报》老友——安文一;
记《中国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
记《广东日报》总编辑——林里;
记《山西日报》总编辑——史纪言;
记太行山兵器战线的炮弹大王——甄荣典;
记太行山版画家——艾炎;
记太行山战友——白炎;
太行区总工会战友王晓唐;
太行区总工会战友刘永生。
我的书评、书介:
关于藏书3000字;
关于出版毛边书的思考5000字;
杜廼松先生的《中国青铜器研究》一、二1万余字。
古老的北京商业经济发展脉络30余万字。
北京老字号探源系列:
北京老字号探源刍议(前言)5·4万字;
北京老字号探源刍议(后记)4·5千字(共9·5万字);
北京老字号书稿:
《刨根问底儿》——北京老字号历史发展的另类解读:
公府家宴谭家谭家菜6·7万字;
挂炉烤鸭——全聚德烤鸭探源5·9万字;
焖炉烤鸭——便宜坊烤鸭探源4·9万字;
炒肝老店——会仙居2·8万字;
都门药铺属同仁——同仁堂探源5·4万字;
味压华北三百年——砂锅居白肉探源3·6万字(前言、后记、目录+6篇探源文章共39·2万字。不加图片)共约40万字。
篆刻作品系列:
中国社科院专家:
中国考古界专家:
中国文博界专家:
中国文化界专家:
中国佛造像:
肖形印与姓名章。
人物摄影作品系列20000余幅。
1988年被海淀区评为“藏书状元”。
1989年《北京日报》有专访文章“‘藏书状元’话藏书”。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