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申继亮三句话--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021-02-14 | 阅:  转:  |  分享 
  
深化教学改革:申继亮的三句话基于核心素养深化教改背景下,教育何去何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唯有深度理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
一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大会现场,专家从育人的目标、过程和方法等不同层面解读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策略。教育部
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的“三句话”引起了文海与会教师的共鸣。申继亮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教学改革上,而深化教学改革,需
要我们在“深化”上做文章。但如何让教学改革走向“深化”?申继亮用“三句话”分享了他的看法:第一句:要提高教学的站位。提高教学站位是
从具体的教学活动这一角度来谈的,而不是简单的思想层面、理论层面的教育,一定要从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来提高我们的站位。而如
何提高教学的站位?要实现三个“超越”。一是超越学科,眼中要有完整的人;二是超越教材,将教材与孩子现实生活相联系;三是超越课堂,要考
虑孩子的未来,离开课堂、离开学校会怎样。第二句:要找准定位。找准定位,即考虑这一门学科、这一节课到底应该实现怎样的目的。这一个问题
不考虑清楚的话,我们讲的“核心素养为纲”、“高效课堂”等就难以落到实处。如何强调教学的定位?教师应该思考三个“对照”。一是对照教学
目标。从具体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到一某一学科的目标,再到整体的培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把目标作为我们备课、教学的参照、对照
,而不是漫无目的。我们选教材内容的时候,为什么要选这一课?教学活动中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活动?课上完了,活动结束了,学生会有什么变化?
“核心素养为纲”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学科的育人功能、育人价值是什么?是要围绕素养来组织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要把
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打通。二是对照学情。我们一定要看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不一样,能力类型不一样,生活经历不一样,上
述这些内容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参照和依据。我们过去讲“备学生”,备什么?其实就是备学生的基本特点。如有专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中职的学生
学习不好,所以教材要编得容易一点。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说法中的“好”,是用普通高中的尺子来衡量的,如果论动手、交流、沟通、
表达、组织活动等其他方面,普通高中孩子的水平未必有中职的孩子水平高。他们的类型不一样,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思辨。我们看到的应该是
类型的差异而不是仅以水平的差异为主。怎么理解“差异”?“差”是指水平的区别,而“异”是类型不同。我们要看到水平的不一样,更要看到类
型的不一样。只有我们将每一个孩子的独特特点把握到位了,才能真正的因材施教。所以要研究学情、对照学情,同时,反对同质化的做法。当下我
们要在讲标准时,警惕标准化。如果什么都统一规范,会导致学校没活力、课堂没活力、学生没精神,要对照学情,尊重个性。三是对照经验。无论
是教书1年,还是教书10年甚至15年,教师都在经验积累。我们都可能遇到过似曾相识的教学情况。我们过去是怎么处理的,处理的效果如何?
这都需要我们对照经验。而之所以希望大家对照经验,是为了不断地创新教学,不能千篇一律。所以要找准教学定位,每位教师都要思考能否实现这
“三个对照”。第三句:落实要求要到位。怎样的教学算好的教学?实际上,我们难以找出一堂好课的统一标准。首先,学科不同;其次,课程内容
不同,例如新课、复习课等,都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贵在创新。那么,我们怎样将这种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统一尺度的东西落
到实处?评价教学是否落到实处的最根本一点,是要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这是用以检验教学改革是否到位的标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也
在进行考试评价改革,进行命题改革……多方面内容都在改革,这些都非常重要。但到了具体的环节,例如一节课上完了,怎么来看待这节课?这既
是一个比较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评价一堂课好不好关键看三个“转化”是否实现了。第一个“转化”是指我们的课本和现实之间
是否实现了相互转化,即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内容,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也实现这样的学习成效。就像我们学科学的目的无非是用科学去解释一个现
象、去描述一个现象。比如学了地理,我知道地球是圆的,可以用地球自转来解释昼夜交替,用公转和自转解释四季交替。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达
到控制现象、改变现象的最高层次。我们在课堂上学了很久时间,目的就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时,能够对现实社会做出解释、预测和改变,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从现实回到课本里,看我们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经历,变成教育的资源和手段。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在现实中是否能概括规
律、找出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学完知识就万事大吉。这就是课本与现实之间的相互转化。第二个“转化”是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转化。小朋友刚入学时
,一定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进行形象化的教学。但是,单纯的形象化教学并非我们教学的目的。我们谈论思维型教学,那么思维最根本的
特质是什么?是概括。所以我们如何通过具体的现象、事例去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问题。同时,我们也需
要用学到的抽象概念、用案例对现象予以解释。换句话说,小朋友学了一个概念后,能不能用他的话或凭借他的生活经验讲给别人听。在此,需要现
代处理好教育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标准化不能被泛化,其实数字化也不能被泛化。当下教师使用的很多教学手段,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由具体到抽象阶
段的思考过程。过去,孩子可能需要想象,而现在,若我们直接把过程展示出来,孩子就没有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了。如果过度用媒体手段来助力教学
,是有一定风险的。但不是反对现代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我们融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去认知世界、去思考,而不是替代孩子,压
缩他的思考过程。所以我们要注意实现抽象和具体之间的转化。第三个“转化”是问题和答案的相互转化。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能力,
找到问题的答案。但如果仅限于此,科学创新就会失去原动力。为什么?因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当下而言更关键。反思当前教学,存在“
三多三少”现象:解决其他人提的问题多,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少;解决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多,解决开放性的问题少;解决单一要素或是结构良好
的问题多,解决条件不良的或者条件不确定的问题少。面对“三多三少”,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形成一个良性的、闭合的循环——由问题解决出答案,由答案提出新问题。这才是我们培养能力,落实思维型教学的基本表现。最后,申继亮指出:教学是艺术,贵在创新。相信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自己的辉煌
献花(0)
+1
(本文系wangzh311首藏)